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农庐邀请汪秀才到汉口及“三济堂茶行”去转一转,散散心,随行的还有钱书生、巫青和账房李老先生,以及儿子农天一、女儿农天琴,一行七人。队伍可不小。
正是沮河行船时。这天早上,他们说说笑笑上了船,在沮河码头起航了。
阳光散漫在河面,泛着一抹碎金。
农天一与农天琴第一次坐船,免不了一阵兴奋。俩人在船上嬉闹,从船头走向船尾,看完左边,又看右边,来回穿梭。
农天琴说:“哥,你看,丹霞山映在河里面了,还在动呢。”
农天一笑着说:“妹妹,你看,那块岩石把个头伸进了河的中间了。”
巫青也是第一次坐船,在后面就跟着两个孩子,看看这既熟悉又新鲜的风光,时不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河风吹拂着她的脸颊,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刮过……
航行是单调的,船上是寂寞的,好在人多,打发时间的法子也多,也就不觉得行船漫长了。
一路沿沮河下行,他们平安到了沙市,然后转船下汉口。经过一路颠簸,几天后,他们顺利抵达汉口码头。
这天上午,秦玉河、韩之楠已经在码头等候多时,一见到他们,甚是亲切,那高兴劲难以言表,大家彼此问候,相互嘘寒问暖。
这时,他们进到“三济堂茶楼”了。
汪秀才跟农庐说:“茶楼气派,有我们楚人的遗风。”
农庐说:“有请先生上楼歇息。”
巫青四处打量,就像见到久未谋面的亲人,眼中充满挂念和喜悦!
韩之楠说:“嫂子,一路辛苦了,先请休息。”
巫青笑道:“还好,你们才辛苦啊!”
钱书生在一旁打趣道:“他是应该的。”
随后大家笑了。
这时,他们到了一个雅间坐下来。每人面前一杯茶,飘着香,仿佛荆山的云雾在眼前游动。这茶,已经爬山涉水上千里。
秦玉河简单介绍了茶楼的经营情况,最后他说道:“希望大家尽兴玩,看看大都市,逛逛大汉口,我们保证服务周到,让大家满意!”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随后,他们吃过饭,就各忙各的了。
农庐安排农天一跟着账房李老先生学记账、算账、盘账、查账等事宜。这边,韩之楠带路,领着巫青、钱书生和农天琴上了公园游玩,秦玉河负责茶楼生意,农庐陪着汪秀才在茶楼到处转转,并逐一介绍。过了一会,秦玉河叫汪秀才去喝茶。
茶客们站在茶楼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汉江的良辰美景,好不惬意。
望穿汉江水色,江水仿佛在熊熊燃烧。极目远眺,江水弯弯,舟楫急驶,一派繁忙景象。
这时,茶楼来了一位怪怪的茶客,说要与茶楼主人品茗。
刚好农庐在一旁,便说道:“我就是。”
于是,农庐坐下来,与茶客对饮,农庐触景生情,心里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便举起茶杯,吟了一句诗:
“有情待客何须酒?促膝把盏好品茶。”
茶客立即回复:
“无情未必真君子,握杯清茶亦醉人。”
众茶客连声叫好。
过了一会,这位茶客突然起身,沉吟片刻,说出上联: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大约半个时辰,无人应对。这时,茶楼里悄悄的,正在尴尬时分,农天一忽然出现了,他说出下联:“论豪杰,谈古今,喝它几杯。”
众茶客击掌叫绝。
正在兴头上,一只白绒绒的大狗突然窜上了茶楼,凶巴巴的,搞的茶客十分扫兴。
有一些茶客怕狗,见了这庞然大物,吓得退避三舍,几个胆小的竟然尖叫着纷纷跑出了茶楼。这不影响生意吗?
秦玉河本来在茶室喝茶,见外面有大动静,就赶紧跑出来,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是顺手操起一根竹扁担劈下去。那白狗惨叫一声,便倒在地上了。秦玉河赶紧吩咐伙计收拾场子。然后,他说声对不起,让大家继续喝茶。
大约半个时辰的样子,狗主人带着几个人气势汹汹地跑来,他们是上门来找茬的。
这时,只见狗主人拿起身边的一个茶壶,使劲往地上一摔,随即又摔了一个茶杯,茶壶茶杯立即成了碎片,洒落一地,一片狼藉。
为了不影响生意,尽管心里不舒服,秦玉河也只得赔钱了事,打发他们走人。
谁知,狗主人却赖着不走,不依不饶,还骂骂咧咧的。
秦玉河已有几分不满,大声吼道,是你坏了规矩在先,你还想怎样?
狗主人耍无赖,跷起二郎腿,一字一顿地说,给我上门道歉。
秦玉河理直气壮地说,办不到!
