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大帝与女娲娘娘或许是太想念天水故地了吧,他们做梦都想回到故乡。于是,他们带着小虎儿一起赶往天水圣地。

    一路上,他们倒是不虚此行。大帝他们一边周游天下,一边上观天文,下观地理,他们还一边观察世间万物。期间,他们看过朝阳紫霞东来,他们看过夕阳云蒸霞蔚,他们看过山林叠翠浸染,他们看过江河碧波涛涛,他们看过鸿雁搏击长空,他们看过猛兽奔驰原野。

    那一回回,一幕幕,虽有惊险参伴,却也有波澜壮阔的震撼享受。大帝他们每每都分享着这种淋漓尽致的快意感觉,虽然旅途辛苦了点,但他们心中却也是自在逍遥快乐无比。

    在不知不觉中,大帝和娘娘他们又回到了圣地天水。故地的人们听说羲皇、娲皇回来了,他们便欢声笑语夹道欢迎,那激动的心情也真是不知该怎么做才好了。

    伏羲大帝离乡多年,故乡的情怀也促使他想为家乡做些事情。于是,大帝就亲自设计规划,并亲自带领天水的乡亲,他们在故乡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用山石为基,泥土为墙,茅草为顶的建筑群。大帝给这座建筑群取名为‘龙城’。龙城,也是开天辟地以来世间的第一座建筑群,是为‘天下第一城’。

    而伏羲大帝天生是一个爱钻研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他无论如何都是闲不住的。大帝安顿好了一切,便又开始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凡是大帝想做的事情,他是非做出个成绩来才肯罢休的。

    多年以后,伏羲大帝通过潜心研究和仔细观察,他初步认识了天地万物的自然变化之形态,他也发现了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对立依存的关系。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较为规则的运行规律。

    伏羲大帝通过长期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他首先测出了年、月、日之间的具体关系。

    大帝发现,在一年之内,太阳升起又落下,或者说是白天加夜晚的次数,每年要往返交替三百六十五次,既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

    一年之内,四季要寒来暑往更换一次。而且每次都要经过春夏秋冬这四季的变化,既一年有四季。

    一年之内,月望月朔,月圆月缺要交替十二次,既一年有十二个月。

    每个月之内,差不多要日升日落三十次,既每个月有三十天。

    关于年月日及其它们的具体表现形态,就是我们日常普遍使用的时间单位。即是:一年有四季,有十二个月,有三百六十五天。

    由于伏羲大帝早就发明了象形文字,他还创立了数字和演算计数的方法。因此,他就以掌握的知识做基础,并将自己所发现的天地变化的规律统统记录下来。后来,又经过大帝的精心整理,最古老的历法便从此诞生了。

    伏羲大帝自从创立了古历法之后,便教导人们熟悉运用时间的概念。后来他又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一个更为奇妙的现象。

    原来,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当中,它们总是在相生相克的条件下相互制约依存的。而且,世间所有的四方四维,包括日月星辰在内,它们也总是在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进行有规则地周期变化的。

    为了弄清楚这一系列现象产生的原因,伏羲大帝便开始不断反省自己。他反复询问,到底宇宙空间与天地万物之间的联系法则是什么?对了,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到天地之间去问问包罗万象的大自然了。

    一天,伏羲大帝心里装着一系列问题,他就一直顺着渭河前行。远远地,他就看见前面有一座很圆很圆的圆形小山。小山的四周是一圈低洼的盆地,盆地的四周又是一圈均匀凸起的坡地。而这个盆地又像是镶嵌在小山四周的一个圆圈,那规整的程度简直太完美了,就像是造物主非常用心地画上去的一个周正圆圈一样。

    大帝登上这座山头,他见原来直行的渭河开始变得弯曲,渭河在盆地中央拐了个弯,它又从小山中间穿流而过。而这条曲线型的渭河,又正好将这个圆形盆地均匀地分作两片,且两片的形状基本相似。

    若是将这两片之中的任何一片转上半周,然后再将它重叠起来,或许它们又会完全吻合。而且,更让人不可思意的是,这座小山与渭河交汇的中心点,又不偏不倚正好坐落在这整个大圆的圆心之上。

    大帝简直是看得目瞪口呆,这也真是太神奇了。就因为这样,大帝就根据这座山丘的形状,将它命名为‘卦台山’。大帝又根据这副山水组成的图形,将这整个山河图定名为‘太极图’。

