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承乾怒气冲冲地道:均衡?本侯受了如此奇耻大辱,若是忍气吞声,必然有那见风使舵的官员投到他们那边,又有些落井下石的小人对本侯百般攻讦,此消彼长,如何是好?依你之言,难道还要忍下去么?
俊下臣慢条斯理地道:忍,自然是不必的,不过要讲究一下手段。当年姜黄仪坚决反对立当今大王为王后,当今大王是怎么做的大王暗里不断剪其羽翼,唯独不对姜黄仪本人动手,还在先王面前百般称许、赞誉姜黄仪,以示无私。
直到姜黄仪的羽翼尽除,当今大王大权独掌,这才赐死姜黄仪,这等手段何等高妙?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眼下,侯爷还需竖着姜德胥这根一直和你唱反调的标杆,动不得他,不过其他人么……嘿嘿!
嗯?
田承乾低头沉思良久,霍然抬头道:那你所说的其他人,意指何人?
俊下臣冷冷一笑,道:自然是不识抬举的韦老匹夫!
田承乾恨声道:那韦无知对本侯倨傲无礼,自然也是要整治的,依你之言,是暂且放过姜德胥,先对韦无知下手?
俊下臣道:正是!先扳倒韦无知,然后看看哪个大臣不识抬举,再把他扳倒!用不了多久,百官就会要么投入侯爷门下,要么明哲保身,到那时候,侯爷一呼百诺,而姜德胥之流则成了孤家寡人,不打……他也要倒啦!
田承乾开怀大笑:好!好!你不愧真是本侯的第一智囊啊,那就按你说的办,本侯先忍了姜德胥这口恶气,先拿韦无知那老匹夫开刀!
……
次日早朝已罢,田七娘留下诸相伴驾回到田成殿。到了殿上坐下,又赐了诸位宰相座位,田七娘便笑吟吟地道:明日钱仁杰就要回京了,这一次,钱仁杰用兵巧妙,在叮咛泉歼灭狄人精兵两万余人,功不可没。众卿以为。吾当如何赏赐?
眼下众宰相中,以田承乾地位最高,他既是宰相。又是侯爷,所以在众宰相中排名第一,但是他一直想争北域军权,如今都坏在这钱仁杰手中。听说要封赏钱仁杰,如何愿意。因此便把眼皮一抹,不言不动。
众宰相中排名第二的是郑成尤尤,郑成尤尤是齐初豪门继承人,甚有威望。田七娘登基后大封群臣,又授其爵为国公,所以地位仅在田承乾之下。
一见田承乾无所表示。郑成尤尤便欠身道:大王,臣以为。钱仁杰年事已高,又立下这等大功,圣人体恤臣子,应该让他回京。钱仁杰多年来在北域营田屯粮,戍边守城,可谓劳苦功高,如今又立下这般大功,臣以为,拜其为相,也是应当的。
哦?
田七娘不置可否,笑微微地又看向姜德胥。诸相中,排位第三的是苏良嗣,不过苏良嗣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从年初就不太好,一直告病在家,所以眼下实际上排位第三的就是姜德胥了。
姜德胥听了郑成尤尤所言,心中很是不以为然,他是真正的王亲国戚,在嫡庶之争时,败于庶弟之手……后面,后面当然就是投奔于当时还不显山不漏水的田七娘门下,没想到反而避开姜氏大劫,最终一飞冲天。
这些往事说起来又是一出家庭伦理大戏,虽然这姜德胥也是有人生阅历和曲折之人,但从小养成的清高傲娇不曾改变。那钱仁杰幼时贫寒之极,曾经做过放牛娃,出身高门的姜德胥哪里瞧得起他,一听说要与他同朝为相,顿生反感,便道:
钱仁杰确有大功,然钱仁杰之功劳多建于边陲,一个善于屯田戍边的军中大将,是否就一定当得起宰相的责任呢?臣以为,钱仁杰可以嘉奖升迁,但是拜相却不可不慎,钱仁杰还是留在北域为国守边的好,如此一来,边墙无事,大王才好安心经营内政,于钱仁杰而言,也免得不称宰相之职,坏了他的一世英名!
田七娘神色不变,又复看向坐在他下首的管伯,管伯同样不喜欢钱仁杰,不过他与姜德胥的理由不一样,姜德胥是因为钱仁杰出身寒门,所以本能地轻鄙他,而管伯却是因为他的个性与钱仁杰不同,他嫉恶如仇,很讨厌钱仁杰唾面自干的性子,同时,他也真心认为钱仁杰不配做一个宰相。
管伯道:钱仁杰屯田戍边,勤勤恳恳,确是为国守边的一员名将,不过,宰相者,上佐天子,外抚四夷,内亲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最重要的是知人善任!钱仁杰在这方面可有什么建树么?
