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轩,内屋。
明澜坐在罗汉榻上,手里抱着暖炉,偶尔腾出一只手翻书。
她在看《清州纪》,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对清州越来越感兴趣,好像不受控制似的想去了解它。
可是王府里,关于清州的书寥寥无几,就这一本,明澜一天翻几回,都快倒背如流了。
外面,青杏打了帘子进来,她怀里抱着一堆东西,从厚重的帘子里挤进来,东西都掉到了地上。
雪梨见了,就道,“你不是去魏国公府道贺的吗,怎么贺礼拿回来了?”
碧珠把贺礼放下,又将掉地上的人参捡起来放好,搓着手上前,道,“别提了,魏国公府三房三少爷失足落水淹死了,那些去魏国公府道贺的人都出来了,我哪好意思进去,早知道我就后去护国公府了。”
碧珠不止去魏国公府送贺礼,还是顺带去护国公府替明澜给李佩瑶送添妆。
明澜对沈三少爷的死不感兴趣,她道,“佩瑶可让你给我带话了?”
碧珠点点头,又摇摇头,把明澜都弄迷糊了,这到底是带话了还是没有带话?
只听碧珠道,“清柔公主出嫁,花轿着火,李四姑娘有阴影,怕上花轿,李大姑娘让奴婢给世子妃带句话,让表少爷迎亲的时候,花轿一定要仔细检查,一定要万无一失。”
明澜听得一笑,“她是白担心了。”
碧珠啊了一声,望着明澜。
然而明澜只笑不语。
清柔公主坐花轿被烧伤,晚她几天上花轿的姑娘都会心有戚戚,害怕担心在所难免,尤其李贵妃和赵皇后斗了二十年,赵家视护国公府为眼中钉肉中刺,再加上赵皇后认定是李贵妃害的她。
而沐阳侯府又是赵家二少奶奶的娘家,丁氏之前就在聘礼上动手脚,就算她被禁足了,指使人在花轿上动手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沐礼的亲事是沐氏在操办,李佩瑶担心,所以让碧珠给她传话。
但有些事,明澜也帮不了她啊。
三天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因为上次去晋王府差点出事,楚离不许明澜随便出门,哪怕是去沐阳侯府也不行。
而且不止楚离,连沐阳侯和沐礼都不赞同她去,让她好好待在府里养胎,明澜自然就没法去观礼,她还想去看热闹呢。
之前,楚离迎娶明澜的时候,花轿被劫,楚离就说过,他们以后也别想好好娶媳妇。
当众放的话,自然要算数。
楚离放了风,楚三少爷说这么点小事,哪里用得着楚离出马,他出手没轻没重的,别把人新郎官打的上不了床,让新娘子独守空闺就不好了,这么点小事,他们来就行了。
办事之前,请他们美美的搓一顿就行了。
然后,楚三少爷、明郡王、五皇子、凤大少爷,再加上沈大少爷几个,在沐礼迎亲的道路上,横刀立马,那架势,还真有点吓人。
沐礼嘴角抽抽,道,“我都还没到护国公府呢,你们现在就劫花轿是不是太早了一点儿?”
好歹等他把佩瑶从护国公府接出来再劫不迟啊。
楚三少爷摸着马毛道,“每回都一样,多没新意啊。”
沐礼,“……。”
“赶明儿,我请你们吃饭,放过我可好?”沐礼态度恳切。
楚三少爷打着饱嗝道,“晚了,让劫花轿的是我表哥,也就是你表妹夫,当初我们联手劫他的花轿,你以为他会放过我们吗?我表哥可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我今天放过了你,回头我娶妻,他不会放过我啊。”
有这么多兄弟挡在前面,回头他鼻青脸肿的娶妻,也不会太丢脸。
沐礼觉得冤的慌,当初是楚三少爷硬拉着他一起劫花轿的,不是他本意啊,为毛要这么对他?
楚三少爷揉了揉拳头,就朝沐礼冲了过来。
沐礼能不还手吗?
