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个地理变化却将城市的北方彻底暴露于坦荡如砥的华北大平原之上,游牧民族一旦突破了长城的防御,便可一路南下,直薄城壁之前。然而,这些寄生于庞大帝国肌体上的人们都不可能想到,有朝一日,巨兽会遭到攻击,并于短时间内即告倾颓。
当时的济南城,是远近闻名的北方大邑,户三十余万,人口过百万。立在城壁上眺望四野,但见小清、大沙、玉符等河流如同一条条温柔女子的手臂,婉约地抒展于左右,使得这座城市有着充足的水源,形成了湖泊相连,水网纵横的北方江南景象。
当时的著名诗人元好问对济南风光情有独钟,曾赋诗赞之道:“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做济南人”。元好问之爱济南,勿宁说对某一湖泊的独殊钟爱,遂欣然为之命名为大明湖。诚然,这片水面及其周边,凝聚了济南的七分灵秀与十全繁华,白昼间的觥酬交错轻歌曼舞自不待言,即使深夜,桨声灯影亦绵绵不绝,直至通宵达旦。
世人皆言,济南有七十二泉,其实真正的泉源数量远不止于此,几乎没人能说清楚究竟有多少。这些泉水与湖泊融会贯通,却又泾渭分明,湖因泉而增色,泉因湖而添光,辅之以芙蕖菡萏、接天莲叶,愈美不胜收。沿湖之畔,古木森森,人工修葺的园林比比皆是,其间所满载的,是无数千子佳人与风流韵事。早在元好问出生前的八十余年,著名的才女李清照就是在这里与她的那位同样才华横溢的夫君赵明成初次相会,不久即偕百年之好,成为那个耳目空前愉悦,诗歌浸透灵魂的时代中最为浪漫的传奇。诚然,他们与元好问也都是这座自先秦时代即以历下书院而开千年文采风流的城市中值得推的人物。
济南不但有着盛极当世的人文风物,更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因背负群山而盛产石材,此外还有生产原木、成衣、书籍、药品、饰物、舟车等等各种商品的工场。同时,达的蚕桑业使得这里所生产的丝绸名扬天下。
城南的千佛山自纪元七世纪起开始不断修建佛寺与摩崖造像,称之千佛,实不为过。其实金国佛教昌隆,每年登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即使是眼前的寒风冻雨,亦不能阻挡这些信徒们的坚定意志。这一天,在那座建于宋代的灵岩寺宝塔的顶层,正有两名男子凭栏驻足,俯视着山道上密密麻麻的朝圣者,彼此小声交谈着。
两个人都相当年轻,其中岁数最大的那人不过三十出头,另一个则是不过二十余岁的青年。只听那青年人问道:
“武叔兄,请你勿必据实告诉我,北方的战况究竟如何?”
三十余岁的男子虽是平民打扮,但满脸的英气与罩体的官威,却透露出此人的武将身份。对于青年男子的问话,他并不急于回答,只是凝神眺望着着锁住群山的寒烟冷雾,似乎极力要以目光将其穿透一般。在青年人的几番追问下,他才缓缓开口道:
“裕之,只怕这次你做不得济南人啦。”
“什么?”
青年人的脸色倏然一变。他正是元好问,“裕之”是他的表字。这一年,他刚刚二十五岁,却以其出类拔萃的诗文在金国朝野之间博得了极大的文名。那位年长一些的男子名叫严实,字武叔,出身世代将门之家。自蒙古入侵以来,朝廷连败,为缓解兵员之不足,因此下令各地可行招募义勇军,以增强城市守备力量。严实本人依靠家族声望,在短时间内组织了一支人数可观,颇具战力的军队来到济南,得到了嘉奖,并被授予治中的官职。相较于本地守军,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不仅每日操练且从不扰民害民,被本地百姓誉为名副其实的“义军”。元好问与严实是总角之交,因此他的此次济南之行,严实的地主之谊自是责无旁贷。
凭心而论,严实的款待是相当周到的,然而元好问却对他身为一方之保障,却绝口不言北方战事的行为颇为不满。连日来,他屡次以忠君爱国之思来激励这位童年挚友,希望他能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做出一番彪柄青史的大事业,可是直到适才,对方的回答使他依旧不得要领。
好问的焦躁引得严实的态度愈暧昧,仿佛是在故意逗弄他人似的。
“裕之啊,你的名字起得很好,真是名如其人呢。”
“不错,我是再不停地追问,可是你从来没给过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受到好友的调侃,好问有些生气了。
“不要这样无情嘛。裕之的年纪也不小啦,怎么还是象儿童一样天真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
好问深知,眼前这个男子的天生毒舌一旦无所顾忌地展现全冒,今天的谈话就会步此前多次谈话的后尘,被引往离题万里的舌战歧路,最终不了了之。这绝非他之所愿。
“我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认为我可以凭几千人马去完成四十五万正规军都做不到的事情,这不是天真又是什么?”
