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上下一片平静并不让光绪感到意外,这和他最初预计的也差不太多。他明白那些个久历朝局的大臣官员们,决计不是简单的躲起来明哲保身当缩头乌龟,而是在磨牙养神、梳理羽毛,瞅准了机会便会一窝蜂的扑上去,把挡在他们面前的一切撕的粉碎。

    问题是,慈禧为何也是如此的平静,像没事人似的看戏逛园子,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最初光绪也是很有些不太明白,他很清楚自己眼下的处境和实力,所以在做这些事情之前,他就把自己准备兼管颐和园工程,以及迫于舆论和财政的双重压力,打算查一查内务府的事情,老老实实的向慈禧做了汇报。而慈禧除了淡淡的嘱咐了几句外,并没有太多的表示,一副全然不在意的样子。

    慈禧愈是这样,光绪心里就愈是警觉和戒备。他是太了解历史当中这位老太太的权谋和手段了,杀肃顺等顾命大臣,罢逐恭亲王奕,乃至于后来的戊戌政变,无一不是政治斗争中的顶级作品,不得不防,也不敢不防啊!

    直到杜怀川把查办内务府的一些具体情况向光绪作了禀报,光绪才慢慢的明白了慈禧平静背后隐藏着的深意。

    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自己最近的表现着实有些打动了慈禧,所以她才会对自己查办内务府的举动多少有些宽容,究其根里,大约也是想借这件事情认真看看,自己到底是真的孝顺,还是别有用心。

    另一方面,从杜怀川报上来的情况看,内务府的账目压根就是一笔糊涂账,烂账,牵涉了朝廷上下宫廷内外的种种人事纠葛和利益,真真是牵一而动全身,真要想把一切都查得明明白白,非得把天捅个窟窿不可。所以对这一切早就心知肚明的慈禧,未尝没有隔岸观火的想法,她是料定自己一定会被内务府牵扯出的复杂局面弄得来不可收拾,到时候她老人家再根据火势风向,英明果断的出手,挽狂澜于既倒,把光绪、内务府和朝廷从烂泥沼中拉出来,再次树立其永远光辉正确的形象。

    想明白这一点,光绪反而没有多少担心的了。他最怕的就是这个视权力如生命般的老太太,骨子里那种与生俱来的疯狂的占有欲,万一被旁人一撩拨,被自己弯弓搭箭的架势所迷惑,联想到一些不该联想到的事情上面,猝然出手,那时候自己也就只有黯然收手,连讨价还价都不能够,毕竟双方实力的差距太过悬殊了。

    但是事实证明,慈禧虽然疯狂,却并不愚蠢和蛮干,甚至是相当冷静的。能够在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权力角逐中干掉那么多的高手,已经给了这位老太太足够的耐心和强大的自信,所以她坚持要等到最后时刻再出场谢幕。

    这样的态势对光绪而言,无疑是最为有利的。因为他从未想过要把天捅一个窟窿,把内务府杀的人仰马翻,把朝廷上下搅得个天翻地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虚招,在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前,他不会做任何徒劳无益的举动。哪怕内务府腐烂的一塌糊涂,他也不能够去整肃革新,至多是打扫一下卫生,擦擦门窗什么的。

    况且这朝廷上下里里外外就干净了?从朝廷中枢到地方督抚,哪一处不是像内务府那样从内瓤子里都快烂完了?整肃吏治,彻查**,不过是御史清流们喊的一句口号,政客们党同伐异时常常使用的杀手锏,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又有什么时候当真做到了吏治清明**根绝了呢?

    治理国家。不是看到天要下雨。就想起要打伞。房间里面灰尘厚了。就要清扫一下。凡事都要考虑轻重缓急。要学会坚韧。懂得妥协。能够忍辱负重。受不得一点委屈。稍微有点动静就勃然而起。不过匹夫之勇罢了。成不了什么大事地。

    所以光绪并不打算对内务府下什么重手。和那天杜怀川在投名状里提到地那样。他主要还是想要借此收买人心、积聚人望。唯一有所不同地是。比起杜怀川那种知识分子地单纯追求外。光绪还有一小点点实际地想法。如果能够从内务府挖点银子出来。这笔买卖就真地是只赚不亏了。