不还手,那一拳头打过来,他肯定得在大喜日子吐血啊。
就这样,两人交上了手,街上一群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表示,这样娶亲才热闹。
楚三少爷一人,沐礼游刃有余,大家只用了七成功力,可几个人联手,沐礼就招架不住了。
左眼和嘴角都有了淤青,新郎官像他这样的有点惨。
当然,花轿也没能保住,被楚三少爷几个给扛跑了,留下沐礼在寒风中凌乱。
没有花轿,让他们怎么迎亲?
不过有楚离骑马娶明澜在前,喜婆也是有见识的人,道,“继续走。”
沐礼顶着挨揍过的脸去了护国公府,本来凤大少爷不打算揍的,毕竟打人不打脸,楚三少爷道,“听他说,他第一次和李四姑娘见面就是鼻青脸肿,今儿是李四姑娘大喜,咱们送她点特别的礼物,人生只如初见,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这个提议,大家一致赞同。
而且揍的和当初一模一样,建安伯世子在一旁指导的。
李佩瑶听丫鬟禀告,心里痒痒,头上戴着凤冠霞帔,她几次歪脑袋,想看看沐礼是不是和她第一次见时一样。
知道沐礼和楚三少爷他们关系好,连享受的待遇都和离王世子一样,护国公府倒没有因为沐礼仪容不整而恼怒,甚至觉得那鼻青脸肿的模样还挺养眼。
但面子还是要有的,护国公摸着胡须道,“也不知道楚三少爷他们什么时候娶亲,孙女婿可不要心慈手软。”
哄堂大笑。
只是外头寒风呼啸,让沐礼带着李佩瑶骑马,李三太太担心女儿受冻。
不过坐花轿有阴影,骑马冷点,总比坐花轿好。
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护国公府嫁女,沐阳侯府娶媳。
这些事,丫鬟把知道的一五一十告知明澜,笑的她肚子都疼,她期待道,“不知道下一个娶妻的是谁,到时候会变什么花样?”
四儿笑道,“劫花轿,不劫新娘子,要是哪一回真劫了新娘才好玩呢。”
碧珠捂嘴笑道,“要真劫了新娘,那还不得闹翻天了?”
屋子里,笑成一团。
谁也没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两丫鬟的笑闹之言,一语成谶。
明澜坐在罗汉榻上,手里抱着暖炉,偶尔腾出一只手翻书。
她在看《清州纪》,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对清州越来越感兴趣,好像不受控制似的想去了解它。
可是王府里,关于清州的书寥寥无几,就这一本,明澜一天翻几回,都快倒背如流了。
外面,青杏打了帘子进来,她怀里抱着一堆东西,从厚重的帘子里挤进来,东西都掉到了地上。
雪梨见了,就道,“你不是去魏国公府道贺的吗,怎么贺礼拿回来了?”
碧珠把贺礼放下,又将掉地上的人参捡起来放好,搓着手上前,道,“别提了,魏国公府三房三少爷失足落水淹死了,那些去魏国公府道贺的人都出来了,我哪好意思进去,早知道我就后去护国公府了。”
碧珠不止去魏国公府送贺礼,还是顺带去护国公府替明澜给李佩瑶送添妆。
明澜对沈三少爷的死不感兴趣,她道,“佩瑶可让你给我带话了?”
碧珠点点头,又摇摇头,把明澜都弄迷糊了,这到底是带话了还是没有带话?
