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急坏了急性子的秋仪之,好说歹说才让那买办退了一步:这买办回明州之后,立即派快船去倭国请求老船主李直批准,一来一回也就六七天时间;期间他自己开始组织船队,周慈景的货物也可运到明州港口,等老船主的回信一到,便装船启航,算起来也耽误不了时间。
这样的做法,对供货方这面其实是有些风险的,然而由秋仪之从中作保,周慈景这边也多多少少能够放心一些,几经掂量终于答应下来。
周、李两家代表见生意做成,心里十分高兴,粗粗一算光这一单生意,除去关税,两边就能净赚十万两银子。周慈景这边的心腹秉承了东家的意思,要让半分利——也就是五千两白银——给秋仪之;李直这边也应照样办理,然而五千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李家的买办还是做不了主,也需要一并向老船主李直汇报申请。
这几万两的事情,秋仪之心知肚明:以他对李家的恩情,李直肯定毫不犹豫就会答应下来。倒是现下倭寇闹得正凶,周慈景送来的货物或许有被倭人打劫的危险——这点,让秋仪之不免有些忧虑。
李直的买办听了,终于自己做了回主,拍着胸口答应:只要周家的船上、车上插了李家的白鲸旗,倭寇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过来劫掠。
至此,大汉响当当的两个富商——周慈景和李直——终于通过秋仪之这个纽扣联系在了一起。
秋仪之心想今后每个月光是这两家的抽头就有少说上万两银子,心中喜不自胜,却又想到乡勇刚刚成军尚无称手的兵刃,便叫李直的买办物色些精良倭刀,抽空派人送到山阴县城里来。
私自买卖兵刃在大汉是一条逆罪,抓住之后若是上官穷纠起来是要杀头的。这在别人眼中是桩极有风险的买卖,在做惯了走私生意的李直的买办眼中倒反而是件小事——那买办思索了一下,又同秋仪之对了个数字,便满口答应下来。
至此,这桩大买卖已被秋仪之做成,然而他现在正在用钱时候,生意拖不得一天两天,便让赵抚义不要再在山阴县城当中耽搁,这就跟着李直留下的买办,回明州去主持负责居间事务。
秋仪之对赵抚义还不放心,本来有意派个人在他身边,名为辅助、实为监视,然而他眼下身边正没有识文断字又懂得经济之人可用,便教赵抚义留下家小在山阴县城之中居住,实际上便是将其作为人质扣押在自己这里。
赵抚义对秋仪之畏惧已极,当然不敢反对,只好答应下来,同一双儿女惜别之后,便赶赴明州去了。
却说李直那买办虽然没有担当,做事倒也还算麻利,刚到明州便派了轻小快船去倭国送信,又张罗了两百多口倭国来的好刀,派人送到山阴去了。
秋仪之收了倭刀,见这批兵器虽比不上赵成孝等人手中的渤海宝刀,然而钢火比之寻常地方节度军手上的刀剑已是胜过不止一筹,便分发了下去。
与此同时,秋仪之为把手下这两百个乡勇,按照老幽燕道军队的制式训练,专程写信,向驻守在衢州的将军崔楠调用劲弩、盾甲各一百套,用以编练弩兵及“当矢营”兵士。
军中调用兵器是一桩大事,更何况调用的还是这样的专用器具。看守武库的将佐虽是老幽燕道军中出身,知道秋仪之这位“义殿下”的来历,却也不敢自专,收到书信之后便立即转到将军崔楠那边去了。
此时崔楠接了皇帝郑荣的圣旨,已离开衢州,选在杭州设立行辕,主持江南道抗倭事宜。
秋仪之的书信辗转送到他手上时候,已又过了三四天。
崔楠是知道秋仪之身份的人,也同样清楚他在皇帝郑荣那边的地位,想也不想便批准了,传人直接去衢州大营调出装备送往山阴县。