严实这一次居然直截了当地亮出底牌,反而令好问有种措手不及之感。愣怔片刻后,他才问出一句:
“你真的不打算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吗?你难道不知道蒙古人正在施展何种野蛮的战法吗?他们驱赶无辜的百姓为炮灰,踏着他们的尸体去进攻城市,让同胞自相残杀!这是违背人伦天理的恶行!你难道真的无动于衷吗?”
这个问题一旦提出,严实也没有很快地做出答复。他沉思片刻,脸色渐渐郑重起来。
“裕之,我知道你的体内既有热情,也有勇气,更有重振国家的正义之心。可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论诗文词章,十个我亦不能与你并驾。可是,谈到真正的战争,你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在战场上,仅凭热情、勇气以及正义之心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武叔兄,你说的话诚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身为国家的臣子,当此国难当头之际,难道不应该为国分忧吗?即使因此而丧失生命,也可以用自己的鲜血在历史上留下光耀后世名字!让我们携起手来共赴国难吧!”
说至此处,好问情绪激昂,猛地伸出手去,要与严实相握。然而,对方却轻轻一闪,躲了开来。同时,眼神和语气中都流露出一丝嘲弄的意味。
“好热啊,这样的温度会把我烫伤的。”
“武叔兄!多年以来,我一直视你为文武双全,志向高远的俊杰,请不要让我失望!”
“呵呵,这么高的评价会让我脸红的,我可是相当低调的人呢。不过,所谓俊杰,一就要识实务啊。”
“你指的实务是什么?”
好问决定不再和他兜圈子,于是单刀直入地追问。
“大金是不值得效忠的国家!”
这一次,严实也没有躲闪。他的回答令好问心中微微一惊,暗想:莫非他想乘机归宋?这个想法立刻被对方看穿了,摇头道:
“并不是你所想向的那样,宋国皇帝也不是理想的主君。”
“难道你要归顺蒙古蛮人?我决不答应!身为汉人,心中有故国之思,这还可以理解,即使叛国,却不叛族。但是投向入侵者,这就是不可愿谅的恶行!”
好问勃然而起,声色俱厉。
“喂,喂,不要这么紧张嘛。我可没有说出那样话啊。”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不打算为朝廷尽忠了吗?”
对方连续的矢口否认,令好问困惑不已。
“为朝廷尽忠的事情就当做是戏言吧。那时,我还年轻,比你现在还要年轻,许多事情还不完全明了。如今,我学会了选择,更了解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严实冷笑道。他的冷笑宛如这弥天漫地的冷雨,毫不留情地打落在好问胸中燃起的热情火焰之上。一缕寒雾飘入二人之间,恰似腾起的青烟。
“武叔兄,莫非……你……你要投敌?这是背弃朝廷的恶行,有违天下大义啊!”
好问脸色大变,双唇微颤,可见其心中之震惊。
“天下大义?那些士兵们一定和你有不同的意见吧?”严实的口调里充满了嘲弄之意,“象你这样胜于豪门世家的贵公子可以不关痛痒地高谈大义,可是为了你的大义去战死沙场的却是他们!”
