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文丑的死给袁谭的军队带来了无比的震撼,两名在袁绍军中似乎永远不败的决定战将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死在了青州军的手里,这彻底击溃了因为和青州军交战而精神紧张到极点的袁谭军士兵的神经,一种世界末日天崩地陷的毁灭感觉浮现在了每个袁谭士兵的心头。
“颜良将军死了!文丑将军死了!”这消息被亲眼目睹的士兵们用一种鬼哭狼嚎的感觉传播到了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登时,袁谭军彻底溃败,无数的士兵大喊大叫着抛下了手中的兵器,向四面八方抱头鼠窜,任凭袁谭和手下众将如何呼唤也毫无作用,当真是兵败如山倒。
其实就是袁谭本人和其他的将领也不能接受颜良和文丑战死沙场的这个事实,简直就如同大一场噩梦般叫人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在士兵逃跑的洪流中,袁谭满怀着心中的恐惧,率先掉转马头,开始了自己的亡命之旅,身后的众将当然有样学样,紧跟在袁谭后面。
太史慈见状,出了全面追击的命令,于是青州军开足马力,在后面对袁谭军进行肆意地攻击,就连在城上负责守城的芮祉也不例外。
平原大战,震动了整个中原大地。是役,平原城的守军伤亡三千人,青州正规军的伤亡则只有三百多人,而且其中大多数仅仅是暂时失去战斗力而已,但却换来了袁谭七万大军全军溃败的辉煌战绩,袁谭军中其中有两万多人直接战死沙场,三万多人最后投降给了太史慈并被其收编,被杀的大败的袁谭仅剩下三千多人向渤海逃窜,剩下的人不知去向;更给太史慈留下了无数的粮草辎重和攻城的利器以及战马。
这还仅仅是表面的成果,其潜在的影响力更是无比巨大,陈逸和管统这等寡廉鲜耻却被举荐制度推上高位的无耻文人的被捕给了太史慈青州改制的最好口实,而许攸则会把青州内部所有与袁谭有勾结的世家大族全部奉上,令太史慈可以轻易地在青州剪除异己,扫除后患。
对内好处多多,对外则令冀州原本投降袁绍的世家大族纷纷转向,改采取观望态度,想要等局势完全明朗的时候才决定支持哪一方。
只是苦了袁绍,不仅仅自己在渤海的七万大军的主力部队损失殆尽,而且还折了颜良文丑等将,再加上前一段时间生的劫粮事件,袁绍现在是顾此失彼,焦头烂额,无论在青州还是在冀州,袁谭的计划全面受挫,又因为实力大损,此时的袁绍已经不复昔日的显赫声势。
不过太史慈并不准备放过袁绍,早在太史慈和袁谭在平原郡决战的时候,已经从张戈的手中接到太史慈命令的王豹马上命令一直被太史慈雪藏起来的于禁带领三万大军直接从乐安郡直插渤海,这三万大军和高顺手中的三万大军同是青州正规军中的精锐部队,实力非同凡响。
只要于禁打下渤海,那么袁绍就会一蹶不振,至少在中原这块大地上没有他展的空间,如此看来,孤客穷军的袁绍已经微不足道了。
只是如此一来,青州内部的正规军只剩下一万多人,太史慈生怕在青州改制的时候被逼上绝路的世家大族再弄出什么事情来,所以先是隐忍不,而是派人到徐州命令臧霸大军停止剿匪回到青州,以便稳定局势,当然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太史慈在这里使了个小小心眼。
太史慈对外宣称此次调动臧霸乃是为了配合大公子刘岱在兖州的剿灭黑山军的行动,表面上看臧霸大军悉数进入兖州,其实太史慈暗中命令臧霸大军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自然是进入兖州,不过配不配合刘岱的行动那就两说着了,反正被高顺放置在兖州任城郡的十多万黑山军的家属还等着臧霸接收,至于另一部分臧霸军当然是秘密回青州了,他们回青州之日,就是太史慈动手收拾世家大族,青州改制之时。
