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退后,朱允炆一反常态没去文渊阁,而是直接带着沈若寥回了乾清宫。
沈若寥早上起来就有些浑身不自在,头晕目眩,一个劲地恶心。好像到处都疼,説不上具体什么地方,总之从头到脚都闷痛。他坚持着挺过了整个早朝,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听清。进了乾清宫的殿门之后,朱允炆坐在宝座上问了他两句话,他都没有回答,只觉得脑子里一片雾气蒙蒙。
“你怎么了,你听见朕的话了吗?”朱允炆纳罕地望着他。
沈若寥咬了咬牙,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低声模模糊糊地説道:
“对不起,陛下,您刚才説什么?”
朱允炆重复了一遍:“朕在问你,昨天晚上离开皇宫后,你去了哪里?”
沈若寥道:“哦……我回家了啊……”
朱允炆道:“朕怎么听説,有人在御春楼里看见你了呢?”
沈若寥用力摇了摇头;不是为了否认皇上的话,而是为了让自己醒醒神。他説道:
“对,我先回的家,然后去了一趟御春楼。”
朱允炆无奈地望着他:“你去那种地方做什么?朕还只是听锦衣卫説的。用不了多久,满朝文武就都会知道了,你想想那个时候大家会怎么议论你?若寥,你要想想你的形象,你好歹是正三品的指挥使,又是王府仪宾,娶的是郡主,你怎么能去青楼呢?”
沈若寥郁闷地叹了口气:“娶了一个郡主,还不是跟没娶老婆一样。”
想起昨天晚上的又一次失败经历他就觉得不堪回首,更加头痛欲裂,马上就要晕倒。
朱允炆当然不明白他的真正意思。他问道:
“你是不是觉得,承安郡主到现在没有身孕?你们不是成亲才半年吗,你着什么急?就算是真着急,那你也不能去青楼啊,去那种地方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你完全可以再娶两个放在家里,堂堂正正的,谁也不会説你什么。”
沈若寥咕哝道:“皇上,不是您想的那么回事,我去那儿找人而已,什么也没做。”
他的声音很低很模糊,朱允炆没有听清:“你説什么?”
“我是説……我只是……”沈若寥努力想让自己把话説利落,説清楚,可是越是努力,就越发头晕脑涨,终于支持不住,就在天子面前一头摔倒下去。
朱允炆吓了一跳,一时不敢出声,也不敢动,只是呆呆坐在龙椅上,盯着地上的沈若寥。
那种疼痛——现在他已经想起来了,他明白了究竟怎么回事。万恶的何愉,该死的香——姚表説过它还会再发作,他是神医,他説得没错,现在它果然卷土重来了。时隔一年半,他体内的香第二次发作,一如上次一样,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和诱因。
沈若寥咬紧牙根,强忍住疼痛,却实在无奈每一块肌肉都瘫痪僵硬,使不上力气。他费劲地説道:
“对不起,皇上……我实在是……今天有些……微恙……”
朱允炆起身离座,慌慌张张地走下来,在他面前蹲下来,惊慌地望着他。
“你怎么了?病成这样还説什么微恙?你应该一早就跟我请假的,为什么还硬撑着?快,快,山寿,快宣太医!——愣着干嘛?宣太医啊!”
建文皇帝因为将汉唐时期阉竖祸国的教训牢记心中,加之恪守朱元璋留下来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祖训,对宫中的宦官向来十分严厉,冷漠不近人情。文武百官都不怕这个菩萨心肠的年轻天子,马皇后和xiǎo太子虽然必须敬畏自己的家长和皇上,却也至少并不恐惧,远不像当年朱元璋的妃子和皇子们看到老皇帝一样。朱允炆对宫女们也比较宽厚。这个妇人心肠的天子唯独对宦官一向十分坚硬,是以皇宫里所有的宦官们都怕他。听到皇上生气的口吻,边上侍立的名叫山寿的内侍慌忙跑出了乾清宫。
正如上次一样,沈若寥的疼痛越发清醒而剧烈,这一次却不仅是腹内了,全身各处都如此。他咬牙忍住呻吟,却终于忍不住喷了一口鲜血出来,把个怯弱的朱允炆吓得浑身瘫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站不起来。两边的太监宫女都吓坏了,门口的御林军冲进来,把晕血的天子扶了起来,却呆呆望着地上自己的指挥使,一个个都束手无策。
朱允炆醒过神来,虚弱地説道:“快把他抬到朕床上去!”
