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沈若寥便去拜访了魏国公府。仿佛见过了魏国公,他心里才能有底去面见天子。
“沈侯爷;老爷正在等您。”门人福寿领着他进了园子。徐辉祖正在上次密谈的水榭之前立着,见他走过来,挥了挥手,示意福寿离开。
“公爷,”沈若寥上来就问道,“您怎么知道我会来?”
徐辉祖微笑了。“就好像你知道我已经回来了。”
他站在沈若寥面前,将他上下来回打量了好久。
“你看看你,变化太大了。”
沈若寥有些不知所措。“我……变了?哪儿?”
徐辉祖摇头笑道:“想想一年半以前,你刚刚跑到京城来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你,还只是燕王的仪宾郎,武功高强,傲气冲天,头重脚轻,天子都不放在眼里,整个御林军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现在的你,俨然已经是名震天下的东昌侯了。燕王起兵谋反以来,朝廷从未有如此的大胜,燕军一战而精锐丧尽。谁想到运筹帷幄之中,横戈疆场之上的东昌侯,尚未满二十二岁。可是再看看今天的你,诚惶诚恐,时时处处面有忧愁之色,事事都要来征求我这个老头子的意见。”
沈若寥伤感地一笑:“公爷,您怎么能说自己是老头子。”
徐辉祖在水边坐下来,叹道:“我当然是老啦。我从少时便随父练兵,而今人已到中年,几十年下来,却未尝立尺寸之功。现在看到你,怎能不令我心生羡慕。”
沈若寥道:“如果天子一开始就拜您为大将军,我沈若寥只怕根本都没有这个机会上战场;燕军早被您堵在北平城里,出都出不来。”
徐辉祖微笑道:“未必。”
沈若寥道:“这一仗,我有很多侥幸。何况,初始框架,并非我设计。”
徐辉祖安详道:“说来听听。”
“我没有料到燕王会先下临清;此外,就是燕军偷袭大名,在我军来讲,确实是一大失误。然后,我用蓝正均——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倚仗于他。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因我不信任他,他才能如此完美地掩人耳目,然而毕竟,依赖一个本来我并不相信的人,风险委实太大。燕王曾经说过,胆识和魄力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知己知彼的清醒认识上,而赌徒的勇猛则从来只是因为发昏。现在回想整个东昌战局,我不敢有把握说,从始至终我没有过赌徒的心理。”
徐辉祖淡淡一笑。“你确实有为将之风了。打了如此漂亮的一仗,立了如此大功,却并不因此而飘飘然,还能冷醒地看到不足。世人或许认为你的愁眉不展是装模作样,我却知道你的心迹。我听说,你亲手格杀了与你交情深厚的燕将张玉?”
沈若寥看了他一眼,垂下目光,没有说话,转过脸去看池中的游鱼。
“我又听说,你擒获了燕军细作,将其毒刑拷打,断指决目,让二十万大军都骇然失色?我还听说,东昌之战当夜,你下令将五万燕军俘虏,尽数斩杀?”徐辉祖摇头叹道,“当初在刑部大牢看过少许刑讯,就当场晕厥,呕吐一地,高烧三天的沈若寥,究竟是如何变成今日的你的?”
沈若寥低声道:“我不知道。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杀人之时,仿佛并不是我,而像一个局外人,在边上看着自己大开杀戒,却……却无动于衷。然而有时候又……一想起来,就吓得魂飞魄散。”
徐辉祖淡淡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自古如此。世人常说,家父是善始善终,古来名将少有如此者。可就是家父善始善终,也只活了五十四岁。再想想诸葛亮,也只活了五十四岁。杀人终究要折阳寿。张玉是非杀不可。那五万燕兵,也确实是不得不斩。不过那个断指决目,实在是没有必要。”
沈若寥道:“我也明白。我当时,实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我身边的亲信为燕王作眼线,我——我真的很恨燕王。他害我杀掉我曾经最要好的朋友,我共患难的故交。我恨他起兵,欺凌自己的侄儿,然而我又明白,他不能不起兵,何况我也——”
他戛然而止,突然惊恐地瞟了徐辉祖一眼;他不小心,差点儿说出自己最深的秘密来。
“您就当我什么也没说。”
徐辉祖深深地望着他每一个神情,不放过一丝一毫稍纵即逝的光亮和颜色。
魏国公平静地说道:“你是否后悔,当初自己如此选择?”