其实太史慈如此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要顺带着害一害徐州刺史陶谦这背信弃义的小人,太史慈命令臧霸在离开徐州时肆意放纵已经被臧霸包围多时的泰山贼寇的余党,再一次霍乱徐州的北部,令陶谦不得安生,更暗示进入到兖州的那支军队“必要时,可以进入徐州从操旧业”,心思灵活的臧霸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太史慈要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假扮成泰山贼寇的一部分潜入到徐州北部搅风搅雨,毕竟臧霸等人原来便出身贼寇,现在要让他们装起来当然是中规中矩,其实臧霸心中明白,自己这么做也算是为太史慈谋夺徐州打下一个伏笔。
这么做只是苦了陶谦,现在太史慈的军队一撤走,刚刚稳定的徐州北部再一次乱了起来,可是他却无法挽留太史慈,因为太史慈通知陶谦要臧霸撤军的信中说的十分的客气:“刘岱大公子坐阵兖州,受黑山贼寇胁迫,吾一向视之如兄,不可不救,望见谅。”陶谦看后唯有苦笑连连,他还能说出什么来?太史慈不拿袁谭借口支援徐州却趁机攻打平原的事情来兴师问罪,就已经很给陶谦面子了。陶谦还敢说什么?要知道太史慈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徐州,经过平原一战后,若是还有人无缘无故想和青州军作战的话,一定非疯即傻,不可理喻。
其实太史慈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根本就是时机未到,因为战线拉得太长,青州的军队此时几乎全部在外作战,还没有精力对付陶谦。
不过陶谦那里知道这些事情?万般无奈的陶谦只好向在广陵做太守做得风生水起的曹操求援,希望曹操能够帮助他剿匪,老谋深算的曹操连想都未想便一口拒绝了陶谦,因为曹操清楚地知道,若是答应陶谦帮助他到徐州北部剿匪,那等若与太史慈为敌,因为现在是个傻子都可看出太史慈对陶谦的不满。别说曹操和太史慈本就关系不错,就是想和太史慈为敌,曹操也不会利令智昏地挑这个时候去激怒太史慈。
此时的陶谦当真是说不出的气苦,得罪了太史慈,自己投靠的袁绍又没有真正的站起来可支援自己,原本以为可帮助自己的曹操更是支使不动,反而日渐壮大,已经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了,而且自己大感头痛的徐州北部的匪患不仅没有被剿灭,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求告无门的陶谦只有自己派兵去剿匪,结果损兵折将,弄得徐州军方也对其不满,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不过太史慈现在没有闲情逸致去理会陶谦的死活,在迎回了臧霸大军中后,没有外敌之忧的太史慈终于开始了蓄谋已久的青州改制。
太史慈知道,要改制,先就要取得人望,而人望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那就是知识阶层和劳动阶层,对于知识阶层,太史慈反倒一点都不担心,毕竟自己有“新五德终始说”在手。自然可以封住他们的嘴巴,可是对于劳动阶层,太史慈就感到头痛了,因为这些朴实的百姓基本上都不认识字,自己的“新五德终始说”即便是向他们散播,只怕也没有几个人懂,可是此次青州变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破青州世家大族的政治寡头,若是不能让百姓真正知道太史慈到底在做什么,那这场变革就全无意义了,没有了他们的自觉参与,青州哪里来的新兴地主和新兴商人?没有新兴地主和新兴商人又如何出现新兴的统治阶层?既然青州已经给了青州百姓恰当的经济地位,那么就应该再给他们恰当的政治地位,否则根本无法打破世家大族的寡头统治,即便是杀掉了眼前这一批与自己作对的世家大族,日后还是会出现新的世家大族。
至少要让青州百姓清楚地知道:在官吏上的举荐制度根本就是世家大族的一个骗局,他们借助这种制度任人唯亲,大搞家族政治和裙带政治,弄得政治**。而太史慈却立志要改变这种面貌,青州以后的官吏选拔必须另行一套,并且人人都有机会,只要你通过必要的考试。