臣以为,北域才是钱仁杰大展才干之地,大王若要嘉奖,可以任命钱仁杰为北域诸州检校营田大使兼行军大总管,以其统辖诸州兵马,钱仁杰熟悉燕人和东狄情形,由其镇守西陲,大王可高枕无忧矣!
田七娘又复看向韦无知,韦无知拱手道:臣以为管相所议,甚是妥当。
田七娘淡淡地道:既然众卿多以为钱仁杰宜留守北域,那就依众卿所言吧。不过,这两年来北域多事,钱仁杰虽无北域诸军长之名,却有其实,如果令其为北西域诸军检校营田大使兼行军大总管,不过是为他正了个名,老妇有功必赏,这赏赐可嫌轻了些。嗯!就让钱仁杰再遥领一个军坊流宫侍郎众卿以为如何?
田承乾知道北域兵权他无论如何是拿不到了,只要这朝里不再增加一个跟他唱反调的宰相,他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当下点头称是,其他几位宰相也是连连点头,郑成尤尤一见众宰相的意见都与他不同,便也不再坚持己见。
只有韦无知想了一想,谨慎地提醒道:大王,钱仁杰独领北域兵马,如今有名有实,权柄太重了,按旧制,是否应该选派一位御使充任监军,以分其权?
田七娘摇头道:自古名君遣将,阃外之事悉以委之,鲜有监军之事。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大将若不能独断专行,使一监军掣肘之,军中事务无论大小皆须承禀,以下制上,实为弊端,派兵遣将,不予监军!
韦无知拱手不言,田承乾见他吃瘪,冷冷横他一眼,心中略生快意。
田七娘道:好啦,老妇召你们来,就是为了商议如何赏赐钱仁杰一事,事情既然有了结论,各位宰相都退下吧,管国老留下,朕还有事问你!
众宰相一听都拱手退下,只有管伯一人留下。等到殿上一静,田七娘便含笑问道:国老,你方才说,为宰相者,最重知人善任,所以钱仁杰不宜为相。那么,你认为,钱仁杰不是一个慧眼识人,善于发掘英才的官员么?
管伯略有傲意地道:钱仁杰之才能,仅限于屯田守边,戍卫边墙罢了。臣只听说,他唾面自干、戒骄能忍,脾气么,好得很。至于知人善任的本事,呵呵,臣倒从未听说。
田七娘喔了一声,若无其事地道:今日咨询众卿之前,老妇就已有所决定,无论做什么官,钱仁杰都是依旧要留守边陲的,至少……也要让他再留守两年,给老妇两年的时光,朕能做好收复失地的准备……
管伯一听田七娘对慕华四镇犹不死心,又想进言,田七娘摆手道:意已决,卿无需多言。以钱仁杰之功,老妇这么做,是有些亏欠了他的,不过么……等慕华四镇收复,朕再补偿他吧!
说着,田七娘轻轻一挥手,内侍小海立即捧过一口竹匣子,田七娘淡然笑道:老妇留你下来,是想告诉你,人皆有所短,所谓慧眼如炬,我做不到,你做不到,这世上任何人都做不到,所以,你为宰相,凡事不可武断。这匣中的东西,你拿回去好好看一看!
管伯满腹疑窦,又不好多问,只好接过竹匣,施礼退下。还没回到中书宫,管伯就忍不住了,他把竹匣放在道边一个灯座之上,打开匣子一看,只见里边居然是一摞竹章,粗略一翻,足足有十多份,全是署名臣钱仁杰的奏章。
管伯纳罕不已,连忙打开检视,仔细一看,一张老脸登时火辣辣的,管伯拿着这些奏章,好半晌才无地自容地说道:管伯受钱公大度包容如此之久,直到今日才知他盛德,实是愧对娄公啊!
原来这些奏章都是他当初得罪权相被贬谪地方之后,钱仁杰上书田七娘,大力荐举他有贤有才,堪当大用的。
……
此时,遥儿正在赶往临安黄金地段市中心的路上。
十六家店铺都接收过来了,如今这最繁华的一条街全是自己家店铺,财源滚滚,受用不尽了。遥儿原来对这些身外之物是不甚在意的,可是如今成了东家,总要见见各店掌柜的。
遥儿身着襕袍,锦带缠腰,头戴一领丝织的乌纱幞头,衣冠楚楚,俊俏不凡。小灼做少妇打扮,鹅黄色的窄袖短襦,系一条水绿罗裙,开了脸、修了眉,端庄娴慧,娇艳妩媚。
一男装,一女装,两种风姿。二人这一遭,为的是见一见各处店铺掌柜,安抚一下这些人刚刚换了东家的忐忑心情,谁知这一去,偏又惹出一桩祸端来……(未完待续)
俊下臣慢条斯理地道:忍,自然是不必的,不过要讲究一下手段。当年姜黄仪坚决反对立当今大王为王后,当今大王是怎么做的大王暗里不断剪其羽翼,唯独不对姜黄仪本人动手,还在先王面前百般称许、赞誉姜黄仪,以示无私。
直到姜黄仪的羽翼尽除,当今大王大权独掌,这才赐死姜黄仪,这等手段何等高妙?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眼下,侯爷还需竖着姜德胥这根一直和你唱反调的标杆,动不得他,不过其他人么……嘿嘿!