好问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大声说道:
“我虽是一介书生,无拳无勇,却也有一腔热血随时准备洒在战场之上!兄若决意抗战,小弟不才愿做你马前一卒,虽死无憾!”
“诗人的浪漫在战场上是无益有害的!”严实面色肃然,“我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狂热而轻易断送士兵们的性命,即使我们是至交好友也不行!”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严实打断了好问的话,断然说道:
“在你的心目之中,战争是一场游戏,是一种口号,喊一声为国尽忠就可以大获全胜!醒来吧,我年轻的朋友,眼前是你喜爱的城市,你希望它因为你的大义而遭到兵燹的涂炭吗?当冰冷的刀剑在你的身边撞击,锐利的箭簇告诉你什么叫做死亡,垂死的士兵出凄厉的哀号,你的大义还能剩下多少?睁开眼睛,面对现实吧!金国的溃败已经注定,任何人也无法挽回!”
“你是在为背叛寻找借口!使这种背叛显得不那么可耻!”
“是的,背叛是可耻的!但是在一个不值得侍奉的国家而言,这却是无比高尚的行为!金国是女真人的国家,从来不是我们汉人的!我们只是金国的附庸和炮灰,我们的捐躯所换来的只是女真贵族们的平安,这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这种无耻可以为士兵们换取生命,我宁愿成为可耻的人!”
严实的口调倏然激烈起来,他的头脑之中不时闪过一些字迹。那是一封劝降信,写信人名叫张柔,曾经官拜金国的骠骑将军,如今已是蒙古军中的一名战将。当年,二人曾经同时参加了武举人考试,各自展现了出类拔萃的武艺与将才,却被黑暗的考场所抛弃,双双落。做为同病相怜的失意者,他们共同借酒浇愁,共同抒了对金国的不满。也正是从那时起,叛逆的种子便已深植于严实的心底。
此次,蒙古三路伐金,张柔奉命率军在紫荆口阻击术赤的右路军,却不幸因战马失蹄而被俘。成吉思汗得知后,立刻下令将他带来自己的面前加以释放,并立即给予统御旧部的权力。这莫大的信任打动了张柔的心,消除了他所有的顾虑,当即主动请求说服严实。成吉思汗大喜,当即认可。
在劝降信中,张柔盛称蒙古之武威,成吉思汗之德望。痛斥金国残暴寡恩,失德无道,必为蒙古所灭。严实素服张柔的见识,因此心中已经做出了反正决定。偏偏此时,元好问前来相劝,自然引了他的强烈反弹。
好友的真实意图令好问的心若堕深渊,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希望适才的谈话不过是一场恶梦。然而,周遭的一切告诉他,这绝非梦境,而是一场残酷的现实。当此情境之下,他除了慨然长叹之外,又能如何呢?
留下无奈的叹息后,他再不多言,转身便要走下楼去。这里,他不愿再多留片刻,甚至不想再多看严实一眼。可是,没走出几步,眼前人影晃动,两名彪形大汉横住了去路。好问一惊,猝然回道:
“严实,你要做什么?”
“连一声‘武叔兄’都不肯称呼啦,看来真是生气了。”
严实的情绪已经平稳了下来,语气之中再度回复了悠然的嘲弄。
“你要扣留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严实双手一摊,“白相知犹按剑。当此非常时刻,我不得不小心从事。万一裕之你忠君爱国之心作起来,来个大义灭亲,我死算不得什么,手下的弟兄们岂非很冤枉呢?”
“好!很好!”