又说当今皇上郑荣麾下有两员干将,一是左将军崔楠、二是右将军韦护。其中崔楠步卒出身,沉默寡言,善于进攻;韦护将门世家,口若悬河,精于防守。这两人在幽燕道时,就跟着郑荣北击突厥,立下赫赫战功,讨逆之役中又建新功,已做到武将之中顶级的职衔,只在“天下第一名将”的戴鸾翔之下。
这两员名将如今各领一军,一个守在江南、一个守在在云贵,要的就是将素有不臣之心的岭南王郑贵堵死在岭南一隅,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另行处置。
然而眼下江南道倭寇之乱纷起,江南道节度军又无力平叛,崔楠便奉旨,就近坐镇指挥平叛事宜。
然而若是由善于防守的将军韦护指挥,他自能将整个东南沿海守备得仿佛铁桶一般,先断绝倭寇进犯的通道,再从容收拾已深入江南的倭寇。
然而崔楠以进攻见长,虽遇到倭寇不论其人多人寡,总能战而胜之,然而他不善于步步为营,又无法将衢州全部兵力抽调出来,倭寇竟是越打越多,逐步陷入属下军队疲于奔命、愈战愈疲的状态。
崔楠刚刚批准了秋仪之要领取装备的文书,便传来战报:说是大股倭寇,总数在三千人左右,被岭南王郑贵驱赶北上,克日就要进入江南道境内,必须及时弹压。又有战报说:原本渗透入江南腹地的零星倭寇也已聚集起来,人数在五百人以上,已经逐步杀向金陵。
这两条军情都不是能够忽视的,然而两处地方相隔甚远,崔楠自揣手中兵力有限,若是将其一分为二,便难以对进犯的倭寇形成绝对优势,即便能够对阵取胜,也将是一场血战。
崔楠虽精于进攻,用兵却十分谨慎,非深思熟虑之后不能会行动。
他思前想后、左右衡量——同岭南道交界之处的倭寇人多势众,一带又都是山地丘陵,若不在第一时间就将其围而歼之,恐怕倭寇就要大量渗透进入江南;而金陵城是大汉在南方的中心,素有“陪都”之称,若被倭寇攻入,势必天下震动,也不能等闲视之。
崔楠所良久,终于拿定主意:岭南来的倭寇乃是主力,更为了防着岭南王趁乱闹出别的动静来,因此必须由自己亲自领军,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其彻底歼灭。
至于南京那边么,崔楠灵机一动,叫过军中书办,自己口述了一道命令。
崔楠的这个书办,乃是江南本地一个举人,行文倒也甚快,一边听崔楠说,一边笔走龙蛇,写了一份命令下来:“着山阴知县秋仪之,即刻领军赴金陵剿寇,须凭坚城固守,不可轻易出击,待本将凯旋之后,再会同攻击。若违军令,定斩不饶!”
崔楠接过这份墨迹未干军令,看了看,想也不想就扯碎扔了,让书办按照自己的原话,重新拟一道军令:
“请山阴县秋大人即领军赴金陵抵御倭寇,一切均可便宜行事,建议大人以金陵高墙为依托,先守而后攻,待末将歼灭顽匪之后,自同大人会猎于城下。”
那书办将这份重新拟好的文书送到崔楠面前,却是一脸疑惑地看着这位位高权重的将军,问道:“崔将军,军令嘛,一向都讲究明确严厉,何必要写得这样客气?一个小小的县令,将军一伸手就,就好像蚂蚁似的捏死了他。”
“放屁!你懂什么?”崔楠立即骂道,“原样封好,送到山阴县去。”
崔楠少言寡语,然而一出口便是斩钉截铁,那书办只好照办。
崔楠传递军令用的都是六百里加急快马,因此他这道行文极为客气的军令,只用了短短一天,就已送到秋仪之手中。
此时秋仪之手下乡勇虽因专用装备没有到齐,因此也只能练习些基础武艺。
特别是秋仪之特地请了尉迟霁明,让她创立一套适合普通兵士使用的刀法。尉迟霁明武功以飘逸灵活见长,初创的一套刀法也是如此,显得花巧有余而实用不足。
秋仪之也是见过世面之人,看了几次就知道这套刀法不适合在军中广为推广,便要尉迟霁明加以修改。
尉迟霁明对这件事情本就意兴阑珊,又听秋仪之对自己辛苦创下的刀法还颇有不满,便犯了小孩脾气,索性撂下挑子不干了。