其实太史慈自己的心里也十分清楚,其实所谓“人人有机会”也不过是一个政治噱头而已,以这时代的展状况来看,这只不过是给了青州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一个机会,一般的百姓根本不可能通过考试,他们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不过只要这种科举制度延续下去,这些百姓的后代就会有机会了,本身青州就已经十分的富裕,这些百姓的后代可以不用自幼便跟随自己的父母辛苦地劳作,可以安心的坐在王豹在青州各地大力兴建的学堂中学习,一旦他们这一代人成长起来,那就意味着新兴地主的彻底形成,有着这些未来的政治后备军,太史慈何惧之有?莫忘记现在青州实行的教育乃是各学科齐头并进的“君子配五德”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日后岂会为世家大族代言。
所以说,如何让百姓关注这件事情才是一个重要问题,太史慈不想自己的改革像后世的王安石变法一样,明明为百姓着想,结果因为百姓不理解所以不关心,更不知道各地官吏借此机会变着法地钻新法的空子,弄得护民的法变成了害民的法,使得富国强兵之策胎死腹中。
太史慈费尽心思,终于想到了办法,他从军队中挑选出来许多平日里口舌伶俐、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的士卒,让他们放假回家,美其名曰是“回家探望老母”,其实太史慈就是要他们把平原大战的始末编成故事,然后回到家乡传播,引起人们对平原大战的关注,太史慈知道,小道消息这种东西传播起来与后世的网络相比也不遑多让,果然,才几天的时间,青州各地便到处传播着平原大战的故事,人们的好奇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促使人们争相打听、传播这件事情,一时间,这场让所有青州人自豪的对袁谭的击溃战在青州不胫而走、传为美谈,更有甚者,把太史慈等人吹嘘的神乎其神,简直就成了天兵天将。什么“太史慈一瞪眼,喊打喊杀的颜良当场口吐白沫骑在马上大抽其风,半身不遂下,颜良那颤抖的双手一个没注意没有拿住刀,刀头掉下来,自己砍下了自己的脑袋”之类的传言比比皆是,袁谭大军的数量在人们的嘴里更是节节攀升,从原来七万,已经变成了现在十七万,听得太史慈都目瞪口呆、哭笑不得,甚至大有从十七万变成七十万的趋势。
不过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至少现在青州百姓上至古稀之年的老者,下到懵懂孩童无不对于平原战役的大概都有了一个了解,太史慈趁机开始执行第二步计划,马上命令特种精英隐藏身份,分散到青州各地的酒楼茶馆开始为自己造势,于是乎,历史上第一批说书先生在三国时代产生了,这些特种精英扮作的说书先生起先只是出现在由青州军方暗中草控的酒楼茶馆中,讲的都是”平原大战”的故事,由于他们出色的口才、生动的描述、对军旅生活的熟悉,再加上每个人的风格不尽相同,或幽默风趣、或古朴苍劲、或奇诡酷烈,登时吸引了大量的听众,这些酒楼茶馆几乎天天爆满,在人山人海中不时地传出惊天动地的喝彩声,其他的酒楼茶馆见自己生意惨淡,当然不甘示弱,立时开始搜罗新兴起来的“说书先生”,结果,其他苦候多时的特种精英纷纷出现在各大酒楼茶馆,一时间,说书先生这个行业在青州迅走红。
说来好笑,“说书”倒也间接刺激了青州经济的展。当然最荣幸地就是现在还在平原当御者的邵二、**、杨三等人,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和太史慈称兄道弟、在一个酒桌上喝过酒,更成了说书先生嘴里时时出现的名人,登时,一个个挺胸叠肚、得意洋洋起来,邵二在自己家里的家庭地位更是有了飞的提高。不必再忍受自己妻子打骂的邵二每天在睡觉前都会向神明祷告,希望太史慈长命百岁呢。
想想也是,这时代又没有电视、网络这些传媒,说书先生一经出现当然引人注目了,就连一向自命清高的孔融也忍不住偷偷跑到酒楼里听过几回,一样地忘乎所以拍烂了巴掌。也许这种局面只有太史慈的潜在敌人不愿意看到吧。不过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末日将至,因为太史慈为了不打草惊蛇,对外宣称许攸已经被冲动的杜远所斩杀,暗中与太史慈为敌的世家大族听到此消息后无不暗暗松了一口气。