这几个字,是从好问的齿缝之中强自挤出来的。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双手紧紧握成拳头,却不知该打向何处。
“放心吧,一旦蒙古军进城,我就会放你回家。我从来不强迫别人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希望你日后也能了解这种立场。此处风景极嘉,又是百年古刹,很适合修真养性,如果不是俗事缠身,我本人也希望多住上几日呢。贤弟你可是好福气呢。”
撂下这些话后,严实便不多留,自行下楼而去。当他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的瞬间,他向两名大汉说道:
“好好照顾我这位朋友,若是少一根毫毛,小心军法从事。”
下了千佛山后,严实一刻也不敢耽误,顶着冻雨迅赶回济南城外自己的军营。刚刚进门,就得到了最新的军报:蒙古军前锋已进至益都、淄州(3)一线。
“派出使者前去联络。”
严实下达了一道命令后,立即展开了夺取济南的行动。他以加强城防为名,将自己的部队渗透到各个险要所在,然后在翌日邀请全城官员前来赴宴。那些犹自蒙在鼓里的文武们刚刚踏入军营,立刻被事先埋伏下的士兵们一举擒获。至此,济南全城完全落入了严实的掌控之中。三日后,蒙古军的先头部队开到城下,兵不血刃攻取此城。翌日,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自东门入城,立刻任命严实为千户官,继续统领本部人马。
由于是主动降伏,蒙古军没有对城市进行任何破坏,只是勒令城内的富户交出赎金,并将府库洗劫一空。在这期间,成吉思汗得知了元好问的事情,便命严实将这个一腔热血的诗人请来相见。
“这个……只怕他不知深浅,冲撞大汗。”
严实为难地答道,开始后悔自己这几天忙得昏了头,将释放好问的事情给忘记了。
“我知道他是你的朋友,也知道他对我充满了敌视。和敌人交谈几句,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怕我杀死他吗?”
成吉思汗微笑道。
“大汗雅量高致,自然不会与我这位不懂事的朋友一般见识。臣下这就去将他带来参拜大汗。”
严实一刻不敢耽误,飞马赶到千佛山来见好问。见面一句就是:你快逃走吧!
好问冷笑道:“我虽不是武人,却也没有临阵脱逃的恶习。你们这些军人既然不敢上阵,那么就由我这个书生来单独面对敌寇吧!”
※※※※※※※※※
走入蒙古军营的时候,好问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支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之军。
“很威风啊。难怪官兵抵挡不住。”
虽然不愿承认,但是好问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你就是那个蛮酋铁木真?”
好问的原话一出,身为通事的刘仲禄立时犯了难。对于好问的文名,他也有所耳闻,还读过他的一些诗词,心中甚是佩服。若是直言不讳地翻译过去,只怕当场断送了这位天才诗人的性命。这,绝非仲禄之所愿。
当时的济南城,是远近闻名的北方大邑,户三十余万,人口过百万。立在城壁上眺望四野,但见小清、大沙、玉符等河流如同一条条温柔女子的手臂,婉约地抒展于左右,使得这座城市有着充足的水源,形成了湖泊相连,水网纵横的北方江南景象。
当时的著名诗人元好问对济南风光情有独钟,曾赋诗赞之道:“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做济南人”。元好问之爱济南,勿宁说对某一湖泊的独殊钟爱,遂欣然为之命名为大明湖。诚然,这片水面及其周边,凝聚了济南的七分灵秀与十全繁华,白昼间的觥酬交错轻歌曼舞自不待言,即使深夜,桨声灯影亦绵绵不绝,直至通宵达旦。
世人皆言,济南有七十二泉,其实真正的泉源数量远不止于此,几乎没人能说清楚究竟有多少。这些泉水与湖泊融会贯通,却又泾渭分明,湖因泉而增色,泉因湖而添光,辅之以芙蕖菡萏、接天莲叶,愈美不胜收。沿湖之畔,古木森森,人工修葺的园林比比皆是,其间所满载的,是无数千子佳人与风流韵事。早在元好问出生前的八十余年,著名的才女李清照就是在这里与她的那位同样才华横溢的夫君赵明成初次相会,不久即偕百年之好,成为那个耳目空前愉悦,诗歌浸透灵魂的时代中最为浪漫的传奇。诚然,他们与元好问也都是这座自先秦时代即以历下书院而开千年文采风流的城市中值得推的人物。
济南不但有着盛极当世的人文风物,更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因背负群山而盛产石材,此外还有生产原木、成衣、书籍、药品、饰物、舟车等等各种商品的工场。同时,达的蚕桑业使得这里所生产的丝绸名扬天下。
城南的千佛山自纪元七世纪起开始不断修建佛寺与摩崖造像,称之千佛,实不为过。其实金国佛教昌隆,每年登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即使是眼前的寒风冻雨,亦不能阻挡这些信徒们的坚定意志。这一天,在那座建于宋代的灵岩寺宝塔的顶层,正有两名男子凭栏驻足,俯视着山道上密密麻麻的朝圣者,彼此小声交谈着。
两个人都相当年轻,其中岁数最大的那人不过三十出头,另一个则是不过二十余岁的青年。只听那青年人问道:
“武叔兄,请你勿必据实告诉我,北方的战况究竟如何?”
