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府,后院。
院子很宽阔,一条青石铺就的小道纵贯其间。
陈旭在青石小道尽头摆了一个靶子,空闲的时候除了读书写字给自己“充电”之外,也会抽空练习一下武艺。
箭术,这门重要的武将技能自然也是必修课。
弓箭自从被人发明出来,在很长一段历史长河中都最为人类手中最重要的战争武器之一。禁军中,基本上武艺好的箭术也不错。
离了大约一百步开外陈旭开始拿弓箭对着远处的靶子射击。
古代一足为一跬,两足才算一步,一步相当于现代的一米四左右。
隔了一百四十米。
搭弓、射箭,陈旭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几个动作。
在外人眼中看起来枯燥无比的事情,陈旭此时却沉浸其中,自得其乐。很奇怪,他并没有觉得枯燥,反而心情无比平静,在一次次反复搭弓射箭之中,仿佛有一种练习毛笔字时的凝神静气。
一个书法家想要写出好的作品,需要心无旁骛;同样的,一个好的箭手想要发挥正常水平,需要心无旁骛。
一个焦躁的人往往会发挥失常,这放之于其他方面,道理也是一样的。
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力量的提升,而是一颗平常心,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并且锐意前行,永不止步!
排除杂念,让思维进入一个敏锐的状态,搭弓拉箭,没有为什么,就这么简单,射箭本身就是一件简单粗暴的玩意,就是一种感觉,一个直觉!
一种感觉!
对,就是这种感觉!
陈旭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些古怪而又零乱的想法,又渐渐统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想法。
这时,他居然闭上了眼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人们长时间总结出来的一句话。
但其实在很多,眼睛看到的才是假的。
当你看到某个目标,你看到的影像传反应到人的脑海是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这个目标是静止的,问题不大,但如果这目标恰好是运动的,你用视觉做出的判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
闭上眼睛,多用自己的耳朵,自己的皮肤,最主要的是用心去感受。
陈旭突然间把握住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并不仅仅是玄之又玄的直觉,而是一种对听觉反应、空气流动规律,对目标移动速度及落点位置的预判等多方面的观察综合判断。
此刻,他顿时有了一种融入“风”的感觉,不,准确的应该说是空气。
从前的他的箭术,全靠超人的身体优势堆出来的,力量、视力、反应速度三者协调的结果。
努力融入“风”,通过“风”中的眼睛观察世界,只见周围浓浓的雾气包围着他,阻隔着世界,这些雾气就是人们呼吸所需的空气!
这些雾气似乎是静止的,但陈旭能够察觉到它们在移动,虽然很细微。
陈旭感觉感觉自己仿佛周围长了好多双眼睛,通过“风”中的眼睛,在方圆五丈之内,通过雾气媒介,他的感知几乎没有死角。
陈旭面露喜色。
谁说看书、看小说看了没用的,现在不就用上了。
念真和三妹在后院看到陈旭闭着眼睛弯弓射箭,却箭箭直中靶心,觉得他全身都融入天地一般,心里很好奇,但不敢打扰,只是将茶水等东西放在离他不远的亭子里,方便他休息时使用。
但陈旭久久都未用上,他现在还在沉淀消化刚刚领悟到的东西,以便达到掌握的地步。
这就是以前看的小说中提到的“顿悟”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技巧掌握的很顺利,难道是以前强化的属性也有顺带把学习能力弄上去了?陈旭如是想道。
其实这也是因为陈旭不厌其烦的不断练习,才能厚积薄发,才有了今日的顿悟。
而如今,他心中有万丈豪情,只要给他一把弓,再有足够的箭,他便能够一人射爆一切!
