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前宋时期为我汉人以r术治国之典范,是r教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凡事皆要'讲儒学','尊孔孟',治国之策皆引经据典。范仲淹和王安石的新政和变法皆遭到抵制而失败;前宋时期之国力在当时也并不输于其它国家,但其对外战争除了大理国之外都是败多胜少,然胜也罢,败也罢,皆是称臣纳贡或割地赔款,区别只是给多给少罢了,重文而轻武,守内而虚外,实则是造成此种后果的根源。宋存三百二十年,无论治国、治政、治民、治军皆是庸庸碌碌,即无强国富民,也无开疆扩土,因循守旧、不重实用和反对变革,今观其史老衲也时常在想,若问我汉人治学,宋朝居首舍我其谁也,若问我汉人治国之失败,仍是宋朝居首舍我其谁也。
皇上开我大明永乐盛世,永乐新政能否延续,老衲并不乐观,若是永乐之后再无永乐,又何来郑和焉?
然而皇上有皇上的打算,群臣有群臣的思量,在皇上心中大明的万世基业最为重要,所以这银子花在新政上更为重要;在群臣心中大明当前的国事最为重要,所以这银子花在国事之所急的地方更为重要。
这是皇上与群臣的国事之争。
其次,郑和出海巡弋于大海,四海升平,万国来朝,东南海洋已鲜见倭寇及走私船队,然海外贸易获利之大难以想象,老衲曾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过古里,我大明的茶叶、丝绸和瓷器与南洋之香料等货物两地出货利润有几十倍乃至于上百倍。然而能做造得起一条或多条大船,能将之装满货物出洋走私,其背后隐藏的也不是一般人啊,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享太平,焉知反对的群臣中除了观念之争是否还有利益之争。
老衲明白皇上苦,也明白群臣苦,更加明白百姓苦,老衲只希望皇上能给新政埋下一颗种子,也许是太孙朱瞻基,也许是郑和之后的郑和,能为我大明的万世基业和汉人留下一个可以继承和延续皇上新政的沃土……”
姚广孝说完继续手捻佛珠,闭目不语。
朱棣一直闭目倾听不语,半晌他睁开眼睛,看着姚广孝说道:“少师一席话,朕心中豁然开朗,为朕解了多年的心结。永乐新政是朕操之过急了,但朕这帮群臣,只知读书,不知变通,不通世事。言必称圣人,行事必按祖宗成法,因循守旧,不知变革,他们为什么只知道向后看而不知道向前看,朕之后这帮臣子更不会死心的,定要恢复祖制。朕对高炽,只望他做好守成之君即可,如大师所言,朕对瞻基期望甚高,希望他能够继承永乐新政,重开盛世,并改变我汉人治国只重仁义道德而不重其它治国之道。
今与少师坐而论道,更加坚定了朕推行新政的决心,朕意已决,将在有生之年竭力推行新政,至于朕的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这好大喜功的帽子朕是戴定了。”
说完,朱棣伸手取过王忠递过来的茶盏,慢慢地喝了一口茶。
“阿弥陀佛,纵观古今的明君贤相,他们立国兴邦靠的并不仅是孔孟之道,皇上的永乐新政本就囊括'礼治'、'德治'、'人治',然治国之道并非仅此而已,若要强国富民,兵需要练,弊需要革,政需要治,事需要理。不可数经论典,一概而论。有宋一朝可知若按儒教经典治国,可苟延残喘但不可兴国安邦。皇上之所为,老衲已然明了。”
将茶盏递与王忠,朱棣感慨万千地说道:“知朕者少师也!然朕看郑和的密奏确实匪夷所思,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朕心中却已信了五分,因为之前已有锦衣卫密奏,交趾新定,民心不稳,派去的流官也与当地的土官多有不合,而且有不少人想着山高皇帝远,打算熬个资历或捞一笔就走人,因此朕认为交趾局势已经开始糜烂,若继续如此必将引发叛乱,若明年正月果真发生叛乱,此人因梦而立了大功,只是为何太祖托梦于此人,朕心中却甚是不解,大师能否为朕解开这心中之惑……”
姚广孝手指停止捻佛珠,沉吟不语,片刻之后他又继续开始捻着佛珠说道:“此乃天道,不可违也;若朱允炆不做出弑叔之举,皇上也仍是逍遥王爷,安乐北平,守卫北疆;皇上即位,兄长朱标失长子朱允炆,皇上亦失第四子朱高爔,此亦天道也;朱允炆弑叔而失天下,由此皇上的四皇子轮回转世此更是天道也;太祖托梦于四皇子,是为了告诉皇上他认可了靖难,认可了皇上的正统,用郑和的水师为奇兵,是认可了皇上的永乐新政,是希望皇上知道四皇子已经轮回转世了,阿弥陀佛……”
姚广孝端起王忠递过来的茶盏,喝起茶来。