三十余岁的男子虽是平民打扮,但满脸的英气与罩体的官威,却透露出此人的武将身份。对于青年男子的问话,他并不急于回答,只是凝神眺望着着锁住群山的寒烟冷雾,似乎极力要以目光将其穿透一般。在青年人的几番追问下,他才缓缓开口道:
“裕之,只怕这次你做不得济南人啦。”
“什么?”
青年人的脸色倏然一变。他正是元好问,“裕之”是他的表字。这一年,他刚刚二十五岁,却以其出类拔萃的诗文在金国朝野之间博得了极大的文名。那位年长一些的男子名叫严实,字武叔,出身世代将门之家。自蒙古入侵以来,朝廷连败,为缓解兵员之不足,因此下令各地可行招募义勇军,以增强城市守备力量。严实本人依靠家族声望,在短时间内组织了一支人数可观,颇具战力的军队来到济南,得到了嘉奖,并被授予治中的官职。相较于本地守军,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不仅每日操练且从不扰民害民,被本地百姓誉为名副其实的“义军”。元好问与严实是总角之交,因此他的此次济南之行,严实的地主之谊自是责无旁贷。
凭心而论,严实的款待是相当周到的,然而元好问却对他身为一方之保障,却绝口不言北方战事的行为颇为不满。连日来,他屡次以忠君爱国之思来激励这位童年挚友,希望他能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做出一番彪柄青史的大事业,可是直到适才,对方的回答使他依旧不得要领。
好问的焦躁引得严实的态度愈暧昧,仿佛是在故意逗弄他人似的。
“裕之啊,你的名字起得很好,真是名如其人呢。”
“不错,我是再不停地追问,可是你从来没给过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受到好友的调侃,好问有些生气了。
“不要这样无情嘛。裕之的年纪也不小啦,怎么还是象儿童一样天真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
好问深知,眼前这个男子的天生毒舌一旦无所顾忌地展现全冒,今天的谈话就会步此前多次谈话的后尘,被引往离题万里的舌战歧路,最终不了了之。这绝非他之所愿。
“我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认为我可以凭几千人马去完成四十五万正规军都做不到的事情,这不是天真又是什么?”
严实这一次居然直截了当地亮出底牌,反而令好问有种措手不及之感。愣怔片刻后,他才问出一句:
“你真的不打算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吗?你难道不知道蒙古人正在施展何种野蛮的战法吗?他们驱赶无辜的百姓为炮灰,踏着他们的尸体去进攻城市,让同胞自相残杀!这是违背人伦天理的恶行!你难道真的无动于衷吗?”
这个问题一旦提出,严实也没有很快地做出答复。他沉思片刻,脸色渐渐郑重起来。
“裕之,我知道你的体内既有热情,也有勇气,更有重振国家的正义之心。可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论诗文词章,十个我亦不能与你并驾。可是,谈到真正的战争,你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在战场上,仅凭热情、勇气以及正义之心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武叔兄,你说的话诚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身为国家的臣子,当此国难当头之际,难道不应该为国分忧吗?即使因此而丧失生命,也可以用自己的鲜血在历史上留下光耀后世名字!让我们携起手来共赴国难吧!”
说至此处,好问情绪激昂,猛地伸出手去,要与严实相握。然而,对方却轻轻一闪,躲了开来。同时,眼神和语气中都流露出一丝嘲弄的意味。
“好热啊,这样的温度会把我烫伤的。”
“武叔兄!多年以来,我一直视你为文武双全,志向高远的俊杰,请不要让我失望!”
