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和熹传》更多支持!
第二十七章李合
刘肇回宫后,脑中一直浮现黄隽的身影,心中说不出来的难过。这是他第一次处死人命,而且还是自己的心腹之人。他酒量很窄,连着喝了几天酒才能酩酊入睡,懊恼和痛苦如针一般刺着他的心。
足有一个月后,第一场雪来临之时,天地万物白茫茫一片,满天飞舞的雪花让他才感到心情好了一些。蔡伦照例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致,因为他常饮酒入睡,和他争辨了许久。可是皇帝想要喝酒,他又怎么拦得住。只得找恒郁诉苦。
恒郁听了他的话,只轻轻地一笑,“蔡大人,皇帝是有心事吧!老夫会和陛下谈谈,听听他的想法。”
其实恒郁也发现了刘肇的不同,他做为帝师,每天与皇帝相处,不可能看不到皇帝的心情重重,不过他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隐忍为上,并没有提醒刘肇该如何做。
既然蔡伦提起,他觉得应该来解一解皇帝的心结了。
当讲解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时,他看了一眼,正认真听讲的皇帝,和颜悦色地说道:“陛下,这句话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任用贤才不能三心二意,废除奸邪不可举棋不定,任贤有贰心则如无任,去邪有犹豫则如不去,结果,贤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奸邪反而更为猖獗。就是告诉我们任贤去邪要坚定不移啊!”
见刘肇认真思考,他又说道:“陛下,老臣不知道陛下为任何而忧心忡忡,不过作为一国之君,陛下如此举动,却没有了为君之相。”
刘肇目光霍然一亮,“老师,朕前几日第一次赐死了一个人,但那人却是我的一个心腹,而他也并没有犯什么错,只是有一个人说,他是小人,无德之人,会对我有影响,所以朕竟然同意,并把他杀了。此事,让朕心中难过,每天思之,都觉得对之不起。看来恩师也发现了朕这几日有心事。不过,刚才恩师给朕讲解的这句话,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却让朕明白,朕并没有做错,成大事者,当断则断,如果为此而让朕一直消沉下去,真如恩师所言,再没有了当君王之相,实在是朕的不是。”
他见恒郁笑着点头,心中更加清明一片,“恩师,你可知道陆璠此人吗?”
恒郁点头道,“此人大才,只可惜无心仕途,陛下是在敬陵遇到他吗?”
“不错,他果然如恩师所言,不想入朝为官,但他却向朕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李合,不知恩师是否听说过此人?”他看着恒郁,希望多得到一些关于李合的事情。
“哈哈哈!”恒郁大笑道:“陛下,李是说李合吗?”
“不错!”
“此人老臣倒是也听说过一二,他非凡品,有他助益,陛下,百事无忧!”恒郁手捻须髯,微微点头。
这样一说,刘肇不仅有些失笑,“老师,你可知他是什么样的人?”
“李合是字孟节,本是汉中南郑人。他的父样李颉,以擅长儒学着称,后来做官做到博士。李合继承父业,学习入学,在父亲的帮助下,在太学学习。当时我曾与他有过几面之缘,是以知道他的本事。
先帝时,他少年意气,曾写文章指出朝廷时弊,先帝因为他文采非凡,拿他的文章当众朗读,还引为笑谈。窦家的夏阳候窦瑰喜欢儒家经典,曾去拜访他,他却关门不见,只道自己并非容身避害之人,为什么要以言取怨呢?他少时曾得名师教习,不仅文采出众,而且武艺极佳。他虽通晓《五经》,但是他最擅长的是《河洛》风星,也就是看象,然后预测明天发生什么事。对于这个学问,别人都不知道,我却深知一二。
南郑县里便征召他做过幕门候吏,但是他对官场之事深恶痛绝,做过一年后,辞职归隐,从此不知所终。但重要的一点是,此人是正人君子,定会为陛下献策,决不会对太后一党容情。”恒郁目光闪烁,低低地声音对刘肇讲着李合之事,一边若无其事的呷了一口水,但心里却翻腾得厉害。
他本来洁身自好,不喜朝堂之争,成为帝师,也是由于窦太后的一句话,但是他知道,早晚皇帝会主持朝政,外戚无论现在多么的嚣张,总会有败落的一天。
小皇帝虽幼小,却心思慎密,每遇事情,都会思虑过重,自己身为帝师,又不得不出言提醒,只是如此一来,便有可能得罪窦氏一族。可能以后与世无争的日子要结束了。
刘肇却不知道他有怎样的想法,却对李合其人好奇之极。他背着手,在案几前转了几转,看着地面上的双虎分珠图案的地毯,沉思了许久,才喃喃自语道:“恩师,我想找到李合,为朕之师。先帝只有我和清河王两个儿子,我可以把清河王宣诏入京,李合就住在清河王府。朕自幼与清河王感情笃深,常去探望,自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而我也可借此,得李合助益。朕身边除了恩师,便没有可以信任之人,常觉独立难支,如今兄长和他都在朕的身边,朕也可以放心得下了。”
恒郁见他瞬间已想好了对策,不由欣喜不已,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沉了沉,攸然说道:“陛下,坐下吧,臣还没上完课呢!”
