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晋阳班师回朝,大军在陈桥驿停了下来,文武百官及皇后出城四十里,在陈桥驿迎接皇帝陆荣。
东京来的人带来了带来了大量的财物、酒肉犒赏军士,一时间陈桥驿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般喜庆。
在皇帝决定御驾亲征时因为劝阻皇帝而受到停职关押的大臣,被停职的恢复了原职,被关押的马上被放了出来。皇帝似乎很高兴,完全不计前嫌的样子。
然后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在驻扎陈桥驿的大军中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封赏众将,一大批有功的将士都得到了不菲的奖赏。
大伙都很满意。
接着,回了京城的皇帝陆荣,只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召开了大朝。
第二天,正好是六月十五日,大朝,所有在京的中高级大臣都要来文德殿朝拜。
等文武大臣都陆陆续续的到了之后,这时大殿上奏起了缓慢却庄严宏大的鼓乐声,就在这鼓乐声中,身穿衮袍皇帝陆荣才大步走了出来,所有的随从都在他后面。
这些才能显得出帝王的唯吾独尊的气度。
陆荣自太祖皇帝未称帝时便入伍从军,是一名武夫,他对于这些繁文缛节也所知不多。不过这些礼仪都是从古代就传了下来的,自己又身为皇帝,在一些重要场合,遵规守礼,装模作样一番,也是比较必要的。
他缓步朝代表至尊帝王的宝座走去,每一步似乎恰到好处,在鼓乐声中,群臣跪伏于地上,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似乎已经融入了这个氛围,配合着这一幕。
陆荣已经坐上了宝座,这时在他下侧的宦官唱道:“有事启奏!”
陆荣俯视底下的文武大臣,所有人都是一副恭敬的姿态。因为礼制的原因,大伙不能抬头看皇帝,这是被视为无礼的,而皇帝反而能够居高临下地俯视观察下面的每一个人。
他在上面听着大臣们的禀报,目光从他们的身上扫过。
然而今天他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听大臣们汇报工作情况的。
自高平一战,魏帝陆荣亲自督战,洞悉了目前的禁军的弊端和虚弱。
在大臣们都禀报完后,他开口问道:“高平一战,我军先败后胜,诸位大臣说说是何缘故?”
他仔细并饶有兴趣的听着文臣武将的分析。
在大伙都说完后,他才开始说话了,对底下的大臣们说:“侍卫兵士老少参半,强壮懦弱的士兵不分开在一起,这都是原先为了安抚人心,没有这样做。不能选择。”
他顿了顿,接着说:“今年春天,朕在高平,与刘崇以及柔然军相遇,临敌时居然有人指挥不前的,如果不是朕亲自督军出战,中军恐怕溃散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何况,一百户农户,都不一定能供给得了一个带甲之士!在朕看来,兵不在多而在于j精,应该下令一一点选,把精锐都选拔在上军,怯弱的不适合的放在其他地方,这样合适的时候能够用的上,又不会白白浪费。”
“将骁勇的战士和怯懦的放在一起,却不分开,拿什么去激励将士们!”
……
先是,帝按于高平,观其退缩,慨然有惩革之志。又以骁勇之士,多为地方藩镇所占,如是召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在于阙下,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
从高平一战,魏帝陆荣洞全部禁军的弊端和虚弱。
此战能够反败为胜,除了因为突然冒出的陈旭这匹黑马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依靠了殿前军的兵力,所以他在整顿禁军时,也大大加强了殿前诸班的实力,使其与侍卫亲军系统并驾齐驱,开始筹建殿前司系统。
——————————————
七月初,陈旭一行已经到了东京大梁。
马车停在一座宅院前。
这座宅子占地很大,但在王侯富贵世家之中,其实并不算什么,但却是很有气度和讲究。
宅子一共可以分作三部分:前院和正院,中间一道门楼,后面有个园子。
全部的房屋可能有数十间。中间的门楼修得像阙台一般,骨架方正线条流畅,楼上的封闭走廊成拱桥一般的弧线,粗狂的构造中又有华美之感。
后园以一座池塘为核心,中间开凿出一口泉眼。深层的地下水通过这口难逢的泉水流出地表,形成活水;活水注入池塘,池塘的水又通东京的排水渠……。
这原本是一位在京的大官的宅院,后来犯罪被抄了家,宅院收为官府所有。
一年以来,陈旭先是从北六墩到北阳城,接着又从北阳城到了现在的东京城,一年间就搬了两次家,一如这乱世飘零。
但他估计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会待在这里,所以也就不吝惜钱财。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经济条件允许,为何不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活得更舒适一些呢!
反正“千金散尽还复来”,之前看皇帝的样子不想是只想享受的君主,而是一位开疆拓土的雄主。
天下四分五裂,诸国林立,还怕没有仗打?
况且自己已经得到受命“内殿直都指挥使”,在这个乱世天下,武夫可是香饽饽,很是吃香,皇帝一面需要防范底下大将手里的兵权,毕竟几十年来数个中原地区的王朝都是被手握重兵的大将多了皇位,另外一面却不得不优待武将,安抚人心,巩固政权。
刚到东京城时,何猛按照自己的吩咐找到了这一处宅子,但是钱财却不够,只能按照事先陈旭吩咐的,等待陈旭的到来。
这么大的房子,又是在魏朝都城比较繁华的地方,相当于在后世帝都市中心买房子,房价能不贵吗?!