“呵呵,这么高的评价会让我脸红的,我可是相当低调的人呢。不过,所谓俊杰,一就要识实务啊。”
“你指的实务是什么?”
好问决定不再和他兜圈子,于是单刀直入地追问。
“大金是不值得效忠的国家!”
这一次,严实也没有躲闪。他的回答令好问心中微微一惊,暗想:莫非他想乘机归宋?这个想法立刻被对方看穿了,摇头道:
“并不是你所想向的那样,宋国皇帝也不是理想的主君。”
“难道你要归顺蒙古蛮人?我决不答应!身为汉人,心中有故国之思,这还可以理解,即使叛国,却不叛族。但是投向入侵者,这就是不可愿谅的恶行!”
好问勃然而起,声色俱厉。
“喂,喂,不要这么紧张嘛。我可没有说出那样话啊。”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不打算为朝廷尽忠了吗?”
对方连续的矢口否认,令好问困惑不已。
“为朝廷尽忠的事情就当做是戏言吧。那时,我还年轻,比你现在还要年轻,许多事情还不完全明了。如今,我学会了选择,更了解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严实冷笑道。他的冷笑宛如这弥天漫地的冷雨,毫不留情地打落在好问胸中燃起的热情火焰之上。一缕寒雾飘入二人之间,恰似腾起的青烟。
“武叔兄,莫非……你……你要投敌?这是背弃朝廷的恶行,有违天下大义啊!”
好问脸色大变,双唇微颤,可见其心中之震惊。
“天下大义?那些士兵们一定和你有不同的意见吧?”严实的口调里充满了嘲弄之意,“象你这样胜于豪门世家的贵公子可以不关痛痒地高谈大义,可是为了你的大义去战死沙场的却是他们!”
好问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大声说道:
“我虽是一介书生,无拳无勇,却也有一腔热血随时准备洒在战场之上!兄若决意抗战,小弟不才愿做你马前一卒,虽死无憾!”
“诗人的浪漫在战场上是无益有害的!”严实面色肃然,“我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狂热而轻易断送士兵们的性命,即使我们是至交好友也不行!”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严实打断了好问的话,断然说道:
“在你的心目之中,战争是一场游戏,是一种口号,喊一声为国尽忠就可以大获全胜!醒来吧,我年轻的朋友,眼前是你喜爱的城市,你希望它因为你的大义而遭到兵燹的涂炭吗?当冰冷的刀剑在你的身边撞击,锐利的箭簇告诉你什么叫做死亡,垂死的士兵出凄厉的哀号,你的大义还能剩下多少?睁开眼睛,面对现实吧!金国的溃败已经注定,任何人也无法挽回!”
“你是在为背叛寻找借口!使这种背叛显得不那么可耻!”
“是的,背叛是可耻的!但是在一个不值得侍奉的国家而言,这却是无比高尚的行为!金国是女真人的国家,从来不是我们汉人的!我们只是金国的附庸和炮灰,我们的捐躯所换来的只是女真贵族们的平安,这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这种无耻可以为士兵们换取生命,我宁愿成为可耻的人!”
严实的口调倏然激烈起来,他的头脑之中不时闪过一些字迹。那是一封劝降信,写信人名叫张柔,曾经官拜金国的骠骑将军,如今已是蒙古军中的一名战将。当年,二人曾经同时参加了武举人考试,各自展现了出类拔萃的武艺与将才,却被黑暗的考场所抛弃,双双落。做为同病相怜的失意者,他们共同借酒浇愁,共同抒了对金国的不满。也正是从那时起,叛逆的种子便已深植于严实的心底。
此次,蒙古三路伐金,张柔奉命率军在紫荆口阻击术赤的右路军,却不幸因战马失蹄而被俘。成吉思汗得知后,立刻下令将他带来自己的面前加以释放,并立即给予统御旧部的权力。这莫大的信任打动了张柔的心,消除了他所有的顾虑,当即主动请求说服严实。成吉思汗大喜,当即认可。
在劝降信中,张柔盛称蒙古之武威,成吉思汗之德望。痛斥金国残暴寡恩,失德无道,必为蒙古所灭。严实素服张柔的见识,因此心中已经做出了反正决定。偏偏此时,元好问前来相劝,自然引了他的强烈反弹。
好友的真实意图令好问的心若堕深渊,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希望适才的谈话不过是一场恶梦。然而,周遭的一切告诉他,这绝非梦境,而是一场残酷的现实。当此情境之下,他除了慨然长叹之外,又能如何呢?