沈若寥想要阻止,却连句话也説不出声来了,只能任由自己的手下们把自己抬进东暖阁,放到御榻上。自有明朝以来,恐怕除了徐达,再没有第二个人躺过天子的御榻了。而他跟徐达又怎么能相提并论?
山寿很快回来,身后跟着一个太医,向天子叩首问安过后,便奉旨坐到御榻边,为沈若寥切脉。
他xiǎo心地切了半天,脸色不由渐渐变得苍白,然后近乎透明了。朱允炆见他神情慌张,出了一头大汗,更加着急,问道:
“到底什么病?”
那太医左右为难,不敢开口。朱允炆等得不耐烦,喊道:
“説话啊,到底什么病?”
那太医吓得立刻从御榻边滚到了地上,跪着磕头道:
“万岁息怒,万岁恕罪……”
“什么病你説啊?”
“万岁,臣不知道……”
“什么?!”
朱允炆一生中大概也没有几次暴跳如雷的时候。那太医头一次见到建文天子如此,吓破了胆,不停磕头道:
“万岁息怒,卑职无能,万岁息怒,卑职愚蠢,卑职实在诊断不出沈大人究竟身染何疾,卑职知罪,请万岁开恩。”
朱允炆愣了一愣,低声道:“滚!”
那太医愣了一愣,立刻叩首谢恩,拔腿刚要开溜,朱允炆突然喝道:
“站住!”
那太医站住了,哆哆嗦嗦地转过身来。“陛下还有何吩咐?”
朱允炆叹了口气:“你马上回去,立刻把戴原礼给朕请过来。”
那太医立刻遵旨跑了出去。沈若寥咬牙忍痛説道:
“陛下,不用折腾的,我这病有病根,我自己心里清楚,就是华佗再世也没什么办法。还是别叫太医了,我歇歇就好。”
朱允炆不诺他,只是催促山寿再去宣戴原礼,把老人家搀过来。
良久,太医院使戴思恭走进乾清宫,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似雪,却依然精神矍铄,腿脚轻便,完全用不着山寿的扶持。朱允炆见了他就説:
“原礼免礼了;马上给若寥看看,究竟是什么状况。”
戴思恭从容不迫地在御榻边坐下来,仔细地望了望沈若寥的病容,皱起了眉头,将手指搭在他的脉搏上。
少顷,他把手收回来,开始不停地捻自己雪白的长须,陷入了沉思。
朱允炆不敢惊动他,只好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然后,戴思恭站起身,对皇上説道:
“陛下,看症状,似是中毒所致,只是这毒药下官以前从未见过,不知道究竟是何方物。下官无能,请陛下恕罪。”
“中毒?”朱允炆吃了一惊,看向沈若寥。
如果他还有力气説话,他一定会为戴思恭叫好。然而此刻,他所有的精力都在和剧痛搏斗,只能闭上眼睛,咬紧牙关,缄口不语。
朱允炆呆呆问道:“原礼可有良方?”
戴思恭道:“目前只有一个。”
“快説!”
戴思恭道:“请陛下下令几个身边的侍卫,立刻将沈大人打昏。”
“?!……”朱允炆目瞪口呆。
戴思恭平静地説道:“陛下勿怪;此毒下官闻所未闻,实无药可下;此毒发作剧痛攻心,沈大人此刻生不如死,与其让他这样在痛苦中遥遥无期地煎熬,不如立刻将他打昏,求得一时解脱。”
朱允炆惊骇地望着沈若寥,呆立半晌,终于有气无力地叹道:
“好吧,朕知道了。爱卿可以退下了。”
戴思恭走后,朱允炆便在床边坐下来,关切地问道:
“若寥,你现在怎样?要不朕马上派人送你回家?”