沈若寥心里一惊,惶然地望着魏国公,不知道他是否看穿了自己的一切秘密,又或者,只是平常地一问而已。
“我……”他心烦意乱,“我有我该付出的代价。只是当初,我没有完全准备好。我以为我有,可是我没有考虑周全。”
“所以现在?”
“我不知道,这一切会怎样结束,何时结束。这场战争拖得太久了。就算我与燕王毫无感情,我也不想这样继续杀人。虽然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杀人,虽然当时挥刀下令,甚至正视行刑,我都可以没有感觉,然而最后,我依旧还是做不到心如止水。”
徐辉祖道:“好事;你要是无论如何,都不起一丝波澜,那倒并非是为将之道。至于这场战争——我们也没的选择;你说呢?如果能尽早结束,任何一方都不会故意拖到今天。”
沈若寥没有回答。
徐辉祖问道:“你来,就是为了这个?”
沈若寥摇了摇头。“不是。”他说道,烦闷地望着水面,却什么也看不见。
“蓝正均——我究竟该怎么办。东昌之时,我不得顾私,一切以军情战机为上。现在他立了大功,回到京师,天子不见你我和大将军,却先召他入宫。他如果真的无害,倒也无妨。我远离天子,在外面打仗,其实也没什么所谓。我只怕——我总预感他会做些什么,很不详的预感,我却又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我总不能只为了一个朦胧的感觉,而让自己行为失度。”
徐辉祖苦笑道:“我就知道,你来找我,准没好事。”
他和善地说道:“先前你为了防范控制,费尽心机给他转军籍,时刻带在身边,结果反而成就了他立功。既然现在,你已经无法再控制他,又这么担心,那就不如明哲保身,小心为上,别去招惹他。我想,要你去讨好他,以你这脾气,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惹不起躲得起,你总能做到吧?”
“我容易;可是皇上那边呢?”
徐辉祖却问出了一个令他大出所料的问题来。
“你认为,燕王和朝廷,最终谁会赢?”
“……公爷?!”
徐辉祖静静说道:“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你我。你不愿说,自可以不说。如果想说,那就别想骗我。”
沈若寥惊惶地想了一会儿。
“您……这个问题,您有答案吗?”
徐辉祖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他的神情;沈若寥受不了那目光,低下头去。
少顷,魏国公才开口道:“这问题对我,其实没有意义。然而对你来说,意义重大。你不必答我;你只用这问题来问你自己。然后,在你的答案之上,再去考虑蓝正均的问题,想必你会有所领悟。”
沈若寥没敢回答,生怕自己会说错话。
“还有,”魏国公又道:“回头进宫面见天子群臣,无论朝堂之上,还是后殿之中,有一件事,陛下和大臣们怎么说,你只听着便是,万勿多言。”
“什么事?”
“凝命神宝之事。如果天子和方先生一定问你,你只附和说好就是了。”
沈若寥有些不解。“……凝命神宝?那是什么东西?”
徐辉祖道:“你忘了?洪武三十一年,今上刚刚即位之时,有使者从西域来朝,献上两尺见方雪山青玉一块。今上为太孙之时,就曾梦见天神授宝。陛下得了此宝,而后祭天地庙之时,夜宿斋宫,又做此梦,于是便命工匠将这块庞大的青玉雕琢为玉玺。耗时一年,而今玉玺乃成。”
沈若寥道:“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事。不就一只玉玺吗,我当然肯定说好就是了。”
徐辉祖严肃地摇了摇头:“正是你这个态度,才最令我担心。你只要记住,万勿多言,只须附和。回头你自然就明白为什么了。”
沈若寥道:“这么严重?那玉玺上刻了什么?”