还是吴若非一张嘴巴甚甜,好说歹说才将尉迟霁明劝了回来。于是尉迟霁明也不再用什么奇巧招式,只将他们尉迟家一套入门拳法稍微修改一下,改成一套再简单不过的刀法,便交了差。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套直来直往的刀法,居然效果极佳。不仅招式威力颇具可观之处,又贵在学习起来十分方便,以至于秋仪之新招来的兵士,不废什么功夫就已练得纯熟。
此外,林叔寒也摆出难得的好耐性,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连同新招的两百个乡勇和秋仪之原本的十八个亲兵一起,从头识文断字。
这些新老兵士,都是目不识丁的泥腿子,教他们认三个字,要比让他们挑一缸水还要难。
然而林叔寒严厉异常,凡是识不满今日规定汉字的,除要挨一顿手心之外,还得留堂补课,直到识满过关为止。可一留堂,就要耽误休息操练时间,少睡一刻半刻的午觉是小事,若是操练迟到了,领头的赵成孝可不管你是何原因,拉起来又是一顿板子。
不少兵士被这样的两头板子打得疲了,几次想脱队而出,偏偏秋仪之军饷给得丰厚,出了军营大门,便再也赚不到这份银子了。他们无奈之间,只能看在钱的份上,勉强支撑下来。
这样软硬兼施之下,原本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竟在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头,练得颇具战斗力。
因此秋仪之接到军令时候,也是颇为兴奋,心想:“自己从崔楠那边调的巨盾、劲弩尚未到达,自然也没法联系老幽燕军队的专用战术,军队还算不上真正成军。然而经过这些日子的苦练,这两百来人的战斗力也是今非昔比,或许正好可以拿倭寇来试一试锋芒?”
这样的做法,对供货方这面其实是有些风险的,然而由秋仪之从中作保,周慈景这边也多多少少能够放心一些,几经掂量终于答应下来。
周、李两家代表见生意做成,心里十分高兴,粗粗一算光这一单生意,除去关税,两边就能净赚十万两银子。周慈景这边的心腹秉承了东家的意思,要让半分利——也就是五千两白银——给秋仪之;李直这边也应照样办理,然而五千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李家的买办还是做不了主,也需要一并向老船主李直汇报申请。
这几万两的事情,秋仪之心知肚明:以他对李家的恩情,李直肯定毫不犹豫就会答应下来。倒是现下倭寇闹得正凶,周慈景送来的货物或许有被倭人打劫的危险——这点,让秋仪之不免有些忧虑。
李直的买办听了,终于自己做了回主,拍着胸口答应:只要周家的船上、车上插了李家的白鲸旗,倭寇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过来劫掠。
至此,大汉响当当的两个富商——周慈景和李直——终于通过秋仪之这个纽扣联系在了一起。
秋仪之心想今后每个月光是这两家的抽头就有少说上万两银子,心中喜不自胜,却又想到乡勇刚刚成军尚无称手的兵刃,便叫李直的买办物色些精良倭刀,抽空派人送到山阴县城里来。
私自买卖兵刃在大汉是一条逆罪,抓住之后若是上官穷纠起来是要杀头的。这在别人眼中是桩极有风险的买卖,在做惯了走私生意的李直的买办眼中倒反而是件小事——那买办思索了一下,又同秋仪之对了个数字,便满口答应下来。
至此,这桩大买卖已被秋仪之做成,然而他现在正在用钱时候,生意拖不得一天两天,便让赵抚义不要再在山阴县城当中耽搁,这就跟着李直留下的买办,回明州去主持负责居间事务。
秋仪之对赵抚义还不放心,本来有意派个人在他身边,名为辅助、实为监视,然而他眼下身边正没有识文断字又懂得经济之人可用,便教赵抚义留下家小在山阴县城之中居住,实际上便是将其作为人质扣押在自己这里。