狗主人说,那好,咱们走着瞧。狗主人一挥手,一伙人扬长而去。
那狗主人走后,茶客们才一个一个地小心翼翼地走出来,有的过来安慰秦玉河:舍财免灾!
此时,一茶客为了调节气氛,扫去刚才的不快,又吟起对联来:
“山悠悠,水悠悠,开门一笑无烦忧。”
秦玉河无心对什么对子,正在恼怒之时,农天一又出现了,他为了让茶客尽兴,不让茶楼冷场,也不忘附庸风雅,他就果断地接了下联: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有缘中。”
众茶客一阵夸奖,年轻人了不起!
秦玉河一听,满脸是笑,农庐在一旁看得仔细,不觉心头一喜,脸上眉角都像开出了花朵,灿灿的。
刚才的不快烟消云散,秦玉河走过来,笑着对农庐说:“天一长大了,今天给我们三济堂撑了面子,有出息!”
农庐“嗯”了一声,深情地看着农天一。
对完对联,农天一便回账房忙去了。
这时,汪秀才从茶室走出来,农庐便与他一起来到茶楼外。
汪秀才一眼望过去,直溜溜的一条街,依次是百货店、染坊、豆腐坊、肉铺、当铺、杂货铺的招牌。“三济堂”茶馆正好开在街市中心,也就最热闹了。
汪秀才说:“这个地理位置好,尽得两边风水。”
农庐之前没有意识到,经汪秀才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便连连点头。
快到傍晚,韩之楠、巫青和农天琴才回来。他们拎着大包小包,采购了不少东西,满载而归。
吃晚饭时,秦玉河把今天遇到的新鲜事与大家叨咕了一遍,并且对农天一大加赞赏:“今天,天一给我们三济堂长脸了!”
大家听后,连声称赞“好样的!”
汪秀才也十分开心,毕竟是自己带过的学生:“天一,来,我俩喝一杯。”
农天一连忙起身,走到汪秀才身边,恭恭敬敬地举起酒杯:“多谢先生的教诲!”随即,师生俩碰杯,一杯见底。
巫青听了,也为儿子的举动感到高兴。
一位真正的茶客,能从茶中领悟世道人心,能以清明之眼,遥望人生绚烂之后的平淡,“惟宁静以致远”,即是茶客所信奉之道。
如果一定要为茶道下个定义的话,那也只能感叹:
“道可道,非常道;
茗可茗,非常茗”。
正是沮河行船时。这天早上,他们说说笑笑上了船,在沮河码头起航了。
阳光散漫在河面,泛着一抹碎金。
农天一与农天琴第一次坐船,免不了一阵兴奋。俩人在船上嬉闹,从船头走向船尾,看完左边,又看右边,来回穿梭。
农天琴说:“哥,你看,丹霞山映在河里面了,还在动呢。”
农天一笑着说:“妹妹,你看,那块岩石把个头伸进了河的中间了。”
巫青也是第一次坐船,在后面就跟着两个孩子,看看这既熟悉又新鲜的风光,时不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河风吹拂着她的脸颊,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刮过……
航行是单调的,船上是寂寞的,好在人多,打发时间的法子也多,也就不觉得行船漫长了。
一路沿沮河下行,他们平安到了沙市,然后转船下汉口。经过一路颠簸,几天后,他们顺利抵达汉口码头。
这天上午,秦玉河、韩之楠已经在码头等候多时,一见到他们,甚是亲切,那高兴劲难以言表,大家彼此问候,相互嘘寒问暖。
这时,他们进到“三济堂茶楼”了。
汪秀才跟农庐说:“茶楼气派,有我们楚人的遗风。”
农庐说:“有请先生上楼歇息。”
巫青四处打量,就像见到久未谋面的亲人,眼中充满挂念和喜悦!
韩之楠说:“嫂子,一路辛苦了,先请休息。”
巫青笑道:“还好,你们才辛苦啊!”