李合将甘英派去与清河王同行,甘英虽从他习武,他却深知此人性格,此人能力非凡,早晚可建功立业,怎可在这乡间竹林之中陪伴自己呢?正好有清河王来此,便将甘英派给清河王,想来他必会立下不朽之功。
这一日,见日影西沉,屋中却清冷得厉害,他点着了炭火,看着那火光出神。眸子中映出火光闪闪,让他的脸显得暗影沉沉。
突然炭火中噼啪做响,他一愣,掐指算了算,脸上露出意外的表情。他披衣来到门口,却见二人踏雪而来,二人皆披着厚厚的兔毛皮的斗篷,陡然见他立在门口,都吓了一跳,踟蹰着,还是向他走了过来。
“二位臣子可是从京中而来?”李合将门打开问道。
“你怎么知道?”其中一人问道。
“刚才我房中炭火噼啪做响,便知有客到,又见二颗使星分野到此,所以便知此事。二位可是京中来的使者?”李合指着星星笑着说道。
“先生说得对啊,我们二人确实为陛下所托,来此寻访一位高人。”李合请二人进屋后,其中一人对着他行礼道:“再下崔元基,这位是洛信。敢问先生,可是李合,李孟节吗?”
李合打量了他们一眼,笑道,“风雪大,路程远,两位先歇息一下,喝杯热酒,暖暖肚肠!”说罢竟自热起酒来。
崔元基看了一眼洛信,他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不知是何用意,只得坐下,脸上阴晴不定。火光一闪一闪,二人脱下斗篷,也感到身体渐渐暖和起来。
不一会,酒温好了,李合将斛放到二人面前,斟了酒,才开口说道:“《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很多事情总会有好的开头,结局却不一定能好。我在这山中,春看桃花,冬看雪,闲时登山,忙时读书舞剑,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又何必于名利场中,走一个过场,最终落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抑郁而终呢?”
洛信道:“先生如此年纪,若久在这深山之中,不思进取,不是白白的辜负了大好的学问吗?难道先生的学问,只是用来测算今日客从何来,明日客往何处吗?那不如做个街头算命先生,还能讨口饭吃。”
他说得难听,李合听了却呵呵冷笑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你等说了无用,在此休息一夜,明早回京复命吧,就说我李合不喜官场争斗,做不了什么高官。”
崔元基听了反笑道:“先生是以为我们找你出仕为官吧,非也,我们找你,是受陛下所托,求先生帮陛下除奸佞,去小人,保我大汉河山的。”
李合诧异的看了一眼崔元基,轻咬了下唇,神色阴郁了下来。他自己早年间何尝不是满腔热血,一颗忠心,殚精竭虑,为国家社稷计,上书朝廷,却只落得一个笑柄,成了一个大汉朝的笑话。之所以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只是自我把持着,不想再落得被人耻笑的结果。
他怎么不知为人臣,止于敬的道理。只是,一旦进入这个事非场,再想脱身可就难了。
他突然冷静了下来,用高傲冷漠的声音道:“两位,天寒路远,想必很累了吧,就在这个房中休息一宿,明早请回吧!”
说完,他转身出屋,到了庭院当中,觉得一腔血气涌到头顶,看着漫天飘舞的雪花,长叹一声,轻展双臂,练了一套拳法。他时而身轻如柳,坚如金石,时面动如江河,静如山岳,时而虎威比猛,鹰扬比疾,拳法似是悠然,却尽展大雅之风,看得在门内观看的二人,如痴如醉,不能自己。待到他收拳直立,气息稳健,面色如常。院中的落雪被他的拳脚所带,已扫得干净。
崔元基叹道:“此人不仅文采卓然,拳法也如此精妙,怪不得陛下一定要我们将此人带回。可是听他话中之意,竟是不肯随我们回京,我们又如何完成陛下所托呢?”
