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人布了规定火耗不准收了余粮不准收了总而言之所有朝廷俸禄之外的钱都不准收。

    开始大家都不以为然反正类似的口号喊得多了我们不收你也不收吗?他们相信等到这三把火烧完海县令会恢复理智的。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海瑞先生却迟迟没有恢复的迹象他始终没有松口而且也确实做到了他自己从不坐轿步行上下班从不领火耗每天吃青菜豆腐穿着几件破衣服穿堂入室。

    完了看起来这兄弟是玩真的不但是火把还是个油库打算用熊熊火焰燃烧你我。

    一定要反击要把这股“歪风”打压在萌芽之中!

    不久后淳安县衙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景象县丞请假了主簿请假了典史请假了连县公安局长都头也请假了。总而言之大家都罢工了县衙完全瘫痪。

    这既是所谓“非暴力不合作”你要是不上道就看你一个人能不能玩得转。

    他们端起了茶翘起了腿准备等看好戏最终却看到了奇迹的生。

    没有师爷不要紧主意自己拿没有文书不要紧文件自己写没有人管治安不要紧每天多走一圈就当是巡街。审案的时候没有助手不要紧自己查自己审自己判!判下来没人打板子不要紧家里还有几个老下人凑合着也能用。

    而海县令的私人生活也让他们大开眼界自从搬入县衙海瑞同志就把自己的家人动员了起来每天老婆下厨做饭这就省了厨子的钱每天老仆上山砍柴这就省了柴钱。海瑞自己也没闲着工作之余在自己家后院开辟了一片菜地浇水施肥连菜钱也给省了。

    就这么七省八省海县令还是过得很艰苦全家人都穿得破破烂烂灰头土脸与叫花子颇有几分神似说他是县太爷估计丐帮长老都不信。

    情况就是如此了看着海兄弟每天上堂审案下地种菜大家的心里越来越慌这位大爷看来是准备长期抗战了无奈之下只好各归其位灰色收入还是小事要被政府开除那就只能喝风了。

    于是众人纷纷回归工作岗位继续干活不干也不行话说回来你还能造反不成?

    久而久之大家逐渐习惯了艰苦的生活方式而对海大人的敬仰也渐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因为他们现海县令可谓是全方面展不但约束下级刻薄自己连上级领导他也一视同仁。

    在明代地方官有火耗能征税所以油水多而京官就差得远了只能等下面的人进京的时候才能大大方方地捞点好处。所以每次地方官到京城报到都要准备很多钱方便应酬。

    淳安虽然比较穷困财政紧张但这笔钱生死攸关是绝对省不得的历任知县去京城出差至少都要用到近千两这还算是比较节省的。

    海瑞也进京了去了一趟回来支出交给县衙报销财务一看数字当时就呆了空前绝后绝无仅有——五十五两。

    此数字包括来回路费、车费、住宿费、吃饭费、应酬费以及所有可能出现的费用是一个绝对破纪录的数字。

    这个纪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我来告诉你:上路时要能走路绝不坐车随身带着几张大饼能凑合绝不上饭馆。赶得上驿站就住驿站(驿站凭县衙介绍信不要钱)赶不上绝不住私人旅馆找一草堆也能凑合一宿。

    到了京城能不应酬就不应酬要非吃不可随便找个面摊大排档就打了要做到即使对方的脸红得像猪肝你也不要在意要使用联想法增加食欲边看边吃就当下饭菜了。争取多吃点回去的路上还能多顶一阵顺便把下顿的饭也省了。

    遗憾的是即使你能做到也未必可以打破这个纪录因为海瑞先生瘦还是精瘦(可以参考画像)吃得不多不说衣服用的布料也少想要越他那是非常困难的。

    与得罪京官相比之前冒犯下属实在是件小事但要和后来他得罪的那两位大人物比较起来这几个京城里的小官实在是不值一提。而由一个小人物变成大人物由无名小卒到闻名遐迩也正是由此开始。

    第一个大人物是胡宗宪当时他已经是东南第一号人物了其实说来滑稽以海瑞的背景和官衔别说得罪想见胡总督一面起码也得等上半个月还要准备许多给门房的红包。

    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方法海瑞兄不但让胡宗宪牢记住了他的名字且一分钱没花还从胡总督那里额外挣了好几千两银子。

