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世师闻言身体动了动,但想起脖子上还压着剑,又站定了,缓缓道:“李建成,你究竟想怎么样?”
仿佛此前在母上大人和若修坟前大开杀戒的人并不是我,现在才恢复了理智,觉得自己这样对阴世师是否太过残忍。
杜杀却根本懒得考虑这么多,她瞥了一眼阴世师,似乎发现了我的犹豫不定,转到我身侧,轻轻一拂,我持剑的右手便控制不住地朝里推去,剑尖切过阴世师的脖子,他和阴弘智一样直愣愣地看着我,倒在了地上。
周围的守卫纷纷拥上前来,我猛地晃了晃脑袋,看着围上来的人,朗声道:“各位听我一言!”
可能是一旁的杜杀太过无情,方才的举动已经震住了他们,听了我的话,这些人都住了手。
我道:“我想请问诸位,倘若有人杀你兄弟,掘你先祖坟墓,你会如何?”
之前站在阴世师身后的一人大叫道:“各位不必听他胡言,他是朝廷通缉的要犯,要是将他拿下,不但能得百金赏赐,更能为陛下解京师之围,还不抓住他!”
我还在奇怪为何杜杀会冷眼旁观,任他说下去。结果他刚说完便倒地而死。
我继续道:“今日我来此,不为攻城之事,只为私怨。阴世师残杀我幼弟智云,掘我先祖坟墓,此仇不报,我李建成如何立于天地间?这些事既然与诸位无关,只要诸位不为难我们,我绝不会伤及无辜。”
说着慢慢朝后退去,子闵跟在我身后一边退一边道:“各位壮士细思,朝廷仁义之师,又怎会行此下作之举?皆是此等馋臣从中作梗,才令朝廷之清名蒙尘。唐国公高义,愿以一己之力,清君之侧,为诸位正名。”
说着已经退到二门外,张文苏却在身后停住了笑道:“公子,这位骨郡丞亲自为我们送行来了!”
我扭头看去,只见一位身着朝服一脸肃然的中年人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骨仪见了我们,怒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来人……”
张文苏朗声大笑,打断了骨仪的话道:“骨郡丞,一别数载,郡丞向来可好?”
原来他们竟是旧识。
骨仪冷冷地“哼”了一声,道:“张文苏,我好不好还轮不到你这谋逆之人来关心。”
张文苏正色道:“谋逆?文苏实在不敢当,唐国公此来,为清君侧耳,何来谋逆之说?”
骨仪冷笑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难道还用明说吗?”
张文苏道:“哦?”
我以为他还要继续说,没想到他却住了口不再说了。
子闵接话道:“骨郡丞,今日你放我们走,大兴城头一决高下,如何?”
骨仪看了看子闵,又是一阵冷笑,道:“郑继伯可真是养了一个好女儿,哼!”
他的脾气倒不小,我反而镇定了下来,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半天,并不着急离开。
又有人从门外跑进来,附到骨仪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骨仪脸色大变,猛地看着我,眼中似要喷出火来,形容却有些慌乱,似乎不知道该继续和我们对峙还是立刻离开。
僵持了片刻,杜杀又要有所动作,张文苏拉住了她,将她拦在身后道:“公子此来,只因阴世师父子杀害唐国公幼子,又掘其先祖坟墓,连公子的母亲妻儿,也一并被累及,才闯入将军府。骨郡丞一向公私分明,就请谅解公子复仇心切。至于郡丞你,万不可再行此不仁不义之举了。”
骨仪沉思片刻,朝身后说了声:“去东门!”便带着人离开了。
阴世师身为大将军,他的死对京城守卫的打击自然是巨大的,我并不想利用这一点去动摇军心,但他的死讯不到一个时辰便传遍了京城。
东城守军已经溃退,骨仪以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抵御来自老爹和三娘的进攻,就这样,大兴城门在将近日暮时被打开,老爹带领身后浩浩荡荡的起义军入主了大兴城。
对阴世师的所作所为,老爹自然也恨之入骨,他亲自带人修缮祖坟,却放过了阴氏其他的人。
他的宽宏大量在大兴城中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人们纷纷称赞老爹所带的兵是仁义之师,我却深知事情并没有到此而结束。
那位留守京师的代王杨侑站在大兴殿中接受老爹的朝拜,实际上说的更确切一点,是迎接老爹终于占领了长安城。
我站在老爹身后看着只有十二岁的皇子,不知怎的竟想到了李智云,大概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他和李智云很像。
年纪轻轻却气度非常而无比聪明,他当然应该知道老爹领兵勤王的真正目的。
杨侑看了一眼身后的御座,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对老爹道:“唐国公一路辛苦。”
老爹跪在地上,低头拱手答道:“为陛下分忧,何来辛苦之说?”