    当然。对光绪来说。还是有很多铺垫工作要做地。闹出这样地动静来。稍不留神就很容易弄假成真。到最后变成骑虎难下地尴尬局面。而这其中最重要地一环。就在于一个人。

    这天晚上。和往常一样。光绪陪着慈禧说了会儿话。又把最近这段时间颐和园工程地进展情况。浓墨重彩地给她老人家做了一番汇报。看到慈禧心情舒畅慈颜大悦后。光绪才放心地辞行离开。

    照旧是李莲英把光绪送到了宁寿宫门口。光绪却忽然停住了脚步。抬头望着天边几许闪烁不定地星光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李谙达。最近内务府地那一挡子事情搞得朕烦闷不已。这内务府糜烂地也太不像话了……朕地心情你能明白吗?”

    李莲英微微一征。偷偷看了一眼光绪地神情。躬着身子迟疑了一会儿说道。“皇上不必太过焦虑。还是要注意自己地身子骨。奴才看皇上已经瘦了一圈了。”

    关于内务府的话题,李莲英却小心的避开了。内务府的那些个摆不上桌面的事情,作为太监总管,李莲英心里清楚明白的很,也没少往里面伸手。只是他做事向来谨慎小心,只拿自己该拿的那一份,从不多吃多占,毕竟内务府背后牵连的都是些皇亲贵胄,里里外外需要打点应酬的关节太多了,自己多拿一份,自然就会有人少拿一份,得罪人还在其次,坏了规矩以后这宫里就乱了套了。

    无论是朝廷还是宫里,讲究规矩都是很重要的。李莲英能够混到今天的地位绝不是偶然,对这其中的学问自然是深谙其道,也拿捏的很准。所以对于光绪彻查内务府,他并不是很担心,只是有些摸不清光绪的态度,便刻意的把话题绕了开去。

    光绪回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李莲英,神情有些说不出的苦涩,“朕的身子骨倒没什么,只是内务府那堆烂账委实是触目惊心啊,朕有时候真的想狠下心来好好整治一番,可是把人都杀了抓了,谁来为太后修园子呢?这朝廷内外又会掀起多大的风雨来呢……”

    光绪叹了口气,神情一肃说道,“李谙达,你是看着朕长大的,这个时候你可要为朕分忧啊!”

    “奴才明白皇上的心意,也无时无刻不想着替皇上分忧,只是内务府和宫里的关系皇上也知道,奴才不太方便出面,怕反而把事情弄拧了。”李莲英苦着脸说道。

    看到李莲英肩膀一滑就推了开去,光绪在心里暗暗好笑,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说道,“不是这个意思,朕只是觉着杜怀川他们做事情还是可以,可毕竟对这宫里的事情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朕想让杜怀川遇事多向李谙达请教一下,哪些人该抓,哪些事情要查清楚,哪些事情可以暂时放一放,多听听你的意见……大局还是要稳住的,朝廷不能乱,朕的这份心思李谙达要好好体会一下啊。”

    李莲英听到这话,心里倏然一惊,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他当然明白光绪话里的意思,要真是如此,那等于说是送了自己一份天大的人情,要抓哪些人,要保哪些人,到时候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而这背后的好处和利益更是多了去了。

    可皇上凭白的送这样一份人情给自己,李莲英一时全然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犹疑了半响,方才期期艾艾的说道,“奴才敢不尽心尽力为皇上办差,只是要办到什么程度,奴才一时拿捏不住尺度,怕辜负了皇上的信任……”

    “这内务府的事情,还有谁比你更清楚明白的。”光绪嗔怪的看了李莲英一眼,微笑着说道,“太后告诉过朕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你按着这个方略去办就可以了,你办事,朕还是放心的。”

    李莲英慌忙跪在地上,饶是宫里的老人了,也被今天的事情搞得既茫然又惶恐,低着头说不出话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无需再多说什么了,反正自己也没有打算真闹出什么天大的动静出来,倒不如卖个人情给李莲英。况且放了这份好处在李莲英这里,他也就用不着再担心有人在慈禧那里告自己的黑状,而将来,他还要靠着这份好处去收获更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光绪淡淡一笑,转身向养心殿的方向走去。

章节目录

一个人的甲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面条2008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三章布线-一个人的甲午续写,一个人的甲午,笔趣阁并收藏一个人的甲午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