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内坐着的三个年轻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老二王凝之,字叔平,老五王徽之,字子猷,老七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弟兄三人这次是奉了父亲之命前去东山拜访谢安的,路过上虞县城恰巧碰到山伯卖酒被砸,三人对砸酒打人的事情毫不在意,倒是那两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坐上马车就开始讨论起来,话题就是这么绝妙的诗到底是谁写的。
王凝之年方十六了,大兄夭折,他现在就是家中的长兄,长兄就要有长兄的样子,他沉吟着说:“这两句诗堪称绝妙,豪迈之气无人能比。那个梁山伯说是他的先辈写的,可是这么好的诗词一出手就会传颂天下,也会被录入诗集之中,我们不可能不知道啊!”
十二岁的王徽之聪明调皮,他不屑地说:“二兄,他这明显就是托辞。但我也不相信他一个卖酒的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作诗之人必然另有其人。”
王献之今天刚刚七岁,小名叫官奴。他仰着笑脸,学着大兄的样子说道:“那也不一定啊,这个梁山伯,既然能造出好酒,为什么就不能写出好诗呢?”
一说到酒,王徽之马上坐不住了,“对啊,那个人还送给我们两坛酒呢,赶紧叫人来打开,看看是不是真的三杯就倒。”
王凝之一副老大哥的样子,挥手制止道:“肯定是好酒啊,当时你没闻见那香味么,整个县城的人都差点被熏倒了。我看就把这两坛酒送给安石先生,请他尝尝。好东西就要给长辈先用,回来的时候我们再去买几坛给父亲带回去。”
一看捞不着喝酒,王徽之有点败兴,顿时无精打采起来。
一向和五兄关系紧密的王献之歪着脑袋说道:“二兄,这酒闻起来很香不假,是否好喝,却不得而知。万一好闻不好喝,冒然献给安石先生,岂不被人耻笑。不如我们打开一坛尝一尝,果真好喝的话,我们再送不吃。”
王徽之感激地看了看王献之,说道:“官奴,数你最小,却最聪明。如果这酒真的好喝的话,我宁愿相信那两句诗是梁山伯所做的。二兄,我就尝一口,你看行么?”
王凝之无奈点头答应,让人停下马车,搬上一坛酒来打开,王徽之喝了两杯后,连呼好酒,要喝第三杯时,被王凝之死活劝住了。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东山谢氏庄园。上虞东山并不高,但四时景色美丽,南渡而来的很多名士高人都喜欢来此居住。东山下面有一碧波荡漾的湖泊,谢氏庄园就建立在这座湖的岸边。
走到谢家大门的时候,自有下人前去叫门,王凝之刚想叫两个弟弟下车,却发现王徽之睡着了,无论他如何推叫,就是不醒。喝醉了上人家来,这可就有点失礼了。幸亏王谢两家是世交,王徽之又是个孩子,谢家也不会太在意。
果然,谢安带着谢家子弟来迎接的时候,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只是好奇地问了问怎么喝醉了呢。王凝之连忙禀报说是有人送了两坛好酒,五弟徽之想尝尝,结果刚喝了两杯就醉了。
谢安一听哈哈大笑,说这世上还有喝两杯就能醉的酒么?
虎头虎脑的王献之搭话说:“世叔,人家这酒就叫三杯倒,县城里好多人去喝,没有一个不醉倒的。”
谢安看看献之说:“官奴,你还小,可不能学他们饮酒。你们肯定是在县城遇到什么事了,先进去,慢慢给大家说说。”
到了客厅做好后,王凝之就把一路上的见闻说给大家听了,连同他们弟兄三人的议论已告诉了大家。谢安听完后不语,目光扫向谢家在座的子弟谢朗、谢玄,“你们也说说,如此好诗会不会是一个卖酒之人做得呢?奥,对了凝之,把你说的好酒拿来让我们尝一尝,看看是不是真的三杯就倒啊!”
