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礼完毕,廖立开口道:“都护大人,自前尚书令离世,您便是益州当地最大,尽管他诸葛亮此时嚣张,但是说白了他与下官同为失去家乡之人,只是借居于此,都护大人可见过外人在主人家中当家做主的道理,所以说,蜀中最终还是要靠都护大人!”
廖立的话多少有些道理,而且还是李严最喜欢听的,这也就是为甚么李严反感其他荆州的臣子,却不反感廖立的原因,毕竟廖立也是荆州长沙人。
“那......公渊,你说我该借还是不该借?”双眉一挑李严问道。
轻笑着不住得摇了摇头,廖立回道:“都护大人跟诸葛亮意见多有不合,这是蜀中臣子心中都清楚的事实,那他诸葛亮借兵岂不是浪费时间,除非他开出了他认为足够打动都护大人的条件,或者说它就是傻了!”
拿起放置在书案上的竹简,扔由廖立,李严道:“诸葛亮愿意上奏陛下,让丰儿出任江州太守,江州是个不错的地方,这条件确实让某心动了!”
“那都护大人是打算答应了?”廖立反问道,似乎很想确定李严是不是赞同。
李严有些犹豫不决,脸上还带有些许挣扎,轻道:“本都护还没有想好究竟答应不答应!”
廖立主动开口了:“那都护大人你认为这条件是陛下开出来的还是诸葛亮开出来的?”
“依然是诸葛亮!这还用说?陛下年轻,先帝受诸葛亮辅政大臣一位,本都护未在成都,陛下难免要受制于他,所以这封赏条件自然是他开的,他也有着开这条件的能量!”
廖立笑了笑,又问道:“那都护认为诸葛亮还能开出比这更好的条件吗?”
沉思片刻之后,李严嘀咕道:“怕是难了!诸葛亮本就不会让步,这次若非没人了,南中叛乱又拖得太久,怕失了民心,他诸葛亮万万不会如此行事!”
廖立道:“那都护大人还需犹豫什么呢?都护大人毕竟是蜀臣,与诸葛亮不合也应在保证蜀国利益的前提下!”
“更何况这是一场稳赚不陪的买卖!”
闻言,李严立即道:“此话怎讲?”
“都护大人,此事首先便是诸葛亮承诺给李都护令公子的条件,公子年轻,若是成为江州一地的太守,那真的是从此平步青云,仕途无忧!”
“其二,都护大人乃是蜀臣,如今南中雍闿、朱褒、高定叛乱,为祸一方百姓,此时都护大人理应出兵啊,在者诸葛亮会用兵,岂是叛军所能比的,所以这场仗基本可以拿下来。届时功劳簿上也会有都护大人的名字,都护大人也会收获到名声!”
李严闭目沉思起来,一时间没有任何动静,而廖立便安静的站在一旁等候。
片刻后,李严动了,从主位上站起,李严踱了几个步子后,突然对着廖立道:“答应诸葛亮,点兵三万前去!”
“诺!”
又是详细议论了一番细节,廖立方才离去。
回到府中,廖立一改常态,神情变得郑重许多,急忙唤来下人。
“你且速去告知丞相大人,就说李严已同意借兵三万,让其早做准备!”
“诺!”下人回应后,唯唯诺诺的退了下去。
挪动步子,于院子中漫步,望着遥远的西边,廖立满是担忧的青南刀:“丞相大人,下官能做的也就这些了,但愿您能够带领蜀中成功平乱。”
若是李严在此,其表情怕是有得一看,自己信任的,近乎唯一一个荆州之人,没想到最终还是诸葛亮那边的,始终不属于自己。
不过同样,廖立正是多年时间才得以让李严信任,可以说为了这,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借兵这种事,自然不能只发生在诸葛亮跟李严只见,作为蜀国之主,刘禅又责任也有义务出现,两人对刘禅还有着一些尊敬,所以李严的派兵奏书还是送到了刘禅这里。
看到李严的借兵奏书,刘禅旋即命人传诸葛亮进宫。
在得知李严同意派兵平南乱时,诸葛亮也是难掩的喜悦,终究还是有了解决办法。
奏书中李严允诺,在其准备充分后,便会遣三万人前来成都,而这个时机成熟,准备好,说白了就是要刘禅这边先行事。
没有任何犹豫,同意了便是同意了,刘禅当日便擢李丰为江州太守,五天内前往赴任。
在得到消息后,李严方才让鞏志带着三万人而来。
于此同时,蜀中的征兵仍继续,毕竟你不可能一直用这三万人吧。
在确定兵员问题解决之后,诸葛亮便开始积极备战南中之事,一天之内更是创下了五次入宫的记录,交来的奏折更是不少,其中大多是军需物资一块。
而随着近一个月的时间,蜀中的物价已然彻底稳定下来,新的上林三官也已任命完毕,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三人之中既有益州派也有荆州派,同时还有着刘禅的人,自然是聚贤堂大比的人才。
物价稳定,五铢钱渐渐取代直百株,铜币的购买力也已经恢复,困扰蜀中经济的大问题在这一刻彻底解决,这一点从诸葛亮购置军需物资便可以看出,市场已经恢复了其原来的面貌。
在了解诸葛亮上报的奏折时,刘珊珊字里行间感觉历史似乎又要改变了,诸葛亮这是打算要在今年出征平南乱。
与历史相比,这次平乱的人数是不少与历史上记载上的,而且其他准备也都十分充分,不知是不是刘禅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还是其他,蜀中国力渐渐平稳恢复,南征将不再明天,而是今年!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定将,关于将领的人选迟迟未定下来,而刘禅心中是希望诸葛亮带兵出征的,毕竟历史上就是其亲征,平定了南乱,为下一步北伐奠定了基础。
不过说到平南乱,刘禅便不由自主得想起了马谡,若是按历史进度走下去,马苏并没有去永安,此时跟诸葛亮谈论南中之事的便是马谡了!
