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楚流烟的意见,深以为然。只不过陈友谅有庞大的水师在手,是朱元璋远远不及的。陈友谅又占据湖北和江西等地,属于长江上游,朱元璋所在的应天,是长江下游。要攻打陈友谅,必须要仰而战,这对朱元璋而言是很不利的。
李善长、刘伯温所言,都符合情理,楚流烟、徐达的意见,在出奇制胜。经过深思熟虑后,朱元璋终于同意了楚流烟、徐达的意见,先攻打陈友谅。这时候,陈友谅已经在采石称帝,国号汉,自称为汉王。
朱元璋命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蓝玉、汤和为左右先锋,并率领傅友德、冯国胜、周德兴等人,向池州进攻,没有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居然很快就攻占了池州。接着在九华山下大战,徐达、常遇春率领将士,一鼓作气,很快就拿下了九华山。
此时,谁也没有预料到,又一件事生了。
仍旧是杀降。常遇春杀了三千人。在蓝凤凰死后,所有的人都以为常遇春杀降的嗜好已经改掉。徐达再三叮嘱常遇春,九华山一战的降兵,要收归元帅麾下,无论如何也不能杀掉。却没有想到,常遇春一面答应着,一面把降兵杀了个精光。
三千人,无一幸免。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常遇春特意派人给陈友谅送信去,说是遇人杀人,遇神杀神,你区区一个陈友谅,又算得了什么东西。
陈友谅收到书信大怒。他麾下有三十万水师,兵精将强,而朱元璋手下的水师,只不过才区区一万而已。朱元璋竟然感这么挑衅,岂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陈友谅出动全部舰队,包括他的精锐战舰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等,这些战舰都有几层楼高,炮火齐全,朱元璋的舰队,在这些战舰面前,显得只不过像是渔船一样了。
陈友谅精兵一出,势如破竹,很快,太平失守,应天危急。
此时此刻,朱元璋手下将士一片混乱,而朱元璋也没有时间追究罪魁祸常遇春了。他现在应该做的是想到对策,来应对眼前的局势。于是,朱元璋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参与者包括他手下所有的将领和谋士。
朱元璋高踞帅坐,沉声说道:“如今的局势,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不知道诸位将领可有什么好主意,能够对付得了陈友谅?”
令朱元璋大失所望的是,大多数的人都主张逃跑。有个谋士名叫方臣的说道:“启禀大元帅,陈友谅有浩浩水师三十万,我军只有一万水师而已。如今和陈友谅打仗,打的就是水上战争。依我看,实力悬殊,取胜无望,倒不如感觉退守定远,保存实力,以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或者割据一方,做一方只王者,也好过全军覆没。”
另外一个谋士说道:“方先生说的有道理。只不过,眼前这个局势,陈友谅怎么会允许我们安居定远?依我看,倒不如和陈友谅投降吧。投降以后,说不定还能谋得一官半职,将来陈友谅当了皇帝,我们还有荣华富贵可享。要是现在不投降,恐怕以后想投降都没有机会了。”
朱元璋不禁大怒,他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怒气,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冷冷的扫视着下面的谋士和将领。
李善长说道:“元帅,我倒是有个建议。退守定远实在是太远,战线拉开太长,最作战不利。而投降,又违背元帅想争霸天下的初衷。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先避在紫金山,等到陈友谅放松警惕,再重新把应天拿下来,不知元帅意下如何?”
朱元璋听了李善长的话,沉思了一会儿,也默不作声。李善长的话,固然有几分道理,可是要让朱元璋这么轻而易举的把应天城让给别人,也不是他心甘情愿的事情。可是要是不放弃应天,陈友谅一旦攻打进来,恐怕再想逃走,也不容易了。
朱元璋习惯性的把目光转向了楚流烟,问道:“流烟妹子,你的意见如何?”