    伏羲大帝站在渭河南岸的卦台山上,他望一眼山上郁树茵茵,又看着绿波荡漾的渭河之水从脚下潺潺流过,便陷入了深深地苦思冥想之中。

    忽然一阵困意袭来,大帝不觉眼皮沉重。他深吸了一口清新空气,本想在四周转转提提神,也好再研究一下这绝妙的奇景。可是,大帝才走了几步,就觉得昏昏欲睡,他就只好倒在一块山石上睡着了。

    朦胧中,伏羲大帝忽然觉得眼前一亮。也不知从何时起,大帝面前竟出现了一幅若隐若现的美丽景象。随着“轰隆隆”一声响雷过后,大帝居然见河对面的山上云雾蒸腾,在那云遮雾绕的半山之间,竟出现了一个喷火的山洞。随即,他又发现有一匹金黄银白相间的龙马,从那山洞之中展翅飞出。

    只见那匹龙马它龙头,龙角,龙脊,马身,金鬃,金睛,它浑身银白,四蹄蹬云,银尾飘飘,一对云翅背后生风。大帝再看,却见那匹龙马口里还衔着一幅山河图。而那匹龙马好像也看到了伏羲大帝,它便从山上荡然飞下,悠然落在渭河中心小岛的分心石上。

    而那幅山河图也有些特别,它看上去像一副精美的图画,它通体分明,黑白相间,闪闪发光。更为精彩的是,它上边的图形有些眼熟。噢!大帝想起来了,这副图上的图案,不正是这副山水的图案吗?它为什么出现在渭河之中?难道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河图’?

    原来这河图是一副太极图,伏羲大帝瞪大了眼睛,他觉得这可是一件稀世的宝贝,我得赶紧将它拿到手才行。于是,大帝竟也一下腾空飞了起来,他也稳稳落在分心石上,并牢牢站在那龙马的面前。

    而那匹龙马好像认识伏羲大帝似得,它竟直接将河图衔到大帝手里。大帝拿过河图,那匹龙马就冲着天空昂首长嘶几声,便又腾空而起,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大帝真是喜出望外,他刚要再仔细看看这幅太极图,却见这河图竟自己滑落到分心石上了。大帝怕弄脏河图,他就暂且跳到水里去了。而这时,分心石却幻化成一幅立体的图案,其间阴阳相缠,光芒四射。而后,只见这幅太极图它开始旋转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大,它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刚柔相济,阴阳互生。

    伏羲大帝百思不得其解,他也弄不懂这其中的奥妙。大帝刚要低头去取那太极河图,却见河中又爬上来一只大乌龟,大乌龟竟立在这渭河之中的分心石上不肯下来。

    大帝本想将乌龟挪开,可好将那幅太极图捡起来,可那只大乌龟竟固执的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大帝再去推它,它干脆缩起脑袋趴在分心石上睡着了。大帝见弄不走大乌龟,他便想离开这里。

    大帝刚要起步,却又看到惊雷滚滚,电光闪闪。渭河上空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直吹得四下浑天蔽日,紧接着一阵暴雨瓢泼而下。

    伏羲大帝忽觉身上骤冷,他激灵打了个寒颤,一睁眼睛却醒了。他发现自己还在卦台山上,淅沥沥的大雨还在下着。大帝忙向山下渭河一望,原来那分心石上果真镶嵌着一副偌大的河图,那幅河图也是这种太极图案。只是,那只大龟却不见了踪影。

    第二天,伏羲大帝就想去寻找那只神龟,可是,他也不知道上哪儿去寻。出了门,大帝就顺着一条小路往前走去。走着走着,他竟鬼使神差地来到了洛河。

    大帝站在洛河边上,看着河水哗啦啦流过,也有鸟儿从头顶飞过,可就是不见神龟的影子。大帝就想,或许是我将梦境当成了现实,也许神龟就并不存在。

    当大帝想要返回的时候,却见从河底游过来一只大神龟。见大神龟来到了自己眼前,可把大帝乐坏了。他低头一望,喔!这是什么?就在这一瞬间,大帝却发现在这只大龟的背上,还背负着很多星星点点的东西。大帝非常惊讶,他便自问:这只老龟为何会在这洛河之中?这些星星点点又代表着什么?

    大帝再看龟背上的图案,便发现这些星星点点所组成的图形,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顺序排列的。大帝不禁要问:渭河之中发现的太极图是一幅河图,而这洛河之中的神秘书图,也或许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洛书’?

