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到客栈,宋行回头对小刀道:“你现在就去欧阳大人府邸,如果我猜得没错,刘几那帮人一定会到欧阳大人那儿去闹事!”
小刀看看宋行,心里虽然有点不情愿,毕竟在他的心里宋行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但尽管如此,还是遵照他的意思前去欧阳府。
魏公公则点点头道:“状元爷想得还是真是周到,不过以欧阳大人的身份地位,这些人纵算想闹,也无济于事的!”
他的话说得有点直白,对宋行的思虑表示赞赏,但对宋行的做法却不以为然。
宋行只是淡淡地笑,没有跟他争辩,只是静静地跟在他的身后。
这是朝堂,是皇帝议事的地方,这个地方宋行不是第一次来,上次的殿试就在这个地方,只是今天的气氛似乎跟上次有点不一样。
朝堂之上坐着的当然是赵祯,站着的自然是群臣,宋行在见过赵祯之后很自然地退到左边,文左武右这个规矩他多少是知道的。
赵祯端坐在朝堂之上,虽然老态尽显,但身为皇帝仍然具有相当的威严,朝堂之下,虽说文臣武将一大堆,但个个都噤若寒蝉,赵祯不吭声,谁也不敢吭声半句。
哪怕是轻咳声嗽,都将被视为对皇上的大不敬,虽说不至于打屁股,但挨两下白眼那却是必须的!
春来我自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朝堂之上,赵祯明显是青蛙,其他的顶多算只跟屁虫。
宋行同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后面,静静地打量着朝堂的一切,静静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狂风骤雨。
首先说话的自然是赵祯,在他的手上还拿着宋行中状元的那篇强国论,一篇东拼西凑的政论文,放到现在也就是高中生写的作文。
这种文章放到现在绝对激不起半点的波澜,老师一定还会在作文的后面加上一句胡拼乱凑。
但就这样的一篇文章放到千年前,却无疑于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正所谓一石激起千重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状元是赵祯亲自点的。
打动赵祯的并不是他的行文多流畅,结构多严谨,而在于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所表达的观点,却是赵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赵祯翻开宋行的《强国论》,随便挑两句读起来,随后问道,“宋爱卿,诸位大臣对你的强国论颇有微词,说说你的看法吧,看看要如何才能使少年变智,少年变富,少年变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而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舍,所以,咱们要使少年变智,少年变富,少年变强,那就要建更多的学舍,要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上书!”宋行说得很慢,但掷地有声。
“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上书?宋行你是不是疯了?你知道一本书有多贵?你知道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就算劳作一年,也存不下一本书的钱?”
宋行的话音刚落,几乎招到所有大臣的反对,就连一直对他赞赏有加的欧阳修也皱起眉头,都认为他是夸夸其谈。
这也怪不得欧阳修,更怪不得众大臣,要知道纵算以文人为最的宋朝,其文盲率也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宋行说的话比天方夜潭还要天方夜潭,尽管这些人并不知道啥叫天方夜潭,但他们知道,宋行的这个构想比嫦娥奔月还难。
但在宋行的想法中,嫦娥奔月其实并不难,如果不是那场意外,以他的年纪一定会见证真正的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对现在的宋行来说显得太遥远,并不在他要考虑的范围之内,他现在要面对的只不过是眼前这些对他发起刁难的文臣武将。
舌战群儒!
宋行望着这些充满激愤的大臣,心里突然有种诸葛亮去江东的味道,深深地吸口气,缓缓地道:“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读不上书,这不是为官者之荣,而是为官者之耻!”
说的虽是大实话,但实话往往是最伤人的,宋行的话刚落音,顿时招来一顿漫骂人!
本次恩科考试王珪跟欧阳修一样,同为知贡举,只不过欧阳修作为主考官,权力相对大点。
对宋行的文章,他一直执保留态度,此刻见他说话猖狂,辱及所有为官者,不想失掉这个捞取资本的机会,厉声说道:“无知小儿,休得胡言乱语!”
宋行冷眼一瞧,“哦,我道是谁,原来是王珪王大人!”对眼前这个王珪,宋行还真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作为一个看评书长大的人,《说岳传》自然是看过的,对秦桧的老婆王氏可谓恨之入骨,而这个王氏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个王珪的孙女。
古人常说爱屋及乌,宋行则是恨此及彼了!
心中有恨,言语间自然没那么客气,微微一顿,冷冷地道:“听王大人的语气似乎对宋行颇有微词,却不知王大人厉言喝止有何高见?”
“高见?对你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谈啥高见?宋行别以为皇上点你为状元,你就可以不知所谓,忘乎所以!”王珪的脸色并不好,语气自然同样不好。
“哦,听出来了!”宋行故作恍然大悟状,“王大人似乎对宋某中状元一事仍在耿耿于怀?”
对宋行中状元耿耿于怀的又岂止王珪一人,除掉主张文风改革的欧阳修外,以及那个被宋行的新奇思想深深打动的赵祯外,余者心皆有不服。
“没错,别说王大人有微词,我等同样深感不服!”王珪还没接话,顿有不少太学出身的大臣纷纷上前表示反对。
这次恩科取仕,别说那些正儿八经的太学生,就算跟太学沾边的都一律没有录取,这一举措不但伤及那些考试的学子,同时也深深地刺伤着这些大臣的心。
更让他们大跌眼珠的是,这次的恩科状元竟然是宋行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而宋行的文章虽也说得上是行云流水,但在用词上却非常的浅显,如同讲话一般。
这样的文章怎能登大雅之堂?
