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次日午后,长安街道上还弥漫着花灯烟火的味道。【小说文学网】院落中,墙头树枝堆积着薄薄一层白雪,几树梅花开得红红火火,新春的气息驱散了冬日的严寒,让人格外精神。赵行德府上迎来了一位稀客,韩国公世子李导专程来访,他把新年的礼物放在桌上,坐下之后,低声道:“元直,老弟瞒得我好苦。”
赵行德脸色讶然,李导苦笑道:“府中派了家将去接汴梁的大姑母一家,谁料姑丈还是那个牛脾气,执意不肯离开,只拜托让家父照顾一下他在关西的弟子。”李导顿了一顿,见赵行德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怀稍平,解释道,“我姑丈姓晁,在宋朝官居翰林院太史局令。”他的脸色颇尴尬,仿佛不好意思承认还有这门亲戚一样。
“晁恩师。”赵行德方恍然大悟,想到恩师身处危城之中,对李府拜托,含义就显得非同一般了。赵行德眼中有些湿润。他不欲在外人面前作儿女态,摇了摇头,感慨道:“原来师娘是长安李氏的。”在晁补之门下求学时,师娘李氏言谈举止都带着夏国的痕迹,赵行德就知道她出身在关中望族,却没想到是韩国公府。
“唉,姑丈一家离开关中,也有二十多年没有回门了。”李导的眼神有些复杂,叹道,“这番辽军南侵宋国,不少有见识的仁人,都认为不可坐观成败。天下本是一家,关东的百姓迟早是我朝的子民。纵看百年以后,现在关中百姓多流一滴血,伤的都是我华夏的元气。哪怕宋室坚持不允,大军东征也不可再拖延下去了。可是,护国府就是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的得失,有些人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赵行德也跟着叹了口气,他才卸下校尉的身份,对护国府内情形也算了解。校尉们对一统天下并没有太大的热衷,如果能以较小的军士伤亡一统关东自然是好,如果预期伤亡较大,战事绵延导致赋税增加,军士要长期离开家乡,照顾不到荫户和田园,护国府就会非常犹豫。数年前安西军司以奇袭打败和肢解了罗斯国,除了受封于罗斯故地的世袭公侯外,护国府将长期驻扎在罗斯故地的军士数量削减到了最低的限度。一是大部分军士想要早日返回家乡,二是护国府担心长期出征在外,统兵将领对军士的影响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对护国府而言,最好是等到辽宋两国战得精疲力竭,甚至快要流干最后一滴血时,再介入战事才是最好的。为减轻关中军士的负担,护国府还破例同意招募训练团练火铳营。见赵行德神色也有些郁郁,李导问道:“元直来自关东,以为王制如何?”
“王制?”赵行德有些吃惊地重复道,“哪个王制?”
也难怪他有此一问,“王制”一词,一条源流始出于《礼记》,述尊圣王而治天下之制度,开篇即道“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荀子正论则说“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而另一条源流,则是西夷圣贤伯罗图所著之述,时人常称《执念国》者,也被儒者译为《王制》,讲的也是圣王治国,公卿辅佐,将士效力,万民乐从的制度。夏朝因为地处于天下之中,乃四方学说汇聚之国,学士府中,引述两种“王制”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李导会意地一笑,慨然道:“王制之道大同小异,两条源流可以参照,与先贤殊途同归吧。”他的眼神微微闪烁,继续道,“也怨不得某些人目光短浅。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元直你知道,我朝公卿最好赛马,要寻找一匹好马,上述谱系最为重要,真正名马的后代,那十九是不差的。某些人不过仗着一身勇力,得了军士的拥戴,五服之内都攀不上半个世袭公卿,却能跻身五府执掌国事。某个店铺里伙计干活勤快,也得同伙的人心,就调他长安总柜当掌柜,决断商行大事一样。放在任何商行,都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可偏偏还在我朝大行其道啊。”大概是少有如此酣畅地抨击五府之制,李导说得有些兴奋,激动得口不择言道,“让护国府决断国事,简直就用屁股代替脑袋。做得好伙计的事情,便能管得好商行么?这也难怪他们斤斤计较,恨不得一个铜钱一个铜钱的数。哼哼”