赵抚义对秋仪之畏惧已极,当然不敢反对,只好答应下来,同一双儿女惜别之后,便赶赴明州去了。
却说李直那买办虽然没有担当,做事倒也还算麻利,刚到明州便派了轻小快船去倭国送信,又张罗了两百多口倭国来的好刀,派人送到山阴去了。
秋仪之收了倭刀,见这批兵器虽比不上赵成孝等人手中的渤海宝刀,然而钢火比之寻常地方节度军手上的刀剑已是胜过不止一筹,便分发了下去。
与此同时,秋仪之为把手下这两百个乡勇,按照老幽燕道军队的制式训练,专程写信,向驻守在衢州的将军崔楠调用劲弩、盾甲各一百套,用以编练弩兵及“当矢营”兵士。
军中调用兵器是一桩大事,更何况调用的还是这样的专用器具。看守武库的将佐虽是老幽燕道军中出身,知道秋仪之这位“义殿下”的来历,却也不敢自专,收到书信之后便立即转到将军崔楠那边去了。
此时崔楠接了皇帝郑荣的圣旨,已离开衢州,选在杭州设立行辕,主持江南道抗倭事宜。
秋仪之的书信辗转送到他手上时候,已又过了三四天。
崔楠是知道秋仪之身份的人,也同样清楚他在皇帝郑荣那边的地位,想也不想便批准了,传人直接去衢州大营调出装备送往山阴县。
又说当今皇上郑荣麾下有两员干将,一是左将军崔楠、二是右将军韦护。其中崔楠步卒出身,沉默寡言,善于进攻;韦护将门世家,口若悬河,精于防守。这两人在幽燕道时,就跟着郑荣北击突厥,立下赫赫战功,讨逆之役中又建新功,已做到武将之中顶级的职衔,只在“天下第一名将”的戴鸾翔之下。
这两员名将如今各领一军,一个守在江南、一个守在在云贵,要的就是将素有不臣之心的岭南王郑贵堵死在岭南一隅,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另行处置。
然而眼下江南道倭寇之乱纷起,江南道节度军又无力平叛,崔楠便奉旨,就近坐镇指挥平叛事宜。
然而若是由善于防守的将军韦护指挥,他自能将整个东南沿海守备得仿佛铁桶一般,先断绝倭寇进犯的通道,再从容收拾已深入江南的倭寇。
然而崔楠以进攻见长,虽遇到倭寇不论其人多人寡,总能战而胜之,然而他不善于步步为营,又无法将衢州全部兵力抽调出来,倭寇竟是越打越多,逐步陷入属下军队疲于奔命、愈战愈疲的状态。
崔楠刚刚批准了秋仪之要领取装备的文书,便传来战报:说是大股倭寇,总数在三千人左右,被岭南王郑贵驱赶北上,克日就要进入江南道境内,必须及时弹压。又有战报说:原本渗透入江南腹地的零星倭寇也已聚集起来,人数在五百人以上,已经逐步杀向金陵。
这两条军情都不是能够忽视的,然而两处地方相隔甚远,崔楠自揣手中兵力有限,若是将其一分为二,便难以对进犯的倭寇形成绝对优势,即便能够对阵取胜,也将是一场血战。
崔楠虽精于进攻,用兵却十分谨慎,非深思熟虑之后不能会行动。
他思前想后、左右衡量——同岭南道交界之处的倭寇人多势众,一带又都是山地丘陵,若不在第一时间就将其围而歼之,恐怕倭寇就要大量渗透进入江南;而金陵城是大汉在南方的中心,素有“陪都”之称,若被倭寇攻入,势必天下震动,也不能等闲视之。
崔楠所良久,终于拿定主意:岭南来的倭寇乃是主力,更为了防着岭南王趁乱闹出别的动静来,因此必须由自己亲自领军,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其彻底歼灭。
至于南京那边么,崔楠灵机一动,叫过军中书办,自己口述了一道命令。
崔楠的这个书办,乃是江南本地一个举人,行文倒也甚快,一边听崔楠说,一边笔走龙蛇,写了一份命令下来:“着山阴知县秋仪之,即刻领军赴金陵剿寇,须凭坚城固守,不可轻易出击,待本将凯旋之后,再会同攻击。若违军令,定斩不饶!”
