(元旦第四更,求推荐票!下午再次暴更!)
郭淳心中暗喜却没有表露出来,其实,他在现自己内心的“黑暗”时,已经打定了某个不可告人的主意。聂家和朱家,对自己达成奋斗目标有巨大的助力,而雨菡和兆怡又实在难以取舍!此时,有人愿意帮着说出来,还要跳着脚去牵线搭桥做缓冲,那敢情好啊!
秦乃时去而复返,在门口禀报:“董事长,有两位先生说是宋子文先生的朋友,他们要见您。”
宋子文的朋友?郭淳忙起身说:“快请,顺便沏茶。”
沈会涛问:“我回避一下?”
“回你个头!”郭淳说着话走到门口,正好迎上两位男性来客,却现来人并不认识。一位大约三十五、六岁,长得是肤色白皙红润,浓眉明目,风度儒雅,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一位则黑瘦矮小,下巴有些突出,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儿,年约五旬。
“郭先生。”神采飞扬的那位主动握住郭淳的手,赞道:“郭先生比报纸上相片看起来更加英武出彩!噢,鄙人汪兆铭,奉孙先生之命前来拜会郭先生。”说着,他送上了一张名片。
汪兆铭、汪季新,笔名精卫,这就是汪精卫!
一霎那间,郭淳知晓了来人的身份,也就在这一瞬间,他脑子里生出“掐住这家伙的喉咙,将他脖子拧断的”念头,却又在那黑瘦客人带着浓郁粤味的自我介绍中打消了、冷静下来。
“鄙人李鹏飞,受复旦校董委托,暂管复旦大学。”
是了,孙先生和唐绍仪都是校董,李鹏飞和汪精卫一起出现也不足为奇。
“请,请进。”郭淳侧身请客,笑道:“二位先生乃沪上名人,此次屈尊光临敝公司,乃是郭淳的荣幸,还请多多指教。”
郭淳还在彬彬有礼的客套,沈会涛却眼冒星星抢前一步,双手握住汪精卫的手,一脸喜色的连声道:“汪先生、果然是汪先生!幸会、幸会!素闻汪先生乃民国第一伟男子,沈会涛仰慕已久,今日得见,真是夙愿得偿啊!先生,先生请坐,先生刺杀载沣入狱后的那句‘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会涛时常背诵,引为榜样!”
郭淳面色平静的看着,心中却有些苦涩。他算是看出来了,在192o年的中国,汪精卫的形象是着实有些高大,就连对政治不感冒的沈会涛都如此,何况其他人呢?哼哼,可惜得很呐,这位“引刀成一快”的革命者,今后却是最大的汉奸卖国贼!到时候,你沈会涛就跌破眼镜吧!哦,不对,他没眼镜,那跌破啥?那就掉眼珠子呗!
主客就座,秦乃时奉上清茶后,郭淳微笑着说:“不知二位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汪精卫礼貌的看了看李鹏飞,说:“奉孙先生之命感谢郭先生对国民革命的支持!先生南下后,军政府已经迁回广州办公,如今的广东全省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我也将即赴广州,襄助大元帅。”
郭淳愣了愣,问:“这么快?桂军被彻底打垮了?”
汪精卫想了想,闪烁其辞:“打仗的事情是陈炯明、邓铿、许崇智他们负责,我此次南下不过是整理党务而已。”
整理?!郭淳从这个词里抓住了灵感,想起历史中的孙先生正是在驱桂之战后整理国民党组织,眼前的汪精卫正是整理、重组新国民党的核心人物,由此,他也就爬上党务第二把手的位置,成为今后在政治上与蒋介石分庭抗礼的强大势力。
“谢谢孙先生,谢谢汪先生。”郭淳点头致意后,说:“孙先生为国为民,一生颠沛却矢志不渝,郭淳年纪轻轻而不能助力一二,这心里……唉!革命,革命,非革命不能救中国,非革命不能实现三民主义!”
“噢!?”汪精卫有些惊异地看了看郭淳,转向李鹏飞递了个眼色,这才微笑道:“我早应该想到的,应该想到的,郭先生为革命慷慨解囊,定然是赞同本党革命宗旨的!”顿了顿,他又说:“郭先生与本党志同道合,何不加入本党呢?”
郭淳苦着脸说:“郭淳早有此心,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我做你的介绍人,鹏飞兄就是见证人!”
靠!一个今后的大汉奸做自己的介绍人?这世界可真他***滑稽!老天爷啊老天爷,你他娘的也睁开一回眼睛吧!