他冷笑了两声,见赵行德神色阴晴不定,心中微动,补充道,“元直勿要多心,你出自世代簪缨之族,自然与那些鼠目寸光之辈不同。”
“这五府共治,护国府决断国家大事。”赵行德沉声道,“可是开国的祖制,其中必有深意吧。”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开国的时候,谁得了勇士,谁就得天下,”李导得意地笑了笑,左手食指轻轻叩击桌面,身子前倾,凑近了低声道,“听说元直擅用火器,总不会看不出来,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世道,已经时日无多了吧。”
赵行德心头一凛,吃惊地望着李导,他想起关中正在大兴团练火铳营,脑中如一团乱麻,似乎意识到什么,但又不十分分明。他正想不起如何答话,忽然,院落外面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赵行德脸色微变,站起身来,片刻后,便有军士叩门,大声秉道:“军情紧急,请赵长史到军府议事。”
陛下南狩的消息封也封不住。第二天早晨,汴梁城里那些宗亲王爷国公府里,家里男人突然伴驾而去,一府一府的家眷惶惶无主,如丧考妣般哭声震天。民间谣言四起,普通的百姓感觉仿佛天塌下来来了一般,还有市井无赖乘乱抢掠市肆商铺。一些班直精锐匆匆伴驾南狩,而另一些御前卫士则弃职归家,白玉宫门弛禁,甚至有些宦官宫女偷了御用器物偷跑了出来。
邵武和张叔夜紧急发下安民告示,全城张贴告知百姓,陛下南狩襄阳,乃是为调集勤王之师解京师之围。圣上离京之前,已委任枢密使邵武为东京留守,河南马步军总管张叔夜协助守城。邵武又命殿前司派出禁军,和开封府衙役四处巡城,缉拿乘乱生事的恶徒。不管安民告示上的解释多么荒谬,汴梁城里大部分百姓还是立刻接受了官府的解释。人心暂时安定了下来。但邵武和张叔夜的心却一直高高悬着。上元那天夜里,三朵高高挂在夜空的烟花,犹如挥之不去的梦魇笼罩在两位留守京师的重臣心头。
而现在,一切梦魇都成了真实。辽军骑兵如层层叠叠的乌云,不断地聚集成团,簇拥着中间的白色伞盖。汴梁城南薰门城头,枢密使邵武用千里镜遥望着伞盖下面,耶律大石身旁站着一人,唇青面白,眼神中充满了仓皇之意,正是上元夜里匆匆出逃的官家赵柯。
不知谁是辽人的奸细,用烟花号炮暴露了官家南狩,汴梁城外的辽军骑兵立刻集齐直追。双方的战斗和追击不断交错,数万辽兵追到朱仙驿,终于将宋皇赵柯的御驾团团围住。朱仙驿不过是一处小小的驿站,无险可守,这时,护驾的班直卫士仅存两千余人,短促的战斗过后,武昌军节度使朱伯纳等伴驾将领多数战死殉国,官家赵柯连同数百宗室都被辽人虏获。
邵武的心脏仿佛被一只大手猛然捏紧,饶是他有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城府,身形仍然晃了一晃,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强行将心神稳住。张叔夜站在东京留守身边,眼露忧色,当他得到禀报后,立刻封锁了消息,同时将城头的望哨的千里镜全部收缴。只通知了东京留守邵武赶快上城头,商议应变之策。
“怎么办?”邵武和张叔夜同时束手无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两位老臣心中,君为臣纲,皇纲弛紊,则天下大乱不远。骤然遇到皇帝被掳走的事,邵武和张叔夜顿失了主张,惶惶无主如失牧之羊。位极人臣尚且如此,普通军兵百姓则更不用提。这东京留守还是刚刚封的,官印还没捂热呢。
“陛下被辽人所掳,消息一旦泄露,汴梁也就完了。”
“这消息又能封锁多久?”
