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俞大猷心生疑虑之际,一阵撕裂耳膜般的尖锐刺响从帅帐的另一侧传了过来,他立刻循声看去,只见厚牛皮制成的帅帐竟然被人生生砍出了一个大洞。透过朦胧的月光,一个人影挟着万钧之势向他疾飞而来,手中武刀寒光闪闪,朝着俞大猷当头砍下!
俞大猷已经收剑入鞘,来不及抽出宝剑,正要举起剑鞘格挡,却又立刻想到剑鞘乃是皇上御赐的圣物,比自己的性命还要珍贵,不可有半点的损伤,忙收回宝剑,就地一个“懒驴打滚”,虽然狼狈不堪,也有失自己一代剑术高手的名家风范,却堪堪躲过了砍向自己头颅的那一刀。不过,刀风扫过,俞大猷感到脖颈之处火辣辣的疼,足见此人力量何其之大,刀势何其之快,不由得心中一凛:这是一位平生罕见的高手!只是他不明白,这样的高手,为何却没有在刚才就和那些或许是**的忍者同时出手,否则的话,骤然受到偷袭和围攻的他绝对不可能那样轻松地**那几位刺客,更有可能会被这位刚刚冒出来的高手所杀!
一阵风吹过,帅帐的门帘放了下来,刚刚被来袭之敌砍开的缝隙也合拢了,帅帐之中顿时变得一片漆黑。仍屈膝半蹲在地上的俞大猷摒住呼吸,悄悄抽出了宝剑。
帅帐里此刻笼罩在死一般的寂静和黑暗之中,尽管俞大猷已经十分小心,可是宝剑出鞘,还是出了一声轻微的“嗤”的声音。几乎是同一时间,一声刀锋劈开空气的尖锐声音响起,俞大猷下意识地一个滚翻闪避开去。接着就听到刀劈在土地上的声音,显然是他刚才藏身的地方已经被大刀砍中。
若说来袭之敌刚才那一刀只是让俞大猷略微有些紧张的话,这一刀更让他顿时冒出了一声冷汗:听声辩位之技竟然如此高明,并且能够如此迅疾地做出反应,看来,来敌不但是高手,而且应该是顶尖的高手!
不过,俞大猷不愧是明军之中顶尖的剑术名家,来袭之敌一刀未能劈中他,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他也顺着刀势,一剑疾刺过去。
来袭之敌的反应也十分快,一击不中,迅转动身形,收刀格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分毫不差地架住了俞大猷疾刺过来的那一剑。
“叮!”的一声刺耳之声,俞大猷的宝剑和那人的武刀猛烈交击在一起,蹦出了几点火星。
俞大猷的家传龙泉宝剑乃是百炼精钢制成,削铁如泥,当年曾经有人怂恿俞大猷试过,接连劈断了十柄明军制式镔铁大刀,剑刃连个豁口都不曾留下。可是,来袭之敌的武刀也绝非凡品,不但没有迎刃而断,甚至在和俞大猷的宝剑互斫中不落半点下风!
而且,刚才电扇雷鸣般的交手一招之后,俞大猷感到胳膊一阵酸麻——他虽说并不以膂力见长,比不上那位创建车军、被他专门从四川卫所调到第一军的刘铤刘大刀,多年征战沙场的军旅生涯,却也使他身强体健,力常人。来袭之敌却能震麻他的臂膀,虽说是以双手握刀,占了几分便宜,也足以说明那人力大无穷。
好在百万明军公认的军中第一剑术名家俞大猷绝非浪得虚名,知道自己力量远逊于来袭之敌,立刻抖动手腕,长剑顺势灵活地顺着那人武刀的刀刃一抹。那人担心握着刀柄的双手十指被削断,赶紧收刀。俞大猷旋风般地转身,“刷刷刷”一连刺出了三剑。
这三剑疾如闪电,剑剑不离来袭之敌的要害。即便来袭之敌确是一位高手,也被弄了个手忙脚乱,不得不象俞大猷一开始那样,狼狈地施出一招“懒驴打滚”才堪堪避过了俞大猷的夺命杀招。
俗话说得好,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凡习武之人,都喜欢找人切磋比试,一较高下。俞大猷平生醉心武学剑道,又身怀绝技,也不免有习武之人的通病。怎奈往昔在军中因俗务缠身,无暇找人切磋,让他着实有些难受。当年他曾借着班师还朝、途径河南开封之际,单人挟剑直奔嵩山,闯入号称天下武学源之地的少林寺,向多位武僧讨教武技,便是明证。去年十一月份,镇抚司日本情报网的诸位太保爷从近畿弄回了倭国幕府的将军足利义辉,号称也是当今倭国剑术名家。俞大猷一开始还兴致盎然,和他比试了三场,都是斗不到百十招就轻松制敌,后来便了无兴趣了。只是足利义辉对他的剑技万分佩服,终日缠着他切磋剑道,还非要拜他为师,让他不胜其烦。今日遇到难得一见的绝世高手,俞大猷被激起了好胜之心,此刻又已抢得先机,剑法便绵绵不断地施展了出来,剑光如同雨点一般地向来袭之敌倾泻而去。