钱书生在一旁打趣道:“他是应该的。”
随后大家笑了。
这时,他们到了一个雅间坐下来。每人面前一杯茶,飘着香,仿佛荆山的云雾在眼前游动。这茶,已经爬山涉水上千里。
秦玉河简单介绍了茶楼的经营情况,最后他说道:“希望大家尽兴玩,看看大都市,逛逛大汉口,我们保证服务周到,让大家满意!”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随后,他们吃过饭,就各忙各的了。
农庐安排农天一跟着账房李老先生学记账、算账、盘账、查账等事宜。这边,韩之楠带路,领着巫青、钱书生和农天琴上了公园游玩,秦玉河负责茶楼生意,农庐陪着汪秀才在茶楼到处转转,并逐一介绍。过了一会,秦玉河叫汪秀才去喝茶。
茶客们站在茶楼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汉江的良辰美景,好不惬意。
望穿汉江水色,江水仿佛在熊熊燃烧。极目远眺,江水弯弯,舟楫急驶,一派繁忙景象。
这时,茶楼来了一位怪怪的茶客,说要与茶楼主人品茗。
刚好农庐在一旁,便说道:“我就是。”
于是,农庐坐下来,与茶客对饮,农庐触景生情,心里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便举起茶杯,吟了一句诗:
“有情待客何须酒?促膝把盏好品茶。”
茶客立即回复:
“无情未必真君子,握杯清茶亦醉人。”
众茶客连声叫好。
过了一会,这位茶客突然起身,沉吟片刻,说出上联: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大约半个时辰,无人应对。这时,茶楼里悄悄的,正在尴尬时分,农天一忽然出现了,他说出下联:“论豪杰,谈古今,喝它几杯。”
众茶客击掌叫绝。
正在兴头上,一只白绒绒的大狗突然窜上了茶楼,凶巴巴的,搞的茶客十分扫兴。
有一些茶客怕狗,见了这庞然大物,吓得退避三舍,几个胆小的竟然尖叫着纷纷跑出了茶楼。这不影响生意吗?
秦玉河本来在茶室喝茶,见外面有大动静,就赶紧跑出来,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是顺手操起一根竹扁担劈下去。那白狗惨叫一声,便倒在地上了。秦玉河赶紧吩咐伙计收拾场子。然后,他说声对不起,让大家继续喝茶。
大约半个时辰的样子,狗主人带着几个人气势汹汹地跑来,他们是上门来找茬的。
这时,只见狗主人拿起身边的一个茶壶,使劲往地上一摔,随即又摔了一个茶杯,茶壶茶杯立即成了碎片,洒落一地,一片狼藉。
为了不影响生意,尽管心里不舒服,秦玉河也只得赔钱了事,打发他们走人。
谁知,狗主人却赖着不走,不依不饶,还骂骂咧咧的。
秦玉河已有几分不满,大声吼道,是你坏了规矩在先,你还想怎样?
狗主人耍无赖,跷起二郎腿,一字一顿地说,给我上门道歉。
秦玉河理直气壮地说,办不到!
狗主人说,那好,咱们走着瞧。狗主人一挥手,一伙人扬长而去。
那狗主人走后,茶客们才一个一个地小心翼翼地走出来,有的过来安慰秦玉河:舍财免灾!
此时,一茶客为了调节气氛,扫去刚才的不快,又吟起对联来:
“山悠悠,水悠悠,开门一笑无烦忧。”
秦玉河无心对什么对子,正在恼怒之时,农天一又出现了,他为了让茶客尽兴,不让茶楼冷场,也不忘附庸风雅,他就果断地接了下联: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有缘中。”
众茶客一阵夸奖,年轻人了不起!
秦玉河一听,满脸是笑,农庐在一旁看得仔细,不觉心头一喜,脸上眉角都像开出了花朵,灿灿的。
刚才的不快烟消云散,秦玉河走过来,笑着对农庐说:“天一长大了,今天给我们三济堂撑了面子,有出息!”
农庐“嗯”了一声,深情地看着农天一。
对完对联,农天一便回账房忙去了。
这时,汪秀才从茶室走出来,农庐便与他一起来到茶楼外。
汪秀才一眼望过去,直溜溜的一条街,依次是百货店、染坊、豆腐坊、肉铺、当铺、杂货铺的招牌。“三济堂”茶馆正好开在街市中心,也就最热闹了。
汪秀才说:“这个地理位置好,尽得两边风水。”
农庐之前没有意识到,经汪秀才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便连连点头。
快到傍晚,韩之楠、巫青和农天琴才回来。他们拎着大包小包,采购了不少东西,满载而归。
吃晚饭时,秦玉河把今天遇到的新鲜事与大家叨咕了一遍,并且对农天一大加赞赏:“今天,天一给我们三济堂长脸了!”
大家听后,连声称赞“好样的!”
汪秀才也十分开心,毕竟是自己带过的学生:“天一,来,我俩喝一杯。”
农天一连忙起身,走到汪秀才身边,恭恭敬敬地举起酒杯:“多谢先生的教诲!”随即,师生俩碰杯,一杯见底。
巫青听了,也为儿子的举动感到高兴。
一位真正的茶客,能从茶中领悟世道人心,能以清明之眼,遥望人生绚烂之后的平淡,“惟宁静以致远”,即是茶客所信奉之道。
如果一定要为茶道下个定义的话,那也只能感叹:
“道可道,非常道;
茗可茗,非常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