崔楠接过这份墨迹未干军令,看了看,想也不想就扯碎扔了,让书办按照自己的原话,重新拟一道军令:
“请山阴县秋大人即领军赴金陵抵御倭寇,一切均可便宜行事,建议大人以金陵高墙为依托,先守而后攻,待末将歼灭顽匪之后,自同大人会猎于城下。”
那书办将这份重新拟好的文书送到崔楠面前,却是一脸疑惑地看着这位位高权重的将军,问道:“崔将军,军令嘛,一向都讲究明确严厉,何必要写得这样客气?一个小小的县令,将军一伸手就,就好像蚂蚁似的捏死了他。”
“放屁!你懂什么?”崔楠立即骂道,“原样封好,送到山阴县去。”
崔楠少言寡语,然而一出口便是斩钉截铁,那书办只好照办。
崔楠传递军令用的都是六百里加急快马,因此他这道行文极为客气的军令,只用了短短一天,就已送到秋仪之手中。
此时秋仪之手下乡勇虽因专用装备没有到齐,因此也只能练习些基础武艺。
特别是秋仪之特地请了尉迟霁明,让她创立一套适合普通兵士使用的刀法。尉迟霁明武功以飘逸灵活见长,初创的一套刀法也是如此,显得花巧有余而实用不足。
秋仪之也是见过世面之人,看了几次就知道这套刀法不适合在军中广为推广,便要尉迟霁明加以修改。
尉迟霁明对这件事情本就意兴阑珊,又听秋仪之对自己辛苦创下的刀法还颇有不满,便犯了小孩脾气,索性撂下挑子不干了。
还是吴若非一张嘴巴甚甜,好说歹说才将尉迟霁明劝了回来。于是尉迟霁明也不再用什么奇巧招式,只将他们尉迟家一套入门拳法稍微修改一下,改成一套再简单不过的刀法,便交了差。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套直来直往的刀法,居然效果极佳。不仅招式威力颇具可观之处,又贵在学习起来十分方便,以至于秋仪之新招来的兵士,不废什么功夫就已练得纯熟。
此外,林叔寒也摆出难得的好耐性,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连同新招的两百个乡勇和秋仪之原本的十八个亲兵一起,从头识文断字。
这些新老兵士,都是目不识丁的泥腿子,教他们认三个字,要比让他们挑一缸水还要难。
然而林叔寒严厉异常,凡是识不满今日规定汉字的,除要挨一顿手心之外,还得留堂补课,直到识满过关为止。可一留堂,就要耽误休息操练时间,少睡一刻半刻的午觉是小事,若是操练迟到了,领头的赵成孝可不管你是何原因,拉起来又是一顿板子。
不少兵士被这样的两头板子打得疲了,几次想脱队而出,偏偏秋仪之军饷给得丰厚,出了军营大门,便再也赚不到这份银子了。他们无奈之间,只能看在钱的份上,勉强支撑下来。
这样软硬兼施之下,原本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竟在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头,练得颇具战斗力。
因此秋仪之接到军令时候,也是颇为兴奋,心想:“自己从崔楠那边调的巨盾、劲弩尚未到达,自然也没法联系老幽燕军队的专用战术,军队还算不上真正成军。然而经过这些日子的苦练,这两百来人的战斗力也是今非昔比,或许正好可以拿倭寇来试一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