那人没有想到自己要刺杀的敌手竟是如此强悍,比起刚一开始应付自己当头一刀之时简直有天壤之别,只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施出浑身解数来对付。一时间,两人刀来剑往,杀成一团。
帅帐之中一片漆黑,两人都是目不能见物,只能依靠那百炼成钢又杀人无数的剑锋刀刃依稀泛出的寒光,和刀剑挥舞时带出的浓郁杀气和微微风声来判断对方兵器的来路,使得这场拼斗显得格外的凶险万分,任何一人稍有不慎便会白刃加身、血溅当场。但两人都是身经百战,临敌对阵经验十分丰富,又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武技和反应度,不但能应付得了对方层出不穷的杀招,还能还以同样凌厉凶狠的攻击,以快打快,剑锋刀刃连续不断地碰撞在一起,出一连串几乎听不出停顿的“铛铛铛铛档铛——”
就在这个时候,一队在营中巡逻的哨兵或许是听到了漆黑的帅帐之中却出了这样异常声响,带队的班长高举着火把走近帅帐,却碍于军法严苛,不敢贸然进入,站在门外大声报告道:“启禀军门,小的是今夜巡哨的第一军第三师第八旅一七三团二营五连二排一班班长刘大旺,听到这里有响动,特来禀报军门。”
俞大猷当然听到了如此中规中矩的通报声,却苦于正在与那位来袭之敌性命相搏,不敢分心应答。那位名叫“刘大旺”的班长听不到军门的回答,却能听到帅帐之中的异常响动也未中断,料定有人在里面,大概不是谋刺军门,就是潜入帅帐窃取军情机密,便不顾军法严苛,大着胆子掀开门帘,就要走进来。
漆黑一团的帅帐突然出现了光亮,那位班长更是蓦然看见自己的军门大帅正与一位倭奴打扮的中年男子你刀我剑拼杀在一处,在火把的映照下,刀光剑影形成了一个耀眼的光团,地上还横七竖八躺着三五个倭奴。他顿时大惊失色,一边将背在身后的步枪甩在**前,一边高声叫道:“有刺客!”
或许是担心喊声惊动了门外的巡哨和大营之中数万大军,那位倭人不顾俞大猷招招不离自己的要害之处,突然回身侧步,挥刀就朝着刘大旺砍去。
那位倭人的空门大开,俞大猷原本可以趁此良机,施展杀招,即便不能使他身两处,至少也能使他身负重伤,再无还手之力,到那个时候,无论是将他当场格杀,还是生擒活捉,都不是一件难事。可是,俞大猷出身世袭军户之家,自幼受到自己的父亲——一位不知名的小小的明军百户——的教育,袭职从军而始,无论是做一个小小的百户,还是手握数万大军,从来都是兵不食己不食,兵不寝己不寝,有爱兵如子的古大将之风。今夜遭到倭奴的袭击,照例应该守卫在门外的四名亲兵护卫一定早就被倭奴所杀。但是,那四名亲兵护卫惨死敌手之时,俞大猷并不知情,并且也**了那几名忍者打扮的倭奴,替他们报了仇;此刻自己就在这里,宝剑在手,又怎能容忍倭奴再对自己的军中袍泽痛下**!当下舍弃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千载难逢的杀敌良机,嘴里高声喊道:“小心!退后!”,同时,一个箭步上前,举起手中宝剑,就要替刘大旺抵挡那当头劈下的一刀。
令俞大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倭人实在是万分狡猾,更算准了俞大猷不会坐视自己的兵士被杀,砍向刘大旺的那一刀只是一个虚招,趁他放弃攻击、剑法变调,并且冲到自己近前之际,突然将手中的武刀顺势朝着俞大猷砍下,压住了俞大猷正准备替刘大旺格挡的宝剑,另一只手抽出了怀中的那柄短刀,朝着俞大猷疾刺而来。
高手对决,最重料敌先机,先机一失,就十分被动,甚至处处受制于人。同样的,高手对决,最忌中途变招,前招已变、后招未续之时,很容易被敌人抓住破绽予以反击;更忌判断失误,一旦判断失误,就会被敌人的杀招搞得手忙脚乱。俞大猷可算得上是把这两大忌讳全都犯了,突然的变故让他猝不及防,稍一愣神,那位倭人的短刀已经抵在了他的咽喉之处!
