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不等石峰把高丽俘虏押送到星主那里,在半路上就遇到了星主和世子。
原来昨天被放回去的耽罗人已经向他报告了高丽人惨败的经过,可把星主吓坏了。一方面是这下可是把高丽朝廷得罪了,另一方面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宋人竟然二话不说就把高丽军队给打了,这武力太强大了吧?
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害怕身边出现一支自己控制不了的强大力量,星主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从半夜被叫醒之后他就没能再睡着,就琢磨怎么处理这件事了,到早上也没能琢磨出万全之策来——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但是他决定还是先看看能不能把那些被俘虏的高丽人保下来再说,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朝廷闹翻了。所以他一大早就叫上人往宋人这边跑,这才在半路遇上。当这位星主看到一大群宋人扛着大刀长矛挎着弓箭排着整齐的队形押着垂头丧气的高丽官兵,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
石峰见到星主,便上前说明是高丽人先动的手,自己是迫不得已才和高丽人打了起来,现在为了不激化矛盾,他才把高丽人放回去。并且他还说明已经给高丽朝廷写了信,让那个将军带回去。
星主已经明白,两边他都惹不起,也没敢多说话,只领着高丽人回到他的城邑。很快,石峰就得到报告说星主的世子跟着高丽人出海了。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星主是去向高丽朝廷请罪去了,下一步是打是和不好猜测。义军这些人可不是听天由命的人,立即开始作战争准备,发放武器,在村镇周围开挖壕沟建立寨墙,时刻等待高丽人再次来攻。
高丽人离开的第五天下午,从北方回来的船队出现在了耽罗海面。船队在这里装上淡水和粮食蔬菜,留下倭铁、硫磺和从辽东收购的弓箭。石峰为了准备将来可能出现的战争,留下了大量的鲸油准备用来放火。罗秀才则把耽罗的情况以及火药、火铳使用的心得用数字写成密信让船长带回去。
————————————————————
一大群穿着皮毛,拖着鼻涕的渤海人小孩儿叽叽喳喳地看新奇。两头从渤海人部落借来的犍牛拖着犁铧走过刚刚放过火的土地,黑色闪动着油光的土壤被翻了起来。在新开垦出来的田地上两个从山东来的老农把刚刚翻起的泥土捧起来仔细地查看着,半天才把泥土放下笑得合不拢嘴。
一个已经有些驼背的老农笑嘻嘻地对陶威说:“陶大官人,这土果然肥的流油,只怕几年都不用施肥就能有个好收成呢。这么好的地都荒着,也不种庄稼,在这些野人手里真是糟蹋了。”
陶威笑道:“那些渤海人才不会种地呢。你没看他们连像样的农具都没有?听说他们就是弄点儿种子洒在地上,也不照看,能长点儿就赚了。”
另一个老汉心疼地说:“造孽啊。这么好的地,不好好种,真是造孽啊。”
陶威又笑起来:“若是他们会种地,你们哪里还能有到这里种地的机会啊?”
两个老农连连点头:“这倒是。”
陶威却没有他们这么乐观,提醒他们道:“辽东这里与京东路气候不同,解冻晚,霜冻早。便是夏天晚上也冷,不能按照京东的黄历耕种。所以第一年主要是实验,这块地要分成几块来在不同时候下种,这样就能找出最适宜下种的时机。”
陶威跟了李不弃这么长时间,实验的方法可是学了不少,把两个老农听得心服口服。
一个老农指着陶威身后说:“看,那个头人又来了。”
陶威回头一看,是周青又陪着麦布库从远处走过来,于是便转身迎上去。
过去李不弃时常提醒陶威说落后民族的学习意识非常强,当时陶威还很不以为然,但是和麦布库相处了一段时间他不得不承认李大官人说得确实没错。就这位渤海人酋长看到宋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几乎天天往这里跑,每次都探头探脑的,就是为了学点儿东西。他看到宋人在鼓捣土地,怎么可能不来看个究竟呢?
看着新翻起来的土壤,麦布库咂咂嘴,捡了一块土凑到眼前:“喔,你们是这样种地啊?”
看到麦布库认真的样子,陶威就想起李不弃一再叮嘱他,到了辽东要用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把那些小部族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这样才能尽快的发展起来。现在他认为麦布库就是他进行这种实验的一个目标。
他的当地话说得很糟糕,所以只能当地话加汉话再加上比划对麦布库说:“他们说土地很肥沃。我们会试着种粮食。如果成功了,将来我们,你们都不用向别人买粮食。”
麦布库现在也会几句汉话,听懂了陶威的意思,惊喜地问:“我们也不用买粮食?”