朱棣紧握双手,青筋暴起,颤声喃道:“父皇他认可儿臣并托梦于转世的高燨,这、这……”
其实这是朱棣心中最大的心结,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皇帝都必须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即使反叛也必须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嗯,自古至今都要讲究个师出有名,管它是真还是假,成王败寇,赢了的自然会把这些事搞定。问题是朱棣他自己知道,要不是朱允炆把他逼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发动所谓的“奉天靖难”了,虽然皇帝这个职业很诱人,但失败的风险是灭九族,如果不是被逼上绝路,试问谁放着太平安乐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干这种成功率极低赌命的事情。再说了如果朱元璋认为他的那些儿子不可靠,他在位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各藩王的兵权全部收回,还用朱允炆登基之后搞得大杀四方、叔侄反目成仇,终于逼反了朱棣。
其实这“削藩”的事是朱允炆和他的信臣做的不地道,之前已经说过,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已经扫清了为朱允炆上台的道路,如果他认为各路藩王是朱允炆的威胁,他会毫不迟疑的收回他们的兵权,毕竟大明江山永固是是他优先考虑的问题,而他收回了武臣的兵权转而赋予了他的诸多儿子就是认为亲疏远近还是要相信自家人。哪有叔叔抢夺自家侄儿的皇位的,再说了每个儿子手里就那几卫人马,只要他们不联合起来能成什么大事。
朱元璋想的是没错,他的一个儿子造反其它儿子能服气吗?所以朱允炆和他的子孙,按照他构想和规划,安安稳稳地坐在皇位上一代传一代,按照这个思路朱元璋设计的非常平衡。关键是他没有想到朱允炆一上台就开始实行'建文新政'了,其中有一项就是“削藩”。其实这也很正常,哪个皇帝不想做一个传颂千古的明君、圣君。一年之内朱元璋五个儿子,朱允炆的五个叔叔就被搞掉了,第六个就轮到朱棣了。
在大哥朱标早逝之后朱棣对皇位就存在继承的想法,虽然朱棣排行老四,但大哥、二哥、三哥都已相继去世,朱棣已是名副其实的老大了,而皇帝还是朱棣的老爸朱元璋,并不是朱棣的大哥,所以皇位不一定非要传给大哥的儿子。各位看官,如果你是朱棣,你会不会认为老爸可能会把皇位传给你,不一定非要传给朱允炆吧?毕竟皇帝还是老爸而不是大哥,如果皇帝已经是朱标了朱棣这叫非分之想,所以现在这种情况朱棣想想也并不过分。
而姚广孝在朱元璋立皇太孙朱允炆的时候就已经猜到,待朱允炆即位之后,很有可能会“削藩”,而本来最有能力,最有希望做皇帝的朱棣一定不会坐以待毙。不得不佩服,这老和尚的眼光和思虑确实久远。朱允炆和他的信臣果然做出了削藩弑叔之事,然后逼反了朱棣。实话实说其实朱棣心里真的没底,姚广孝就充当了神棍的角色,不停的给朱棣说这是天道,这是命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棣将要面对的是他老爸朱元璋在位时在大明天下设置了外卫(五军都督府管辖)五百余卫的兵力,按当时的编制,一卫是五千六百人,各位看官可以算一算朱棣这要面对多少人马,就这还不算大明皇帝亲自管辖的精锐天子亲军一十二内卫(朱元璋时期设置)。
朱棣没有退路,压力山大,但是姚广孝始终在他迷茫的时候端给他一碗心灵鸡汤,告诉他天道如此,你就是未来的皇帝,这是天数注定的;朱棣就像一个癌症患者,迷茫中总有一个人鼓励他,不断地告诉他你能行,你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明天就是希望……
最终,朱棣还是成功了。当时经洪武一朝治理的大明朝,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并有百万雄兵,朱棣起兵时并不被看好,仅有忠于朱棣的人因为与朱棣关联太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能与朱棣一起反叛。所以他的成功首先要感谢大侄子朱允炆,其次要感谢老爸朱元璋……
皇上开我大明永乐盛世,永乐新政能否延续,老衲并不乐观,若是永乐之后再无永乐,又何来郑和焉?