俞大猷已经收剑入鞘,来不及抽出宝剑,正要举起剑鞘格挡,却又立刻想到剑鞘乃是皇上御赐的圣物,比自己的性命还要珍贵,不可有半点的损伤,忙收回宝剑,就地一个“懒驴打滚”,虽然狼狈不堪,也有失自己一代剑术高手的名家风范,却堪堪躲过了砍向自己头颅的那一刀。不过,刀风扫过,俞大猷感到脖颈之处火辣辣的疼,足见此人力量何其之大,刀势何其之快,不由得心中一凛:这是一位平生罕见的高手!只是他不明白,这样的高手,为何却没有在刚才就和那些或许是**的忍者同时出手,否则的话,骤然受到偷袭和围攻的他绝对不可能那样轻松地**那几位刺客,更有可能会被这位刚刚冒出来的高手所杀!
一阵风吹过,帅帐的门帘放了下来,刚刚被来袭之敌砍开的缝隙也合拢了,帅帐之中顿时变得一片漆黑。仍屈膝半蹲在地上的俞大猷摒住呼吸,悄悄抽出了宝剑。
帅帐里此刻笼罩在死一般的寂静和黑暗之中,尽管俞大猷已经十分小心,可是宝剑出鞘,还是出了一声轻微的“嗤”的声音。几乎是同一时间,一声刀锋劈开空气的尖锐声音响起,俞大猷下意识地一个滚翻闪避开去。接着就听到刀劈在土地上的声音,显然是他刚才藏身的地方已经被大刀砍中。
若说来袭之敌刚才那一刀只是让俞大猷略微有些紧张的话,这一刀更让他顿时冒出了一声冷汗:听声辩位之技竟然如此高明,并且能够如此迅疾地做出反应,看来,来敌不但是高手,而且应该是顶尖的高手!
不过,俞大猷不愧是明军之中顶尖的剑术名家,来袭之敌一刀未能劈中他,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他也顺着刀势,一剑疾刺过去。
来袭之敌的反应也十分快,一击不中,迅转动身形,收刀格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分毫不差地架住了俞大猷疾刺过来的那一剑。
“叮!”的一声刺耳之声,俞大猷的宝剑和那人的武刀猛烈交击在一起,蹦出了几点火星。
俞大猷的家传龙泉宝剑乃是百炼精钢制成,削铁如泥,当年曾经有人怂恿俞大猷试过,接连劈断了十柄明军制式镔铁大刀,剑刃连个豁口都不曾留下。可是,来袭之敌的武刀也绝非凡品,不但没有迎刃而断,甚至在和俞大猷的宝剑互斫中不落半点下风!
而且,刚才电扇雷鸣般的交手一招之后,俞大猷感到胳膊一阵酸麻——他虽说并不以膂力见长,比不上那位创建车军、被他专门从四川卫所调到第一军的刘铤刘大刀,多年征战沙场的军旅生涯,却也使他身强体健,力常人。来袭之敌却能震麻他的臂膀,虽说是以双手握刀,占了几分便宜,也足以说明那人力大无穷。
好在百万明军公认的军中第一剑术名家俞大猷绝非浪得虚名,知道自己力量远逊于来袭之敌,立刻抖动手腕,长剑顺势灵活地顺着那人武刀的刀刃一抹。那人担心握着刀柄的双手十指被削断,赶紧收刀。俞大猷旋风般地转身,“刷刷刷”一连刺出了三剑。
这三剑疾如闪电,剑剑不离来袭之敌的要害。即便来袭之敌确是一位高手,也被弄了个手忙脚乱,不得不象俞大猷一开始那样,狼狈地施出一招“懒驴打滚”才堪堪避过了俞大猷的夺命杀招。
俗话说得好,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凡习武之人,都喜欢找人切磋比试,一较高下。俞大猷平生醉心武学剑道,又身怀绝技,也不免有习武之人的通病。怎奈往昔在军中因俗务缠身,无暇找人切磋,让他着实有些难受。当年他曾借着班师还朝、途径河南开封之际,单人挟剑直奔嵩山,闯入号称天下武学源之地的少林寺,向多位武僧讨教武技,便是明证。去年十一月份,镇抚司日本情报网的诸位太保爷从近畿弄回了倭国幕府的将军足利义辉,号称也是当今倭国剑术名家。俞大猷一开始还兴致盎然,和他比试了三场,都是斗不到百十招就轻松制敌,后来便了无兴趣了。只是足利义辉对他的剑技万分佩服,终日缠着他切磋剑道,还非要拜他为师,让他不胜其烦。今日遇到难得一见的绝世高手,俞大猷被激起了好胜之心,此刻又已抢得先机,剑法便绵绵不断地施展了出来,剑光如同雨点一般地向来袭之敌倾泻而去。
