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揭竿为兵
除了确实太累以外,还担心会突然出现一支清兵,杨光率领的五百多人,躲在竹林里,不顾虫蚁骚扰,一休息就是一个白天,期间好几支清兵路过,大家都把心提到嗓子眼,紧张的不得了,但清兵中却没有人去怀疑这片茂密的竹林有什么不妥,只是匆匆而过。
好不容易熬到黄昏时分,杨光正要召集大家再次上路,一个名叫甄二五的农夫跑来向杨光说大家手中都没件兵器,心里实在不踏实,并说他以前在家里砍竹竿为兵器,以竹竿两头锐利的地方为矛尖,曾捅刺死过几个盗贼,建议就在这竹林里砍伐竹竿作为临时的兵器使用。
“竹竿长矛!”杨光的眼睛立即亮了起来,立即想起来,有史书记载,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时,曾有民众削竹为矛助战,倭寇以刀剑企图砍掉竹竿锐利的尖头,长长的竹子被砍掉一截后还是一个尖头,只要使用的人胆气足够,还能用来捅刺。有些时候,精锐的戚家军也使用尖竹竿为武器,倭寇因为这竹竿尖矛吃尽苦头。
杨光立即同意了甄二五的建议,派人前出观察清楚周围十多里都没清兵踪迹,便命令砍伐竹子,人手一杆作为武器,并要甄二五教大家一些简单的使用方法。
杨光见一排排的竹子被砍下来,想到徐瑶徽不会游泳曾两次遇险,觉得这竹子用途还可以多一些,便要人手一杆外,还砍一些短的大竹筒,给那些不会游泳的人在背上绑上四截组成一个长方形,这可以用来当作救生圈,万一清兵杀来,在这河流遍地的长江下游地区,可以跳入河流泅渡逃生,而清兵多是北方人,如没有船只,只能在岸上干瞪眼了。
总算人手有一件“武器”了,杨光再次率领大家上路出发。
但刚上路,杨光又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多数人一天没吃东西了!
在竹林里有人找了一些树叶和野菜吃了,但按那竹林的容量只是少数人才能吃到树叶和野菜。
杨光找来卢文标、张大安、桓智商量了一下,派人到附近搜索了一番,发现有一村庄,但村里的人早已逃亡一空,村边有几十亩的菜地里种有一些青菜、萝卜、黄瓜、冬瓜之类的蔬果。
杨光要队伍改为向那片菜地进发,到了菜地后,大家一拥而上,将各种蔬果摘的摘、拔的拔,弄到边上的溪流里稍为洗洗,便大嚼起来,没吃完的还带着走。
在大家生吃蔬菜时,杨光拿出一张a4纸,写一张借条,借条大意是说他杨光和弟兄们来到贵地,饥肠辘辘无以充饥,他借贵菜地的蔬菜用于充饥,请菜地主人收好此借条,日后好向他杨光追索,他杨光必然连本带利一并奉还。
杨光写好后,用一块石头压在菜地边上,希望菜地主人能看到收起来。
谁也想不到,这菜地生吃蔬菜留的借条,还真的被菜地主人收去了,并在多年后找到杨光,杨光也真的按照承诺连本带利照价奉还。
这成了一段佳话,此处不表。
虽然是生吃蔬菜,但大家都吃了个饱。
这一夜,也许是有了昨夜的经验,虽然还是跌跌撞撞,但速度快多了。
走到半夜时分,走在前头的人突然发现前面不过七八里远的地方一片通明。
“那是什么?”跟在杨光身边的书生卢文标最先开口。
原来这是一些丘陵地带,一条几乎九十度角的弯路,路对面有人打着火把走来,要到很近的距离拐弯时才能发现对方。
“那是火把,可能是清兵的!”
整个队伍迅速停了下来,大家都不敢声张,静待杨光作出决定。
甄二五此时也在杨光身边,他的意见颇为勇敢:“清兵?来的正好。要不要冲上打他娘的?”
