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调和、解决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其实也不难,作为像汉族这样的强势民族,想要和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改善彼此的关系,只要能做到三点基本就可以了。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其次要给与对方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使其寒有衣、饥得食;最后再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希望,让他们感受到未来的生后会越来越好,这就可以了。
说起来很简单,真要做到则需动一番心思了,单说这吃饱、穿暖就没那么好解决的。在古时候,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就天下太平,无论哪里都差不多。和夷族比起来,汉族居住的中原地区,其生存环境要好不少,如果生民不聊生的惨状,则多为贪官污吏引的**,而夷族却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时候要对抗的则是天灾。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夷族对抗天灾的能力比汉族差的很远。汉族以五谷为食,并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储存方式,只要碰上好年景,有一些余粮,就能应对一定程度的天灾。而夷族以牛羊肉为主食,肉类食品保存不易,活牛、活羊又需要有食草供给才行,一旦天灾生,草没了,牛羊也就没了。
殷丞不是神仙,绝对没办法避免天灾的产生,从这个角度出,他是没能力给草原上的那些夷族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可他又必须给他们这样一个环境,那就只能想办法提高他们对抗天灾的能力。
要做到这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游牧民族改变生活习惯,像中原百姓一样以农作物为主食,起码要让农作物在他们的食谱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让一个民族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听上去好像很难,其实不然。游牧民族并非只好肉类,再好的东西连吃几个月也就腻了,何况要吃一辈子,谷物的香甜对游牧民族也有着不可能抗拒的诱惑力。他们之所以不吃五谷,主要是因为自己无法生产,如果用牛羊交换谷物,又由于运输的问题使得成本上升太大,三头牛换来的谷物只能相当于一头牛的量,这种交换即便是级富豪都要好好斟酌,何况这些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贫民。
尽管殷丞现在基本控制了整个大江,通过水运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但让他从草原运回牛羊,再从江东运出谷物,这依然是行不通的。想要草原和中原两地的基本生活物资进行流通,还必须找到一样高经济附加值的商品作为桥梁,以此来抵消因运输困难而产生的附加成本。而且这种商品不单要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有一定数量以及稳定的来源,不然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一世的问题。
寻找这样的商品是个大难题,如果交给别人去办,也许一辈子都解决不了,好在殷丞本身就是个作弊器,对他而言这不是问题。
殷丞在展棉花经济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在他曾经生活的年代,全棉织物和全毛织物是很流行的东西,他一点都不陌生。现在全棉的东西已经被他搞出来了,该轮到全毛的了吧。草原民族蓄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羊,其中羊又分成山羊和绵羊,一想到绵羊身上那洁白的长毛,殷丞立刻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羊,吃了就没了。羊毛,剪了还会长。二者相比,羊毛产业明显属于可持续产业,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羊毛产业的经济价值很高,这只需参考一下欧洲的圈地运动就可以了解了,殷丞对此有绝对的信心。只要羊毛产业能展起来,改善草原的生存问题立刻就能迎刃而解。
至于说游牧民族会不会按照殷丞的设想去改变?可以假设一下,一只羊能让一家人吃两天,而一只羊剪下的羊毛所换来的谷物,就能让一家人吃一天,那么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吧。
不过,在展羊毛产业之前,殷丞还需要解决一个难题。新剪下的羊毛上黏附着大量的油脂,想要进行纺织就必须对羊毛进行脱脂,不然一切都只是奢望。脱脂,殷丞可不会。
尽管不了解脱脂工艺,可有些事殷丞还是能够想象的。显然,物理脱脂纯属扯淡,只有用化学方法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殷丞学过基础化学,可这么多年不用,早就忘了个清光,还必须另找‘专家’处理。
三国时期有化学专家吗?有,或许称不上专家,但的确有熟悉化学的人才存在,即便他们不是专业的化学家。****古代有两类人经常会接触化学,一类是郎中,他们研究药物就可以看作是化学实验,只不过郎中们偏向于生物化学。还有一类是道士,他们炼制丹药的过程就是一种化学制品的生产过程,只是工艺比较落后、危险性较高罢了。
殷丞手下还缺少很多人才,可唯独不缺郎中和道士。华佗的医学院里,会喘气的几乎都是郎中,而于吉的上清道教又是目前最大的道教,还能缺了道士去吗?
