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那个无名的年轻清兵咽下最后一口气,被安珠护寄以厚望的第一次攻城就在连第二道堑壕都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失败了。

    不仅如此,从清军营地到蛟河城这一路上,特别是到了蛟河城外一里处,义勇军大炮所及的范围之内,一路过来清军的路途基本可以称为前所未有的血路。

    战后清军的统计中,除了在堑壕附近死伤的那些尸体因为撤退太过仓皇,继续暴露在红衣匪的枪口炮口下太过危险而没有带走尸体只是割走了辫子,以及一些已经支离破碎的尸体无法辨认之外,清军共计收敛了尸3o多具,而因为重伤而失去继续作战的可能落下终身残疾的披甲人足有**十人,至于受轻伤的,那就更是无法统计了。割回来辫子也有9o多条。

    也就是说,短短的不到半个时辰的进攻,清军出动的步骑军共计才千余人,却一下子就有被打死打伤(重伤)过两百人,轻伤无数。伤亡率竟然高达2o,也难怪撤退的时候,清军是如此的仓皇狼狈,甚至出现了少数士兵为了争抢道路,挥刀砍杀包衣奴才乃至战友的情况,气得安珠护若不是眼看着部下损失惨重,就要把一些人推出去砍了脑袋。

    当然,最后安珠护也值得吩咐下去,好生照料伤者,有亲自召集了军官们,好言抚慰。这军心,再也容不得一点动摇了。

    就在刚刚,亲随还偷偷想安珠护报告,说下面有士卒已经议论纷纷,说:“别看咱们人多,可是不顶用,这些红匪其实跟罗刹人是一个路数,甚至更为凶残。至少,罗刹人是远道而来,虽然也火枪犀利,悍不畏死,可是也没有这些红匪一般犀利的火炮吧?所以说啊,这个仗没法打!”

    说这话的人,显然还挺有见识,全然不像其他的普通披甲人一样愚昧,不但分得清火枪,更认得火炮,甚至对宁古塔以北的许多掌故也颇有了解。

    诚如他所说,俄国人派到东方来的探险队,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正规的军队,这些人中,主事的往往是一些落魄的沙俄贵族或是退役军官一类的有一些军事素养却在国内不得志的家伙,抱着对财富的渴望和生活走投无路的窘迫,和沙俄的大贵族签订了开拓委托协议,得到了其一定的投资,然后纠结其一群比自己更不如的落魄平民甚至是被判流放的罪犯恶棍,就跑到离开家乡万里之遥的地方来探险,寻找财的机会。

    由于一路上需要穿越茂密的几乎没有得到原始森林,这些森林里几乎没有道路,探险者更多的只能依靠着河流来迁徙。同时由于几乎都是处*女地,这些河流也只能容纳小型的木舟勉强行驶,所以,除了少量的粗重结实的火绳枪之外,俄国探险队其实也没有太多先进的武器。

    至于犀利的火炮,也不多,特别是由于西伯利亚一路过来,原始而落后的土著人社会,让他们根本没有多少弹药可以补充,对于火炮来说,真正沉重的其实是他们射的弹药。

    哪怕是最简单的实心铁球,也不是落后的远东森林中可以生产的,那些野人甚至连铁器都没有呢!否则也不会被俄罗斯人打得落花流水了。

    实际上,这种火炮弹药的短缺,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俄国人,因此,在清军以往和罗刹人交战的历史中,往往是清军携带了大量火炮而俄国人只能用火绳枪还击。

    甚至,直到第一次雅克萨战争的时候,整个雅克萨城内竟然只有4火炮的弹药,注意是总共4,而不是每门四。

    而清军则恰恰相反,从明末以来,清军其实还颇为重视火炮的实际运用的。可以说,自从孔有德渡海投靠皇太极以后,清军通过高额的赏赐,严酷的惩罚体系,使得原明军的工匠们竟然有了认真工作的动力,铸造出了比明朝更加精良的火炮。