嗯?
田承乾低头沉思良久,霍然抬头道:那你所说的其他人,意指何人?
俊下臣冷冷一笑,道:自然是不识抬举的韦老匹夫!
田承乾恨声道:那韦无知对本侯倨傲无礼,自然也是要整治的,依你之言,是暂且放过姜德胥,先对韦无知下手?
俊下臣道:正是!先扳倒韦无知,然后看看哪个大臣不识抬举,再把他扳倒!用不了多久,百官就会要么投入侯爷门下,要么明哲保身,到那时候,侯爷一呼百诺,而姜德胥之流则成了孤家寡人,不打……他也要倒啦!
田承乾开怀大笑:好!好!你不愧真是本侯的第一智囊啊,那就按你说的办,本侯先忍了姜德胥这口恶气,先拿韦无知那老匹夫开刀!
……
次日早朝已罢,田七娘留下诸相伴驾回到田成殿。到了殿上坐下,又赐了诸位宰相座位,田七娘便笑吟吟地道:明日钱仁杰就要回京了,这一次,钱仁杰用兵巧妙,在叮咛泉歼灭狄人精兵两万余人,功不可没。众卿以为。吾当如何赏赐?
眼下众宰相中,以田承乾地位最高,他既是宰相。又是侯爷,所以在众宰相中排名第一,但是他一直想争北域军权,如今都坏在这钱仁杰手中。听说要封赏钱仁杰,如何愿意。因此便把眼皮一抹,不言不动。
众宰相中排名第二的是郑成尤尤,郑成尤尤是齐初豪门继承人,甚有威望。田七娘登基后大封群臣,又授其爵为国公,所以地位仅在田承乾之下。
一见田承乾无所表示。郑成尤尤便欠身道:大王,臣以为。钱仁杰年事已高,又立下这等大功,圣人体恤臣子,应该让他回京。钱仁杰多年来在北域营田屯粮,戍边守城,可谓劳苦功高,如今又立下这般大功,臣以为,拜其为相,也是应当的。
哦?
田七娘不置可否,笑微微地又看向姜德胥。诸相中,排位第三的是苏良嗣,不过苏良嗣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从年初就不太好,一直告病在家,所以眼下实际上排位第三的就是姜德胥了。
姜德胥听了郑成尤尤所言,心中很是不以为然,他是真正的王亲国戚,在嫡庶之争时,败于庶弟之手……后面,后面当然就是投奔于当时还不显山不漏水的田七娘门下,没想到反而避开姜氏大劫,最终一飞冲天。
这些往事说起来又是一出家庭伦理大戏,虽然这姜德胥也是有人生阅历和曲折之人,但从小养成的清高傲娇不曾改变。那钱仁杰幼时贫寒之极,曾经做过放牛娃,出身高门的姜德胥哪里瞧得起他,一听说要与他同朝为相,顿生反感,便道:
钱仁杰确有大功,然钱仁杰之功劳多建于边陲,一个善于屯田戍边的军中大将,是否就一定当得起宰相的责任呢?臣以为,钱仁杰可以嘉奖升迁,但是拜相却不可不慎,钱仁杰还是留在北域为国守边的好,如此一来,边墙无事,大王才好安心经营内政,于钱仁杰而言,也免得不称宰相之职,坏了他的一世英名!
田七娘神色不变,又复看向坐在他下首的管伯,管伯同样不喜欢钱仁杰,不过他与姜德胥的理由不一样,姜德胥是因为钱仁杰出身寒门,所以本能地轻鄙他,而管伯却是因为他的个性与钱仁杰不同,他嫉恶如仇,很讨厌钱仁杰唾面自干的性子,同时,他也真心认为钱仁杰不配做一个宰相。
管伯道:钱仁杰屯田戍边,勤勤恳恳,确是为国守边的一员名将,不过,宰相者,上佐天子,外抚四夷,内亲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最重要的是知人善任!钱仁杰在这方面可有什么建树么?