    说到底这事还得怪胡宗宪没有管好自己的亲属虽说他本人也贪但还不至于和海瑞这种级别的人打交道。可惜他的儿子没有他的觉悟。

    话说胡公子有一个习惯——旅游当然他旅游自己不用花钱反正老子的老子是总督一路走过来就一路吃一路拿顺便挣点零花钱这还不算他还喜欢反复游览同一景区走回头路拿回头钱。

    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知府知县盼着他去毕竟是总督的儿子能美言两句也是好的反正招待费不用自己出何乐而不为。

    但是海瑞不愿意在他看来国家的钱也是钱绝对不能乱花对此很不感冒。可是不感冒也好不愿意也罢该来的还是要来。

    在一次游览途中胡公子恰好经过淳安便大摇大摆地住进了当地招待所等着县太爷来请安事情就此开始。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海瑞的耳朵里尽管下属反复强调这是胡宗宪的儿子海瑞的回答却只有一句:

    “胡宗宪的儿子又不是胡宗宪管他做甚?”

    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接到指示就按打一般客人的标准请胡公子用饭海瑞先生自己吃糙米饭喝咸菜汤他招待客人的水平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于是很快第二个消息传来胡公子大脾气把厨子连同招待所管理员吊起来狠打了一顿。

    大家都急了正想着如何收这个场让总督的儿子消消气海瑞却把桌子一拍大喊一声:

    “还反了他了马上派人过去把他也吊起来打!”

    这个天才的创意出了所有人的思维范畴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包括打人的衙役在内。看见没人动海瑞又拍了一次桌子加了一把油:

    “去打就是了有什么事情我负责!”

    本来就不待见你竟然还敢逞威风打不死你个兔崽子!

    好这可是你说的反正有人背黑锅不打白不打于是众人赶过去一阵火拼虽说胡公子身边有几个流氓地痞到底打不过衙门里的职业打手被海扁了一顿这还不算海县令做完了打手还要干抢劫连这位胡公子身边带着的几千两银子也充了公。人打完了瘾过足了鼻青脸肿的胡公子被送走了海大人也差不多该完蛋了。这就是当时众人对时局的一致看法。打了人家的儿子抢了人家的钱还不收拾你那就真是没有天理了。

    海瑞却不这么看他告诉惊慌失措的下属们无须害怕这件事情他能搞定。

    怎么搞定?去磕头请安送钱人家都未必理你!

    不用不用既不用送钱也不用赔礼只需要一封信而已。

    事实确实如此万事如意天下太平一封信足矣。

    奇迹啊现将此信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胡大人我记得你以前出外巡视的时候曾经说过各州县都要节约过路官员不准铺张浪费但今天我县接待一个过往人员的时候他认为招待过于简单竟然毒打了服务员还敢自称是您的儿子我一直听说您对儿女的教育很严格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呢?这个人一定是假冒的败坏您的名声如此恶劣令人指为示惩戒他的全部财产已被我没收充入国库并把此人送到你那里去让你落。

    胡宗宪看到之后哭笑不得此事就此不了了之海瑞依然当他的县令胡宗宪依然抗他的倭倒是那位胡公子据说回去后又挨了老爹一顿臭骂从此旅游兴致大减。

    这是一段为许多史书转载的记录用以描绘海瑞先生的光辉形象但事实上在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两个不为人见的重要信息:

    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海瑞先生虽然吃糙米饭穿破衣烂衫处事坚决不留余地却并不是个笨人蠢人做不了清官只能当蠢官。

    而隐藏得更深的一点是:胡宗宪是一个品格比较高尚的人虽说海瑞动了脑筋做了篇文章但胡宗宪要收拾他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总督要整知县随便找个由头就行了儿子被打了脸也丢了胡总督却没有秋后算账。所以他虽然不是个好父亲却实在是个好总督。

    这一次海瑞安全过关但说到底还是因为遇见了好人下一次他就没这么幸运了。

    说来惭愧明代人物众多但能上兄弟这篇文章的毕竟是少数因为篇幅有限好人也好坏人也罢只有名人才能露脸。

    就以严党为例其实严嵩的手下很多我算了一下光尚书侍郎这样的部级官员就有二十多个(包括南京及都察院同级别官员在内)当年虽然耀武扬威现在却啥也不是所以本着本人的“写作三突出”原则(名词解释:在坏人中突出主要坏人在主要坏人中突出极品坏人在极品中突出坏得掉渣的坏人)在其中只选取了严世蕃、赵文华和鄢懋卿出场其中赵文华是配角鄢懋卿龙套。