“是啊。我们可以教你们种粮食。这里有这么多荒地,一定能生产出很多粮食。”
麦布库听懂了,大嘴咧到了耳根,给了陶威一个大大的熊抱:“感谢你,慷慨的人。你们一定是上天赐予我们部落的朋友。我认为我们应该结为兄弟……”
陶威一脸懵圈,看向周青——这是怎么说的,难道这里的人结拜就这么随意?
周青却向他挤挤眼,陶威只好说:“哦,好。能和麦布库头人结为兄弟,是我的荣幸。”
于是三个人再一次结为了异姓兄弟。
————————————————————
李不弃得知高丽人上耽罗岛的事已经是五月底,这还是密州那边派人快马加鞭把罗秀才的密信送到。
密信是张英娘翻译的。因为牵扯到自己的亲人,张英娘立刻着急起来,派人请了正在上班的李不弃回来,把密信给他看。
见李不弃匆匆把信看过一遍后张英娘急切地问:“官人,罗大哥他们能守住耽罗吗?”
战争这事儿谁敢打包票啊?李不弃只能说:“英娘啊,岛上已经有四千咱们的人了,而且大多是青壮,能凑出一千能战之兵。你家官人也已经极尽所能把他们武装到牙齿。耽罗距离高丽海岸二百里,而且岛上物产不丰,高丽人跨海作战,一次投入几千人就是极限。高丽军队战斗力很差,咱们的人又有许多秘密武器,只要不犯严重错误,耽罗定是能守住的。”
张英娘说:“耽罗的人还是少些。”
李不弃说:“英娘啊。那地方一次去的人太多可是没吃没喝啊。不过你不必着急,到七月信风大起时就有五百多从沙门岛买出来的汉子送往耽罗,从明州和密州再各送一千人过去,其中大多是青壮。只要他们能坚持到这些人上岛,小小的高丽就只能望岛兴叹了。”
虽然李不弃说得非常肯定,但张英娘还是担心:“还有一个月才到七月啊。”
李不弃说:“娘子要对罗头领和石头领有信心。你家官人也要抓紧时间练骑兵了。等高丽在耽罗吃了亏,说不定就会求助辽国,到时辽国十有八九就要再次闹事,说不定就要好好打一仗。嘿嘿,到时候看你官人如何建立功勋。”
原来昨天被放回去的耽罗人已经向他报告了高丽人惨败的经过,可把星主吓坏了。一方面是这下可是把高丽朝廷得罪了,另一方面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宋人竟然二话不说就把高丽军队给打了,这武力太强大了吧?
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害怕身边出现一支自己控制不了的强大力量,星主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从半夜被叫醒之后他就没能再睡着,就琢磨怎么处理这件事了,到早上也没能琢磨出万全之策来——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但是他决定还是先看看能不能把那些被俘虏的高丽人保下来再说,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朝廷闹翻了。所以他一大早就叫上人往宋人这边跑,这才在半路遇上。当这位星主看到一大群宋人扛着大刀长矛挎着弓箭排着整齐的队形押着垂头丧气的高丽官兵,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
石峰见到星主,便上前说明是高丽人先动的手,自己是迫不得已才和高丽人打了起来,现在为了不激化矛盾,他才把高丽人放回去。并且他还说明已经给高丽朝廷写了信,让那个将军带回去。
星主已经明白,两边他都惹不起,也没敢多说话,只领着高丽人回到他的城邑。很快,石峰就得到报告说星主的世子跟着高丽人出海了。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星主是去向高丽朝廷请罪去了,下一步是打是和不好猜测。义军这些人可不是听天由命的人,立即开始作战争准备,发放武器,在村镇周围开挖壕沟建立寨墙,时刻等待高丽人再次来攻。
高丽人离开的第五天下午,从北方回来的船队出现在了耽罗海面。船队在这里装上淡水和粮食蔬菜,留下倭铁、硫磺和从辽东收购的弓箭。石峰为了准备将来可能出现的战争,留下了大量的鲸油准备用来放火。罗秀才则把耽罗的情况以及火药、火铳使用的心得用数字写成密信让船长带回去。
————————————————————
一大群穿着皮毛,拖着鼻涕的渤海人小孩儿叽叽喳喳地看新奇。两头从渤海人部落借来的犍牛拖着犁铧走过刚刚放过火的土地,黑色闪动着油光的土壤被翻了起来。在新开垦出来的田地上两个从山东来的老农把刚刚翻起的泥土捧起来仔细地查看着,半天才把泥土放下笑得合不拢嘴。
一个已经有些驼背的老农笑嘻嘻地对陶威说:“陶大官人,这土果然肥的流油,只怕几年都不用施肥就能有个好收成呢。这么好的地都荒着,也不种庄稼,在这些野人手里真是糟蹋了。”
陶威笑道:“那些渤海人才不会种地呢。你没看他们连像样的农具都没有?听说他们就是弄点儿种子洒在地上,也不照看,能长点儿就赚了。”
另一个老汉心疼地说:“造孽啊。这么好的地,不好好种,真是造孽啊。”
陶威又笑起来:“若是他们会种地,你们哪里还能有到这里种地的机会啊?”