臣以为,北域才是钱仁杰大展才干之地,大王若要嘉奖,可以任命钱仁杰为北域诸州检校营田大使兼行军大总管,以其统辖诸州兵马,钱仁杰熟悉燕人和东狄情形,由其镇守西陲,大王可高枕无忧矣!
田七娘又复看向韦无知,韦无知拱手道:臣以为管相所议,甚是妥当。
田七娘淡淡地道:既然众卿多以为钱仁杰宜留守北域,那就依众卿所言吧。不过,这两年来北域多事,钱仁杰虽无北域诸军长之名,却有其实,如果令其为北西域诸军检校营田大使兼行军大总管,不过是为他正了个名,老妇有功必赏,这赏赐可嫌轻了些。嗯!就让钱仁杰再遥领一个军坊流宫侍郎众卿以为如何?
田承乾知道北域兵权他无论如何是拿不到了,只要这朝里不再增加一个跟他唱反调的宰相,他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当下点头称是,其他几位宰相也是连连点头,郑成尤尤一见众宰相的意见都与他不同,便也不再坚持己见。
只有韦无知想了一想,谨慎地提醒道:大王,钱仁杰独领北域兵马,如今有名有实,权柄太重了,按旧制,是否应该选派一位御使充任监军,以分其权?
田七娘摇头道:自古名君遣将,阃外之事悉以委之,鲜有监军之事。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大将若不能独断专行,使一监军掣肘之,军中事务无论大小皆须承禀,以下制上,实为弊端,派兵遣将,不予监军!
韦无知拱手不言,田承乾见他吃瘪,冷冷横他一眼,心中略生快意。
田七娘道:好啦,老妇召你们来,就是为了商议如何赏赐钱仁杰一事,事情既然有了结论,各位宰相都退下吧,管国老留下,朕还有事问你!
众宰相一听都拱手退下,只有管伯一人留下。等到殿上一静,田七娘便含笑问道:国老,你方才说,为宰相者,最重知人善任,所以钱仁杰不宜为相。那么,你认为,钱仁杰不是一个慧眼识人,善于发掘英才的官员么?
管伯略有傲意地道:钱仁杰之才能,仅限于屯田守边,戍卫边墙罢了。臣只听说,他唾面自干、戒骄能忍,脾气么,好得很。至于知人善任的本事,呵呵,臣倒从未听说。
田七娘喔了一声,若无其事地道:今日咨询众卿之前,老妇就已有所决定,无论做什么官,钱仁杰都是依旧要留守边陲的,至少……也要让他再留守两年,给老妇两年的时光,朕能做好收复失地的准备……
管伯一听田七娘对慕华四镇犹不死心,又想进言,田七娘摆手道:意已决,卿无需多言。以钱仁杰之功,老妇这么做,是有些亏欠了他的,不过么……等慕华四镇收复,朕再补偿他吧!
说着,田七娘轻轻一挥手,内侍小海立即捧过一口竹匣子,田七娘淡然笑道:老妇留你下来,是想告诉你,人皆有所短,所谓慧眼如炬,我做不到,你做不到,这世上任何人都做不到,所以,你为宰相,凡事不可武断。这匣中的东西,你拿回去好好看一看!
管伯满腹疑窦,又不好多问,只好接过竹匣,施礼退下。还没回到中书宫,管伯就忍不住了,他把竹匣放在道边一个灯座之上,打开匣子一看,只见里边居然是一摞竹章,粗略一翻,足足有十多份,全是署名臣钱仁杰的奏章。
管伯纳罕不已,连忙打开检视,仔细一看,一张老脸登时火辣辣的,管伯拿着这些奏章,好半晌才无地自容地说道:管伯受钱公大度包容如此之久,直到今日才知他盛德,实是愧对娄公啊!
原来这些奏章都是他当初得罪权相被贬谪地方之后,钱仁杰上书田七娘,大力荐举他有贤有才,堪当大用的。
……
此时,遥儿正在赶往临安黄金地段市中心的路上。
十六家店铺都接收过来了,如今这最繁华的一条街全是自己家店铺,财源滚滚,受用不尽了。遥儿原来对这些身外之物是不甚在意的,可是如今成了东家,总要见见各店掌柜的。
遥儿身着襕袍,锦带缠腰,头戴一领丝织的乌纱幞头,衣冠楚楚,俊俏不凡。小灼做少妇打扮,鹅黄色的窄袖短襦,系一条水绿罗裙,开了脸、修了眉,端庄娴慧,娇艳妩媚。
一男装,一女装,两种风姿。二人这一遭,为的是见一见各处店铺掌柜,安抚一下这些人刚刚换了东家的忐忑心情,谁知这一去,偏又惹出一桩祸端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