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了笑声中满满的恶意,另一位御史立即接上话:“可是你们这样爬墙岂不是惊扰了孙御史的家眷和高堂?”
李不弃呵呵笑起来:“你这话又说得不对了。难道孙御史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么?若是孙御史会担心自己家人受惊扰又怎会不担心那些烧杀抢掠的辽人惊扰了河北百姓呢?辽人若是窥破了我大宋机密,战事一起便是尸山血海,那些枉死的百姓和士兵难道没有父母妻子和儿女么?”
东京城人口中和禁军、厢军有瓜葛的人很多,李不弃为军士出头立刻引起一阵叫好。几个御史都是脸色铁青,本以为用“人之常情”就一定能把李不弃压下去,没想到李不弃根本就不理会,这也太不讲规矩了。可是孙御史已经把话说了出去,把柄就攥在人家手里,这还发飙不得,否则孙甫言行不一伪君子的评语可就坐实了,再也没有当御史的资格。若是一个御史让个十五岁的弄臣给搬倒了,御史台的脸面可就没有地方放了。
若是在朝堂上,与孙甫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人多,就算讲歪理也能凭着人多势众让李不弃没法还口。可特么现在不是在朝堂上,围观的都是些一点儿大局观都没有的老百姓,节奏在李不弃那边,这样可怎么压服李不弃呢?
正在御史们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李不弃却说了:“今天天色不早了,想来孙御史的家眷和高堂也要休息,现在再到孙御史家学习作君子确实不太好。如此我们今日便告辞了。”
包括孙甫在内五个御史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你一走我们就商量对策,实在不行明天在朝堂上闹出来自然能得到大把的同盟军支持,凭着人多势众就能逼着皇帝处置这个李不弃。
可是李不弃临走说了一句话让五位御史又吐出一口老血:“想来今日孙御史还没告诉家人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闹了些误会。待明日小子再来就应该能进门了吧?”
孙甫心里一紧——明天还来?
李不弃却又对着围观的人群说:“现在见到一位真君子实在不易。既然孙御史是真君子,尔等若是也想做君子不可随便放弃向真君子学习的机会。俗话说言传身教,光听孙御史说什么是得不到真传的,还要时时到他家去看看孙御史的行动,这样将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啊。”
众人见他说得有趣,也来凑趣,都轰然答应,李不弃这才向四下一抱拳带着一群人去了。
本来李不弃就是东京城的传奇,这次又闹得如此出格,当晚这件事就以各种版本传遍了。勋贵武将们都在弹冠相庆文官吃瘪的同时满心忐忑等着看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得知此事的文官们则大为震惊,各自盘算这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二天早朝刚一开始御史们就跳出来弹劾李不弃对御史的监察工作心存不满,夜间入户威胁孙御史,用心险恶,为正纲纪应交有司议处,予以严惩。赵祯从谏如流,不过没把李不弃交给大理寺或者刑部,而是直接下旨说李不弃年少跳脱缺乏稳重,罚俸半年,禁足在家里读书。
这处理也太轻了把?就是李不弃卖豆腐的白玉庄因为豆制品品种多,半年的出息都比李不弃的俸禄多,他哪里在乎半年的俸禄啊。禁足都不是对正经官员的处罚,谁听说过一个官员犯了错给禁足在家里继续当官的?
御史们当然不同意,便要撒泼打滚跪着不起来,赵祯却温和地说:“此事只怕你们没把事情原委搞清楚。朕听说昨日他孙御史当着李不弃说他‘无事不可对人言,无事不可让人看’,当时有人还夸他是真君子来着,因此李不弃才到孙御史家看看真君子是什么样的。
李不弃此次虽说行事轻狂了些,可毕竟也是一心为了向君子学习。你们非要处罚李不弃做什么?若是处罚了李不弃,那些不知道的人还不要说孙御史是说一套做一套,是伪君子么?你看,孙御史都没有说什么,哪里轮到你们出头?”