沈若寥努力摇了摇头。他不想让南宫秋再多操一份心。他攒了一些力气,轻声説道:
“我没事,我歇一会儿,就能好了。您不用担心的。”
朱允炆守在床边望着他。沈若寥暗暗叫苦不迭;他希望皇上带着太监宫女都出去,只留下自己一个人,他还可以哼唧两声。现在他一声都不能出,死要面子活受罪,良久的折磨之后,终于实在扛不住,总算是晕了过去。
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正如上次一样,一觉醒来,他就完全好了。再没有任何痛感,浑身清爽,脑筋灵活,耳聪目明。他睁开眼睛,发了一会儿呆,才反应过来眼前是乾清宫的布置,吃了一惊,立刻跳下床来,局促地看了看四周。没有人。
当年徐达被朱元璋拉到昔日的吴王府中,强行灌醉,然后放到了朱元璋曾经睡过的床上。徐达一觉醒来,大惊失色,当即滚下地,在御榻前面长跪不起,连连口称罪该万死。朱元璋在屏风后面窥见,自然是十分欣喜,当即就把整个吴王府花园赐给了徐达,从此这座幽深奇秀的园林就成了魏国公府邸。
沈若寥想到这件事,不由得心里暗笑摇头。他完全可以学徐达的谦恭卑微,在自己躺过的御榻前面跪下来磕头认罪。这样皇上当然也会高兴,不过他决没有将乾清宫赏赐给沈若寥的道理。何况,沈若寥从来也不是徐达那样深谙为臣之道的一代名将。
他走出暖阁,朱允炆正在御座上批阅奏章,见他出来,立刻放下御笔,欣喜地问道:
“你醒了?怎么就下地?感觉好些吗?”
沈若寥被天子如此关照,有些难为情地笑道:
“我没事。我有没有错过什么事?”
朱允炆道:“今天没什么大事。朕还正准备差人去你家里,告诉郡主,你今晚不能回去了。”
沈若寥笑道:“那我就死定了;幸好我醒得及时。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回家了。”
朱允炆道:“你回家吧,明天可以好好在家歇一天,不用来了。”
沈若寥犹豫了一下。“皇上,我能不能把明天的假换到中秋节?”
朱允炆微微一愣:“什么意思?”
“我明天照常来,后天也一样。就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那天,因为是郡主的生日,我答应她要在家陪她一天……”
朱允炆善解人意地笑道:“当然可以;朕近来也确实累坏了你,连日不着家,才把你累病;朕早该给你两天假期让你在家歇歇了。”
沈若寥连説只是旧疾复发,与陛下无尤;谢过恩后,又道:“对了,皇上,明天我想借朝廷的人马办一件私事。”
朱允炆顿了一下。“私事?什么事呢?”
沈若寥道:“借一个使者,帮我把承安郡主的册宝送回北平,还给燕王。从此以后,郡主不再是郡主,我也不再是承安仪宾了,我们都只是皇上跟前最普通的人臣。”
朱允炆吃了一惊:“那怎么行?”
“皇上,我不这么做的话,燕王跟我就会没完没了。你是不知道,我为什么昨儿晚上非要跑到御春楼去,明明知道这有损自己的形象,因为有个人在那儿等我,非要向我传达燕王的口信。我要是不跟燕王彻底划清界线,一刀两断的话,我真不知道以后还得再跑多少次御春楼,你説我怎么办?”
朱允炆迟疑地问道:“那……燕王都跟你説了什么?”