    于是,伏羲大帝赶紧将这些星星点点牢记于心,他又迅速返回卦台山上。然后,大帝又找了些大小相仿的石头,将这些石头按照乌龟背上星星点点的形状排列开来。这样,就等于将龟背上的洛书搬到了卦台山上。

    大帝用石头摆好了洛书图形上的每个圆点,便开始仔细研究起来。他先从中心圆点开始,再将那些分散的圆点分别按虚线及实线连接起来,便又出现了一个太极图形。

    大帝继续探讨,他还发现,不管从任何方向穿过洛书的中心点做一条直线,再将这条直线上三个部分的圆点相加,得数都是十五。

    为了更好的诠释洛书的真正含义,伏羲大帝又将自己的儿子虎儿带到卦台山上。他让虎儿面北而立 ,两腿自然分开,两臂平行伸展。这时,虎儿的身体就变成了一个‘大’字。

    当虎儿面向北方站立,他的头顶部位即为上,上边的方位即代表北方,此方位相对应的数字为九;而此时,虎儿背后的两足之间,即为下,数字为一,方位为南方;他的右肩部位数字为二,方位为东北方;他的左肩部位数字为四,方位为西北方;他的身体左边数字为三,方位为西方;他的身体右边数字为七,方位为东方;他的右足部位数字为六,方位为东南方;他的左足部位数字为八,方位为西南方。

    伏羲大帝通过人体方位图所展示的河图洛书,他发现,当一、九为十,或者是四、六为十的时候,此处地理所处的方位为阳半年。如果三、七为十,或者是二、八为十的时候,此处地理所处的方位为阴半年。这便是伏羲大帝发明的,实行十进位制的春秋纪年法。

    河图洛书的发现,让聪明的伏羲大帝豁然开朗,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终于找到了打开天地奥秘的金钥匙。通过这河图洛书,大帝还发现,原来天人合一的密码,天地变数的诠释,就只有一阴一阳,如此简单而已。

    此时伏羲大帝那思维的闸门早就打开了。因而他从中悟出了一生二,二生四,四生万象;既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

    伏羲大帝也由此顿悟出,宇宙万物无一例外都包含着阴和阳,表和里两个方面。就连天与地,日与月,男与女,热与冷,强与弱,生与死,实与虚,白与黑,大与小,长与短,干与湿,正与反,高与低,等等等等,都不外乎这阳与阴的两个方面,这是绝对没错的。

    伏羲大帝突然觉得,这其中的道理太浅显了。这说明,任何事物都会由它的起因、发展,再走向衰亡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要遵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阴极至阳,阳极至阴,阴阳互补,周而复始的规律。这正是宇宙万物对立统一,阴阳平衡的道理。

    于是,伏羲大帝就根据河图洛书的样子画出了一幅图。在这幅图上,大帝还给阴和阳分别构造出了一种善于解读的卦爻符号。大帝用符号“—”代表阳爻,符号“--”代表阴爻。然后,伏羲大帝又将阳爻和阴爻连续进行了三次组合。

    这一组合不要紧,又一个奇迹出现了。因此,大帝造出了一幅非常奇特还又非常实用的八卦图。这幅八卦图,就是所谓的伏羲“先天八卦图”。

    伏羲大帝经过简单的操作,就让乾、坤、坎、离、巽、震、兑、艮这八个基本卦象,构成了代表天、地、水、火、风、雷、泽、山的八卦图形。它们的表现形式既: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伏羲大帝后来又通过用洛书的星象原理,来对北极星进行定位观测。他发现只要观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就能测出天下的四季。他认为若是斗柄指东,则天下为春;若是斗柄指西,则天下为秋;若是斗柄指北,也就是指上,则天下为冬;若是斗柄指南,也就是指下,则天下为夏。

    大帝在研究北斗星的基础上,又发现了相应的八颗大星,大帝便将这八颗大星确定下来。这八颗大星分别是:南方为天际星,北方为北极星,东方为河北星,西方为七公星,东南为四结星,西南为虎贲星,东北为华盖星,西北为天渊星。

    大帝觉得,如果将这八颗大星与八卦对应起来,便是:南离,北坎,东震,西兑,东南巽,西南坤,东北艮,西北乾。

    伏羲大帝通过河图洛书,用阴阳画卦,一画开天。他的八卦图为彷徨中的人们点起了心中的明灯,为迷茫的大地拨开了重重的迷雾。

    除此之外,伏羲大帝还发现了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图的维系原理。他认为,发明这八卦图的意义在于,它能通神明之德,能类万物之情。

    因为这八卦图既能预测未来形势走向,又能点明眼前事态发展的动向。从此,伏羲先天八卦图叩开了解释宇宙万象的大门,成为了万民推崇的解困经典,更被尊崇为中土大地、中华民族的无上瑰宝。

章节目录

天龙配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紫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七纪、伏羲救世 第六章 伏羲画卦-天龙和地龙配吗,天龙配凤,笔趣阁并收藏天龙配凤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