杨光看了对面走来的队伍,只见他们打着密密麻麻的火把,至少有好几百人,如果是清兵,己方肯定是打不过的,己方一把火把都没有,对方不可能这时发现己方,己方还有机会躲藏,便心想:你甄二五还真的二百五啊,这次可不能听你的。
杨光默不作声,甄二五见其他人都说话,也不再多说什么,杨光回头观察一下,发现路边右侧是一片丘陵,左侧是一片水田,于是要大家快跑到路边右侧躲起来,不管面前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作出任何动作和声响。
众人刚躲藏起来,就听到对面的人马脚步声,等对方走到杨光等人站立的位置时,大家看到果然又是一队清兵。
这队清兵有七八百人,高举着火把赶路,多数人身上除了背负着武器外,还大包小包叮叮当当的似乎是金银之类的器物,尽管是半夜行军,清兵们都是兴高采烈的,有吹口哨的,有一路哼着小调的,看来他们劫掠收获还真不小。最让路边潜伏众人不能释怀的是,大家发现在队伍中还有很多被推搡着前行的窈窕身影,间中还听到一些哭哭啼啼的抽泣声,那是清兵不知在哪里抓来淫乐的年轻女子,正在被逼着连夜赶路。
伏在草丛中的徐瑶徽气得脸色铁青,一双手握起一对粉拳,几次想跳起来催促杨光带领众人冲出去救下那些女子。
杨光知道自己带的几百人,现在还百分之百是一群乌合之众,没经过训练,甚至连手中的金属武器都没多少件,在同等数量清兵面前冲出去那只有送死的份,杨光唯一能做的是使出穿越前最大的本事:忍,忍,再忍忍……
杨光还提心吊胆地担心这五百多人中有人按捺不住冲出去,那就全完了。
幸好,这五百多人,还都是能认清形势的,没一人敢作出任何的异动。
清兵队伍绵延而过,他们不担心会有什么危险,没有任何搜索或注意一下路边是否有埋伏,在他们的思维中,扬州附近敢反抗的人已全部被杀光了,根本没料到咫尺之遥潜伏着几百人准备将来要他们的命。
等清兵走远,杨光摸索着出来召集大家继续上路,又是跌跌撞撞地向东走了三十多里,天才开始发亮。
此时,杨光发现在路边有个一片丘陵,藤蔓丛林茂密,还算比较适合几百人隐蔽,遂要众人走上去,在天亮之前躲藏起来。
在丛林中,大家都取出昨夜携带的蔬果大吃起来。
天亮后,又有几队清兵匆匆而过,杨光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清兵前进的方向都是往西而去,而且时间越往后,清兵的人数越少。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杨光算了一下时间,今日已是四月月廿九了,这扬州十日大屠杀由四月廿五开始,再过四五日已算接近尾声,清军很大可能是要在扬州“封刀”,并集结兵力,准备渡江进攻南京给予南明朝廷最后一击了。
想到这里,杨光心里打起了算盘:要不要趁清兵主力西进,就在这附近寻找机会打一个小仗,那怕是歼灭二三十个老弱清兵,也好锻炼一下队伍,提振一下士气?
各位读者老爷,能不能一次投多几张不要钱的推荐票来提振一下作者的士气?谢谢!
除了确实太累以外,还担心会突然出现一支清兵,杨光率领的五百多人,躲在竹林里,不顾虫蚁骚扰,一休息就是一个白天,期间好几支清兵路过,大家都把心提到嗓子眼,紧张的不得了,但清兵中却没有人去怀疑这片茂密的竹林有什么不妥,只是匆匆而过。
好不容易熬到黄昏时分,杨光正要召集大家再次上路,一个名叫甄二五的农夫跑来向杨光说大家手中都没件兵器,心里实在不踏实,并说他以前在家里砍竹竿为兵器,以竹竿两头锐利的地方为矛尖,曾捅刺死过几个盗贼,建议就在这竹林里砍伐竹竿作为临时的兵器使用。
“竹竿长矛!”杨光的眼睛立即亮了起来,立即想起来,有史书记载,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时,曾有民众削竹为矛助战,倭寇以刀剑企图砍掉竹竿锐利的尖头,长长的竹子被砍掉一截后还是一个尖头,只要使用的人胆气足够,还能用来捅刺。有些时候,精锐的戚家军也使用尖竹竿为武器,倭寇因为这竹竿尖矛吃尽苦头。
杨光立即同意了甄二五的建议,派人前出观察清楚周围十多里都没清兵踪迹,便命令砍伐竹子,人手一杆作为武器,并要甄二五教大家一些简单的使用方法。
杨光见一排排的竹子被砍下来,想到徐瑶徽不会游泳曾两次遇险,觉得这竹子用途还可以多一些,便要人手一杆外,还砍一些短的大竹筒,给那些不会游泳的人在背上绑上四截组成一个长方形,这可以用来当作救生圈,万一清兵杀来,在这河流遍地的长江下游地区,可以跳入河流泅渡逃生,而清兵多是北方人,如没有船只,只能在岸上干瞪眼了。
总算人手有一件“武器”了,杨光再次率领大家上路出发。
但刚上路,杨光又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多数人一天没吃东西了!