陈旭似乎看起来很闲,其实不然,他已经嗅到了战争的火药味。
昨日,殿前司就有派人到府上告知陈旭一个消息,已经有人和他说他将要改任至侍卫司了。
兼领侍卫亲军司虎捷左厢第一军、第二军两军的军都指挥使。
大魏朝目前的禁军分为两个系统,殿前司和侍卫司。
其中,殿前司有两大主力:铁骑军(马军),控鹤军(步军);以及内殿直,散指挥等兵马。
侍卫司有两大主力:龙捷军(马军),虎捷军(步军);以及其它兵马。
陈旭目前所处的内殿直是宿卫皇宫的一支军队,并不是常规的军级编制,里头的人都是从天下各州挑选的武艺高强之人,虽然战斗力很强,但兵力并不多。
而虎捷军左厢是侍卫司的主力之一,属于常规的军级编制,军级军队一般下辖五指挥(当然,不是固定的,有的军级部队指挥比这个更多),一指挥五百人,总共两千五百人,陈旭兼领虎捷军左厢第一军、第二军,相当于要统领五千以上的人数的军队。
他多少有点始料不及。
干的好好的,平白无故怎么要改任了?
上面人打的什么注意,陈旭搞不清楚,只是隐隐觉得朝廷可能要对周边国家动武了,不知道是对哪个国家,南唐?还是蜀国?
陈旭改任至侍卫司的事,相对于最近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整顿殿前司此等大事来说,犹如大海中荡起的浪花,微不足道。
只有与陈旭相识的人的才会注意到这件事,但他们只会当成一个正常的改任,不会太过在意。
陈旭先把全都中靶的箭收回到了箭筒里头,到了亭子里喝了口茶,休息一会。
还没歇多久,门外有了求见的人。
待陈旭到了门口,便见外面一人在等候。
这个人陈旭从未见过。
那人见到陈旭便问道:“对面可是陈都使?”
陈旭答道:“正是。不知找我何事?”
这人赶紧递出一张帖子,上面书写着“请柬”。
“过几日便逢我家阿郎生辰。”送信人道,“阿郎特意嘱咐邀请陈都使。”
“我会去的。”陈旭应道。
打开请帖一看,原来是他。
没想到他邀请自己赴宴,也对,自己在东京相识的人并不多。
院子很宽阔,一条青石铺就的小道纵贯其间。
陈旭在青石小道尽头摆了一个靶子,空闲的时候除了读书写字给自己“充电”之外,也会抽空练习一下武艺。
箭术,这门重要的武将技能自然也是必修课。
弓箭自从被人发明出来,在很长一段历史长河中都最为人类手中最重要的战争武器之一。禁军中,基本上武艺好的箭术也不错。
离了大约一百步开外陈旭开始拿弓箭对着远处的靶子射击。
古代一足为一跬,两足才算一步,一步相当于现代的一米四左右。
隔了一百四十米。
搭弓、射箭,陈旭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几个动作。
在外人眼中看起来枯燥无比的事情,陈旭此时却沉浸其中,自得其乐。很奇怪,他并没有觉得枯燥,反而心情无比平静,在一次次反复搭弓射箭之中,仿佛有一种练习毛笔字时的凝神静气。
一个书法家想要写出好的作品,需要心无旁骛;同样的,一个好的箭手想要发挥正常水平,需要心无旁骛。
一个焦躁的人往往会发挥失常,这放之于其他方面,道理也是一样的。
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力量的提升,而是一颗平常心,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并且锐意前行,永不止步!
排除杂念,让思维进入一个敏锐的状态,搭弓拉箭,没有为什么,就这么简单,射箭本身就是一件简单粗暴的玩意,就是一种感觉,一个直觉!
一种感觉!
对,就是这种感觉!
