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克里姆林宫那宽敞明亮、金碧辉煌的办公室内嘴里叼着一支烟卷的楚思南静静的坐在那方原本由苏联历任领导人所用的宽大办公桌后面眉头微皱的看着桌上那一沓厚厚的文件。

    持续了将近半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苏维埃全代会已经在两天结束了通过这两次会议苏共中央全体政治局委员苏维埃全国代表以绝对多数的投票最终将楚思南正式推上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位与此同时按照既往的惯例他还同时兼任最高统帅部统帅、苏维埃最高主席团主席两大职务。这样一来负责党务的中央政治局、负责军务的最高统帅部、负责政务的苏维埃最高主席团就全部落到了楚思南的掌握之中他成为了苏联继斯大林之后又一位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名至实归的独裁者。

    独掌大权凌驾于全体国人之上的感觉如何?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很爽非常之爽想想吧一国之众何去何从幸福还是痛苦所有的一切都由自己一个人掌握那种能够谈笑之间决定他人命运的生活岂不是很爽?

    可是如今的楚思南仅仅是过了两天这样的生活便开始感觉痛苦不堪了。每天处理不完的党务、军务、政务每天看不完的文件、汇报、纪要每天忙不完的会议、接见、应酬等等等等。毫不客气地说从早上六点钟起床。直到夜里十点楚思南每一天的日程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地不留丝毫空隙在这种情况下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属于个人的时间了如今的他甚至连同妻子吉尔尼洛娃见上一面都需要经过克里姆林宫办事人员的专门安排。在掌握了大权的同时却失去了自身真正的自由这样一种看似不等价的交换。楚思南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不是值得了。

    当然对于楚思南来说。最最让他感到遗憾的就是当他坐上这个职位之后。无论是对日还是对德的战事指挥就算是距离他彻底的遥远了。他总不能以一个苏联最高领导人地身份亲自带着部队去前线作战吧?楚思南是军人出身而且一向以来都自诩为职业的军人因此他对上前线指挥作战历来都是情有独钟地。他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迷恋那种身处硝烟之中兀自镇定自若、挥洒自如谈笑之间决定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上百万人命运时的那种刺激那种热血沸腾。而今永远失去了这种亲临前线地机会。这如何能不让楚思南倍感遗憾?

    如果说还有一点能够让他遗憾之际略感欣慰的那就应该算是眼前的这些军事文件了通过这些文件。他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全面的把握整个苏联战场上的战役情况。无论是对德战场上的南北中三条战线还是对日战场的情况通过这些文件他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大体地情况。

    就在这段时间里对日战场上的战况相对来说比较平稳盘踞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主力已经基本被规模庞大的苏军部队清剿干净。就在两天前结束的张家口、旅顺两场最后的两场战役中关东军最后地六个整编师团被围歼近四万日军被俘虏曾经号称强大的数十万日本关东军至此灰飞烟灭。

    纵观这场持续了将近半年的大战挺进满洲地上百万苏军部队可谓是战果辉煌从战役最初开始到结束苏军共折损兵员不到十五万损失坦克四百余辆各式作战飞机一百四十余架。而相比之下日军的损失就可谓是极其惨重了近五十个师团总数达七十余万的兵员几乎损失殆尽残留下来的仅仅是一些逃进深山老林中苟延残喘的散兵游勇。与此同时原属关东军的装甲部队、空军部队也全部被苏军摧毁。如果再加上那些因为殖民到满洲并在楚思南所制定的政策下受到牵累的所谓日本侨民那日本仅仅在人员上的损失就足足有上百万了。由于有了楚思南的明令唆使作为战胜者的苏军根本就不讲究什么善待俘虏虐待、屠杀俘虏之类的事情时有生如果再算上那些被迁往西西伯利亚做苦工的、忍受不了饥寒死在迁移道路上的那这人员的损失数字可就大了。这为数上百万的日本士兵、侨民最后能够返回日本本土的估计连十分之一二都到不了。从这一点上看日本在战后称楚思南为“屠夫”那的确是名至实归的。

    在中国东北的战役尽心过程中苏军对盘踞于朝鲜日军的进攻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当张家口战役结束的时候入朝苏军已经将战线推过了汉城兵分三路向朝鲜半岛的最南方继续挺进。