在竹林里有人找了一些树叶和野菜吃了,但按那竹林的容量只是少数人才能吃到树叶和野菜。
杨光找来卢文标、张大安、桓智商量了一下,派人到附近搜索了一番,发现有一村庄,但村里的人早已逃亡一空,村边有几十亩的菜地里种有一些青菜、萝卜、黄瓜、冬瓜之类的蔬果。
杨光要队伍改为向那片菜地进发,到了菜地后,大家一拥而上,将各种蔬果摘的摘、拔的拔,弄到边上的溪流里稍为洗洗,便大嚼起来,没吃完的还带着走。
在大家生吃蔬菜时,杨光拿出一张a4纸,写一张借条,借条大意是说他杨光和弟兄们来到贵地,饥肠辘辘无以充饥,他借贵菜地的蔬菜用于充饥,请菜地主人收好此借条,日后好向他杨光追索,他杨光必然连本带利一并奉还。
杨光写好后,用一块石头压在菜地边上,希望菜地主人能看到收起来。
谁也想不到,这菜地生吃蔬菜留的借条,还真的被菜地主人收去了,并在多年后找到杨光,杨光也真的按照承诺连本带利照价奉还。
这成了一段佳话,此处不表。
虽然是生吃蔬菜,但大家都吃了个饱。
这一夜,也许是有了昨夜的经验,虽然还是跌跌撞撞,但速度快多了。
走到半夜时分,走在前头的人突然发现前面不过七八里远的地方一片通明。
“那是什么?”跟在杨光身边的书生卢文标最先开口。
原来这是一些丘陵地带,一条几乎九十度角的弯路,路对面有人打着火把走来,要到很近的距离拐弯时才能发现对方。
“那是火把,可能是清兵的!”
整个队伍迅速停了下来,大家都不敢声张,静待杨光作出决定。
甄二五此时也在杨光身边,他的意见颇为勇敢:“清兵?来的正好。要不要冲上打他娘的?”
杨光看了对面走来的队伍,只见他们打着密密麻麻的火把,至少有好几百人,如果是清兵,己方肯定是打不过的,己方一把火把都没有,对方不可能这时发现己方,己方还有机会躲藏,便心想:你甄二五还真的二百五啊,这次可不能听你的。
杨光默不作声,甄二五见其他人都说话,也不再多说什么,杨光回头观察一下,发现路边右侧是一片丘陵,左侧是一片水田,于是要大家快跑到路边右侧躲起来,不管面前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作出任何动作和声响。
众人刚躲藏起来,就听到对面的人马脚步声,等对方走到杨光等人站立的位置时,大家看到果然又是一队清兵。
这队清兵有七八百人,高举着火把赶路,多数人身上除了背负着武器外,还大包小包叮叮当当的似乎是金银之类的器物,尽管是半夜行军,清兵们都是兴高采烈的,有吹口哨的,有一路哼着小调的,看来他们劫掠收获还真不小。最让路边潜伏众人不能释怀的是,大家发现在队伍中还有很多被推搡着前行的窈窕身影,间中还听到一些哭哭啼啼的抽泣声,那是清兵不知在哪里抓来淫乐的年轻女子,正在被逼着连夜赶路。
伏在草丛中的徐瑶徽气得脸色铁青,一双手握起一对粉拳,几次想跳起来催促杨光带领众人冲出去救下那些女子。
杨光知道自己带的几百人,现在还百分之百是一群乌合之众,没经过训练,甚至连手中的金属武器都没多少件,在同等数量清兵面前冲出去那只有送死的份,杨光唯一能做的是使出穿越前最大的本事:忍,忍,再忍忍……
杨光还提心吊胆地担心这五百多人中有人按捺不住冲出去,那就全完了。
幸好,这五百多人,还都是能认清形势的,没一人敢作出任何的异动。
清兵队伍绵延而过,他们不担心会有什么危险,没有任何搜索或注意一下路边是否有埋伏,在他们的思维中,扬州附近敢反抗的人已全部被杀光了,根本没料到咫尺之遥潜伏着几百人准备将来要他们的命。
等清兵走远,杨光摸索着出来召集大家继续上路,又是跌跌撞撞地向东走了三十多里,天才开始发亮。
此时,杨光发现在路边有个一片丘陵,藤蔓丛林茂密,还算比较适合几百人隐蔽,遂要众人走上去,在天亮之前躲藏起来。
在丛林中,大家都取出昨夜携带的蔬果大吃起来。
天亮后,又有几队清兵匆匆而过,杨光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清兵前进的方向都是往西而去,而且时间越往后,清兵的人数越少。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杨光算了一下时间,今日已是四月月廿九了,这扬州十日大屠杀由四月廿五开始,再过四五日已算接近尾声,清军很大可能是要在扬州“封刀”,并集结兵力,准备渡江进攻南京给予南明朝廷最后一击了。
想到这里,杨光心里打起了算盘:要不要趁清兵主力西进,就在这附近寻找机会打一个小仗,那怕是歼灭二三十个老弱清兵,也好锻炼一下队伍,提振一下士气?
各位读者老爷,能不能一次投多几张不要钱的推荐票来提振一下作者的士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