“他问我朝廷的动向,军队准备的情况。你放心,我什么也没告诉他。不过恕我无礼,皇上,你别指望我会告诉你那个捎信的人是谁。我已经背叛了燕王,不能再背叛朋友。何况,我也想留着这么条线索,兴许以后他还能不时向我提供一些燕王的信息呢。”
朱允炆本来正想问那个信使的情况,听他这么一説只得作罢,应允道:
“好吧;你拿主意就是了。”
第二天,朱允炆便在朝堂之上,向群臣宣布沈若寥与燕王断绝关系的决定,然后指派了信使,将承安郡主的册宝送还于北平燕王手中,事情如此大张旗鼓,一时传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沈若寥不知道这件事在北平引起了多大轰动,给燕王造成了多大影响。但是显然南宫秋是深受冲击。连续几天她都闷闷不乐,反复説这样该让王爷和娘娘有多伤心,我们不该这样忘恩负义。甚至洪江也跑过来一次,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还是不是个北平人了。
沈若寥没有跟他们过多解释;他知道自己解释不清楚,即便能解释清楚,也不会有人听得懂,有人信他。
尤其是秋儿,念念不忘燕王和王妃对她的好;他必须只能让她接受现状。
他和她的婚姻现在已经陷入了一种极端尴尬的境地。刚娶她的时候他不敢和她洞房,因为想到了杨疑晴,还有自己的亲生母亲。渐渐他越发难以克制,一次次尝试着想要忘记杨疑晴,忘记一切过去,只是珍惜眼前人,从此可与深爱的秋儿再无隔膜,却每每没有开始就都已经失败。然后便是刚刚发生过的昨天晚上,他鼓起勇气再作尝试,秋儿也极其乖巧温柔,软绵绵瘫在他面前,懵懂而期待,任自己全身每一寸角落都在他的目光和指尖下暴露无遗,听凭他摆布。成亲七个多月来,他和她头一次走到了那一步,只要再走一步便可以水到渠成。倒霉的秋儿却在这个时候,冷不丁傻乎乎冒出一句:
“你以前也这么对你那个族妹吗?”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他终究还是忘不了杨疑晴那个让他刻骨铭心的怨恨的眼神,恨他欺骗了她,玩弄了她。好像一把刀猛地戳进心里;沈若寥惊慌失措地夺门而逃,逃到外面院子里,留下南宫秋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躺在床上,他只能在外面对着冷清的月亮坐了一夜。
第二天,他就在天子面前稀里哗啦地昏倒下去,也不知和头一夜究竟有没有关系。
本来是过去的阴影,现在仿佛恶果越来越严重,开始渐渐给他制造了新的阴影。见到秋儿,他就忍不住会在心底打个哆嗦。这日子要是再这么持续下去,只怕早晚要出事。
沈若寥早上起来就有些浑身不自在,头晕目眩,一个劲地恶心。好像到处都疼,説不上具体什么地方,总之从头到脚都闷痛。他坚持着挺过了整个早朝,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听清。进了乾清宫的殿门之后,朱允炆坐在宝座上问了他两句话,他都没有回答,只觉得脑子里一片雾气蒙蒙。
“你怎么了,你听见朕的话了吗?”朱允炆纳罕地望着他。
沈若寥咬了咬牙,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低声模模糊糊地説道:
“对不起,陛下,您刚才説什么?”
朱允炆重复了一遍:“朕在问你,昨天晚上离开皇宫后,你去了哪里?”
沈若寥道:“哦……我回家了啊……”
朱允炆道:“朕怎么听説,有人在御春楼里看见你了呢?”
沈若寥用力摇了摇头;不是为了否认皇上的话,而是为了让自己醒醒神。他説道:
“对,我先回的家,然后去了一趟御春楼。”
朱允炆无奈地望着他:“你去那种地方做什么?朕还只是听锦衣卫説的。用不了多久,满朝文武就都会知道了,你想想那个时候大家会怎么议论你?若寥,你要想想你的形象,你好歹是正三品的指挥使,又是王府仪宾,娶的是郡主,你怎么能去青楼呢?”
沈若寥郁闷地叹了口气:“娶了一个郡主,还不是跟没娶老婆一样。”
想起昨天晚上的又一次失败经历他就觉得不堪回首,更加头痛欲裂,马上就要晕倒。
朱允炆当然不明白他的真正意思。他问道:
“你是不是觉得,承安郡主到现在没有身孕?你们不是成亲才半年吗,你着什么急?就算是真着急,那你也不能去青楼啊,去那种地方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你完全可以再娶两个放在家里,堂堂正正的,谁也不会説你什么。”
沈若寥咕哝道:“皇上,不是您想的那么回事,我去那儿找人而已,什么也没做。”
他的声音很低很模糊,朱允炆没有听清:“你説什么?”
