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明军的炮击准备没有在临近黄昏的时候才开始进行。在六月末中午刚过的时候就开始展开了。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接连不断展开试炮的两个方向上的二十四门红夷大炮沿着城墙的方向展开的开火,似乎并不是很密集。只是在红夷大炮完成装药标准的试射之后,似乎其他至少百余门大将军炮也推了过来并展开了猛烈的开火测试。测试的时候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很有次序的进行。很显然,那些跟随明军的西洋传教士们绝对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城防和强敌,仅仅依靠集中起来的二十四门红夷大炮是不够的,还必须至少集中起上百门三五百进攻左右规格的大将军进行不惜透支寿命的开火,并且按照最认真的原则确定好每一组炮队开火攻击的大致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抛射兵器杀伤效率比较低的白天给城角处的守军以最大限度的威胁。

    城外明军部署的炮兵阵地也不仅仅是沿着城墙的方向进行开火的重炮兵阵地,还有一些以一定角度大致顺着或者呈现一定程度夹角的方向展开猛烈开火的二将军、三将军火炮炮阵。这些最大射程也不过一里左右,顶天一里半左右的火炮就算因为误差跨越过城墙一些,似乎也不会给自己的炮兵阵地甚至是出发阵地带来太大的威胁,却可以有效的从两个方向上打出一个“窝弹区”。

    很显然,似乎经过之前一夜的交锋,还有之前李自成等人乃至自己展现出来的一些战术,此时明军在火器运用的技战术水平上明显比想象中的高了不少。这也更加重了萧轩从内心中的一些忧虑。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往往有二,走文官官场向的在于对历史事件乃至历史人物的了解,走军阀军武向的在于超越时代的一些见识和知识。至于金象腿爽文那暂且不论,可是自己这个位面,似乎对手们不论建奴还是明军,都有着远超自己所预期的学习能力。如果是这样,那么就算自己凭借并不算有多大的“先发优势”赢得几场胜利,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自己真的有资本同全天下的豪强们较量么?唯一让萧轩的心中能有所安危的,就是算自己最终失败了。或许也可以成为这个时代和国家很好的一位“教练”。至少,能够在攻城战中击败自己和自给所率领队伍的对手,萧轩相信这样一个明廷或许最终会限于分裂之中,但应该不会给关外的建奴以多少机会了吧。。。

    并不算太过密集的试射持续了大概不到一个时辰,发射的炮弹虽然不少,可火力也不算有多密集。可是未时刚过,火炮在经过短暂的低谷和停歇之后突然间猛烈起来。二十四门红夷大炮、一百六十余门大将军炮、四百门二将军乃至三将军炮分别从四个方向上利用城角对安定门至东直门之间的城角展开了猛烈的夹攻。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都是以发射封口实弹为主,不那么可靠和标准化怎样都不符合要求的二将军炮乃至三将军炮在这个时候以发射重霰弹为主。采用西洋海外黑火药外加半装药标准的情况下似乎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火炮的射速,仅仅不过几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将两千多发重弹砸在了角处两个方向的城头内范围不超过十米左右的距离之内。而二三将军炮门也打出了数万发重霰弹,直接袭击到了不少内城城墙的侧后位置上。

    猛烈的炮火掩护之下,整个辽东军集中起来的六千余名能开的七斗弓以上的强攻手在连绵东北角东面和背面各一里左右的范围内逐渐在车盾与重盾手的掩护之下逼近到了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并接连不断的展开了密集的抛射,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近十万支箭插慢了城头。紧接着,二将军三将军炮开始用细小霰弹结合实弹的方法接连不断的把炮弹砸在了城头城面、城墙内测之上。利用城墙的弱点,几乎从各个方向上形成了几乎没有多少死角的开火。

    这样猛烈的火力准备持续了大概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判断几乎没有多少守军能在这样的炮火袭击之下逼近到城东北角附近一里以内的范围之后,明军准备了将近一天时间的突击也终于展开了。

    这将近一天的时间里,利用大军中同样还算丰富的匠人资源,同样赶制了两万多枚黑火药手榴弹,还有几千枚夜战当中收缴过来的投掷在城外的黑火药手榴弹。只是因为辽东军中很少有人能徒手将一斤重左右的黑火药手榴弹投掷到十几丈的距离上,故而

    抗战、解放战争长达十几年的战乱造成的。很快就在1952年恢复;而印度1949年则是长期和平的正常状态,它与中国的人均农业产量差距几乎有一倍。毛时代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创汇取决于劳动力投入,背后是脱产资源。60年代人均农业匮乏发展就慢,50年代和70年代后期人均农业良好,发展就快

    当代中国能源消耗44亿吨,国内资源产出30多亿吨;印度当代能源消耗6亿吨就要大量进口石油,很快石油进口就会超过中国。改革开放后,印度在国内资源潜力上就没有中国的水平。此外还有其他种种差距:没有二战带来的合法五常地位和大国对中国炮灰资源的重视、国民教育传统不同等(中国家长会额外投资)

    粮食从不到3亿吨增加到4亿吨应该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那些化肥厂带不来1.2亿吨增产。第三世界热带国家农业普遍不行,猛降雨会冲走土壤肥力,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耕种。当然人文原因也是重要原因。

    北方很多田地比如水浇地意外的小麦,确实只有50多千克甚至不好的时候30多千克。古代最好的苏松地区,亩产米3-4石;这个石是60公斤,600克的旧斤;要是按稻算得300-400公斤。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明末中兴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女侠独孤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87章 进步的敌手-明末中兴路,明末中兴路,笔趣阁并收藏明末中兴路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