只听碧珠道,“清柔公主出嫁,花轿着火,李四姑娘有阴影,怕上花轿,李大姑娘让奴婢给世子妃带句话,让表少爷迎亲的时候,花轿一定要仔细检查,一定要万无一失。”
明澜听得一笑,“她是白担心了。”
碧珠啊了一声,望着明澜。
然而明澜只笑不语。
清柔公主坐花轿被烧伤,晚她几天上花轿的姑娘都会心有戚戚,害怕担心在所难免,尤其李贵妃和赵皇后斗了二十年,赵家视护国公府为眼中钉肉中刺,再加上赵皇后认定是李贵妃害的她。
而沐阳侯府又是赵家二少奶奶的娘家,丁氏之前就在聘礼上动手脚,就算她被禁足了,指使人在花轿上动手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沐礼的亲事是沐氏在操办,李佩瑶担心,所以让碧珠给她传话。
但有些事,明澜也帮不了她啊。
三天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因为上次去晋王府差点出事,楚离不许明澜随便出门,哪怕是去沐阳侯府也不行。
而且不止楚离,连沐阳侯和沐礼都不赞同她去,让她好好待在府里养胎,明澜自然就没法去观礼,她还想去看热闹呢。
之前,楚离迎娶明澜的时候,花轿被劫,楚离就说过,他们以后也别想好好娶媳妇。
当众放的话,自然要算数。
楚离放了风,楚三少爷说这么点小事,哪里用得着楚离出马,他出手没轻没重的,别把人新郎官打的上不了床,让新娘子独守空闺就不好了,这么点小事,他们来就行了。
办事之前,请他们美美的搓一顿就行了。
然后,楚三少爷、明郡王、五皇子、凤大少爷,再加上沈大少爷几个,在沐礼迎亲的道路上,横刀立马,那架势,还真有点吓人。
沐礼嘴角抽抽,道,“我都还没到护国公府呢,你们现在就劫花轿是不是太早了一点儿?”
好歹等他把佩瑶从护国公府接出来再劫不迟啊。
楚三少爷摸着马毛道,“每回都一样,多没新意啊。”
沐礼,“……。”
“赶明儿,我请你们吃饭,放过我可好?”沐礼态度恳切。
楚三少爷打着饱嗝道,“晚了,让劫花轿的是我表哥,也就是你表妹夫,当初我们联手劫他的花轿,你以为他会放过我们吗?我表哥可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我今天放过了你,回头我娶妻,他不会放过我啊。”
有这么多兄弟挡在前面,回头他鼻青脸肿的娶妻,也不会太丢脸。
沐礼觉得冤的慌,当初是楚三少爷硬拉着他一起劫花轿的,不是他本意啊,为毛要这么对他?
楚三少爷揉了揉拳头,就朝沐礼冲了过来。
沐礼能不还手吗?
不还手,那一拳头打过来,他肯定得在大喜日子吐血啊。
就这样,两人交上了手,街上一群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表示,这样娶亲才热闹。
楚三少爷一人,沐礼游刃有余,大家只用了七成功力,可几个人联手,沐礼就招架不住了。
左眼和嘴角都有了淤青,新郎官像他这样的有点惨。
当然,花轿也没能保住,被楚三少爷几个给扛跑了,留下沐礼在寒风中凌乱。
没有花轿,让他们怎么迎亲?
不过有楚离骑马娶明澜在前,喜婆也是有见识的人,道,“继续走。”
沐礼顶着挨揍过的脸去了护国公府,本来凤大少爷不打算揍的,毕竟打人不打脸,楚三少爷道,“听他说,他第一次和李四姑娘见面就是鼻青脸肿,今儿是李四姑娘大喜,咱们送她点特别的礼物,人生只如初见,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这个提议,大家一致赞同。
而且揍的和当初一模一样,建安伯世子在一旁指导的。
李佩瑶听丫鬟禀告,心里痒痒,头上戴着凤冠霞帔,她几次歪脑袋,想看看沐礼是不是和她第一次见时一样。
知道沐礼和楚三少爷他们关系好,连享受的待遇都和离王世子一样,护国公府倒没有因为沐礼仪容不整而恼怒,甚至觉得那鼻青脸肿的模样还挺养眼。
但面子还是要有的,护国公摸着胡须道,“也不知道楚三少爷他们什么时候娶亲,孙女婿可不要心慈手软。”
哄堂大笑。
只是外头寒风呼啸,让沐礼带着李佩瑶骑马,李三太太担心女儿受冻。
不过坐花轿有阴影,骑马冷点,总比坐花轿好。
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护国公府嫁女,沐阳侯府娶媳。
这些事,丫鬟把知道的一五一十告知明澜,笑的她肚子都疼,她期待道,“不知道下一个娶妻的是谁,到时候会变什么花样?”
四儿笑道,“劫花轿,不劫新娘子,要是哪一回真劫了新娘才好玩呢。”
碧珠捂嘴笑道,“要真劫了新娘,那还不得闹翻天了?”
屋子里,笑成一团。
谁也没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两丫鬟的笑闹之言,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