“我是説……我只是……”沈若寥努力想让自己把话説利落,説清楚,可是越是努力,就越发头晕脑涨,终于支持不住,就在天子面前一头摔倒下去。
朱允炆吓了一跳,一时不敢出声,也不敢动,只是呆呆坐在龙椅上,盯着地上的沈若寥。
那种疼痛——现在他已经想起来了,他明白了究竟怎么回事。万恶的何愉,该死的香——姚表説过它还会再发作,他是神医,他説得没错,现在它果然卷土重来了。时隔一年半,他体内的香第二次发作,一如上次一样,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和诱因。
沈若寥咬紧牙根,强忍住疼痛,却实在无奈每一块肌肉都瘫痪僵硬,使不上力气。他费劲地説道:
“对不起,皇上……我实在是……今天有些……微恙……”
朱允炆起身离座,慌慌张张地走下来,在他面前蹲下来,惊慌地望着他。
“你怎么了?病成这样还説什么微恙?你应该一早就跟我请假的,为什么还硬撑着?快,快,山寿,快宣太医!——愣着干嘛?宣太医啊!”
建文皇帝因为将汉唐时期阉竖祸国的教训牢记心中,加之恪守朱元璋留下来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祖训,对宫中的宦官向来十分严厉,冷漠不近人情。文武百官都不怕这个菩萨心肠的年轻天子,马皇后和xiǎo太子虽然必须敬畏自己的家长和皇上,却也至少并不恐惧,远不像当年朱元璋的妃子和皇子们看到老皇帝一样。朱允炆对宫女们也比较宽厚。这个妇人心肠的天子唯独对宦官一向十分坚硬,是以皇宫里所有的宦官们都怕他。听到皇上生气的口吻,边上侍立的名叫山寿的内侍慌忙跑出了乾清宫。
正如上次一样,沈若寥的疼痛越发清醒而剧烈,这一次却不仅是腹内了,全身各处都如此。他咬牙忍住呻吟,却终于忍不住喷了一口鲜血出来,把个怯弱的朱允炆吓得浑身瘫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站不起来。两边的太监宫女都吓坏了,门口的御林军冲进来,把晕血的天子扶了起来,却呆呆望着地上自己的指挥使,一个个都束手无策。
朱允炆醒过神来,虚弱地説道:“快把他抬到朕床上去!”
沈若寥想要阻止,却连句话也説不出声来了,只能任由自己的手下们把自己抬进东暖阁,放到御榻上。自有明朝以来,恐怕除了徐达,再没有第二个人躺过天子的御榻了。而他跟徐达又怎么能相提并论?
山寿很快回来,身后跟着一个太医,向天子叩首问安过后,便奉旨坐到御榻边,为沈若寥切脉。
他xiǎo心地切了半天,脸色不由渐渐变得苍白,然后近乎透明了。朱允炆见他神情慌张,出了一头大汗,更加着急,问道:
“到底什么病?”
那太医左右为难,不敢开口。朱允炆等得不耐烦,喊道:
“説话啊,到底什么病?”
那太医吓得立刻从御榻边滚到了地上,跪着磕头道:
“万岁息怒,万岁恕罪……”
“什么病你説啊?”
“万岁,臣不知道……”
“什么?!”
朱允炆一生中大概也没有几次暴跳如雷的时候。那太医头一次见到建文天子如此,吓破了胆,不停磕头道:
“万岁息怒,卑职无能,万岁息怒,卑职愚蠢,卑职实在诊断不出沈大人究竟身染何疾,卑职知罪,请万岁开恩。”
朱允炆愣了一愣,低声道:“滚!”
那太医愣了一愣,立刻叩首谢恩,拔腿刚要开溜,朱允炆突然喝道:
“站住!”
那太医站住了,哆哆嗦嗦地转过身来。“陛下还有何吩咐?”