楚流烟的目光,悠远绵长,她说道:“我想见陈友谅一面,看能不能和谈,暂时与他划江而治,保住应天。我们好不容易才打下应天,就是就这么轻易放弃,于心何忍?纵容要听天命,也要尽人事。何况,我始终认为天命所归在元帅这里。”
楚流烟从容不迫的把话说完,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毫无疑问,与陈友谅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此计不通。
朱元璋摇头说道:“流烟妹子,此计不通。陈友谅乃是一个奸险小人,他如今处于胜势,与他谈判多半不成,要是他不顾道义,怒斩来使,那岂不是眼睁睁把你送火窟么?此计万万行不通的。”
“元帅,现在除了这个法子,就只能退守紫金山了。难道元帅要看着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于流水么?”楚流烟谆谆善诱:“去找陈友谅谈判,总是有一线生机。”
刘伯温站了起来,说道:“元帅,流烟姑娘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就让笑笑跟随保护,可保流烟无虞。”
“我也去。”徐达霍然站了起来:“既然只能去找陈友谅谈判,我也去。”
朱元璋沉思一会儿,心中明白,要是当真谈判,应该他这个主帅身先士卒,前去谈判。可是陈友谅乃是奸险小人一个,要是施什么手段,谋害他,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么?他是万分不舍楚流烟前去的,可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想了想,终于点点头,说道:“好吧,就让流烟和天德带着笑笑前去谈判。此去危险重重,要是稍有不慎,你们要想法子先逃出去为好。”
楚流烟与徐达点头答应,带着笑笑赶去与陈友谅谈判。朱元璋特意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二人,信中所写,无非是希望与陈友谅谈判,并就之前常遇春杀降一事,表示了歉意。朱元璋原本就是地痞流氓出身,所谓拿得起放得下,也并不觉得写这信有什么不妥当之处。
可是,在楚流烟与徐达走后,军营中却有人觉得很是不忿,认为朱元璋根本就不配做元帅,想娶朱元璋而代之。那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本来是朱元璋的侄子,他投奔朱元璋后,曾经立下大功,朱元璋就把他收为义子,希望他能大有作为,却没有想到,朱文正狼子野心,觊觎主帅之位已经很久了。如今,恰好陈友谅大军攻来,朱元璋无从招架,常遇春被申饬,徐达与楚流烟离开,这正是夺取主帅之位的好机会。
是夜,朱文正帐中灯火通明。他高高盘踞在主位上,下手坐着陈其、慕容泷等谋士和将领。
朱文正站起来,踱来踱去,想了半天,终于说道:“如今元帅无能,致使我军受到陈友谅狙击而无力自保,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陈其站了起来,躬身道:“当取而代之。”
陈其的话,说得如此明白,倒是把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
慕容泷说道:“将军,你可记得烛影斧声么?当可效仿。”
朱文正大喜,说道:“既然两位将军都支持,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有一件事,本将军一直未能决断。”
众人齐声说道:“将军请说。”
朱文正回答说道:“如今那人,”他指了指朱元璋的营长方向,“手中握着兵权,我们人数不如,要不要借助外力呢?借助外力,又恐外头之人趁机而入,不借外力,恐怕不是那人对手。”
“安外必先攘内。”陈其毕恭毕敬回答道。
朱文正闻言,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李善长、刘伯温所言,都符合情理,楚流烟、徐达的意见,在出奇制胜。经过深思熟虑后,朱元璋终于同意了楚流烟、徐达的意见,先攻打陈友谅。这时候,陈友谅已经在采石称帝,国号汉,自称为汉王。
朱元璋命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蓝玉、汤和为左右先锋,并率领傅友德、冯国胜、周德兴等人,向池州进攻,没有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居然很快就攻占了池州。接着在九华山下大战,徐达、常遇春率领将士,一鼓作气,很快就拿下了九华山。
此时,谁也没有预料到,又一件事生了。
仍旧是杀降。常遇春杀了三千人。在蓝凤凰死后,所有的人都以为常遇春杀降的嗜好已经改掉。徐达再三叮嘱常遇春,九华山一战的降兵,要收归元帅麾下,无论如何也不能杀掉。却没有想到,常遇春一面答应着,一面把降兵杀了个精光。
三千人,无一幸免。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常遇春特意派人给陈友谅送信去,说是遇人杀人,遇神杀神,你区区一个陈友谅,又算得了什么东西。
陈友谅收到书信大怒。他麾下有三十万水师,兵精将强,而朱元璋手下的水师,只不过才区区一万而已。朱元璋竟然感这么挑衅,岂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陈友谅出动全部舰队,包括他的精锐战舰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等,这些战舰都有几层楼高,炮火齐全,朱元璋的舰队,在这些战舰面前,显得只不过像是渔船一样了。
陈友谅精兵一出,势如破竹,很快,太平失守,应天危急。
此时此刻,朱元璋手下将士一片混乱,而朱元璋也没有时间追究罪魁祸常遇春了。他现在应该做的是想到对策,来应对眼前的局势。于是,朱元璋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参与者包括他手下所有的将领和谋士。
朱元璋高踞帅坐,沉声说道:“如今的局势,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不知道诸位将领可有什么好主意,能够对付得了陈友谅?”