是不是三杯倒早有证明,王徽之喝醉了还没有醒过来呢!众人吸取教训,每人只倒了一杯,浅尝辄止。谢玄今年七岁了,谢朗十二岁,按顺序当然是谢朗先说:“叔父,我觉得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样的诗句非当时大才不能做出。”梁山伯是大才么,他就是个卖酒的,这肯定不是他作的。
谢玄还要比王献之大一岁,聪明伶俐远超常人,“这两句诗气势豪迈,直舒雄怀。这个梁山伯任凭别人砸了他的酒铺却不动声色,倒是个不爱钱财的人,那句千金散尽还复来,还真有可能是他写的。叔父,你快说说,到底是谁写的啊,这两句诗真好。”
谢安说:“肯定不是他的先人写的,否则早就流传于世了。但到底是不是这个梁山伯写的,我也没有定论。”
谢安一说话,大家都拿羡慕的阳光看着他。不是他的看法有多么高明,而是他说得一口标准的洛阳书生咏的腔调。这洛阳书生咏就是谢安发明的,因为谢安一年四季经常犯鼻炎,鼻子不通,说话就瓮声瓮气,偏偏有些崇拜谢安的人觉得这种强调很高雅,异常踊跃地跟着学,学得不像的就捏着鼻子学,还给这种声调起了个名字叫洛阳书生咏,因为谢安老家在洛阳。
正在这时,厅中帘子的后面有人说话了,也是一口标准的洛阳书生腔:“谁敢说一个卖酒之人就写不出精妙诗句,难道你们忘了吕不韦么,他也不过是个卖马的商人,却能写出《吕氏春秋》这样的经典。
这个梁山伯能造出如此美酒,卖酒的手段也很奇妙,人家砸了他的酒他还要谢谢人家,为什么?因为魏索虽然砸了酒,但这件事很快就会传扬出去,三杯倒的名字也会被人们知道,魏索是坏心办好事,他帮了梁家大忙啊,梁山伯能不感谢他么。
魏索砸酒他没有动手,但魏三侮辱买酒的小娘子,梁山伯却愤然出手,此人视金钱如粪土,却视人命如千金。由此可知,这个梁山伯定是个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奇男子。
而且我敢断定,这两句诗只是一首诗中的两句。两句就如此超绝,那整首诗又能绝妙到什么地步呢?
酒美、诗妙、人奇,道韫未曾得见,甚是遗憾。如果几位兄长和弟弟能找寻到那首完整的诗歌,一定不要忘了抄送一份给道韫。”
帘子后面说话的正是谢道韫,她本来可以穿男装出来相见,但她嫌麻烦,索性弄个帘子挡着多省事。
之所以弄个帘子挡着其实与男女有别并无多大关系,主要是谢道韫不愿见那些俗人,只有她看着顺眼的人才会出来相见。
此时谢道韫也在疑惑,上次碰见那个卖油条的,不是写出了一句千古名句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但我们只知道他住在上虞上浦村,却不知道他姓名。不知道他和这个梁山伯是不是一个人?应该是吧,上虞出现一个大才就了不得啦,这要是一下出现两个大才,那可要轰动天下了!
听说姐姐要找完整的诗歌,谢玄迫不及待地说:“这事就要给我,我一定帮姐姐找来。”
道韫的一番言语,让众人目瞪口呆,这见微知著条分缕析的犀利程度,真是让人望尘莫及啊。谢安微微点头,道韫的聪明,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
谢朗其实很聪明,但悲剧的是自己有一个天才的堂弟还有一个妖孽的堂妹,自己是一颗明亮的星星,谢玄和谢道韫就是太阳和月亮。所以,对于道韫的言论,谢朗从来都是听而不闻。
谢玄今年八岁,自幼跟随长姐,对长姐很崇拜,但这番言论也让他很是惊讶:“姊姊功力有所见长啊!”
王凝之是个虔诚的天师道徒,王献之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姐郗道茂,二人除了感觉到道韫的谈论精妙绝伦以外,不做他想。王徽之是睡醒之后才来的,刚进来坐下就听到了道韫的一番高谈阔论,虽然是只见其声不见其人,但王徽之的眼睛里装满了小星星,痴痴地看着帘子后那若隐若现的身影,咏絮才女,果然不凡。神女应无恙,徽之能见否?