洛信微笑道:“你可看出他拳中之意,我猜,我们明天再劝说于他,这几日软磨硬泡,他定会答应。”说罢,看着走进偏房中的李合,脸上的肌肉跳动了几下,自己也不仅打了一个寒噤!(小说《和熹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二十七章李合
刘肇回宫后,脑中一直浮现黄隽的身影,心中说不出来的难过。这是他第一次处死人命,而且还是自己的心腹之人。他酒量很窄,连着喝了几天酒才能酩酊入睡,懊恼和痛苦如针一般刺着他的心。
足有一个月后,第一场雪来临之时,天地万物白茫茫一片,满天飞舞的雪花让他才感到心情好了一些。蔡伦照例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致,因为他常饮酒入睡,和他争辨了许久。可是皇帝想要喝酒,他又怎么拦得住。只得找恒郁诉苦。
恒郁听了他的话,只轻轻地一笑,“蔡大人,皇帝是有心事吧!老夫会和陛下谈谈,听听他的想法。”
其实恒郁也发现了刘肇的不同,他做为帝师,每天与皇帝相处,不可能看不到皇帝的心情重重,不过他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隐忍为上,并没有提醒刘肇该如何做。
既然蔡伦提起,他觉得应该来解一解皇帝的心结了。
当讲解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时,他看了一眼,正认真听讲的皇帝,和颜悦色地说道:“陛下,这句话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任用贤才不能三心二意,废除奸邪不可举棋不定,任贤有贰心则如无任,去邪有犹豫则如不去,结果,贤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奸邪反而更为猖獗。就是告诉我们任贤去邪要坚定不移啊!”
见刘肇认真思考,他又说道:“陛下,老臣不知道陛下为任何而忧心忡忡,不过作为一国之君,陛下如此举动,却没有了为君之相。”
刘肇目光霍然一亮,“老师,朕前几日第一次赐死了一个人,但那人却是我的一个心腹,而他也并没有犯什么错,只是有一个人说,他是小人,无德之人,会对我有影响,所以朕竟然同意,并把他杀了。此事,让朕心中难过,每天思之,都觉得对之不起。看来恩师也发现了朕这几日有心事。不过,刚才恩师给朕讲解的这句话,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却让朕明白,朕并没有做错,成大事者,当断则断,如果为此而让朕一直消沉下去,真如恩师所言,再没有了当君王之相,实在是朕的不是。”
他见恒郁笑着点头,心中更加清明一片,“恩师,你可知道陆璠此人吗?”
恒郁点头道,“此人大才,只可惜无心仕途,陛下是在敬陵遇到他吗?”
“不错,他果然如恩师所言,不想入朝为官,但他却向朕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李合,不知恩师是否听说过此人?”他看着恒郁,希望多得到一些关于李合的事情。
“哈哈哈!”恒郁大笑道:“陛下,李是说李合吗?”
“不错!”
“此人老臣倒是也听说过一二,他非凡品,有他助益,陛下,百事无忧!”恒郁手捻须髯,微微点头。
这样一说,刘肇不仅有些失笑,“老师,你可知他是什么样的人?”
“李合是字孟节,本是汉中南郑人。他的父样李颉,以擅长儒学着称,后来做官做到博士。李合继承父业,学习入学,在父亲的帮助下,在太学学习。当时我曾与他有过几面之缘,是以知道他的本事。
先帝时,他少年意气,曾写文章指出朝廷时弊,先帝因为他文采非凡,拿他的文章当众朗读,还引为笑谈。窦家的夏阳候窦瑰喜欢儒家经典,曾去拜访他,他却关门不见,只道自己并非容身避害之人,为什么要以言取怨呢?他少时曾得名师教习,不仅文采出众,而且武艺极佳。他虽通晓《五经》,但是他最擅长的是《河洛》风星,也就是看象,然后预测明天发生什么事。对于这个学问,别人都不知道,我却深知一二。
南郑县里便征召他做过幕门候吏,但是他对官场之事深恶痛绝,做过一年后,辞职归隐,从此不知所终。但重要的一点是,此人是正人君子,定会为陛下献策,决不会对太后一党容情。”恒郁目光闪烁,低低地声音对刘肇讲着李合之事,一边若无其事的呷了一口水,但心里却翻腾得厉害。
他本来洁身自好,不喜朝堂之争,成为帝师,也是由于窦太后的一句话,但是他知道,早晚皇帝会主持朝政,外戚无论现在多么的嚣张,总会有败落的一天。
小皇帝虽幼小,却心思慎密,每遇事情,都会思虑过重,自己身为帝师,又不得不出言提醒,只是如此一来,便有可能得罪窦氏一族。可能以后与世无争的日子要结束了。
刘肇却不知道他有怎样的想法,却对李合其人好奇之极。他背着手,在案几前转了几转,看着地面上的双虎分珠图案的地毯,沉思了许久,才喃喃自语道:“恩师,我想找到李合,为朕之师。先帝只有我和清河王两个儿子,我可以把清河王宣诏入京,李合就住在清河王府。朕自幼与清河王感情笃深,常去探望,自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而我也可借此,得李合助益。朕身边除了恩师,便没有可以信任之人,常觉独立难支,如今兄长和他都在朕的身边,朕也可以放心得下了。”
恒郁见他瞬间已想好了对策,不由欣喜不已,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沉了沉,攸然说道:“陛下,坐下吧,臣还没上完课呢!”