邵武面色苍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沉声喝道:“告知城头众军,辽人一旦靠近外城,不要答话,一律乱箭射死。”张叔夜转头,吃惊地看着他,邵武脸上浮现苦笑,死马当做活马医吧。张叔夜的嘴张了张,想要说什么,最终没有说出口,挥手令手下旗牌官去传令。
辽国皇帝的御辇正对着南薰门城楼,数里外,辽皇耶律大石眯缝着眼睛,昂首遥望着这天下最为雄伟壮观的城池,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城中飘来的一缕气息,脸上浮现出一种陶醉的表情,仿佛呼吸的不是空气,而是花蜜。
赵行德脸色讶然,李导苦笑道:“府中派了家将去接汴梁的大姑母一家,谁料姑丈还是那个牛脾气,执意不肯离开,只拜托让家父照顾一下他在关西的弟子。”李导顿了一顿,见赵行德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怀稍平,解释道,“我姑丈姓晁,在宋朝官居翰林院太史局令。”他的脸色颇尴尬,仿佛不好意思承认还有这门亲戚一样。
“晁恩师。”赵行德方恍然大悟,想到恩师身处危城之中,对李府拜托,含义就显得非同一般了。赵行德眼中有些湿润。他不欲在外人面前作儿女态,摇了摇头,感慨道:“原来师娘是长安李氏的。”在晁补之门下求学时,师娘李氏言谈举止都带着夏国的痕迹,赵行德就知道她出身在关中望族,却没想到是韩国公府。
“唉,姑丈一家离开关中,也有二十多年没有回门了。”李导的眼神有些复杂,叹道,“这番辽军南侵宋国,不少有见识的仁人,都认为不可坐观成败。天下本是一家,关东的百姓迟早是我朝的子民。纵看百年以后,现在关中百姓多流一滴血,伤的都是我华夏的元气。哪怕宋室坚持不允,大军东征也不可再拖延下去了。可是,护国府就是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的得失,有些人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赵行德也跟着叹了口气,他才卸下校尉的身份,对护国府内情形也算了解。校尉们对一统天下并没有太大的热衷,如果能以较小的军士伤亡一统关东自然是好,如果预期伤亡较大,战事绵延导致赋税增加,军士要长期离开家乡,照顾不到荫户和田园,护国府就会非常犹豫。数年前安西军司以奇袭打败和肢解了罗斯国,除了受封于罗斯故地的世袭公侯外,护国府将长期驻扎在罗斯故地的军士数量削减到了最低的限度。一是大部分军士想要早日返回家乡,二是护国府担心长期出征在外,统兵将领对军士的影响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对护国府而言,最好是等到辽宋两国战得精疲力竭,甚至快要流干最后一滴血时,再介入战事才是最好的。为减轻关中军士的负担,护国府还破例同意招募训练团练火铳营。见赵行德神色也有些郁郁,李导问道:“元直来自关东,以为王制如何?”
“王制?”赵行德有些吃惊地重复道,“哪个王制?”
也难怪他有此一问,“王制”一词,一条源流始出于《礼记》,述尊圣王而治天下之制度,开篇即道“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荀子正论则说“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而另一条源流,则是西夷圣贤伯罗图所著之述,时人常称《执念国》者,也被儒者译为《王制》,讲的也是圣王治国,公卿辅佐,将士效力,万民乐从的制度。夏朝因为地处于天下之中,乃四方学说汇聚之国,学士府中,引述两种“王制”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李导会意地一笑,慨然道:“王制之道大同小异,两条源流可以参照,与先贤殊途同归吧。”他的眼神微微闪烁,继续道,“也怨不得某些人目光短浅。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元直你知道,我朝公卿最好赛马,要寻找一匹好马,上述谱系最为重要,真正名马的后代,那十九是不差的。某些人不过仗着一身勇力,得了军士的拥戴,五服之内都攀不上半个世袭公卿,却能跻身五府执掌国事。某个店铺里伙计干活勤快,也得同伙的人心,就调他长安总柜当掌柜,决断商行大事一样。放在任何商行,都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可偏偏还在我朝大行其道啊。”大概是少有如此酣畅地抨击五府之制,李导说得有些兴奋,激动得口不择言道,“让护国府决断国事,简直就用屁股代替脑袋。做得好伙计的事情,便能管得好商行么?这也难怪他们斤斤计较,恨不得一个铜钱一个铜钱的数。哼哼”