王凝之年方十六了,大兄夭折,他现在就是家中的长兄,长兄就要有长兄的样子,他沉吟着说:“这两句诗堪称绝妙,豪迈之气无人能比。那个梁山伯说是他的先辈写的,可是这么好的诗词一出手就会传颂天下,也会被录入诗集之中,我们不可能不知道啊!”
十二岁的王徽之聪明调皮,他不屑地说:“二兄,他这明显就是托辞。但我也不相信他一个卖酒的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作诗之人必然另有其人。”
王献之今天刚刚七岁,小名叫官奴。他仰着笑脸,学着大兄的样子说道:“那也不一定啊,这个梁山伯,既然能造出好酒,为什么就不能写出好诗呢?”
一说到酒,王徽之马上坐不住了,“对啊,那个人还送给我们两坛酒呢,赶紧叫人来打开,看看是不是真的三杯就倒。”
王凝之一副老大哥的样子,挥手制止道:“肯定是好酒啊,当时你没闻见那香味么,整个县城的人都差点被熏倒了。我看就把这两坛酒送给安石先生,请他尝尝。好东西就要给长辈先用,回来的时候我们再去买几坛给父亲带回去。”
一看捞不着喝酒,王徽之有点败兴,顿时无精打采起来。
一向和五兄关系紧密的王献之歪着脑袋说道:“二兄,这酒闻起来很香不假,是否好喝,却不得而知。万一好闻不好喝,冒然献给安石先生,岂不被人耻笑。不如我们打开一坛尝一尝,果真好喝的话,我们再送不吃。”
王徽之感激地看了看王献之,说道:“官奴,数你最小,却最聪明。如果这酒真的好喝的话,我宁愿相信那两句诗是梁山伯所做的。二兄,我就尝一口,你看行么?”
王凝之无奈点头答应,让人停下马车,搬上一坛酒来打开,王徽之喝了两杯后,连呼好酒,要喝第三杯时,被王凝之死活劝住了。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东山谢氏庄园。上虞东山并不高,但四时景色美丽,南渡而来的很多名士高人都喜欢来此居住。东山下面有一碧波荡漾的湖泊,谢氏庄园就建立在这座湖的岸边。
走到谢家大门的时候,自有下人前去叫门,王凝之刚想叫两个弟弟下车,却发现王徽之睡着了,无论他如何推叫,就是不醒。喝醉了上人家来,这可就有点失礼了。幸亏王谢两家是世交,王徽之又是个孩子,谢家也不会太在意。
果然,谢安带着谢家子弟来迎接的时候,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只是好奇地问了问怎么喝醉了呢。王凝之连忙禀报说是有人送了两坛好酒,五弟徽之想尝尝,结果刚喝了两杯就醉了。
谢安一听哈哈大笑,说这世上还有喝两杯就能醉的酒么?
虎头虎脑的王献之搭话说:“世叔,人家这酒就叫三杯倒,县城里好多人去喝,没有一个不醉倒的。”
谢安看看献之说:“官奴,你还小,可不能学他们饮酒。你们肯定是在县城遇到什么事了,先进去,慢慢给大家说说。”
到了客厅做好后,王凝之就把一路上的见闻说给大家听了,连同他们弟兄三人的议论已告诉了大家。谢安听完后不语,目光扫向谢家在座的子弟谢朗、谢玄,“你们也说说,如此好诗会不会是一个卖酒之人做得呢?奥,对了凝之,把你说的好酒拿来让我们尝一尝,看看是不是真的三杯就倒啊!”