廖立的话多少有些道理,而且还是李严最喜欢听的,这也就是为甚么李严反感其他荆州的臣子,却不反感廖立的原因,毕竟廖立也是荆州长沙人。
“那......公渊,你说我该借还是不该借?”双眉一挑李严问道。
轻笑着不住得摇了摇头,廖立回道:“都护大人跟诸葛亮意见多有不合,这是蜀中臣子心中都清楚的事实,那他诸葛亮借兵岂不是浪费时间,除非他开出了他认为足够打动都护大人的条件,或者说它就是傻了!”
拿起放置在书案上的竹简,扔由廖立,李严道:“诸葛亮愿意上奏陛下,让丰儿出任江州太守,江州是个不错的地方,这条件确实让某心动了!”
“那都护大人是打算答应了?”廖立反问道,似乎很想确定李严是不是赞同。
李严有些犹豫不决,脸上还带有些许挣扎,轻道:“本都护还没有想好究竟答应不答应!”
廖立主动开口了:“那都护大人你认为这条件是陛下开出来的还是诸葛亮开出来的?”
“依然是诸葛亮!这还用说?陛下年轻,先帝受诸葛亮辅政大臣一位,本都护未在成都,陛下难免要受制于他,所以这封赏条件自然是他开的,他也有着开这条件的能量!”
廖立笑了笑,又问道:“那都护认为诸葛亮还能开出比这更好的条件吗?”
沉思片刻之后,李严嘀咕道:“怕是难了!诸葛亮本就不会让步,这次若非没人了,南中叛乱又拖得太久,怕失了民心,他诸葛亮万万不会如此行事!”
廖立道:“那都护大人还需犹豫什么呢?都护大人毕竟是蜀臣,与诸葛亮不合也应在保证蜀国利益的前提下!”
“更何况这是一场稳赚不陪的买卖!”
闻言,李严立即道:“此话怎讲?”
“都护大人,此事首先便是诸葛亮承诺给李都护令公子的条件,公子年轻,若是成为江州一地的太守,那真的是从此平步青云,仕途无忧!”
“其二,都护大人乃是蜀臣,如今南中雍闿、朱褒、高定叛乱,为祸一方百姓,此时都护大人理应出兵啊,在者诸葛亮会用兵,岂是叛军所能比的,所以这场仗基本可以拿下来。届时功劳簿上也会有都护大人的名字,都护大人也会收获到名声!”
李严闭目沉思起来,一时间没有任何动静,而廖立便安静的站在一旁等候。
片刻后,李严动了,从主位上站起,李严踱了几个步子后,突然对着廖立道:“答应诸葛亮,点兵三万前去!”
“诺!”
又是详细议论了一番细节,廖立方才离去。
回到府中,廖立一改常态,神情变得郑重许多,急忙唤来下人。
“你且速去告知丞相大人,就说李严已同意借兵三万,让其早做准备!”
“诺!”下人回应后,唯唯诺诺的退了下去。
挪动步子,于院子中漫步,望着遥远的西边,廖立满是担忧的青南刀:“丞相大人,下官能做的也就这些了,但愿您能够带领蜀中成功平乱。”
若是李严在此,其表情怕是有得一看,自己信任的,近乎唯一一个荆州之人,没想到最终还是诸葛亮那边的,始终不属于自己。
不过同样,廖立正是多年时间才得以让李严信任,可以说为了这,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借兵这种事,自然不能只发生在诸葛亮跟李严只见,作为蜀国之主,刘禅又责任也有义务出现,两人对刘禅还有着一些尊敬,所以李严的派兵奏书还是送到了刘禅这里。
看到李严的借兵奏书,刘禅旋即命人传诸葛亮进宫。
在得知李严同意派兵平南乱时,诸葛亮也是难掩的喜悦,终究还是有了解决办法。
奏书中李严允诺,在其准备充分后,便会遣三万人前来成都,而这个时机成熟,准备好,说白了就是要刘禅这边先行事。
没有任何犹豫,同意了便是同意了,刘禅当日便擢李丰为江州太守,五天内前往赴任。
在得到消息后,李严方才让鞏志带着三万人而来。
于此同时,蜀中的征兵仍继续,毕竟你不可能一直用这三万人吧。
在确定兵员问题解决之后,诸葛亮便开始积极备战南中之事,一天之内更是创下了五次入宫的记录,交来的奏折更是不少,其中大多是军需物资一块。
而随着近一个月的时间,蜀中的物价已然彻底稳定下来,新的上林三官也已任命完毕,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三人之中既有益州派也有荆州派,同时还有着刘禅的人,自然是聚贤堂大比的人才。
物价稳定,五铢钱渐渐取代直百株,铜币的购买力也已经恢复,困扰蜀中经济的大问题在这一刻彻底解决,这一点从诸葛亮购置军需物资便可以看出,市场已经恢复了其原来的面貌。
在了解诸葛亮上报的奏折时,刘珊珊字里行间感觉历史似乎又要改变了,诸葛亮这是打算要在今年出征平南乱。
与历史相比,这次平乱的人数是不少与历史上记载上的,而且其他准备也都十分充分,不知是不是刘禅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还是其他,蜀中国力渐渐平稳恢复,南征将不再明天,而是今年!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定将,关于将领的人选迟迟未定下来,而刘禅心中是希望诸葛亮带兵出征的,毕竟历史上就是其亲征,平定了南乱,为下一步北伐奠定了基础。
不过说到平南乱,刘禅便不由自主得想起了马谡,若是按历史进度走下去,马苏并没有去永安,此时跟诸葛亮谈论南中之事的便是马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