    在楚思南眼前的战报上就详细阐明了目前朝鲜半岛的战事进展。在那里南线苏军的六个步兵师已经击溃了日军的锦江防线占领了大田随即沿群山湾海岸南下力图克取日军困守的全州、光州两地;中路苏军的四个步兵师在空军力量的配合下沿汉江南进先后攻占清州、尚州、金泉等地目前正在向馆基里、居昌推进;同中、南两路苏军相比北线苏军的进展是最缓慢的同时他们的作战也是最为艰苦的。朝鲜北部地势多山横亘整个朝鲜半岛的太白山就贯穿在朝鲜北部的沿海地区而日本在长期占领朝鲜的过程中凭依着太白山那绵延的山势构筑起了无数道充满了地堡工事的防御锁链。这些牢固的防御工事再加上险要的地形地势就成为了一个个易守难攻的坚固堡垒。老实说在苏德战争中磨砺出来的苏联红军。虽然现在作战很顽强武器装备也比日本军队高了好几个档次但是他们习惯地战场环境绝对是大平原地形下的对垒战更准确的说就是大规模的人海肉搏战。

    一直以来这也是让楚思南比较头疼的问题在他看来苏联的红军同中国的军队相比有优势那就是武器装备先进机械化程度高。但是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苏联红军缺乏作战技巧。这种所谓技巧并不是说战略战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单兵作战中的技巧匮乏:士兵与士兵之间缺乏默契的配合;劣势环境下应对战场局面地能力匮乏;特殊地势地貌战场条件下作战能力的脆弱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苏联红军士兵地弱点。用一个很通俗的说法来解释那就是这些红军战士地脑子里似乎只有一根筋他们只懂得在冲锋哨响起的那一刹那跃出战壕亡命冲锋用自己的鲜血和**去铺填敌人的阵地。像这种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的战法在对德战线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东线到处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而且历来注重快进攻的德国人似乎也没有什么构筑地垒堑壕地习惯。但是到了亚洲到了中国朝鲜的地面上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下苏联红军这种大兵团的人海战就开始吃亏了。东方人性格上的含蓄同样充分的体现在了浴血厮杀地战场上。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东挖一个坑。西掘一道沟;遇山建堡垒平原挖地道;强则下山弱则入林等等。像这样的游击战法日本人通过在中国战场上吃过的那些亏也逐渐学会了当然他们用这些战法去对付中国地部队那是班门弄斧但是剽窃过来应付苏联红军那倒还真是有些见效。

    正是因为苏联红军在本身上所存在的缺点所以朝鲜北线的战事很不顺利当中路、南路的苏军部队大举向前推进的时候北路苏军却迟迟不能拿下汉江沿岸的安东。

    不过这一次楚思南面对朝鲜北路苏军作战不力这个问题倒是没有大雷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认识到了苏联红军自身所存在的弱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对日战场的大局已定。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山区的日本军队即使继续顽抗下去也没有丝毫的前途可言了纠缠一段时间之后这些日军的命运不是缴械投降就是被困在山区里活活的饿死。

    目前在整个东线战场上楚思南真正关心的就是一个时间表进攻日本本土的时间表。

    随着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地区的全面进攻尤其是菲律宾的光复以及台湾战场的开辟包括楚思南在内的绝大多数苏军东线指挥官都感觉正式起对日本本土登6作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了。纵观这一段时间的亚洲战事日本所面临的局面真可谓是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伴随着关东军的全面覆灭中国东北地区全部光复而在这个过程中原抗联的部队开始得到全面的扩张。按照楚思南的指示苏军缴获的大量武器以及军用物资几乎全部交付给了抗联部队在这个基础上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抗联的武装就从原来的不足三万人展到了将近十五万人。不仅如此就在楚思南接掌了大权之后他还命令东线苏军向抗联武装提供了进百辆坦克、二十七架战机而那些驾驶员则都是原苏军部队中的中国士兵。得到了极大扩充的抗联武装在张家口战役中开始参战随后开始向长城以南起进攻策应关内的抗日战场。

    东南亚在德黑兰会议结束之后一方面迫于苏美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战果在战后的世界格局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英国也开始勃起奋。从印度出的中、印、英联军在美国空军部队的掩护下挺进缅甸对盘踞在那里的日军部队起了全面的攻势。与此同时美英联军海军6战队在泰国湾登6由南向北起进攻。两路联军的进攻将中南半岛的战局全面扭转十余万日军所组成的战线开始走向崩溃。

    东亚地区诸国地全面反攻终于吹响了将日本帝国主义推向灭亡的号角。尤其是莱特湾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彻底覆灭让日本本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岛一座延续了数十年的战争终于将要蔓延到始作俑者的岛国身上了。