当殷丞把一堆郎中和道士关进一个独立的小院,同时还扔进去成捆刚剪下的羊毛后,仅过一个多月,土法羊毛脱脂技术就被研制出来了。虽然这些羊毛的色泽还不够纯净、手感还不够柔软,但这也得看和什么比,如果和殷丞见过的后世那些羊毛衫、羊绒衫相比,这些当然不过是些垃圾,可要是和这个时代的那些纺织物来比较,那就只能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了。捧着这些脱脂后的羊毛,殷丞心知又一个金矿被自己挖掘出来了,其意义当不下于当初鸡肠寨的那个金矿。
脱脂工艺确定下来后,殷丞已经意识到凉州甚至整个大草原都将纳入自己的掌中,在对付曹操的时候将平添一股生力军。当然啦,这会是很以后的事情,整合凉州和草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殷丞先得让马腾出面去草原民族聚居处收购羊毛,再运回汉中进行后处理,然后纺织成毯、被、褥、垫、衫等用品,之后还得运往各地进行销售,并买回大量粮食运去凉州交给马腾,这些粮食将用来换取下一批羊毛,如此循环。如果办理顺利,殷丞还会考虑下一步计划,教会草原人民种植牧草,将游牧改为定点畜牧。如此一来,整个草原将产生多个聚居点,即方便羊毛产业的展,又便于管理。等到了那个时候,只要再进行适当的移民,西域的游牧民族将真正纳入汉族大家庭,完成民族统一。
殷丞毕竟是后来者,他的眼界要高于当世之人,他对统一全国一直不是很上心,但对民族统一却无比热情。在益州时,殷丞就依靠茶马古道带来的经济效益整合了南中蛮族;来江东后,他又利用种植棉花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逐步分化、吸纳了山越各部;现在又要依靠羊毛产业来融合西域各羌,如果西域异族能通过羊毛产业来进行融合,那么北方少数民族也可以照此办法进行处理。这么一圈下来,汉朝周边的异族就只剩下东面的了,隔着大海的那些小岛上,还有一群兽人等着殷丞去清理。
那些小岛离得太远,现在殷丞还腾不出手去处理,曹操才是殷丞心目中最大的敌人。此次中原地区经济受挫,而殷丞却又多了棉花和羊毛这两个新的产业,想要在经济上赶曹操,已经不再仅仅是梦想而已了。所以,现在殷丞最希望时局还能继续稳定个三、五年,只要让他的经济能迎头赶上,曹操和刘备就将成为过去。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殷丞还指望能平静的展几年,可别人不这么想,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一天,殷丞正抱着柔软、暖和的羊毛毯睡午觉,魏兴和项书先后来报。魏兴通报的是贾诩从中原传来的消息,说是曹操近期应该有大动作,让殷丞整兵提防。而项书带来的消息则很明确的告诉殷丞,曹操的所谓大动作会是什么。项书给殷丞带来了一封信,一封柳斐写给殷丞的求援信。
处于对历史的了解,殷丞一直很看重曹操和刘备,甚至到了由敬生畏的地步了。殊不知在曹操和刘备的心目中,此时的殷丞也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了。殷丞占益州、据江东、联荆州、阻胶州,若是算上和他‘臭味相投’的马腾,以及暗中‘眉来眼去’的袁术,殷丞已有半壁江山,其势力之大,较曹、刘二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对抗殷丞,曹操、刘备不惜砸锅卖铁也要大力展军事。别看曹操表面风光无限,虎豹骑威风凛凛、铁甲卫杀气冲天,在他们身上究竟扔下了多少金钱,连曹操自己都不敢想象。中原暴乱、经济受挫,此时的曹操仅仅是维持这五十万军队的日常开支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更别提如何应付殷丞日益膨胀的实力。
这些还不是曹操的燃眉之急,曹操一直有一块心病没能解决,现在形势不妙,如果这块心病不尽早去掉,曹操将无法安然入睡。
他的心病就是――汝南。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说起来很简单,真要做到则需动一番心思了,单说这吃饱、穿暖就没那么好解决的。在古时候,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就天下太平,无论哪里都差不多。和夷族比起来,汉族居住的中原地区,其生存环境要好不少,如果生民不聊生的惨状,则多为贪官污吏引的**,而夷族却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时候要对抗的则是天灾。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夷族对抗天灾的能力比汉族差的很远。汉族以五谷为食,并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储存方式,只要碰上好年景,有一些余粮,就能应对一定程度的天灾。而夷族以牛羊肉为主食,肉类食品保存不易,活牛、活羊又需要有食草供给才行,一旦天灾生,草没了,牛羊也就没了。