陈旭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些古怪而又零乱的想法,又渐渐统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想法。
这时,他居然闭上了眼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人们长时间总结出来的一句话。
但其实在很多,眼睛看到的才是假的。
当你看到某个目标,你看到的影像传反应到人的脑海是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这个目标是静止的,问题不大,但如果这目标恰好是运动的,你用视觉做出的判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
闭上眼睛,多用自己的耳朵,自己的皮肤,最主要的是用心去感受。
陈旭突然间把握住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并不仅仅是玄之又玄的直觉,而是一种对听觉反应、空气流动规律,对目标移动速度及落点位置的预判等多方面的观察综合判断。
此刻,他顿时有了一种融入“风”的感觉,不,准确的应该说是空气。
从前的他的箭术,全靠超人的身体优势堆出来的,力量、视力、反应速度三者协调的结果。
努力融入“风”,通过“风”中的眼睛观察世界,只见周围浓浓的雾气包围着他,阻隔着世界,这些雾气就是人们呼吸所需的空气!
这些雾气似乎是静止的,但陈旭能够察觉到它们在移动,虽然很细微。
陈旭感觉感觉自己仿佛周围长了好多双眼睛,通过“风”中的眼睛,在方圆五丈之内,通过雾气媒介,他的感知几乎没有死角。
陈旭面露喜色。
谁说看书、看小说看了没用的,现在不就用上了。
念真和三妹在后院看到陈旭闭着眼睛弯弓射箭,却箭箭直中靶心,觉得他全身都融入天地一般,心里很好奇,但不敢打扰,只是将茶水等东西放在离他不远的亭子里,方便他休息时使用。
但陈旭久久都未用上,他现在还在沉淀消化刚刚领悟到的东西,以便达到掌握的地步。
这就是以前看的小说中提到的“顿悟”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技巧掌握的很顺利,难道是以前强化的属性也有顺带把学习能力弄上去了?陈旭如是想道。
其实这也是因为陈旭不厌其烦的不断练习,才能厚积薄发,才有了今日的顿悟。
而如今,他心中有万丈豪情,只要给他一把弓,再有足够的箭,他便能够一人射爆一切!
陈旭似乎看起来很闲,其实不然,他已经嗅到了战争的火药味。
昨日,殿前司就有派人到府上告知陈旭一个消息,已经有人和他说他将要改任至侍卫司了。
兼领侍卫亲军司虎捷左厢第一军、第二军两军的军都指挥使。
大魏朝目前的禁军分为两个系统,殿前司和侍卫司。
其中,殿前司有两大主力:铁骑军(马军),控鹤军(步军);以及内殿直,散指挥等兵马。
侍卫司有两大主力:龙捷军(马军),虎捷军(步军);以及其它兵马。
陈旭目前所处的内殿直是宿卫皇宫的一支军队,并不是常规的军级编制,里头的人都是从天下各州挑选的武艺高强之人,虽然战斗力很强,但兵力并不多。
而虎捷军左厢是侍卫司的主力之一,属于常规的军级编制,军级军队一般下辖五指挥(当然,不是固定的,有的军级部队指挥比这个更多),一指挥五百人,总共两千五百人,陈旭兼领虎捷军左厢第一军、第二军,相当于要统领五千以上的人数的军队。
他多少有点始料不及。
干的好好的,平白无故怎么要改任了?
上面人打的什么注意,陈旭搞不清楚,只是隐隐觉得朝廷可能要对周边国家动武了,不知道是对哪个国家,南唐?还是蜀国?
陈旭改任至侍卫司的事,相对于最近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整顿殿前司此等大事来说,犹如大海中荡起的浪花,微不足道。
只有与陈旭相识的人的才会注意到这件事,但他们只会当成一个正常的改任,不会太过在意。
陈旭先把全都中靶的箭收回到了箭筒里头,到了亭子里喝了口茶,休息一会。
还没歇多久,门外有了求见的人。
待陈旭到了门口,便见外面一人在等候。
这个人陈旭从未见过。
那人见到陈旭便问道:“对面可是陈都使?”
陈旭答道:“正是。不知找我何事?”
这人赶紧递出一张帖子,上面书写着“请柬”。
“过几日便逢我家阿郎生辰。”送信人道,“阿郎特意嘱咐邀请陈都使。”
“我会去的。”陈旭应道。
打开请帖一看,原来是他。
没想到他邀请自己赴宴,也对,自己在东京相识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