时间长了之后,这些特种精英就开始在故事中渐渐的加入了一些令听众深思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既然青州军如此的强大,为何咱们的刺史大人还要大费周章的化妆只身赶往平原?为何不一开始就出动大军对袁谭进行雷霆一击?一时间,太史慈化妆去平原的这个精彩情节成为了一大悬疑,在青州百姓的嘴里传的沸沸扬扬,毕竟事实不是故事,太史慈的行为不是用一句“浑身是胆”可以解释的。
这个时候,因为百姓口口相传、声望达到一个新的巅峰、却沉默已久的太史慈站了出来,同时,还宣布了对平原两位太守——管统和陈逸实行斩立决的决定,其他的平原官员案犯罪大小自然各有处罚。这消息才一传出,马上青州的读书人开始了激烈地反对,不说别人,只说陈逸,他本身乃是已故的天下读书人之陈蕃大人的儿子,本身更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大儒,太史慈现在居然要斩杀陈逸,登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孔融为的读书人无不齐声反对。
太史慈当然不会像曹操那样恼羞成怒地把孔融杀了下酒,他只是把陈逸和管统勾结袁谭的事情公诸于众,而一直被软禁起来的许攸则成为了最有利的证人,如此一来,孔融等人当然没话说,甚至还齐齐站在了太史慈一边,由反对变成的赞同。青州百姓原本对于官场上的事情并不关心,可是斩杀的两名太守都是出自平原,这就马上吸引了青州百姓的注意力,最后一听说平原郡绝大多数官员勾结袁谭,出卖平原的真相后,当然也站在太史慈一方了。
有了这个开端,太史慈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收拾青州的世家大族了。
“颜良将军死了!文丑将军死了!”这消息被亲眼目睹的士兵们用一种鬼哭狼嚎的感觉传播到了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登时,袁谭军彻底溃败,无数的士兵大喊大叫着抛下了手中的兵器,向四面八方抱头鼠窜,任凭袁谭和手下众将如何呼唤也毫无作用,当真是兵败如山倒。
其实就是袁谭本人和其他的将领也不能接受颜良和文丑战死沙场的这个事实,简直就如同大一场噩梦般叫人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在士兵逃跑的洪流中,袁谭满怀着心中的恐惧,率先掉转马头,开始了自己的亡命之旅,身后的众将当然有样学样,紧跟在袁谭后面。
太史慈见状,出了全面追击的命令,于是青州军开足马力,在后面对袁谭军进行肆意地攻击,就连在城上负责守城的芮祉也不例外。
平原大战,震动了整个中原大地。是役,平原城的守军伤亡三千人,青州正规军的伤亡则只有三百多人,而且其中大多数仅仅是暂时失去战斗力而已,但却换来了袁谭七万大军全军溃败的辉煌战绩,袁谭军中其中有两万多人直接战死沙场,三万多人最后投降给了太史慈并被其收编,被杀的大败的袁谭仅剩下三千多人向渤海逃窜,剩下的人不知去向;更给太史慈留下了无数的粮草辎重和攻城的利器以及战马。
这还仅仅是表面的成果,其潜在的影响力更是无比巨大,陈逸和管统这等寡廉鲜耻却被举荐制度推上高位的无耻文人的被捕给了太史慈青州改制的最好口实,而许攸则会把青州内部所有与袁谭有勾结的世家大族全部奉上,令太史慈可以轻易地在青州剪除异己,扫除后患。
对内好处多多,对外则令冀州原本投降袁绍的世家大族纷纷转向,改采取观望态度,想要等局势完全明朗的时候才决定支持哪一方。
只是苦了袁绍,不仅仅自己在渤海的七万大军的主力部队损失殆尽,而且还折了颜良文丑等将,再加上前一段时间生的劫粮事件,袁绍现在是顾此失彼,焦头烂额,无论在青州还是在冀州,袁谭的计划全面受挫,又因为实力大损,此时的袁绍已经不复昔日的显赫声势。