    但事情就这么巧鄢龙套虽说已经退场却又获得了一次上镜的机会全拜海瑞所赐。真是机缘巧合在当年像海瑞这样的小人物竟然和朝中的几位大哥级红人都有过联系得罪完胡总督又惹了鄢御史。

    嘉靖三十九年(156o)鄢懋卿受皇帝委派到全国各地视察盐政鄢兄的为人我们已经介绍过了那真是打着电筒也找不出闪光点每到一处吃喝嫖赌无不涉猎还要地方报销这也就罢了偏偏他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还四处公文说自己素来俭朴地方的接待工作就不要太铺张要厉行节约。

    就这么吃吃喝喝一路晃悠鄢大人来到了浙江准备由淳安路过海瑞不想接待也没钱接待希望他能绕道走但鄢大人毕竟是钦差你要设置路障不让他过似乎也说不过去。

    于是海大人开动脑筋又用一封信解决了问题。

    这封信十分奇特开头先用了鄢懋卿自己的告示大大地捧了他一番说您不愧是清廉官员的典范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等等然后突然笔锋一转开始诉苦:

    不过我也听到过一些谣言说您每到一地接待都非常奢华我们这里是个穷县如果按那个标准我们实在接待不起况且还违背您的本意。可万一……那我们不就得罪大人您了嘛。

    卑职想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向您请教给我个出路吧。

    这就算是捅了马蜂窝了鄢懋卿的鼻子都气歪了但毕竟是老江湖他派人去摸了海瑞的底现这哥们软硬不吃胡宗宪也吃过亏于是钦差大人一咬牙绕道走!

    海瑞再次赢得了胜利却也埋下了祸根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胡宗宪那样的风格。

    当然海大人除了工作认真、生活俭朴之外有时也会奢侈一下比如有一次他的母亲生日海县令无以为贺便决定上街买两斤肉当他走进菜市场在一个肉摊面前停下来的时候现场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惊人的一幕。

    人人都知道海县官是自然经济的忠实拥护者自己砍柴自己种菜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别说买菜他不把自己种的菜拿出来卖搞市场竞争就算积德了。

    然而他买肉了竟然还买了两斤等他付完钱接过肉一声不吭地扬长而去时在场的人的这才确信他们刚才看到了一幕真实的场景。

    肉贩子激动了他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壮怀激烈仰天长啸:

    “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做上海县令的生意啊!”

    海县令竟然买肉了!在那个没有电话、送封信要好几天的年代海县令的这一壮举以惊人的度被传播到了大江南北知府知道了巡抚知道了很快胡宗宪也知道了。

    于是在之后召开的一次政务会议上胡总督高谈阔论一番抗倭形势之后突然神色一变以一副极为神秘的表情向大家通报了这个消息。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海县令竟然买肉了!

    似乎很可笑不是吗?

    我不觉得。

    一晃三年过去了在海瑞的治理之下淳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官吏们的生活水平却在不断下降可他们又惹不起这位活阎王只能埋头干活。但临近年终唉声叹气的官员们却突然变了模样往日愁云密布的脸孔开始绽放憧憬的笑容。

    这和年终奖无关要知道在海阎王手下干活这类型的玩意基本上不要指望真正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是一个小道消息——海阎王就要高升了。

    明代的官员制度规定但凡地方官每三年由上级部门考核一次对照吏部的标准打分如果是劣等就要被记过警告没准就要回家种红薯而要能评个优等就能升官。

    海瑞无疑是优等不管别人对他有何等看法他的工作是无可挑剔的而这对淳安县的官员们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他们开始积极准备送行仪式:永别了海大人无论您去哪里只要不在这里就好祝您一路顺风。

    就在众人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埋头准备时确切的消息下来了不是消暑的大雨却是平地的惊雷。经过吏部考核认定海瑞为优等应予晋升为方便工作开展决定就地提拔为嘉兴府通判即刻上任。

    完了彻底地完了这下整个嘉兴地区都轰动了:你们淳安县城自己倒霉不算竟然还要闹腾上来?