于是,到了东京的陈旭先找了一家大客栈安排念真、三妹先歇歇脚,自己拿着文书去了东京城北城的枢密院。
这才凑够了钱,两次赏赐的钱财因此耗费大半。
不过在陈旭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钱只有花出去了才算钱。
东京来的人带来了带来了大量的财物、酒肉犒赏军士,一时间陈桥驿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般喜庆。
在皇帝决定御驾亲征时因为劝阻皇帝而受到停职关押的大臣,被停职的恢复了原职,被关押的马上被放了出来。皇帝似乎很高兴,完全不计前嫌的样子。
然后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在驻扎陈桥驿的大军中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封赏众将,一大批有功的将士都得到了不菲的奖赏。
大伙都很满意。
接着,回了京城的皇帝陆荣,只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召开了大朝。
第二天,正好是六月十五日,大朝,所有在京的中高级大臣都要来文德殿朝拜。
等文武大臣都陆陆续续的到了之后,这时大殿上奏起了缓慢却庄严宏大的鼓乐声,就在这鼓乐声中,身穿衮袍皇帝陆荣才大步走了出来,所有的随从都在他后面。
这些才能显得出帝王的唯吾独尊的气度。
陆荣自太祖皇帝未称帝时便入伍从军,是一名武夫,他对于这些繁文缛节也所知不多。不过这些礼仪都是从古代就传了下来的,自己又身为皇帝,在一些重要场合,遵规守礼,装模作样一番,也是比较必要的。
他缓步朝代表至尊帝王的宝座走去,每一步似乎恰到好处,在鼓乐声中,群臣跪伏于地上,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似乎已经融入了这个氛围,配合着这一幕。
陆荣已经坐上了宝座,这时在他下侧的宦官唱道:“有事启奏!”
陆荣俯视底下的文武大臣,所有人都是一副恭敬的姿态。因为礼制的原因,大伙不能抬头看皇帝,这是被视为无礼的,而皇帝反而能够居高临下地俯视观察下面的每一个人。
他在上面听着大臣们的禀报,目光从他们的身上扫过。
然而今天他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听大臣们汇报工作情况的。
自高平一战,魏帝陆荣亲自督战,洞悉了目前的禁军的弊端和虚弱。
在大臣们都禀报完后,他开口问道:“高平一战,我军先败后胜,诸位大臣说说是何缘故?”
他仔细并饶有兴趣的听着文臣武将的分析。
在大伙都说完后,他才开始说话了,对底下的大臣们说:“侍卫兵士老少参半,强壮懦弱的士兵不分开在一起,这都是原先为了安抚人心,没有这样做。不能选择。”
他顿了顿,接着说:“今年春天,朕在高平,与刘崇以及柔然军相遇,临敌时居然有人指挥不前的,如果不是朕亲自督军出战,中军恐怕溃散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何况,一百户农户,都不一定能供给得了一个带甲之士!在朕看来,兵不在多而在于j精,应该下令一一点选,把精锐都选拔在上军,怯弱的不适合的放在其他地方,这样合适的时候能够用的上,又不会白白浪费。”
“将骁勇的战士和怯懦的放在一起,却不分开,拿什么去激励将士们!”
……
先是,帝按于高平,观其退缩,慨然有惩革之志。又以骁勇之士,多为地方藩镇所占,如是召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在于阙下,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
从高平一战,魏帝陆荣洞全部禁军的弊端和虚弱。
此战能够反败为胜,除了因为突然冒出的陈旭这匹黑马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依靠了殿前军的兵力,所以他在整顿禁军时,也大大加强了殿前诸班的实力,使其与侍卫亲军系统并驾齐驱,开始筹建殿前司系统。
——————————————
七月初,陈旭一行已经到了东京大梁。
马车停在一座宅院前。
这座宅子占地很大,但在王侯富贵世家之中,其实并不算什么,但却是很有气度和讲究。
宅子一共可以分作三部分:前院和正院,中间一道门楼,后面有个园子。
全部的房屋可能有数十间。中间的门楼修得像阙台一般,骨架方正线条流畅,楼上的封闭走廊成拱桥一般的弧线,粗狂的构造中又有华美之感。
后园以一座池塘为核心,中间开凿出一口泉眼。深层的地下水通过这口难逢的泉水流出地表,形成活水;活水注入池塘,池塘的水又通东京的排水渠……。
这原本是一位在京的大官的宅院,后来犯罪被抄了家,宅院收为官府所有。
一年以来,陈旭先是从北六墩到北阳城,接着又从北阳城到了现在的东京城,一年间就搬了两次家,一如这乱世飘零。
但他估计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会待在这里,所以也就不吝惜钱财。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经济条件允许,为何不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活得更舒适一些呢!
反正“千金散尽还复来”,之前看皇帝的样子不想是只想享受的君主,而是一位开疆拓土的雄主。
天下四分五裂,诸国林立,还怕没有仗打?
况且自己已经得到受命“内殿直都指挥使”,在这个乱世天下,武夫可是香饽饽,很是吃香,皇帝一面需要防范底下大将手里的兵权,毕竟几十年来数个中原地区的王朝都是被手握重兵的大将多了皇位,另外一面却不得不优待武将,安抚人心,巩固政权。
刚到东京城时,何猛按照自己的吩咐找到了这一处宅子,但是钱财却不够,只能按照事先陈旭吩咐的,等待陈旭的到来。
这么大的房子,又是在魏朝都城比较繁华的地方,相当于在后世帝都市中心买房子,房价能不贵吗?!
于是,到了东京的陈旭先找了一家大客栈安排念真、三妹先歇歇脚,自己拿着文书去了东京城北城的枢密院。
这才凑够了钱,两次赏赐的钱财因此耗费大半。
不过在陈旭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钱只有花出去了才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