不过太史慈并不准备放过袁绍,早在太史慈和袁谭在平原郡决战的时候,已经从张戈的手中接到太史慈命令的王豹马上命令一直被太史慈雪藏起来的于禁带领三万大军直接从乐安郡直插渤海,这三万大军和高顺手中的三万大军同是青州正规军中的精锐部队,实力非同凡响。
只要于禁打下渤海,那么袁绍就会一蹶不振,至少在中原这块大地上没有他展的空间,如此看来,孤客穷军的袁绍已经微不足道了。
只是如此一来,青州内部的正规军只剩下一万多人,太史慈生怕在青州改制的时候被逼上绝路的世家大族再弄出什么事情来,所以先是隐忍不,而是派人到徐州命令臧霸大军停止剿匪回到青州,以便稳定局势,当然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太史慈在这里使了个小小心眼。
太史慈对外宣称此次调动臧霸乃是为了配合大公子刘岱在兖州的剿灭黑山军的行动,表面上看臧霸大军悉数进入兖州,其实太史慈暗中命令臧霸大军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自然是进入兖州,不过配不配合刘岱的行动那就两说着了,反正被高顺放置在兖州任城郡的十多万黑山军的家属还等着臧霸接收,至于另一部分臧霸军当然是秘密回青州了,他们回青州之日,就是太史慈动手收拾世家大族,青州改制之时。
其实太史慈如此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要顺带着害一害徐州刺史陶谦这背信弃义的小人,太史慈命令臧霸在离开徐州时肆意放纵已经被臧霸包围多时的泰山贼寇的余党,再一次霍乱徐州的北部,令陶谦不得安生,更暗示进入到兖州的那支军队“必要时,可以进入徐州从操旧业”,心思灵活的臧霸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太史慈要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假扮成泰山贼寇的一部分潜入到徐州北部搅风搅雨,毕竟臧霸等人原来便出身贼寇,现在要让他们装起来当然是中规中矩,其实臧霸心中明白,自己这么做也算是为太史慈谋夺徐州打下一个伏笔。
这么做只是苦了陶谦,现在太史慈的军队一撤走,刚刚稳定的徐州北部再一次乱了起来,可是他却无法挽留太史慈,因为太史慈通知陶谦要臧霸撤军的信中说的十分的客气:“刘岱大公子坐阵兖州,受黑山贼寇胁迫,吾一向视之如兄,不可不救,望见谅。”陶谦看后唯有苦笑连连,他还能说出什么来?太史慈不拿袁谭借口支援徐州却趁机攻打平原的事情来兴师问罪,就已经很给陶谦面子了。陶谦还敢说什么?要知道太史慈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徐州,经过平原一战后,若是还有人无缘无故想和青州军作战的话,一定非疯即傻,不可理喻。
其实太史慈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根本就是时机未到,因为战线拉得太长,青州的军队此时几乎全部在外作战,还没有精力对付陶谦。
不过陶谦那里知道这些事情?万般无奈的陶谦只好向在广陵做太守做得风生水起的曹操求援,希望曹操能够帮助他剿匪,老谋深算的曹操连想都未想便一口拒绝了陶谦,因为曹操清楚地知道,若是答应陶谦帮助他到徐州北部剿匪,那等若与太史慈为敌,因为现在是个傻子都可看出太史慈对陶谦的不满。别说曹操和太史慈本就关系不错,就是想和太史慈为敌,曹操也不会利令智昏地挑这个时候去激怒太史慈。
此时的陶谦当真是说不出的气苦,得罪了太史慈,自己投靠的袁绍又没有真正的站起来可支援自己,原本以为可帮助自己的曹操更是支使不动,反而日渐壮大,已经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了,而且自己大感头痛的徐州北部的匪患不仅没有被剿灭,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求告无门的陶谦只有自己派兵去剿匪,结果损兵折将,弄得徐州军方也对其不满,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不过太史慈现在没有闲情逸致去理会陶谦的死活,在迎回了臧霸大军中后,没有外敌之忧的太史慈终于开始了蓄谋已久的青州改制。