朱允炆叹了口气:“你马上回去,立刻把戴原礼给朕请过来。”
那太医立刻遵旨跑了出去。沈若寥咬牙忍痛説道:
“陛下,不用折腾的,我这病有病根,我自己心里清楚,就是华佗再世也没什么办法。还是别叫太医了,我歇歇就好。”
朱允炆不诺他,只是催促山寿再去宣戴原礼,把老人家搀过来。
良久,太医院使戴思恭走进乾清宫,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似雪,却依然精神矍铄,腿脚轻便,完全用不着山寿的扶持。朱允炆见了他就説:
“原礼免礼了;马上给若寥看看,究竟是什么状况。”
戴思恭从容不迫地在御榻边坐下来,仔细地望了望沈若寥的病容,皱起了眉头,将手指搭在他的脉搏上。
少顷,他把手收回来,开始不停地捻自己雪白的长须,陷入了沉思。
朱允炆不敢惊动他,只好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然后,戴思恭站起身,对皇上説道:
“陛下,看症状,似是中毒所致,只是这毒药下官以前从未见过,不知道究竟是何方物。下官无能,请陛下恕罪。”
“中毒?”朱允炆吃了一惊,看向沈若寥。
如果他还有力气説话,他一定会为戴思恭叫好。然而此刻,他所有的精力都在和剧痛搏斗,只能闭上眼睛,咬紧牙关,缄口不语。
朱允炆呆呆问道:“原礼可有良方?”
戴思恭道:“目前只有一个。”
“快説!”
戴思恭道:“请陛下下令几个身边的侍卫,立刻将沈大人打昏。”
“?!……”朱允炆目瞪口呆。
戴思恭平静地説道:“陛下勿怪;此毒下官闻所未闻,实无药可下;此毒发作剧痛攻心,沈大人此刻生不如死,与其让他这样在痛苦中遥遥无期地煎熬,不如立刻将他打昏,求得一时解脱。”
朱允炆惊骇地望着沈若寥,呆立半晌,终于有气无力地叹道:
“好吧,朕知道了。爱卿可以退下了。”
戴思恭走后,朱允炆便在床边坐下来,关切地问道:
“若寥,你现在怎样?要不朕马上派人送你回家?”
沈若寥努力摇了摇头。他不想让南宫秋再多操一份心。他攒了一些力气,轻声説道:
“我没事,我歇一会儿,就能好了。您不用担心的。”
朱允炆守在床边望着他。沈若寥暗暗叫苦不迭;他希望皇上带着太监宫女都出去,只留下自己一个人,他还可以哼唧两声。现在他一声都不能出,死要面子活受罪,良久的折磨之后,终于实在扛不住,总算是晕了过去。
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正如上次一样,一觉醒来,他就完全好了。再没有任何痛感,浑身清爽,脑筋灵活,耳聪目明。他睁开眼睛,发了一会儿呆,才反应过来眼前是乾清宫的布置,吃了一惊,立刻跳下床来,局促地看了看四周。没有人。
当年徐达被朱元璋拉到昔日的吴王府中,强行灌醉,然后放到了朱元璋曾经睡过的床上。徐达一觉醒来,大惊失色,当即滚下地,在御榻前面长跪不起,连连口称罪该万死。朱元璋在屏风后面窥见,自然是十分欣喜,当即就把整个吴王府花园赐给了徐达,从此这座幽深奇秀的园林就成了魏国公府邸。
沈若寥想到这件事,不由得心里暗笑摇头。他完全可以学徐达的谦恭卑微,在自己躺过的御榻前面跪下来磕头认罪。这样皇上当然也会高兴,不过他决没有将乾清宫赏赐给沈若寥的道理。何况,沈若寥从来也不是徐达那样深谙为臣之道的一代名将。
他走出暖阁,朱允炆正在御座上批阅奏章,见他出来,立刻放下御笔,欣喜地问道:
“你醒了?怎么就下地?感觉好些吗?”
沈若寥被天子如此关照,有些难为情地笑道:
“我没事。我有没有错过什么事?”
朱允炆道:“今天没什么大事。朕还正准备差人去你家里,告诉郡主,你今晚不能回去了。”
沈若寥笑道:“那我就死定了;幸好我醒得及时。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回家了。”
朱允炆道:“你回家吧,明天可以好好在家歇一天,不用来了。”
沈若寥犹豫了一下。“皇上,我能不能把明天的假换到中秋节?”