    淳安的例子就在眼前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嘉兴的官员们随即开始了紧急总动员大家纷纷回家查家谱无论是三姑六婆、七姐八姨吃过饭的见过面的点过头的只要是个人有关系统统都去找务必要把海瑞赶走。

    很快海瑞就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弹劾弹劾者是都察院监察御史联系到鄢懋卿同志的职务和他的为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我们不难猜出其中奥妙至于弹劾的罪状那实在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因为它意味着海瑞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要是名声不大鬼才骂你。但后果仍然是极其严重的海瑞失去了通判的职位并接到了吏部的第二道调令——改任江西兴国知县。

    兴国是个穷地方调去那里似乎也算一种配所以看上去这是个合乎情理的结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鄢懋卿之前的预计在他的授意弹劾下像海瑞这样毫无背景和关系的人不但无法升官还会被革职查办。但他万没想到此人虽然未能晋升却也保住了官位。多年的政治经验告诉他其中必有名堂所以吃惊之余他也没敢再找海瑞的麻烦。

    鄢懋卿的直觉没有错在看似孤立无援的海瑞背后确实隐藏着另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大人物他就是当年的那位福建学政现在的吏部侍郎朱衡。

    在这个世界上有正直的人自然就有欣赏正直的人朱衡就是一个别人厌恶海瑞他却赞赏有加所以之前他力排众议向上级推荐了海瑞破格提拔了他。

    而三年之后他再次挺身而出保住了海瑞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大人偏偏就去了吏部还偏偏是个副部长。

    就这样海瑞去了江西兴国继续当他的县令因为朱衡的保护他安然度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危机此时他四十九岁依然是个七品芝麻官再混几任就光荣退休这似乎已是他的宿命。

    如果此时有人告诉他短短几年之后他这个小人物将闻名天下并成为中央的高级官员重权在握恐怕连海先生自己都不会相信。

    然而事实正是如此。命运之神实在很照顾海先生他虽然性格不对天赋不高运气却出奇地好虽然他后来惹出了更大的麻烦却依然涉险过关安然无恙——因为另一位大人物的帮助。

    在海瑞看来兴国和淳安除了名字不同没有什么两样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下又轮到兴国的衙役们受苦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兴国的这几年海县令竟然没惹过事想来还是因为地方太穷没人从这儿过自然也就没有是非了。

    就在海县令专心致志干活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一道出人意料的调令命他即刻进京就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此时是嘉靖四十三年(1554)还没到三年考核期而户部云南司主事是一个正六品官从地方官到京官从七品到六品一切都莫名其妙。

    虽然海瑞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这自然又是那位朱副部长帮忙的结果。就这样海县令成了海主事职务变了地方变了人却是不会变的。在地方当县令就敢和总督对着干按照这个标准到了京城如果不找皇帝的麻烦那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在亲眼见识了真正的政治黑幕和贪污腐化后海瑞终于忍无可忍写下了那封天下第一名疏用他的正直痛斥这一切的罪魁祸——皇帝。

    在明代骂皇帝的人并不少却只有海瑞先生脱颖而出名垂千古对此我只能说不是侥幸绝不是侥幸。

    因为骂人固然轻松却还要看你骂得是谁在明代的十几位皇帝中要论难伺候嘉靖同志绝对可以排在前三名这个人极其难搞不但疑心重还好面子但凡骂过他的人比如之前的杨最、杨爵、高金等人只是提了点不同意见就被拉了出去不打死也得打个半死。

    好汉不吃眼前亏事实证明言官之中还是好汉居多许多人本来就是为骂而骂纯粹过过嘴瘾将来退休回家还能跟邻居老太太吹吹牛:想当年老子可是骂过皇帝的咧。

    基于这种动机在骂人的时候诸位言官是要考虑成本问题的而嘉靖同志太过生猛不是打就是关亏本的生意还是不做的好。

    海瑞偏偏就做了这笔亏本的生意因为在他的思维里根本没有成本这个概念。他只知道他是朝廷的官员吃着朝廷的俸禄就该干活就该做事就该为民做主!