杨侑仿佛才想起老爹还跪在地上,走到老爹面前亲手扶起他道:“唐国公请起。”
我实在有点呆不下去了,老爹以天命之龄,去欺负一个未及弱冠的孩童,不管我有多支持老爹,这样的行径我也实在看不下去。
老爹留在宫中,我则和子闵三娘一起出来去找张文苏。
三娘比起从前成熟了不少,我看着她一身男装笑道:“三娘,听说大兴城中有一位李公子义薄云天,大家都十分尊崇,你可知她是谁?”
三娘竟有些害羞地低下头去,不答我的话。
张文苏和杜杀却不在军中。
我和子闵来到北门城楼上,见张文苏站在城头望着远方,在落日的余晖中,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和环绕着他的惆怅心绪相得益彰。
张文苏转头看到我们,指着城楼下方道:“骨仪就是从这里跳下去,换了文苏,却做不到。”
我走近了看时,只觉得一阵眩晕,城楼高耸,跳下去当然是为求一死。
骨仪是又一个为杨广尽臣节的人,我从前不理解,现在却根本不会问原因,每个人的信仰都不一样。
阴世师和骨仪——他们的信仰便是大兴宫中那位十二岁的代王和远在江都避祸的杨广。
张文苏又叹了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手中玉箫一转,凄凉哀婉的箫声便笼罩了一切。
(本章完)
仿佛此前在母上大人和若修坟前大开杀戒的人并不是我,现在才恢复了理智,觉得自己这样对阴世师是否太过残忍。
杜杀却根本懒得考虑这么多,她瞥了一眼阴世师,似乎发现了我的犹豫不定,转到我身侧,轻轻一拂,我持剑的右手便控制不住地朝里推去,剑尖切过阴世师的脖子,他和阴弘智一样直愣愣地看着我,倒在了地上。
周围的守卫纷纷拥上前来,我猛地晃了晃脑袋,看着围上来的人,朗声道:“各位听我一言!”
可能是一旁的杜杀太过无情,方才的举动已经震住了他们,听了我的话,这些人都住了手。
我道:“我想请问诸位,倘若有人杀你兄弟,掘你先祖坟墓,你会如何?”
之前站在阴世师身后的一人大叫道:“各位不必听他胡言,他是朝廷通缉的要犯,要是将他拿下,不但能得百金赏赐,更能为陛下解京师之围,还不抓住他!”
我还在奇怪为何杜杀会冷眼旁观,任他说下去。结果他刚说完便倒地而死。
我继续道:“今日我来此,不为攻城之事,只为私怨。阴世师残杀我幼弟智云,掘我先祖坟墓,此仇不报,我李建成如何立于天地间?这些事既然与诸位无关,只要诸位不为难我们,我绝不会伤及无辜。”
说着慢慢朝后退去,子闵跟在我身后一边退一边道:“各位壮士细思,朝廷仁义之师,又怎会行此下作之举?皆是此等馋臣从中作梗,才令朝廷之清名蒙尘。唐国公高义,愿以一己之力,清君之侧,为诸位正名。”
说着已经退到二门外,张文苏却在身后停住了笑道:“公子,这位骨郡丞亲自为我们送行来了!”
我扭头看去,只见一位身着朝服一脸肃然的中年人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骨仪见了我们,怒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来人……”
张文苏朗声大笑,打断了骨仪的话道:“骨郡丞,一别数载,郡丞向来可好?”