客人四目以对,主人不得不应,还得做出欢喜万分的模样来。毕竟,此时的汪精卫可谓孙先生的左右手,最忠心的追随者!
“我、我,我倍感荣幸!谢谢二位先生,今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沈会涛却看出某人有些言不由衷。他是知道的,在郭淳和蒋百里的一席长谈中,他们并未把国民党看得太重,不过是可以利用的对象而已。唉,这家伙,让他不要搅和政治,却偏偏要去插一脚,还一脚插到了最深处!奈何?
当下,汪精卫拿出一份表格,指点郭淳填妥后,笑道:“宣誓仪式待来日再行,我会尽快禀报先生,妥为安排。”其实这就是汪精卫此来的目的。拉一个对革命献金的、在上海青年中颇有人望的青年入党,对国民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文则,让恩世把支票拿来,复旦的事情刻不容缓。”郭淳转移了话题,等沈会涛出门后,向李鹏飞说道:“李先生,鉴于本人计划逐步投资三百万元建设复旦大学,是否可以在适当时候召开校董会呢?我要很明确的说一点,这是投资不是捐助!”
有三百万投资,有马相伯力挺,还势必会争取到校董孙先生、唐绍仪的支持,郭淳对复旦的言事权可谓大到了,就算是换个校长也是一句话的事儿。毕竟,复旦从建立到现在,总投入不过几十万元而已。
“郭先生,我会立即登报召开校董会。”
“李先生放心,我的意思不是不相信您。相反的,我非常尊重您、钦佩您。复旦建校以来,种种的艰苦非他人可想,如果不是昨日听马老说起,郭淳还以为做校长是件风光的事情呢!”郭淳说的很直白,也很真诚,语气中、目光中、神情中都透出对李鹏飞的敬仰之情,他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又说:“这些都过去了,李先生,我向您保证,在我的资金投入后,您还是校长,而且,是一个不再担心办学资金的校长,您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教学上,放在复旦的扩大上!我相信您,鹏飞先生!”
李鹏飞是早有预料的,今儿一早他就接到马相伯老人的电话,电话里,老人已经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因此,李鹏飞的思维却不会在郭淳的态度上纠缠多久,此来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还待商榷呢!那就是如何扩大办学,如何重新组织教学,如何让复旦大学快成长起来?
郭淳心中暗喜却没有表露出来,其实,他在现自己内心的“黑暗”时,已经打定了某个不可告人的主意。聂家和朱家,对自己达成奋斗目标有巨大的助力,而雨菡和兆怡又实在难以取舍!此时,有人愿意帮着说出来,还要跳着脚去牵线搭桥做缓冲,那敢情好啊!
秦乃时去而复返,在门口禀报:“董事长,有两位先生说是宋子文先生的朋友,他们要见您。”
宋子文的朋友?郭淳忙起身说:“快请,顺便沏茶。”
沈会涛问:“我回避一下?”
“回你个头!”郭淳说着话走到门口,正好迎上两位男性来客,却现来人并不认识。一位大约三十五、六岁,长得是肤色白皙红润,浓眉明目,风度儒雅,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一位则黑瘦矮小,下巴有些突出,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儿,年约五旬。
“郭先生。”神采飞扬的那位主动握住郭淳的手,赞道:“郭先生比报纸上相片看起来更加英武出彩!噢,鄙人汪兆铭,奉孙先生之命前来拜会郭先生。”说着,他送上了一张名片。
汪兆铭、汪季新,笔名精卫,这就是汪精卫!
一霎那间,郭淳知晓了来人的身份,也就在这一瞬间,他脑子里生出“掐住这家伙的喉咙,将他脖子拧断的”念头,却又在那黑瘦客人带着浓郁粤味的自我介绍中打消了、冷静下来。
“鄙人李鹏飞,受复旦校董委托,暂管复旦大学。”
是了,孙先生和唐绍仪都是校董,李鹏飞和汪精卫一起出现也不足为奇。
“请,请进。”郭淳侧身请客,笑道:“二位先生乃沪上名人,此次屈尊光临敝公司,乃是郭淳的荣幸,还请多多指教。”
郭淳还在彬彬有礼的客套,沈会涛却眼冒星星抢前一步,双手握住汪精卫的手,一脸喜色的连声道:“汪先生、果然是汪先生!幸会、幸会!素闻汪先生乃民国第一伟男子,沈会涛仰慕已久,今日得见,真是夙愿得偿啊!先生,先生请坐,先生刺杀载沣入狱后的那句‘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会涛时常背诵,引为榜样!”