殷丞不是神仙,绝对没办法避免天灾的产生,从这个角度出,他是没能力给草原上的那些夷族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可他又必须给他们这样一个环境,那就只能想办法提高他们对抗天灾的能力。
要做到这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游牧民族改变生活习惯,像中原百姓一样以农作物为主食,起码要让农作物在他们的食谱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让一个民族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听上去好像很难,其实不然。游牧民族并非只好肉类,再好的东西连吃几个月也就腻了,何况要吃一辈子,谷物的香甜对游牧民族也有着不可能抗拒的诱惑力。他们之所以不吃五谷,主要是因为自己无法生产,如果用牛羊交换谷物,又由于运输的问题使得成本上升太大,三头牛换来的谷物只能相当于一头牛的量,这种交换即便是级富豪都要好好斟酌,何况这些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贫民。
尽管殷丞现在基本控制了整个大江,通过水运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但让他从草原运回牛羊,再从江东运出谷物,这依然是行不通的。想要草原和中原两地的基本生活物资进行流通,还必须找到一样高经济附加值的商品作为桥梁,以此来抵消因运输困难而产生的附加成本。而且这种商品不单要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有一定数量以及稳定的来源,不然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一世的问题。
寻找这样的商品是个大难题,如果交给别人去办,也许一辈子都解决不了,好在殷丞本身就是个作弊器,对他而言这不是问题。
殷丞在展棉花经济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在他曾经生活的年代,全棉织物和全毛织物是很流行的东西,他一点都不陌生。现在全棉的东西已经被他搞出来了,该轮到全毛的了吧。草原民族蓄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羊,其中羊又分成山羊和绵羊,一想到绵羊身上那洁白的长毛,殷丞立刻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羊,吃了就没了。羊毛,剪了还会长。二者相比,羊毛产业明显属于可持续产业,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羊毛产业的经济价值很高,这只需参考一下欧洲的圈地运动就可以了解了,殷丞对此有绝对的信心。只要羊毛产业能展起来,改善草原的生存问题立刻就能迎刃而解。
至于说游牧民族会不会按照殷丞的设想去改变?可以假设一下,一只羊能让一家人吃两天,而一只羊剪下的羊毛所换来的谷物,就能让一家人吃一天,那么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吧。
不过,在展羊毛产业之前,殷丞还需要解决一个难题。新剪下的羊毛上黏附着大量的油脂,想要进行纺织就必须对羊毛进行脱脂,不然一切都只是奢望。脱脂,殷丞可不会。
尽管不了解脱脂工艺,可有些事殷丞还是能够想象的。显然,物理脱脂纯属扯淡,只有用化学方法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殷丞学过基础化学,可这么多年不用,早就忘了个清光,还必须另找‘专家’处理。
三国时期有化学专家吗?有,或许称不上专家,但的确有熟悉化学的人才存在,即便他们不是专业的化学家。****古代有两类人经常会接触化学,一类是郎中,他们研究药物就可以看作是化学实验,只不过郎中们偏向于生物化学。还有一类是道士,他们炼制丹药的过程就是一种化学制品的生产过程,只是工艺比较落后、危险性较高罢了。
殷丞手下还缺少很多人才,可唯独不缺郎中和道士。华佗的医学院里,会喘气的几乎都是郎中,而于吉的上清道教又是目前最大的道教,还能缺了道士去吗?