原来他们竟是旧识。
骨仪冷冷地“哼”了一声,道:“张文苏,我好不好还轮不到你这谋逆之人来关心。”
张文苏正色道:“谋逆?文苏实在不敢当,唐国公此来,为清君侧耳,何来谋逆之说?”
骨仪冷笑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难道还用明说吗?”
张文苏道:“哦?”
我以为他还要继续说,没想到他却住了口不再说了。
子闵接话道:“骨郡丞,今日你放我们走,大兴城头一决高下,如何?”
骨仪看了看子闵,又是一阵冷笑,道:“郑继伯可真是养了一个好女儿,哼!”
他的脾气倒不小,我反而镇定了下来,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半天,并不着急离开。
又有人从门外跑进来,附到骨仪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骨仪脸色大变,猛地看着我,眼中似要喷出火来,形容却有些慌乱,似乎不知道该继续和我们对峙还是立刻离开。
僵持了片刻,杜杀又要有所动作,张文苏拉住了她,将她拦在身后道:“公子此来,只因阴世师父子杀害唐国公幼子,又掘其先祖坟墓,连公子的母亲妻儿,也一并被累及,才闯入将军府。骨郡丞一向公私分明,就请谅解公子复仇心切。至于郡丞你,万不可再行此不仁不义之举了。”
骨仪沉思片刻,朝身后说了声:“去东门!”便带着人离开了。
阴世师身为大将军,他的死对京城守卫的打击自然是巨大的,我并不想利用这一点去动摇军心,但他的死讯不到一个时辰便传遍了京城。
东城守军已经溃退,骨仪以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抵御来自老爹和三娘的进攻,就这样,大兴城门在将近日暮时被打开,老爹带领身后浩浩荡荡的起义军入主了大兴城。
对阴世师的所作所为,老爹自然也恨之入骨,他亲自带人修缮祖坟,却放过了阴氏其他的人。
他的宽宏大量在大兴城中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人们纷纷称赞老爹所带的兵是仁义之师,我却深知事情并没有到此而结束。
那位留守京师的代王杨侑站在大兴殿中接受老爹的朝拜,实际上说的更确切一点,是迎接老爹终于占领了长安城。
我站在老爹身后看着只有十二岁的皇子,不知怎的竟想到了李智云,大概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他和李智云很像。
年纪轻轻却气度非常而无比聪明,他当然应该知道老爹领兵勤王的真正目的。
杨侑看了一眼身后的御座,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对老爹道:“唐国公一路辛苦。”
老爹跪在地上,低头拱手答道:“为陛下分忧,何来辛苦之说?”
杨侑仿佛才想起老爹还跪在地上,走到老爹面前亲手扶起他道:“唐国公请起。”
我实在有点呆不下去了,老爹以天命之龄,去欺负一个未及弱冠的孩童,不管我有多支持老爹,这样的行径我也实在看不下去。
老爹留在宫中,我则和子闵三娘一起出来去找张文苏。
三娘比起从前成熟了不少,我看着她一身男装笑道:“三娘,听说大兴城中有一位李公子义薄云天,大家都十分尊崇,你可知她是谁?”
三娘竟有些害羞地低下头去,不答我的话。
张文苏和杜杀却不在军中。
我和子闵来到北门城楼上,见张文苏站在城头望着远方,在落日的余晖中,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和环绕着他的惆怅心绪相得益彰。
张文苏转头看到我们,指着城楼下方道:“骨仪就是从这里跳下去,换了文苏,却做不到。”
我走近了看时,只觉得一阵眩晕,城楼高耸,跳下去当然是为求一死。
骨仪是又一个为杨广尽臣节的人,我从前不理解,现在却根本不会问原因,每个人的信仰都不一样。
阴世师和骨仪——他们的信仰便是大兴宫中那位十二岁的代王和远在江都避祸的杨广。
张文苏又叹了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手中玉箫一转,凄凉哀婉的箫声便笼罩了一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