    在清军入关以后,重型攻城火炮——红衣大炮为清军征服南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清朝几代皇帝都颇为重视火炮。具记载,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既被广为流传的康熙皇帝御驾亲征雅克萨的那场战争中,清军共计拥有大小火炮上百门,士兵上万人,围攻仅有区区8oo人守卫的雅克萨城近一年时间而无法攻克,最后竟然是清军的后勤承担不住,再加上尼布楚的俄国西伯利亚总督出了增派2ooo援军的战争威胁,最后清军只得灰溜溜的主动撤退并于俄国人展开了谈判,把许多俄国人势力未曾到达的地区明确的划分给了俄国人,然后自我满足的称之为一次抵抗俄国侵略者的伟大胜利。

    说这种丧气话的人,显然对俄国人于清军交战的历史十分熟悉,所以才出了那样的言论。

    安珠护知道了之后,果然大怒,立刻下令把这人以妖言惑众动摇军心的罪名斩示众。却被幕僚拦住了,原来说这个话的人,却也不是个普通人物。

    这人叫做周懿,说起来,他的身份倒也不算如何。作为在宁古塔的汉人,他的身份也和其他大多数生活在宁古塔的汉人一样,是从关内因为种种过错,被清廷治罪不远万里配到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

    周懿原本是清廷的甘肃固原州下面的一个知县,他自小家境贫寒,父亲却也有些见识,咬紧牙关也要供他读书,而周懿也是个聪明人,读书颇有天赋,果然年纪轻轻的就中了,被一个老翰林看上了,把女儿许配给他。这个老翰林从前明到大清,风风雨雨几十年下来竟然也能屹立不倒自然积累了不少人脉,自从靠上了这个大山,周懿的官场仕途虽然谈不上平步青云,却也是顺顺当当的。短短几年,就从九品主簿一路升到了一县的知县,才三十岁就当上了百里侯,当真是前途无量。

    谁知道,他当上知县后,他的老丈人就染了重兵,没过多久就死了。

    按说,这老丈人年纪也到了,虽然很是惋惜悲痛,可是死了也就死了,到如今周懿的事业也算起步了,更往上,这老丈人的人脉也很难起到什么作用了。

    可是人一倒霉啊,就说不好了。

    他老丈人死了没多久,这固原州就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回乱。

    要说这西北的回回,说起来又是说来话长,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总而言之,就是回回内部信奉的那个一神教,因为两棒子人对于做礼拜最后结尾的时候,是应该大声祷词还是心中默念起了争执。要是在一般的汉人看来,这有啥啊?可是一神教的玩意儿,最是说不清楚,这两帮人不仅觉得有啥,还觉得很严重,为此分成了两个教派,某天,这个固原州的回回两个教派就起了冲突。

    起初只是口角争执,后来就动手互殴,到最后,就展到相互砍杀,清理异教徒的程度了。

    最后造成了几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的惨剧。

    这就是出大事了,出了事儿就得有人负责啊。最后数来数去,各方官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关系的拖关系,没关系的使银子,最后上面的官员下来一调查,得出结论就是他周懿的责任了,再加上京城里早就有人上下打点好等着出实缺外方,于是己方一博弈沟通下来,周懿这个年轻的没有后台的七品县令,竟然被判了个不思皇恩,挑拨回回仇杀的罪名,配到宁古塔来了。

    周懿到宁古塔之后,由于没有好友和亲人为他奔走,也无法撤销罪名,呆了几年之后,倒是因为为人不错,颇有才学,在宁古塔被配的官员中有了不小的名气,甚至隐隐有了宁古塔汉人以他为马的势头。

    这次安珠护出兵,一次性把宁古塔几乎所有的兵力都拉了出

章节目录

康熙剩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赫尔曼’s秘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五章 血战(下)-历史上最多几世同堂,康熙剩世,笔趣阁并收藏康熙剩世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