然而皇上有皇上的打算,群臣有群臣的思量,在皇上心中大明的万世基业最为重要,所以这银子花在新政上更为重要;在群臣心中大明当前的国事最为重要,所以这银子花在国事之所急的地方更为重要。
这是皇上与群臣的国事之争。
其次,郑和出海巡弋于大海,四海升平,万国来朝,东南海洋已鲜见倭寇及走私船队,然海外贸易获利之大难以想象,老衲曾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过古里,我大明的茶叶、丝绸和瓷器与南洋之香料等货物两地出货利润有几十倍乃至于上百倍。然而能做造得起一条或多条大船,能将之装满货物出洋走私,其背后隐藏的也不是一般人啊,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享太平,焉知反对的群臣中除了观念之争是否还有利益之争。
老衲明白皇上苦,也明白群臣苦,更加明白百姓苦,老衲只希望皇上能给新政埋下一颗种子,也许是太孙朱瞻基,也许是郑和之后的郑和,能为我大明的万世基业和汉人留下一个可以继承和延续皇上新政的沃土……”
姚广孝说完继续手捻佛珠,闭目不语。
朱棣一直闭目倾听不语,半晌他睁开眼睛,看着姚广孝说道:“少师一席话,朕心中豁然开朗,为朕解了多年的心结。永乐新政是朕操之过急了,但朕这帮群臣,只知读书,不知变通,不通世事。言必称圣人,行事必按祖宗成法,因循守旧,不知变革,他们为什么只知道向后看而不知道向前看,朕之后这帮臣子更不会死心的,定要恢复祖制。朕对高炽,只望他做好守成之君即可,如大师所言,朕对瞻基期望甚高,希望他能够继承永乐新政,重开盛世,并改变我汉人治国只重仁义道德而不重其它治国之道。
今与少师坐而论道,更加坚定了朕推行新政的决心,朕意已决,将在有生之年竭力推行新政,至于朕的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这好大喜功的帽子朕是戴定了。”
说完,朱棣伸手取过王忠递过来的茶盏,慢慢地喝了一口茶。
“阿弥陀佛,纵观古今的明君贤相,他们立国兴邦靠的并不仅是孔孟之道,皇上的永乐新政本就囊括'礼治'、'德治'、'人治',然治国之道并非仅此而已,若要强国富民,兵需要练,弊需要革,政需要治,事需要理。不可数经论典,一概而论。有宋一朝可知若按儒教经典治国,可苟延残喘但不可兴国安邦。皇上之所为,老衲已然明了。”
将茶盏递与王忠,朱棣感慨万千地说道:“知朕者少师也!然朕看郑和的密奏确实匪夷所思,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朕心中却已信了五分,因为之前已有锦衣卫密奏,交趾新定,民心不稳,派去的流官也与当地的土官多有不合,而且有不少人想着山高皇帝远,打算熬个资历或捞一笔就走人,因此朕认为交趾局势已经开始糜烂,若继续如此必将引发叛乱,若明年正月果真发生叛乱,此人因梦而立了大功,只是为何太祖托梦于此人,朕心中却甚是不解,大师能否为朕解开这心中之惑……”
姚广孝手指停止捻佛珠,沉吟不语,片刻之后他又继续开始捻着佛珠说道:“此乃天道,不可违也;若朱允炆不做出弑叔之举,皇上也仍是逍遥王爷,安乐北平,守卫北疆;皇上即位,兄长朱标失长子朱允炆,皇上亦失第四子朱高爔,此亦天道也;朱允炆弑叔而失天下,由此皇上的四皇子轮回转世此更是天道也;太祖托梦于四皇子,是为了告诉皇上他认可了靖难,认可了皇上的正统,用郑和的水师为奇兵,是认可了皇上的永乐新政,是希望皇上知道四皇子已经轮回转世了,阿弥陀佛……”
姚广孝端起王忠递过来的茶盏,喝起茶来。
朱棣紧握双手,青筋暴起,颤声喃道:“父皇他认可儿臣并托梦于转世的高燨,这、这……”