御史们不禁大眼瞪小眼——早上基本是一开宫门就上朝,难道这么短的时间皇帝就得知事情经过了?这下趁皇帝和相公们还不清楚细节把李不弃的罪名坐实的法子是没用了。
吕夷简趁着御史们不说话说道:“若是你们不清楚事情经过,可以问问孙御史。孙御史又没有请假,你们却来高李不弃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这下众人没话说了。有苦说不出啊,孙甫就不能告李不弃,不然名声就完了。
吕夷简最后哼了一声:“辽国使臣就要到了。应付辽国是现在头等大事,你们还有心情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麻烦陛下。若是与你们一样不清楚事情原委,你们便问了孙御史给他们解释,不要哄闹起来误了大事!”
皇帝和宰相在这件事上态度一致,副相章得象看了看皇帝和宰相便抱着手不说话,参知政事王举正一看这里面可能有事,也不做声了。御史们见无机可乘只得退下。别的文官见最能喷的御史们都灰头土脸了,自己掂量掂量后还是先不跟风了。毕竟喷一个才十五岁的从八品小官儿就算赢了都有失身份。
其实吕夷简心里也纳闷儿,昨晚发生的事情自己这个在宫外的都还不知道详细情况皇帝怎么就一清二楚了呢?昨晚李不弃不可能分身进宫告状啊。
吕夷简家世代为官,他又多年为相,自然有宫里的门路,很快就打听到原来昨晚天黑前高家有人给皇后送了东西——曹皇后的姐姐就嫁到了高家——随后曹皇后就见了皇帝,然后皇帝就把甘召吉召了去。显然这是高家走了曹皇后的门路把事情捅到了赵祯那里。这说明李不弃竟然已经手眼通天了,这么说起来那些御史败得一点儿都不冤。
吕夷简的家世决定了他不是迂腐之人,因此他倒是乐意让御史言官们这时候遭一下挫折。他也很讨厌不做事只会说大话的人,可是如今的御史越来越只会喷人不懂做事了。现在要全力应付辽国的讹诈,估计破财免灾是必然的了,可能少破点儿财那就是他宰相的功劳。为此他和李不弃配合默契鼓动皇帝对辽人强硬,并且采用了李不弃出的计策。只是这里面有不少暗中的安排,万一给这些没脑子只会喷的御史给戳穿了可就要丢人现眼了。从心底里他对李不弃点了一万个赞——闹得好!
ps:这些天的推荐票成绩有些惨淡,望大家看在碰壁一边码字一边还要搞年终总结之类一大堆事情的辛苦上继续支持。
李不弃呵呵笑起来:“你这话又说得不对了。难道孙御史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么?若是孙御史会担心自己家人受惊扰又怎会不担心那些烧杀抢掠的辽人惊扰了河北百姓呢?辽人若是窥破了我大宋机密,战事一起便是尸山血海,那些枉死的百姓和士兵难道没有父母妻子和儿女么?”
东京城人口中和禁军、厢军有瓜葛的人很多,李不弃为军士出头立刻引起一阵叫好。几个御史都是脸色铁青,本以为用“人之常情”就一定能把李不弃压下去,没想到李不弃根本就不理会,这也太不讲规矩了。可是孙御史已经把话说了出去,把柄就攥在人家手里,这还发飙不得,否则孙甫言行不一伪君子的评语可就坐实了,再也没有当御史的资格。若是一个御史让个十五岁的弄臣给搬倒了,御史台的脸面可就没有地方放了。
若是在朝堂上,与孙甫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人多,就算讲歪理也能凭着人多势众让李不弃没法还口。可特么现在不是在朝堂上,围观的都是些一点儿大局观都没有的老百姓,节奏在李不弃那边,这样可怎么压服李不弃呢?
正在御史们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李不弃却说了:“今天天色不早了,想来孙御史的家眷和高堂也要休息,现在再到孙御史家学习作君子确实不太好。如此我们今日便告辞了。”
包括孙甫在内五个御史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你一走我们就商量对策,实在不行明天在朝堂上闹出来自然能得到大把的同盟军支持,凭着人多势众就能逼着皇帝处置这个李不弃。
可是李不弃临走说了一句话让五位御史又吐出一口老血:“想来今日孙御史还没告诉家人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闹了些误会。待明日小子再来就应该能进门了吧?”
孙甫心里一紧——明天还来?