李合将甘英派去与清河王同行,甘英虽从他习武,他却深知此人性格,此人能力非凡,早晚可建功立业,怎可在这乡间竹林之中陪伴自己呢?正好有清河王来此,便将甘英派给清河王,想来他必会立下不朽之功。
这一日,见日影西沉,屋中却清冷得厉害,他点着了炭火,看着那火光出神。眸子中映出火光闪闪,让他的脸显得暗影沉沉。
突然炭火中噼啪做响,他一愣,掐指算了算,脸上露出意外的表情。他披衣来到门口,却见二人踏雪而来,二人皆披着厚厚的兔毛皮的斗篷,陡然见他立在门口,都吓了一跳,踟蹰着,还是向他走了过来。
“二位臣子可是从京中而来?”李合将门打开问道。
“你怎么知道?”其中一人问道。
“刚才我房中炭火噼啪做响,便知有客到,又见二颗使星分野到此,所以便知此事。二位可是京中来的使者?”李合指着星星笑着说道。
“先生说得对啊,我们二人确实为陛下所托,来此寻访一位高人。”李合请二人进屋后,其中一人对着他行礼道:“再下崔元基,这位是洛信。敢问先生,可是李合,李孟节吗?”
李合打量了他们一眼,笑道,“风雪大,路程远,两位先歇息一下,喝杯热酒,暖暖肚肠!”说罢竟自热起酒来。
崔元基看了一眼洛信,他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不知是何用意,只得坐下,脸上阴晴不定。火光一闪一闪,二人脱下斗篷,也感到身体渐渐暖和起来。
不一会,酒温好了,李合将斛放到二人面前,斟了酒,才开口说道:“《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很多事情总会有好的开头,结局却不一定能好。我在这山中,春看桃花,冬看雪,闲时登山,忙时读书舞剑,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又何必于名利场中,走一个过场,最终落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抑郁而终呢?”
洛信道:“先生如此年纪,若久在这深山之中,不思进取,不是白白的辜负了大好的学问吗?难道先生的学问,只是用来测算今日客从何来,明日客往何处吗?那不如做个街头算命先生,还能讨口饭吃。”
他说得难听,李合听了却呵呵冷笑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你等说了无用,在此休息一夜,明早回京复命吧,就说我李合不喜官场争斗,做不了什么高官。”
崔元基听了反笑道:“先生是以为我们找你出仕为官吧,非也,我们找你,是受陛下所托,求先生帮陛下除奸佞,去小人,保我大汉河山的。”
李合诧异的看了一眼崔元基,轻咬了下唇,神色阴郁了下来。他自己早年间何尝不是满腔热血,一颗忠心,殚精竭虑,为国家社稷计,上书朝廷,却只落得一个笑柄,成了一个大汉朝的笑话。之所以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只是自我把持着,不想再落得被人耻笑的结果。
他怎么不知为人臣,止于敬的道理。只是,一旦进入这个事非场,再想脱身可就难了。
他突然冷静了下来,用高傲冷漠的声音道:“两位,天寒路远,想必很累了吧,就在这个房中休息一宿,明早请回吧!”
说完,他转身出屋,到了庭院当中,觉得一腔血气涌到头顶,看着漫天飘舞的雪花,长叹一声,轻展双臂,练了一套拳法。他时而身轻如柳,坚如金石,时面动如江河,静如山岳,时而虎威比猛,鹰扬比疾,拳法似是悠然,却尽展大雅之风,看得在门内观看的二人,如痴如醉,不能自己。待到他收拳直立,气息稳健,面色如常。院中的落雪被他的拳脚所带,已扫得干净。
崔元基叹道:“此人不仅文采卓然,拳法也如此精妙,怪不得陛下一定要我们将此人带回。可是听他话中之意,竟是不肯随我们回京,我们又如何完成陛下所托呢?”
洛信微笑道:“你可看出他拳中之意,我猜,我们明天再劝说于他,这几日软磨硬泡,他定会答应。”说罢,看着走进偏房中的李合,脸上的肌肉跳动了几下,自己也不仅打了一个寒噤!(小说《和熹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