两个老农连连点头:“这倒是。”
陶威却没有他们这么乐观,提醒他们道:“辽东这里与京东路气候不同,解冻晚,霜冻早。便是夏天晚上也冷,不能按照京东的黄历耕种。所以第一年主要是实验,这块地要分成几块来在不同时候下种,这样就能找出最适宜下种的时机。”
陶威跟了李不弃这么长时间,实验的方法可是学了不少,把两个老农听得心服口服。
一个老农指着陶威身后说:“看,那个头人又来了。”
陶威回头一看,是周青又陪着麦布库从远处走过来,于是便转身迎上去。
过去李不弃时常提醒陶威说落后民族的学习意识非常强,当时陶威还很不以为然,但是和麦布库相处了一段时间他不得不承认李大官人说得确实没错。就这位渤海人酋长看到宋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几乎天天往这里跑,每次都探头探脑的,就是为了学点儿东西。他看到宋人在鼓捣土地,怎么可能不来看个究竟呢?
看着新翻起来的土壤,麦布库咂咂嘴,捡了一块土凑到眼前:“喔,你们是这样种地啊?”
看到麦布库认真的样子,陶威就想起李不弃一再叮嘱他,到了辽东要用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把那些小部族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这样才能尽快的发展起来。现在他认为麦布库就是他进行这种实验的一个目标。
他的当地话说得很糟糕,所以只能当地话加汉话再加上比划对麦布库说:“他们说土地很肥沃。我们会试着种粮食。如果成功了,将来我们,你们都不用向别人买粮食。”
麦布库现在也会几句汉话,听懂了陶威的意思,惊喜地问:“我们也不用买粮食?”
“是啊。我们可以教你们种粮食。这里有这么多荒地,一定能生产出很多粮食。”
麦布库听懂了,大嘴咧到了耳根,给了陶威一个大大的熊抱:“感谢你,慷慨的人。你们一定是上天赐予我们部落的朋友。我认为我们应该结为兄弟……”
陶威一脸懵圈,看向周青——这是怎么说的,难道这里的人结拜就这么随意?
周青却向他挤挤眼,陶威只好说:“哦,好。能和麦布库头人结为兄弟,是我的荣幸。”
于是三个人再一次结为了异姓兄弟。
————————————————————
李不弃得知高丽人上耽罗岛的事已经是五月底,这还是密州那边派人快马加鞭把罗秀才的密信送到。
密信是张英娘翻译的。因为牵扯到自己的亲人,张英娘立刻着急起来,派人请了正在上班的李不弃回来,把密信给他看。
见李不弃匆匆把信看过一遍后张英娘急切地问:“官人,罗大哥他们能守住耽罗吗?”
战争这事儿谁敢打包票啊?李不弃只能说:“英娘啊,岛上已经有四千咱们的人了,而且大多是青壮,能凑出一千能战之兵。你家官人也已经极尽所能把他们武装到牙齿。耽罗距离高丽海岸二百里,而且岛上物产不丰,高丽人跨海作战,一次投入几千人就是极限。高丽军队战斗力很差,咱们的人又有许多秘密武器,只要不犯严重错误,耽罗定是能守住的。”
张英娘说:“耽罗的人还是少些。”
李不弃说:“英娘啊。那地方一次去的人太多可是没吃没喝啊。不过你不必着急,到七月信风大起时就有五百多从沙门岛买出来的汉子送往耽罗,从明州和密州再各送一千人过去,其中大多是青壮。只要他们能坚持到这些人上岛,小小的高丽就只能望岛兴叹了。”
虽然李不弃说得非常肯定,但张英娘还是担心:“还有一个月才到七月啊。”
李不弃说:“娘子要对罗头领和石头领有信心。你家官人也要抓紧时间练骑兵了。等高丽在耽罗吃了亏,说不定就会求助辽国,到时辽国十有八九就要再次闹事,说不定就要好好打一仗。嘿嘿,到时候看你官人如何建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