李不弃却又对着围观的人群说:“现在见到一位真君子实在不易。既然孙御史是真君子,尔等若是也想做君子不可随便放弃向真君子学习的机会。俗话说言传身教,光听孙御史说什么是得不到真传的,还要时时到他家去看看孙御史的行动,这样将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啊。”
众人见他说得有趣,也来凑趣,都轰然答应,李不弃这才向四下一抱拳带着一群人去了。
本来李不弃就是东京城的传奇,这次又闹得如此出格,当晚这件事就以各种版本传遍了。勋贵武将们都在弹冠相庆文官吃瘪的同时满心忐忑等着看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得知此事的文官们则大为震惊,各自盘算这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二天早朝刚一开始御史们就跳出来弹劾李不弃对御史的监察工作心存不满,夜间入户威胁孙御史,用心险恶,为正纲纪应交有司议处,予以严惩。赵祯从谏如流,不过没把李不弃交给大理寺或者刑部,而是直接下旨说李不弃年少跳脱缺乏稳重,罚俸半年,禁足在家里读书。
这处理也太轻了把?就是李不弃卖豆腐的白玉庄因为豆制品品种多,半年的出息都比李不弃的俸禄多,他哪里在乎半年的俸禄啊。禁足都不是对正经官员的处罚,谁听说过一个官员犯了错给禁足在家里继续当官的?
御史们当然不同意,便要撒泼打滚跪着不起来,赵祯却温和地说:“此事只怕你们没把事情原委搞清楚。朕听说昨日他孙御史当着李不弃说他‘无事不可对人言,无事不可让人看’,当时有人还夸他是真君子来着,因此李不弃才到孙御史家看看真君子是什么样的。
李不弃此次虽说行事轻狂了些,可毕竟也是一心为了向君子学习。你们非要处罚李不弃做什么?若是处罚了李不弃,那些不知道的人还不要说孙御史是说一套做一套,是伪君子么?你看,孙御史都没有说什么,哪里轮到你们出头?”
御史们不禁大眼瞪小眼——早上基本是一开宫门就上朝,难道这么短的时间皇帝就得知事情经过了?这下趁皇帝和相公们还不清楚细节把李不弃的罪名坐实的法子是没用了。
吕夷简趁着御史们不说话说道:“若是你们不清楚事情经过,可以问问孙御史。孙御史又没有请假,你们却来高李不弃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这下众人没话说了。有苦说不出啊,孙甫就不能告李不弃,不然名声就完了。
吕夷简最后哼了一声:“辽国使臣就要到了。应付辽国是现在头等大事,你们还有心情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麻烦陛下。若是与你们一样不清楚事情原委,你们便问了孙御史给他们解释,不要哄闹起来误了大事!”
皇帝和宰相在这件事上态度一致,副相章得象看了看皇帝和宰相便抱着手不说话,参知政事王举正一看这里面可能有事,也不做声了。御史们见无机可乘只得退下。别的文官见最能喷的御史们都灰头土脸了,自己掂量掂量后还是先不跟风了。毕竟喷一个才十五岁的从八品小官儿就算赢了都有失身份。
其实吕夷简心里也纳闷儿,昨晚发生的事情自己这个在宫外的都还不知道详细情况皇帝怎么就一清二楚了呢?昨晚李不弃不可能分身进宫告状啊。
吕夷简家世代为官,他又多年为相,自然有宫里的门路,很快就打听到原来昨晚天黑前高家有人给皇后送了东西——曹皇后的姐姐就嫁到了高家——随后曹皇后就见了皇帝,然后皇帝就把甘召吉召了去。显然这是高家走了曹皇后的门路把事情捅到了赵祯那里。这说明李不弃竟然已经手眼通天了,这么说起来那些御史败得一点儿都不冤。
吕夷简的家世决定了他不是迂腐之人,因此他倒是乐意让御史言官们这时候遭一下挫折。他也很讨厌不做事只会说大话的人,可是如今的御史越来越只会喷人不懂做事了。现在要全力应付辽国的讹诈,估计破财免灾是必然的了,可能少破点儿财那就是他宰相的功劳。为此他和李不弃配合默契鼓动皇帝对辽人强硬,并且采用了李不弃出的计策。只是这里面有不少暗中的安排,万一给这些没脑子只会喷的御史给戳穿了可就要丢人现眼了。从心底里他对李不弃点了一万个赞——闹得好!
ps:这些天的推荐票成绩有些惨淡,望大家看在碰壁一边码字一边还要搞年终总结之类一大堆事情的辛苦上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