郭淳面色平静的看着,心中却有些苦涩。他算是看出来了,在192o年的中国,汪精卫的形象是着实有些高大,就连对政治不感冒的沈会涛都如此,何况其他人呢?哼哼,可惜得很呐,这位“引刀成一快”的革命者,今后却是最大的汉奸卖国贼!到时候,你沈会涛就跌破眼镜吧!哦,不对,他没眼镜,那跌破啥?那就掉眼珠子呗!
主客就座,秦乃时奉上清茶后,郭淳微笑着说:“不知二位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汪精卫礼貌的看了看李鹏飞,说:“奉孙先生之命感谢郭先生对国民革命的支持!先生南下后,军政府已经迁回广州办公,如今的广东全省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我也将即赴广州,襄助大元帅。”
郭淳愣了愣,问:“这么快?桂军被彻底打垮了?”
汪精卫想了想,闪烁其辞:“打仗的事情是陈炯明、邓铿、许崇智他们负责,我此次南下不过是整理党务而已。”
整理?!郭淳从这个词里抓住了灵感,想起历史中的孙先生正是在驱桂之战后整理国民党组织,眼前的汪精卫正是整理、重组新国民党的核心人物,由此,他也就爬上党务第二把手的位置,成为今后在政治上与蒋介石分庭抗礼的强大势力。
“谢谢孙先生,谢谢汪先生。”郭淳点头致意后,说:“孙先生为国为民,一生颠沛却矢志不渝,郭淳年纪轻轻而不能助力一二,这心里……唉!革命,革命,非革命不能救中国,非革命不能实现三民主义!”
“噢!?”汪精卫有些惊异地看了看郭淳,转向李鹏飞递了个眼色,这才微笑道:“我早应该想到的,应该想到的,郭先生为革命慷慨解囊,定然是赞同本党革命宗旨的!”顿了顿,他又说:“郭先生与本党志同道合,何不加入本党呢?”
郭淳苦着脸说:“郭淳早有此心,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我做你的介绍人,鹏飞兄就是见证人!”
靠!一个今后的大汉奸做自己的介绍人?这世界可真他***滑稽!老天爷啊老天爷,你他娘的也睁开一回眼睛吧!
客人四目以对,主人不得不应,还得做出欢喜万分的模样来。毕竟,此时的汪精卫可谓孙先生的左右手,最忠心的追随者!
“我、我,我倍感荣幸!谢谢二位先生,今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沈会涛却看出某人有些言不由衷。他是知道的,在郭淳和蒋百里的一席长谈中,他们并未把国民党看得太重,不过是可以利用的对象而已。唉,这家伙,让他不要搅和政治,却偏偏要去插一脚,还一脚插到了最深处!奈何?
当下,汪精卫拿出一份表格,指点郭淳填妥后,笑道:“宣誓仪式待来日再行,我会尽快禀报先生,妥为安排。”其实这就是汪精卫此来的目的。拉一个对革命献金的、在上海青年中颇有人望的青年入党,对国民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文则,让恩世把支票拿来,复旦的事情刻不容缓。”郭淳转移了话题,等沈会涛出门后,向李鹏飞说道:“李先生,鉴于本人计划逐步投资三百万元建设复旦大学,是否可以在适当时候召开校董会呢?我要很明确的说一点,这是投资不是捐助!”
有三百万投资,有马相伯力挺,还势必会争取到校董孙先生、唐绍仪的支持,郭淳对复旦的言事权可谓大到了,就算是换个校长也是一句话的事儿。毕竟,复旦从建立到现在,总投入不过几十万元而已。
“郭先生,我会立即登报召开校董会。”
“李先生放心,我的意思不是不相信您。相反的,我非常尊重您、钦佩您。复旦建校以来,种种的艰苦非他人可想,如果不是昨日听马老说起,郭淳还以为做校长是件风光的事情呢!”郭淳说的很直白,也很真诚,语气中、目光中、神情中都透出对李鹏飞的敬仰之情,他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又说:“这些都过去了,李先生,我向您保证,在我的资金投入后,您还是校长,而且,是一个不再担心办学资金的校长,您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教学上,放在复旦的扩大上!我相信您,鹏飞先生!”
李鹏飞是早有预料的,今儿一早他就接到马相伯老人的电话,电话里,老人已经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因此,李鹏飞的思维却不会在郭淳的态度上纠缠多久,此来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还待商榷呢!那就是如何扩大办学,如何重新组织教学,如何让复旦大学快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