    他不是不清楚呈上奏疏的后果所以他提前买好了棺材据说是他亲自去挑的好棺材还买不起只能买口薄皮的好歹躺得进去凑合能用就行。

    他的老婆在家等他下班却看到了这口棺材顿时惊得目瞪口呆随即痛哭失声海瑞却只是平静地对她说:

    “记得到时把我放进去就是了。”

    如果说杨继盛是死劾那么海瑞大致就是死谏了虽不是当场死亡也等不了多久。要知道脑袋一团浆糊盲人瞎马地掉下山崖那叫失足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昂阔步踏入深渊才叫勇敢。而这口棺材正是他勇气的证明。

    不知死而死是为无知知死而死是为无畏。

    海瑞你是一个无畏的男人。一切正如海瑞预料的那样皇帝震怒满朝轰动关入监牢等待处斩。但让他感到纳闷的是自己的情节应属于极其恶劣罪大恶极斩立决都嫌慢的那一类可左等右等挂在头上的那把刀却迟迟不落下来。

    因为皇帝还不打算杀他在听完黄锦的话后他愣了一下捡起了那份奏疏看了第二遍。

    嘉靖不是个笨人他知道一个人既然已买了棺材自然是有备而来而在对这份奏疏的再次审视中他看到了攻击、斥责之外的东西——

    忠诚、尽责和正直。

    于是他出了自己的感叹:

    “这个人大概算是比干吧可惜我不是纣王。”

    能讲出这种水平的话说他是昏君那也实在太不靠谱了。

    海瑞就这样被关了起来既不是有期也不是无期既不杀也不放连个说法都没有他自己倒是很自在每天照吃照睡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看起来命是保住了实际上没有。

    你要明白嘉靖同志可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就算他懂得道理知道好歹你用这种方式对待他似乎也有点太过了一个千里之外的杨慎他都能记几十年何况是眼皮底下的海瑞?

    终于有一天他又想起了这件事便火了火得受不了就开始骂骂了不解恨就决定杀。

    眼看海瑞就要上法场第二个保他的人出现了——徐阶。

    徐阶与严嵩有很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别人倒霉严嵩会上去踩两脚而徐阶会扶他起来。

    徐大人实在是个好人不收钱也办事他认定海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决定拉他一把。

    但是这事很难办因为嘉靖这号人平时从不喊打喊杀但一旦决定干掉谁大象都拉不回来之前也曾有人上书劝他放人结果被狠打了一顿差点没咽气。但徐阶再次用行动证明嘉靖这辈子的能耐算是到头了因为这位内阁辅只用了一段对话就把海瑞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皇上你上了海瑞的当了!”

    嘉靖带着疑惑的神情目不转睛地看着出惊呼的徐阶。

    “我听说海瑞在上书之前已经买好了棺材他明知会触怒皇上还敢如此大逆不道用心何其歹毒!”

    歹毒在什么地方呢听徐老师继续忽悠:

    “此人的目的十分明确只求激怒陛下然后以死求名而已皇上你如果杀了他就会正中他的圈套!”

    嘉靖一边全神贯注地听一边连连点头是的无比英明的皇帝陛下怎么能受一个小小六品主事的骗呢?就算上当也得找个有档次的高级干部嘛——比如徐阶同志。

    就这样海瑞的命保住了他继续在监狱住了下来对他而言蹲牢房也算不上是啥坏事反正家里和牢里伙食差不多还能省点饭钱。

    事实上在徐阶看来海主事闹出的这点麻烦实在是小儿科他现在急于解决的是另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在严嵩当权那几年内阁里只有徐阶给他跑腿后来徐阶当权就找来自己的门生袁炜入阁跑腿可是这位袁先生似乎不打算当狗腿子压根没把老师放在眼里时不时还要和徐阶吵一架。徐大人当然不会生气但自然免不了给袁炜穿穿小鞋偏偏这位袁先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郁闷之下竟然病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告病回了家。

    不听话的走了就找两个听话的来这两个人一个叫严讷一个叫李春芳。

    严讷兄就不多说了他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入阁只干了八个月就病倒了回了老家内阁中只剩下了李春芳。

    这位李春芳同志那就不能不说了他的为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厚道、太厚道了。

    在几百年后看来作为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李春芳是不幸的因为与同科同学相比他的名声成就实在有限别说张居正连杨继盛、王世贞他也望尘莫及。但在当时这位仁兄的进步还是很快的当张居正还是个从五品翰林院学士的时候他已经是正二品礼部尚书了。

    他能升得这么快只是因为两点:一、擅长写青词。二、老实。自入朝以来外面斗得你死我活他却不闻不问每天关在家里写青词遇到严嵩就鞠躬碰见徐阶也敬礼算是个老好人。

    所以徐阶挑中了他让他进内阁打下手。

    事情到了这里可以说是圆满解决了但接下来徐阶却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正是这个判断给他种下了致命的祸根。

章节目录

明朝的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当年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021-1030-明朝的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明朝的那些事儿,笔趣阁并收藏明朝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