留下无奈的叹息后,他再不多言,转身便要走下楼去。这里,他不愿再多留片刻,甚至不想再多看严实一眼。可是,没走出几步,眼前人影晃动,两名彪形大汉横住了去路。好问一惊,猝然回道:
“严实,你要做什么?”
“连一声‘武叔兄’都不肯称呼啦,看来真是生气了。”
严实的情绪已经平稳了下来,语气之中再度回复了悠然的嘲弄。
“你要扣留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严实双手一摊,“白相知犹按剑。当此非常时刻,我不得不小心从事。万一裕之你忠君爱国之心作起来,来个大义灭亲,我死算不得什么,手下的弟兄们岂非很冤枉呢?”
“好!很好!”
这几个字,是从好问的齿缝之中强自挤出来的。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双手紧紧握成拳头,却不知该打向何处。
“放心吧,一旦蒙古军进城,我就会放你回家。我从来不强迫别人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希望你日后也能了解这种立场。此处风景极嘉,又是百年古刹,很适合修真养性,如果不是俗事缠身,我本人也希望多住上几日呢。贤弟你可是好福气呢。”
撂下这些话后,严实便不多留,自行下楼而去。当他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的瞬间,他向两名大汉说道:
“好好照顾我这位朋友,若是少一根毫毛,小心军法从事。”
下了千佛山后,严实一刻也不敢耽误,顶着冻雨迅赶回济南城外自己的军营。刚刚进门,就得到了最新的军报:蒙古军前锋已进至益都、淄州(3)一线。
“派出使者前去联络。”
严实下达了一道命令后,立即展开了夺取济南的行动。他以加强城防为名,将自己的部队渗透到各个险要所在,然后在翌日邀请全城官员前来赴宴。那些犹自蒙在鼓里的文武们刚刚踏入军营,立刻被事先埋伏下的士兵们一举擒获。至此,济南全城完全落入了严实的掌控之中。三日后,蒙古军的先头部队开到城下,兵不血刃攻取此城。翌日,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自东门入城,立刻任命严实为千户官,继续统领本部人马。
由于是主动降伏,蒙古军没有对城市进行任何破坏,只是勒令城内的富户交出赎金,并将府库洗劫一空。在这期间,成吉思汗得知了元好问的事情,便命严实将这个一腔热血的诗人请来相见。
“这个……只怕他不知深浅,冲撞大汗。”
严实为难地答道,开始后悔自己这几天忙得昏了头,将释放好问的事情给忘记了。
“我知道他是你的朋友,也知道他对我充满了敌视。和敌人交谈几句,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怕我杀死他吗?”
成吉思汗微笑道。
“大汗雅量高致,自然不会与我这位不懂事的朋友一般见识。臣下这就去将他带来参拜大汗。”
严实一刻不敢耽误,飞马赶到千佛山来见好问。见面一句就是:你快逃走吧!
好问冷笑道:“我虽不是武人,却也没有临阵脱逃的恶习。你们这些军人既然不敢上阵,那么就由我这个书生来单独面对敌寇吧!”
※※※※※※※※※
走入蒙古军营的时候,好问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支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之军。
“很威风啊。难怪官兵抵挡不住。”
虽然不愿承认,但是好问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你就是那个蛮酋铁木真?”
好问的原话一出,身为通事的刘仲禄立时犯了难。对于好问的文名,他也有所耳闻,还读过他的一些诗词,心中甚是佩服。若是直言不讳地翻译过去,只怕当场断送了这位天才诗人的性命。这,绝非仲禄之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