小刀看看宋行,心里虽然有点不情愿,毕竟在他的心里宋行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但尽管如此,还是遵照他的意思前去欧阳府。
魏公公则点点头道:“状元爷想得还是真是周到,不过以欧阳大人的身份地位,这些人纵算想闹,也无济于事的!”
他的话说得有点直白,对宋行的思虑表示赞赏,但对宋行的做法却不以为然。
宋行只是淡淡地笑,没有跟他争辩,只是静静地跟在他的身后。
这是朝堂,是皇帝议事的地方,这个地方宋行不是第一次来,上次的殿试就在这个地方,只是今天的气氛似乎跟上次有点不一样。
朝堂之上坐着的当然是赵祯,站着的自然是群臣,宋行在见过赵祯之后很自然地退到左边,文左武右这个规矩他多少是知道的。
赵祯端坐在朝堂之上,虽然老态尽显,但身为皇帝仍然具有相当的威严,朝堂之下,虽说文臣武将一大堆,但个个都噤若寒蝉,赵祯不吭声,谁也不敢吭声半句。
哪怕是轻咳声嗽,都将被视为对皇上的大不敬,虽说不至于打屁股,但挨两下白眼那却是必须的!
春来我自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朝堂之上,赵祯明显是青蛙,其他的顶多算只跟屁虫。
宋行同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后面,静静地打量着朝堂的一切,静静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狂风骤雨。
首先说话的自然是赵祯,在他的手上还拿着宋行中状元的那篇强国论,一篇东拼西凑的政论文,放到现在也就是高中生写的作文。
这种文章放到现在绝对激不起半点的波澜,老师一定还会在作文的后面加上一句胡拼乱凑。
但就这样的一篇文章放到千年前,却无疑于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正所谓一石激起千重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状元是赵祯亲自点的。
打动赵祯的并不是他的行文多流畅,结构多严谨,而在于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所表达的观点,却是赵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赵祯翻开宋行的《强国论》,随便挑两句读起来,随后问道,“宋爱卿,诸位大臣对你的强国论颇有微词,说说你的看法吧,看看要如何才能使少年变智,少年变富,少年变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而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舍,所以,咱们要使少年变智,少年变富,少年变强,那就要建更多的学舍,要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上书!”宋行说得很慢,但掷地有声。
“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上书?宋行你是不是疯了?你知道一本书有多贵?你知道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就算劳作一年,也存不下一本书的钱?”
宋行的话音刚落,几乎招到所有大臣的反对,就连一直对他赞赏有加的欧阳修也皱起眉头,都认为他是夸夸其谈。
这也怪不得欧阳修,更怪不得众大臣,要知道纵算以文人为最的宋朝,其文盲率也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宋行说的话比天方夜潭还要天方夜潭,尽管这些人并不知道啥叫天方夜潭,但他们知道,宋行的这个构想比嫦娥奔月还难。
但在宋行的想法中,嫦娥奔月其实并不难,如果不是那场意外,以他的年纪一定会见证真正的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对现在的宋行来说显得太遥远,并不在他要考虑的范围之内,他现在要面对的只不过是眼前这些对他发起刁难的文臣武将。
舌战群儒!
宋行望着这些充满激愤的大臣,心里突然有种诸葛亮去江东的味道,深深地吸口气,缓缓地道:“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读不上书,这不是为官者之荣,而是为官者之耻!”
说的虽是大实话,但实话往往是最伤人的,宋行的话刚落音,顿时招来一顿漫骂人!
本次恩科考试王珪跟欧阳修一样,同为知贡举,只不过欧阳修作为主考官,权力相对大点。
对宋行的文章,他一直执保留态度,此刻见他说话猖狂,辱及所有为官者,不想失掉这个捞取资本的机会,厉声说道:“无知小儿,休得胡言乱语!”
宋行冷眼一瞧,“哦,我道是谁,原来是王珪王大人!”对眼前这个王珪,宋行还真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作为一个看评书长大的人,《说岳传》自然是看过的,对秦桧的老婆王氏可谓恨之入骨,而这个王氏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个王珪的孙女。
古人常说爱屋及乌,宋行则是恨此及彼了!
心中有恨,言语间自然没那么客气,微微一顿,冷冷地道:“听王大人的语气似乎对宋行颇有微词,却不知王大人厉言喝止有何高见?”
“高见?对你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谈啥高见?宋行别以为皇上点你为状元,你就可以不知所谓,忘乎所以!”王珪的脸色并不好,语气自然同样不好。
“哦,听出来了!”宋行故作恍然大悟状,“王大人似乎对宋某中状元一事仍在耿耿于怀?”
对宋行中状元耿耿于怀的又岂止王珪一人,除掉主张文风改革的欧阳修外,以及那个被宋行的新奇思想深深打动的赵祯外,余者心皆有不服。
“没错,别说王大人有微词,我等同样深感不服!”王珪还没接话,顿有不少太学出身的大臣纷纷上前表示反对。
这次恩科取仕,别说那些正儿八经的太学生,就算跟太学沾边的都一律没有录取,这一举措不但伤及那些考试的学子,同时也深深地刺伤着这些大臣的心。
更让他们大跌眼珠的是,这次的恩科状元竟然是宋行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而宋行的文章虽也说得上是行云流水,但在用词上却非常的浅显,如同讲话一般。
这样的文章怎能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