当殷丞把一堆郎中和道士关进一个独立的小院,同时还扔进去成捆刚剪下的羊毛后,仅过一个多月,土法羊毛脱脂技术就被研制出来了。虽然这些羊毛的色泽还不够纯净、手感还不够柔软,但这也得看和什么比,如果和殷丞见过的后世那些羊毛衫、羊绒衫相比,这些当然不过是些垃圾,可要是和这个时代的那些纺织物来比较,那就只能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了。捧着这些脱脂后的羊毛,殷丞心知又一个金矿被自己挖掘出来了,其意义当不下于当初鸡肠寨的那个金矿。
脱脂工艺确定下来后,殷丞已经意识到凉州甚至整个大草原都将纳入自己的掌中,在对付曹操的时候将平添一股生力军。当然啦,这会是很以后的事情,整合凉州和草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殷丞先得让马腾出面去草原民族聚居处收购羊毛,再运回汉中进行后处理,然后纺织成毯、被、褥、垫、衫等用品,之后还得运往各地进行销售,并买回大量粮食运去凉州交给马腾,这些粮食将用来换取下一批羊毛,如此循环。如果办理顺利,殷丞还会考虑下一步计划,教会草原人民种植牧草,将游牧改为定点畜牧。如此一来,整个草原将产生多个聚居点,即方便羊毛产业的展,又便于管理。等到了那个时候,只要再进行适当的移民,西域的游牧民族将真正纳入汉族大家庭,完成民族统一。
殷丞毕竟是后来者,他的眼界要高于当世之人,他对统一全国一直不是很上心,但对民族统一却无比热情。在益州时,殷丞就依靠茶马古道带来的经济效益整合了南中蛮族;来江东后,他又利用种植棉花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逐步分化、吸纳了山越各部;现在又要依靠羊毛产业来融合西域各羌,如果西域异族能通过羊毛产业来进行融合,那么北方少数民族也可以照此办法进行处理。这么一圈下来,汉朝周边的异族就只剩下东面的了,隔着大海的那些小岛上,还有一群兽人等着殷丞去清理。
那些小岛离得太远,现在殷丞还腾不出手去处理,曹操才是殷丞心目中最大的敌人。此次中原地区经济受挫,而殷丞却又多了棉花和羊毛这两个新的产业,想要在经济上赶曹操,已经不再仅仅是梦想而已了。所以,现在殷丞最希望时局还能继续稳定个三、五年,只要让他的经济能迎头赶上,曹操和刘备就将成为过去。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殷丞还指望能平静的展几年,可别人不这么想,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一天,殷丞正抱着柔软、暖和的羊毛毯睡午觉,魏兴和项书先后来报。魏兴通报的是贾诩从中原传来的消息,说是曹操近期应该有大动作,让殷丞整兵提防。而项书带来的消息则很明确的告诉殷丞,曹操的所谓大动作会是什么。项书给殷丞带来了一封信,一封柳斐写给殷丞的求援信。
处于对历史的了解,殷丞一直很看重曹操和刘备,甚至到了由敬生畏的地步了。殊不知在曹操和刘备的心目中,此时的殷丞也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了。殷丞占益州、据江东、联荆州、阻胶州,若是算上和他‘臭味相投’的马腾,以及暗中‘眉来眼去’的袁术,殷丞已有半壁江山,其势力之大,较曹、刘二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对抗殷丞,曹操、刘备不惜砸锅卖铁也要大力展军事。别看曹操表面风光无限,虎豹骑威风凛凛、铁甲卫杀气冲天,在他们身上究竟扔下了多少金钱,连曹操自己都不敢想象。中原暴乱、经济受挫,此时的曹操仅仅是维持这五十万军队的日常开支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更别提如何应付殷丞日益膨胀的实力。
这些还不是曹操的燃眉之急,曹操一直有一块心病没能解决,现在形势不妙,如果这块心病不尽早去掉,曹操将无法安然入睡。
他的心病就是――汝南。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