朱允炆微微一愣:“什么意思?”
“我明天照常来,后天也一样。就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那天,因为是郡主的生日,我答应她要在家陪她一天……”
朱允炆善解人意地笑道:“当然可以;朕近来也确实累坏了你,连日不着家,才把你累病;朕早该给你两天假期让你在家歇歇了。”
沈若寥连説只是旧疾复发,与陛下无尤;谢过恩后,又道:“对了,皇上,明天我想借朝廷的人马办一件私事。”
朱允炆顿了一下。“私事?什么事呢?”
沈若寥道:“借一个使者,帮我把承安郡主的册宝送回北平,还给燕王。从此以后,郡主不再是郡主,我也不再是承安仪宾了,我们都只是皇上跟前最普通的人臣。”
朱允炆吃了一惊:“那怎么行?”
“皇上,我不这么做的话,燕王跟我就会没完没了。你是不知道,我为什么昨儿晚上非要跑到御春楼去,明明知道这有损自己的形象,因为有个人在那儿等我,非要向我传达燕王的口信。我要是不跟燕王彻底划清界线,一刀两断的话,我真不知道以后还得再跑多少次御春楼,你説我怎么办?”
朱允炆迟疑地问道:“那……燕王都跟你説了什么?”
“他问我朝廷的动向,军队准备的情况。你放心,我什么也没告诉他。不过恕我无礼,皇上,你别指望我会告诉你那个捎信的人是谁。我已经背叛了燕王,不能再背叛朋友。何况,我也想留着这么条线索,兴许以后他还能不时向我提供一些燕王的信息呢。”
朱允炆本来正想问那个信使的情况,听他这么一説只得作罢,应允道:
“好吧;你拿主意就是了。”
第二天,朱允炆便在朝堂之上,向群臣宣布沈若寥与燕王断绝关系的决定,然后指派了信使,将承安郡主的册宝送还于北平燕王手中,事情如此大张旗鼓,一时传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沈若寥不知道这件事在北平引起了多大轰动,给燕王造成了多大影响。但是显然南宫秋是深受冲击。连续几天她都闷闷不乐,反复説这样该让王爷和娘娘有多伤心,我们不该这样忘恩负义。甚至洪江也跑过来一次,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还是不是个北平人了。
沈若寥没有跟他们过多解释;他知道自己解释不清楚,即便能解释清楚,也不会有人听得懂,有人信他。
尤其是秋儿,念念不忘燕王和王妃对她的好;他必须只能让她接受现状。
他和她的婚姻现在已经陷入了一种极端尴尬的境地。刚娶她的时候他不敢和她洞房,因为想到了杨疑晴,还有自己的亲生母亲。渐渐他越发难以克制,一次次尝试着想要忘记杨疑晴,忘记一切过去,只是珍惜眼前人,从此可与深爱的秋儿再无隔膜,却每每没有开始就都已经失败。然后便是刚刚发生过的昨天晚上,他鼓起勇气再作尝试,秋儿也极其乖巧温柔,软绵绵瘫在他面前,懵懂而期待,任自己全身每一寸角落都在他的目光和指尖下暴露无遗,听凭他摆布。成亲七个多月来,他和她头一次走到了那一步,只要再走一步便可以水到渠成。倒霉的秋儿却在这个时候,冷不丁傻乎乎冒出一句:
“你以前也这么对你那个族妹吗?”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他终究还是忘不了杨疑晴那个让他刻骨铭心的怨恨的眼神,恨他欺骗了她,玩弄了她。好像一把刀猛地戳进心里;沈若寥惊慌失措地夺门而逃,逃到外面院子里,留下南宫秋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躺在床上,他只能在外面对着冷清的月亮坐了一夜。
第二天,他就在天子面前稀里哗啦地昏倒下去,也不知和头一夜究竟有没有关系。
本来是过去的阴影,现在仿佛恶果越来越严重,开始渐渐给他制造了新的阴影。见到秋儿,他就忍不住会在心底打个哆嗦。这日子要是再这么持续下去,只怕早晚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