徐辉祖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天命明德,表正四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
沈若寥皱了皱眉头:“有些过了吧;传国玉玺之上,一共也就只有八个字而已。”
他住了口,看到徐辉祖深为忧虑的双眼。
“我明白了,公爷,我注意就是。”
“沈侯爷;老爷正在等您。”门人福寿领着他进了园子。徐辉祖正在上次密谈的水榭之前立着,见他走过来,挥了挥手,示意福寿离开。
“公爷,”沈若寥上来就问道,“您怎么知道我会来?”
徐辉祖微笑了。“就好像你知道我已经回来了。”
他站在沈若寥面前,将他上下来回打量了好久。
“你看看你,变化太大了。”
沈若寥有些不知所措。“我……变了?哪儿?”
徐辉祖摇头笑道:“想想一年半以前,你刚刚跑到京城来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你,还只是燕王的仪宾郎,武功高强,傲气冲天,头重脚轻,天子都不放在眼里,整个御林军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现在的你,俨然已经是名震天下的东昌侯了。燕王起兵谋反以来,朝廷从未有如此的大胜,燕军一战而精锐丧尽。谁想到运筹帷幄之中,横戈疆场之上的东昌侯,尚未满二十二岁。可是再看看今天的你,诚惶诚恐,时时处处面有忧愁之色,事事都要来征求我这个老头子的意见。”
沈若寥伤感地一笑:“公爷,您怎么能说自己是老头子。”
徐辉祖在水边坐下来,叹道:“我当然是老啦。我从少时便随父练兵,而今人已到中年,几十年下来,却未尝立尺寸之功。现在看到你,怎能不令我心生羡慕。”
沈若寥道:“如果天子一开始就拜您为大将军,我沈若寥只怕根本都没有这个机会上战场;燕军早被您堵在北平城里,出都出不来。”
徐辉祖微笑道:“未必。”
沈若寥道:“这一仗,我有很多侥幸。何况,初始框架,并非我设计。”
徐辉祖安详道:“说来听听。”
“我没有料到燕王会先下临清;此外,就是燕军偷袭大名,在我军来讲,确实是一大失误。然后,我用蓝正均——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倚仗于他。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因我不信任他,他才能如此完美地掩人耳目,然而毕竟,依赖一个本来我并不相信的人,风险委实太大。燕王曾经说过,胆识和魄力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知己知彼的清醒认识上,而赌徒的勇猛则从来只是因为发昏。现在回想整个东昌战局,我不敢有把握说,从始至终我没有过赌徒的心理。”
徐辉祖淡淡一笑。“你确实有为将之风了。打了如此漂亮的一仗,立了如此大功,却并不因此而飘飘然,还能冷醒地看到不足。世人或许认为你的愁眉不展是装模作样,我却知道你的心迹。我听说,你亲手格杀了与你交情深厚的燕将张玉?”
沈若寥看了他一眼,垂下目光,没有说话,转过脸去看池中的游鱼。
“我又听说,你擒获了燕军细作,将其毒刑拷打,断指决目,让二十万大军都骇然失色?我还听说,东昌之战当夜,你下令将五万燕军俘虏,尽数斩杀?”徐辉祖摇头叹道,“当初在刑部大牢看过少许刑讯,就当场晕厥,呕吐一地,高烧三天的沈若寥,究竟是如何变成今日的你的?”
沈若寥低声道:“我不知道。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杀人之时,仿佛并不是我,而像一个局外人,在边上看着自己大开杀戒,却……却无动于衷。然而有时候又……一想起来,就吓得魂飞魄散。”
徐辉祖淡淡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自古如此。世人常说,家父是善始善终,古来名将少有如此者。可就是家父善始善终,也只活了五十四岁。再想想诸葛亮,也只活了五十四岁。杀人终究要折阳寿。张玉是非杀不可。那五万燕兵,也确实是不得不斩。不过那个断指决目,实在是没有必要。”
沈若寥道:“我也明白。我当时,实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我身边的亲信为燕王作眼线,我——我真的很恨燕王。他害我杀掉我曾经最要好的朋友,我共患难的故交。我恨他起兵,欺凌自己的侄儿,然而我又明白,他不能不起兵,何况我也——”
他戛然而止,突然惊恐地瞟了徐辉祖一眼;他不小心,差点儿说出自己最深的秘密来。
“您就当我什么也没说。”
徐辉祖深深地望着他每一个神情,不放过一丝一毫稍纵即逝的光亮和颜色。
魏国公平静地说道:“你是否后悔,当初自己如此选择?”