他冷笑了两声,见赵行德神色阴晴不定,心中微动,补充道,“元直勿要多心,你出自世代簪缨之族,自然与那些鼠目寸光之辈不同。”
“这五府共治,护国府决断国家大事。”赵行德沉声道,“可是开国的祖制,其中必有深意吧。”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开国的时候,谁得了勇士,谁就得天下,”李导得意地笑了笑,左手食指轻轻叩击桌面,身子前倾,凑近了低声道,“听说元直擅用火器,总不会看不出来,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世道,已经时日无多了吧。”
赵行德心头一凛,吃惊地望着李导,他想起关中正在大兴团练火铳营,脑中如一团乱麻,似乎意识到什么,但又不十分分明。他正想不起如何答话,忽然,院落外面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赵行德脸色微变,站起身来,片刻后,便有军士叩门,大声秉道:“军情紧急,请赵长史到军府议事。”
陛下南狩的消息封也封不住。第二天早晨,汴梁城里那些宗亲王爷国公府里,家里男人突然伴驾而去,一府一府的家眷惶惶无主,如丧考妣般哭声震天。民间谣言四起,普通的百姓感觉仿佛天塌下来来了一般,还有市井无赖乘乱抢掠市肆商铺。一些班直精锐匆匆伴驾南狩,而另一些御前卫士则弃职归家,白玉宫门弛禁,甚至有些宦官宫女偷了御用器物偷跑了出来。
邵武和张叔夜紧急发下安民告示,全城张贴告知百姓,陛下南狩襄阳,乃是为调集勤王之师解京师之围。圣上离京之前,已委任枢密使邵武为东京留守,河南马步军总管张叔夜协助守城。邵武又命殿前司派出禁军,和开封府衙役四处巡城,缉拿乘乱生事的恶徒。不管安民告示上的解释多么荒谬,汴梁城里大部分百姓还是立刻接受了官府的解释。人心暂时安定了下来。但邵武和张叔夜的心却一直高高悬着。上元那天夜里,三朵高高挂在夜空的烟花,犹如挥之不去的梦魇笼罩在两位留守京师的重臣心头。
而现在,一切梦魇都成了真实。辽军骑兵如层层叠叠的乌云,不断地聚集成团,簇拥着中间的白色伞盖。汴梁城南薰门城头,枢密使邵武用千里镜遥望着伞盖下面,耶律大石身旁站着一人,唇青面白,眼神中充满了仓皇之意,正是上元夜里匆匆出逃的官家赵柯。
不知谁是辽人的奸细,用烟花号炮暴露了官家南狩,汴梁城外的辽军骑兵立刻集齐直追。双方的战斗和追击不断交错,数万辽兵追到朱仙驿,终于将宋皇赵柯的御驾团团围住。朱仙驿不过是一处小小的驿站,无险可守,这时,护驾的班直卫士仅存两千余人,短促的战斗过后,武昌军节度使朱伯纳等伴驾将领多数战死殉国,官家赵柯连同数百宗室都被辽人虏获。
邵武的心脏仿佛被一只大手猛然捏紧,饶是他有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城府,身形仍然晃了一晃,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强行将心神稳住。张叔夜站在东京留守身边,眼露忧色,当他得到禀报后,立刻封锁了消息,同时将城头的望哨的千里镜全部收缴。只通知了东京留守邵武赶快上城头,商议应变之策。
“怎么办?”邵武和张叔夜同时束手无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两位老臣心中,君为臣纲,皇纲弛紊,则天下大乱不远。骤然遇到皇帝被掳走的事,邵武和张叔夜顿失了主张,惶惶无主如失牧之羊。位极人臣尚且如此,普通军兵百姓则更不用提。这东京留守还是刚刚封的,官印还没捂热呢。
“陛下被辽人所掳,消息一旦泄露,汴梁也就完了。”
“这消息又能封锁多久?”
邵武面色苍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沉声喝道:“告知城头众军,辽人一旦靠近外城,不要答话,一律乱箭射死。”张叔夜转头,吃惊地看着他,邵武脸上浮现苦笑,死马当做活马医吧。张叔夜的嘴张了张,想要说什么,最终没有说出口,挥手令手下旗牌官去传令。
辽国皇帝的御辇正对着南薰门城楼,数里外,辽皇耶律大石眯缝着眼睛,昂首遥望着这天下最为雄伟壮观的城池,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城中飘来的一缕气息,脸上浮现出一种陶醉的表情,仿佛呼吸的不是空气,而是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