其实这是朱棣心中最大的心结,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皇帝都必须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即使反叛也必须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嗯,自古至今都要讲究个师出有名,管它是真还是假,成王败寇,赢了的自然会把这些事搞定。问题是朱棣他自己知道,要不是朱允炆把他逼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发动所谓的“奉天靖难”了,虽然皇帝这个职业很诱人,但失败的风险是灭九族,如果不是被逼上绝路,试问谁放着太平安乐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干这种成功率极低赌命的事情。再说了如果朱元璋认为他的那些儿子不可靠,他在位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各藩王的兵权全部收回,还用朱允炆登基之后搞得大杀四方、叔侄反目成仇,终于逼反了朱棣。
其实这“削藩”的事是朱允炆和他的信臣做的不地道,之前已经说过,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已经扫清了为朱允炆上台的道路,如果他认为各路藩王是朱允炆的威胁,他会毫不迟疑的收回他们的兵权,毕竟大明江山永固是是他优先考虑的问题,而他收回了武臣的兵权转而赋予了他的诸多儿子就是认为亲疏远近还是要相信自家人。哪有叔叔抢夺自家侄儿的皇位的,再说了每个儿子手里就那几卫人马,只要他们不联合起来能成什么大事。
朱元璋想的是没错,他的一个儿子造反其它儿子能服气吗?所以朱允炆和他的子孙,按照他构想和规划,安安稳稳地坐在皇位上一代传一代,按照这个思路朱元璋设计的非常平衡。关键是他没有想到朱允炆一上台就开始实行'建文新政'了,其中有一项就是“削藩”。其实这也很正常,哪个皇帝不想做一个传颂千古的明君、圣君。一年之内朱元璋五个儿子,朱允炆的五个叔叔就被搞掉了,第六个就轮到朱棣了。
在大哥朱标早逝之后朱棣对皇位就存在继承的想法,虽然朱棣排行老四,但大哥、二哥、三哥都已相继去世,朱棣已是名副其实的老大了,而皇帝还是朱棣的老爸朱元璋,并不是朱棣的大哥,所以皇位不一定非要传给大哥的儿子。各位看官,如果你是朱棣,你会不会认为老爸可能会把皇位传给你,不一定非要传给朱允炆吧?毕竟皇帝还是老爸而不是大哥,如果皇帝已经是朱标了朱棣这叫非分之想,所以现在这种情况朱棣想想也并不过分。
而姚广孝在朱元璋立皇太孙朱允炆的时候就已经猜到,待朱允炆即位之后,很有可能会“削藩”,而本来最有能力,最有希望做皇帝的朱棣一定不会坐以待毙。不得不佩服,这老和尚的眼光和思虑确实久远。朱允炆和他的信臣果然做出了削藩弑叔之事,然后逼反了朱棣。实话实说其实朱棣心里真的没底,姚广孝就充当了神棍的角色,不停的给朱棣说这是天道,这是命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棣将要面对的是他老爸朱元璋在位时在大明天下设置了外卫(五军都督府管辖)五百余卫的兵力,按当时的编制,一卫是五千六百人,各位看官可以算一算朱棣这要面对多少人马,就这还不算大明皇帝亲自管辖的精锐天子亲军一十二内卫(朱元璋时期设置)。
朱棣没有退路,压力山大,但是姚广孝始终在他迷茫的时候端给他一碗心灵鸡汤,告诉他天道如此,你就是未来的皇帝,这是天数注定的;朱棣就像一个癌症患者,迷茫中总有一个人鼓励他,不断地告诉他你能行,你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明天就是希望……
最终,朱棣还是成功了。当时经洪武一朝治理的大明朝,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并有百万雄兵,朱棣起兵时并不被看好,仅有忠于朱棣的人因为与朱棣关联太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能与朱棣一起反叛。所以他的成功首先要感谢大侄子朱允炆,其次要感谢老爸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