沈若寥心里一惊,惶然地望着魏国公,不知道他是否看穿了自己的一切秘密,又或者,只是平常地一问而已。
“我……”他心烦意乱,“我有我该付出的代价。只是当初,我没有完全准备好。我以为我有,可是我没有考虑周全。”
“所以现在?”
“我不知道,这一切会怎样结束,何时结束。这场战争拖得太久了。就算我与燕王毫无感情,我也不想这样继续杀人。虽然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杀人,虽然当时挥刀下令,甚至正视行刑,我都可以没有感觉,然而最后,我依旧还是做不到心如止水。”
徐辉祖道:“好事;你要是无论如何,都不起一丝波澜,那倒并非是为将之道。至于这场战争——我们也没的选择;你说呢?如果能尽早结束,任何一方都不会故意拖到今天。”
沈若寥没有回答。
徐辉祖问道:“你来,就是为了这个?”
沈若寥摇了摇头。“不是。”他说道,烦闷地望着水面,却什么也看不见。
“蓝正均——我究竟该怎么办。东昌之时,我不得顾私,一切以军情战机为上。现在他立了大功,回到京师,天子不见你我和大将军,却先召他入宫。他如果真的无害,倒也无妨。我远离天子,在外面打仗,其实也没什么所谓。我只怕——我总预感他会做些什么,很不详的预感,我却又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我总不能只为了一个朦胧的感觉,而让自己行为失度。”
徐辉祖苦笑道:“我就知道,你来找我,准没好事。”
他和善地说道:“先前你为了防范控制,费尽心机给他转军籍,时刻带在身边,结果反而成就了他立功。既然现在,你已经无法再控制他,又这么担心,那就不如明哲保身,小心为上,别去招惹他。我想,要你去讨好他,以你这脾气,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惹不起躲得起,你总能做到吧?”
“我容易;可是皇上那边呢?”
徐辉祖却问出了一个令他大出所料的问题来。
“你认为,燕王和朝廷,最终谁会赢?”
“……公爷?!”
徐辉祖静静说道:“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你我。你不愿说,自可以不说。如果想说,那就别想骗我。”
沈若寥惊惶地想了一会儿。
“您……这个问题,您有答案吗?”
徐辉祖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他的神情;沈若寥受不了那目光,低下头去。
少顷,魏国公才开口道:“这问题对我,其实没有意义。然而对你来说,意义重大。你不必答我;你只用这问题来问你自己。然后,在你的答案之上,再去考虑蓝正均的问题,想必你会有所领悟。”
沈若寥没敢回答,生怕自己会说错话。
“还有,”魏国公又道:“回头进宫面见天子群臣,无论朝堂之上,还是后殿之中,有一件事,陛下和大臣们怎么说,你只听着便是,万勿多言。”
“什么事?”
“凝命神宝之事。如果天子和方先生一定问你,你只附和说好就是了。”
沈若寥有些不解。“……凝命神宝?那是什么东西?”
徐辉祖道:“你忘了?洪武三十一年,今上刚刚即位之时,有使者从西域来朝,献上两尺见方雪山青玉一块。今上为太孙之时,就曾梦见天神授宝。陛下得了此宝,而后祭天地庙之时,夜宿斋宫,又做此梦,于是便命工匠将这块庞大的青玉雕琢为玉玺。耗时一年,而今玉玺乃成。”
沈若寥道:“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事。不就一只玉玺吗,我当然肯定说好就是了。”
徐辉祖严肃地摇了摇头:“正是你这个态度,才最令我担心。你只要记住,万勿多言,只须附和。回头你自然就明白为什么了。”
沈若寥道:“这么严重?那玉玺上刻了什么?”
徐辉祖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天命明德,表正四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
沈若寥皱了皱眉头:“有些过了吧;传国玉玺之上,一共也就只有八个字而已。”
他住了口,看到徐辉祖深为忧虑的双眼。
“我明白了,公爷,我注意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