是不是三杯倒早有证明,王徽之喝醉了还没有醒过来呢!众人吸取教训,每人只倒了一杯,浅尝辄止。谢玄今年七岁了,谢朗十二岁,按顺序当然是谢朗先说:“叔父,我觉得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样的诗句非当时大才不能做出。”梁山伯是大才么,他就是个卖酒的,这肯定不是他作的。
谢玄还要比王献之大一岁,聪明伶俐远超常人,“这两句诗气势豪迈,直舒雄怀。这个梁山伯任凭别人砸了他的酒铺却不动声色,倒是个不爱钱财的人,那句千金散尽还复来,还真有可能是他写的。叔父,你快说说,到底是谁写的啊,这两句诗真好。”
谢安说:“肯定不是他的先人写的,否则早就流传于世了。但到底是不是这个梁山伯写的,我也没有定论。”
谢安一说话,大家都拿羡慕的阳光看着他。不是他的看法有多么高明,而是他说得一口标准的洛阳书生咏的腔调。这洛阳书生咏就是谢安发明的,因为谢安一年四季经常犯鼻炎,鼻子不通,说话就瓮声瓮气,偏偏有些崇拜谢安的人觉得这种强调很高雅,异常踊跃地跟着学,学得不像的就捏着鼻子学,还给这种声调起了个名字叫洛阳书生咏,因为谢安老家在洛阳。
正在这时,厅中帘子的后面有人说话了,也是一口标准的洛阳书生腔:“谁敢说一个卖酒之人就写不出精妙诗句,难道你们忘了吕不韦么,他也不过是个卖马的商人,却能写出《吕氏春秋》这样的经典。
这个梁山伯能造出如此美酒,卖酒的手段也很奇妙,人家砸了他的酒他还要谢谢人家,为什么?因为魏索虽然砸了酒,但这件事很快就会传扬出去,三杯倒的名字也会被人们知道,魏索是坏心办好事,他帮了梁家大忙啊,梁山伯能不感谢他么。
魏索砸酒他没有动手,但魏三侮辱买酒的小娘子,梁山伯却愤然出手,此人视金钱如粪土,却视人命如千金。由此可知,这个梁山伯定是个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奇男子。
而且我敢断定,这两句诗只是一首诗中的两句。两句就如此超绝,那整首诗又能绝妙到什么地步呢?
酒美、诗妙、人奇,道韫未曾得见,甚是遗憾。如果几位兄长和弟弟能找寻到那首完整的诗歌,一定不要忘了抄送一份给道韫。”
帘子后面说话的正是谢道韫,她本来可以穿男装出来相见,但她嫌麻烦,索性弄个帘子挡着多省事。
之所以弄个帘子挡着其实与男女有别并无多大关系,主要是谢道韫不愿见那些俗人,只有她看着顺眼的人才会出来相见。
此时谢道韫也在疑惑,上次碰见那个卖油条的,不是写出了一句千古名句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但我们只知道他住在上虞上浦村,却不知道他姓名。不知道他和这个梁山伯是不是一个人?应该是吧,上虞出现一个大才就了不得啦,这要是一下出现两个大才,那可要轰动天下了!
听说姐姐要找完整的诗歌,谢玄迫不及待地说:“这事就要给我,我一定帮姐姐找来。”
道韫的一番言语,让众人目瞪口呆,这见微知著条分缕析的犀利程度,真是让人望尘莫及啊。谢安微微点头,道韫的聪明,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
谢朗其实很聪明,但悲剧的是自己有一个天才的堂弟还有一个妖孽的堂妹,自己是一颗明亮的星星,谢玄和谢道韫就是太阳和月亮。所以,对于道韫的言论,谢朗从来都是听而不闻。
谢玄今年八岁,自幼跟随长姐,对长姐很崇拜,但这番言论也让他很是惊讶:“姊姊功力有所见长啊!”
王凝之是个虔诚的天师道徒,王献之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姐郗道茂,二人除了感觉到道韫的谈论精妙绝伦以外,不做他想。王徽之是睡醒之后才来的,刚进来坐下就听到了道韫的一番高谈阔论,虽然是只见其声不见其人,但王徽之的眼睛里装满了小星星,痴痴地看着帘子后那若隐若现的身影,咏絮才女,果然不凡。神女应无恙,徽之能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