令朱元璋大失所望的是,大多数的人都主张逃跑。有个谋士名叫方臣的说道:“启禀大元帅,陈友谅有浩浩水师三十万,我军只有一万水师而已。如今和陈友谅打仗,打的就是水上战争。依我看,实力悬殊,取胜无望,倒不如感觉退守定远,保存实力,以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或者割据一方,做一方只王者,也好过全军覆没。”
另外一个谋士说道:“方先生说的有道理。只不过,眼前这个局势,陈友谅怎么会允许我们安居定远?依我看,倒不如和陈友谅投降吧。投降以后,说不定还能谋得一官半职,将来陈友谅当了皇帝,我们还有荣华富贵可享。要是现在不投降,恐怕以后想投降都没有机会了。”
朱元璋不禁大怒,他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怒气,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冷冷的扫视着下面的谋士和将领。
李善长说道:“元帅,我倒是有个建议。退守定远实在是太远,战线拉开太长,最作战不利。而投降,又违背元帅想争霸天下的初衷。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先避在紫金山,等到陈友谅放松警惕,再重新把应天拿下来,不知元帅意下如何?”
朱元璋听了李善长的话,沉思了一会儿,也默不作声。李善长的话,固然有几分道理,可是要让朱元璋这么轻而易举的把应天城让给别人,也不是他心甘情愿的事情。可是要是不放弃应天,陈友谅一旦攻打进来,恐怕再想逃走,也不容易了。
朱元璋习惯性的把目光转向了楚流烟,问道:“流烟妹子,你的意见如何?”
楚流烟的目光,悠远绵长,她说道:“我想见陈友谅一面,看能不能和谈,暂时与他划江而治,保住应天。我们好不容易才打下应天,就是就这么轻易放弃,于心何忍?纵容要听天命,也要尽人事。何况,我始终认为天命所归在元帅这里。”
楚流烟从容不迫的把话说完,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毫无疑问,与陈友谅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此计不通。
朱元璋摇头说道:“流烟妹子,此计不通。陈友谅乃是一个奸险小人,他如今处于胜势,与他谈判多半不成,要是他不顾道义,怒斩来使,那岂不是眼睁睁把你送火窟么?此计万万行不通的。”
“元帅,现在除了这个法子,就只能退守紫金山了。难道元帅要看着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于流水么?”楚流烟谆谆善诱:“去找陈友谅谈判,总是有一线生机。”
刘伯温站了起来,说道:“元帅,流烟姑娘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就让笑笑跟随保护,可保流烟无虞。”
“我也去。”徐达霍然站了起来:“既然只能去找陈友谅谈判,我也去。”
朱元璋沉思一会儿,心中明白,要是当真谈判,应该他这个主帅身先士卒,前去谈判。可是陈友谅乃是奸险小人一个,要是施什么手段,谋害他,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么?他是万分不舍楚流烟前去的,可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想了想,终于点点头,说道:“好吧,就让流烟和天德带着笑笑前去谈判。此去危险重重,要是稍有不慎,你们要想法子先逃出去为好。”
楚流烟与徐达点头答应,带着笑笑赶去与陈友谅谈判。朱元璋特意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二人,信中所写,无非是希望与陈友谅谈判,并就之前常遇春杀降一事,表示了歉意。朱元璋原本就是地痞流氓出身,所谓拿得起放得下,也并不觉得写这信有什么不妥当之处。
可是,在楚流烟与徐达走后,军营中却有人觉得很是不忿,认为朱元璋根本就不配做元帅,想娶朱元璋而代之。那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本来是朱元璋的侄子,他投奔朱元璋后,曾经立下大功,朱元璋就把他收为义子,希望他能大有作为,却没有想到,朱文正狼子野心,觊觎主帅之位已经很久了。如今,恰好陈友谅大军攻来,朱元璋无从招架,常遇春被申饬,徐达与楚流烟离开,这正是夺取主帅之位的好机会。
是夜,朱文正帐中灯火通明。他高高盘踞在主位上,下手坐着陈其、慕容泷等谋士和将领。
朱文正站起来,踱来踱去,想了半天,终于说道:“如今元帅无能,致使我军受到陈友谅狙击而无力自保,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陈其站了起来,躬身道:“当取而代之。”
陈其的话,说得如此明白,倒是把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
慕容泷说道:“将军,你可记得烛影斧声么?当可效仿。”
朱文正大喜,说道:“既然两位将军都支持,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有一件事,本将军一直未能决断。”
众人齐声说道:“将军请说。”
朱文正回答说道:“如今那人,”他指了指朱元璋的营长方向,“手中握着兵权,我们人数不如,要不要借助外力呢?借助外力,又恐外头之人趁机而入,不借外力,恐怕不是那人对手。”
“安外必先攘内。”陈其毕恭毕敬回答道。
朱文正闻言,心中已经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