那人没有想到自己要刺杀的敌手竟是如此强悍,比起刚一开始应付自己当头一刀之时简直有天壤之别,只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施出浑身解数来对付。一时间,两人刀来剑往,杀成一团。
帅帐之中一片漆黑,两人都是目不能见物,只能依靠那百炼成钢又杀人无数的剑锋刀刃依稀泛出的寒光,和刀剑挥舞时带出的浓郁杀气和微微风声来判断对方兵器的来路,使得这场拼斗显得格外的凶险万分,任何一人稍有不慎便会白刃加身、血溅当场。但两人都是身经百战,临敌对阵经验十分丰富,又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武技和反应度,不但能应付得了对方层出不穷的杀招,还能还以同样凌厉凶狠的攻击,以快打快,剑锋刀刃连续不断地碰撞在一起,出一连串几乎听不出停顿的“铛铛铛铛档铛——”
就在这个时候,一队在营中巡逻的哨兵或许是听到了漆黑的帅帐之中却出了这样异常声响,带队的班长高举着火把走近帅帐,却碍于军法严苛,不敢贸然进入,站在门外大声报告道:“启禀军门,小的是今夜巡哨的第一军第三师第八旅一七三团二营五连二排一班班长刘大旺,听到这里有响动,特来禀报军门。”
俞大猷当然听到了如此中规中矩的通报声,却苦于正在与那位来袭之敌性命相搏,不敢分心应答。那位名叫“刘大旺”的班长听不到军门的回答,却能听到帅帐之中的异常响动也未中断,料定有人在里面,大概不是谋刺军门,就是潜入帅帐窃取军情机密,便不顾军法严苛,大着胆子掀开门帘,就要走进来。
漆黑一团的帅帐突然出现了光亮,那位班长更是蓦然看见自己的军门大帅正与一位倭奴打扮的中年男子你刀我剑拼杀在一处,在火把的映照下,刀光剑影形成了一个耀眼的光团,地上还横七竖八躺着三五个倭奴。他顿时大惊失色,一边将背在身后的步枪甩在**前,一边高声叫道:“有刺客!”
或许是担心喊声惊动了门外的巡哨和大营之中数万大军,那位倭人不顾俞大猷招招不离自己的要害之处,突然回身侧步,挥刀就朝着刘大旺砍去。
那位倭人的空门大开,俞大猷原本可以趁此良机,施展杀招,即便不能使他身两处,至少也能使他身负重伤,再无还手之力,到那个时候,无论是将他当场格杀,还是生擒活捉,都不是一件难事。可是,俞大猷出身世袭军户之家,自幼受到自己的父亲——一位不知名的小小的明军百户——的教育,袭职从军而始,无论是做一个小小的百户,还是手握数万大军,从来都是兵不食己不食,兵不寝己不寝,有爱兵如子的古大将之风。今夜遭到倭奴的袭击,照例应该守卫在门外的四名亲兵护卫一定早就被倭奴所杀。但是,那四名亲兵护卫惨死敌手之时,俞大猷并不知情,并且也**了那几名忍者打扮的倭奴,替他们报了仇;此刻自己就在这里,宝剑在手,又怎能容忍倭奴再对自己的军中袍泽痛下**!当下舍弃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千载难逢的杀敌良机,嘴里高声喊道:“小心!退后!”,同时,一个箭步上前,举起手中宝剑,就要替刘大旺抵挡那当头劈下的一刀。
令俞大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倭人实在是万分狡猾,更算准了俞大猷不会坐视自己的兵士被杀,砍向刘大旺的那一刀只是一个虚招,趁他放弃攻击、剑法变调,并且冲到自己近前之际,突然将手中的武刀顺势朝着俞大猷砍下,压住了俞大猷正准备替刘大旺格挡的宝剑,另一只手抽出了怀中的那柄短刀,朝着俞大猷疾刺而来。
高手对决,最重料敌先机,先机一失,就十分被动,甚至处处受制于人。同样的,高手对决,最忌中途变招,前招已变、后招未续之时,很容易被敌人抓住破绽予以反击;更忌判断失误,一旦判断失误,就会被敌人的杀招搞得手忙脚乱。俞大猷可算得上是把这两大忌讳全都犯了,突然的变故让他猝不及防,稍一愣神,那位倭人的短刀已经抵在了他的咽喉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