    鉴于这种情况楚思南在上任之初就对远东地区的苏军部队下达了动员令海军全部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各类运输舰艇开始在潜艇、战舰的护卫下向海参威、清津、金策汇集空军的大量作战飞机。也开始持续在日本海峡上空执行侦查警戒任务。毫无疑问一旦时机成熟。随着楚思南的一声令下数十万苏军部队就将强渡海峡。对日本本土实施全面地登6作战。

    就在这两天时间里楚思南就在最高统帅部先后主持了两次作战方案研究会针对登6日本本土的作战方案、战术可行性、可能遭受地损失情况等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开玩笑渡海作战可不是一般二般地战役这里面的问题相当多。像什么海浪、风向、出地的敲定、登6点的选择这些东西都很可能影响到整场战役能否顺利进行、进行下来又将会遭受多大的损失。

    楚思南是个军人。亲自指挥作战也有几年的时间了要说到指挥6上战役那是没得说他至少不会怵了谁。但是渡海战役就不同了里面涉及的问题太多而他在未来到这个时代地时候。一直都是生活在中国南方对北方的海上气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了解。

    没有实践就没有言权。

    虽然楚思南如今大权在握但是仍旧保持着当初那份冷静。他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己可以拍板定案什么情况下需要咨询专家的意见。他忘不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在那部真是描写诺曼底登6的影片里整整一个英军师就是因为海上风浪地缘故偏离了方向最终在一个错误的登6点登6并由此遭遇了覆灭的命运。由这部电影楚思南就知道对于这次横渡日本海峡地战役来说摸清这一片海域上的气候情况非常重要而选择战役起时间、起地点等因素的时候也必须借助对气候的准确了解。

    在楚思南所主持召开的两次会议上与会的人员不仅仅有军方的代表同样还有一些相关的水文、气候专家。经过两次会议的商谈研究在咨询了军方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之后楚思南最终决定将渡海作战的时间正式圈定在四月七号。同时登6作战的出地选定在了海参威、清津、金策三个地点而登6点则选择在了日本北海道的札幌以及本州的青森、秋田三地。

    按照各自作战任务的不同楚思南对每一个方向的渡海作战部队也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兵力分配。考虑到运输船只的数量有限苏军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一次性的将几十万部队统统运过海鲜因此楚思南决定在海上实施强渡的同时还需要调动空军的力量向日本的海防线后翼实行大规模的空投。

    这注定是一场规模对苏联来说规模空前的渡海作战同时也是6海空三军规模最大的一次配合作战。渡海船只需要作战舰艇以及空军的护航;在抢滩攻势全面起之前需要空军对敌人的滩头阵地实施大规模的空袭以掩护步兵的登6;大规模的空投行动中同样也需要空军的强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楚思南感觉在这场战役中需要任命一个有着丰富指挥经验同时在苏军部队中又有一定威望能够协调好6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指挥官。

    这个指挥官的人选楚思南会挑上谁?

    不要小看这一个指挥官的人选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苏联未来的很多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同楚思南政权的进一步稳固是息息相关的。

    在这个人选的推荐上统帅部的众多参谋推荐的是罗科索夫斯基参谋们的意见是罗科索夫斯基个性沉稳而且由于这个人素来没有什么野心所以在军中的人缘比较好是一个人所共知的老好人。如果由他出任远东战役的总指挥相信应该可以统合各方的意见。

    但是刚刚接任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职务的吉尔尼洛娃以及第二书记兼第一总局局长的克留奇科夫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这两个人从战后军方权力划分的角度考虑一致推荐由目前正在担任对德北线战役指挥官的崔可夫来出任这个职务。

    吉尔尼洛娃和克留奇科夫的理由是在目前的苏联军方由于楚思南退出了一线指挥官的行列在对德战场上继之而起的朱可夫声望日隆。他在连续指挥了几场漂亮的大规模战役之后赢得了包括梅列茨科夫、罗科索夫斯基在内的一大批西线指挥官的绝对支持。吉尔尼洛娃和克留奇科夫认为如果照这种趋势展下去难保有一天朱可夫在军中的威望会对楚思南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在军队中挑选出第二个人选由他同朱可夫彼此分担东西两个方向上的主要军权那相对来说要安全稳健许多。

章节目录

新二战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六角小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章 规划东线-新二战风云TXT八零电子书,新二战风云,笔趣阁并收藏新二战风云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