太史慈知道,要改制,先就要取得人望,而人望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那就是知识阶层和劳动阶层,对于知识阶层,太史慈反倒一点都不担心,毕竟自己有“新五德终始说”在手。自然可以封住他们的嘴巴,可是对于劳动阶层,太史慈就感到头痛了,因为这些朴实的百姓基本上都不认识字,自己的“新五德终始说”即便是向他们散播,只怕也没有几个人懂,可是此次青州变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破青州世家大族的政治寡头,若是不能让百姓真正知道太史慈到底在做什么,那这场变革就全无意义了,没有了他们的自觉参与,青州哪里来的新兴地主和新兴商人?没有新兴地主和新兴商人又如何出现新兴的统治阶层?既然青州已经给了青州百姓恰当的经济地位,那么就应该再给他们恰当的政治地位,否则根本无法打破世家大族的寡头统治,即便是杀掉了眼前这一批与自己作对的世家大族,日后还是会出现新的世家大族。
至少要让青州百姓清楚地知道:在官吏上的举荐制度根本就是世家大族的一个骗局,他们借助这种制度任人唯亲,大搞家族政治和裙带政治,弄得政治**。而太史慈却立志要改变这种面貌,青州以后的官吏选拔必须另行一套,并且人人都有机会,只要你通过必要的考试。
其实太史慈自己的心里也十分清楚,其实所谓“人人有机会”也不过是一个政治噱头而已,以这时代的展状况来看,这只不过是给了青州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一个机会,一般的百姓根本不可能通过考试,他们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不过只要这种科举制度延续下去,这些百姓的后代就会有机会了,本身青州就已经十分的富裕,这些百姓的后代可以不用自幼便跟随自己的父母辛苦地劳作,可以安心的坐在王豹在青州各地大力兴建的学堂中学习,一旦他们这一代人成长起来,那就意味着新兴地主的彻底形成,有着这些未来的政治后备军,太史慈何惧之有?莫忘记现在青州实行的教育乃是各学科齐头并进的“君子配五德”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日后岂会为世家大族代言。
所以说,如何让百姓关注这件事情才是一个重要问题,太史慈不想自己的改革像后世的王安石变法一样,明明为百姓着想,结果因为百姓不理解所以不关心,更不知道各地官吏借此机会变着法地钻新法的空子,弄得护民的法变成了害民的法,使得富国强兵之策胎死腹中。
太史慈费尽心思,终于想到了办法,他从军队中挑选出来许多平日里口舌伶俐、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的士卒,让他们放假回家,美其名曰是“回家探望老母”,其实太史慈就是要他们把平原大战的始末编成故事,然后回到家乡传播,引起人们对平原大战的关注,太史慈知道,小道消息这种东西传播起来与后世的网络相比也不遑多让,果然,才几天的时间,青州各地便到处传播着平原大战的故事,人们的好奇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促使人们争相打听、传播这件事情,一时间,这场让所有青州人自豪的对袁谭的击溃战在青州不胫而走、传为美谈,更有甚者,把太史慈等人吹嘘的神乎其神,简直就成了天兵天将。什么“太史慈一瞪眼,喊打喊杀的颜良当场口吐白沫骑在马上大抽其风,半身不遂下,颜良那颤抖的双手一个没注意没有拿住刀,刀头掉下来,自己砍下了自己的脑袋”之类的传言比比皆是,袁谭大军的数量在人们的嘴里更是节节攀升,从原来七万,已经变成了现在十七万,听得太史慈都目瞪口呆、哭笑不得,甚至大有从十七万变成七十万的趋势。
不过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至少现在青州百姓上至古稀之年的老者,下到懵懂孩童无不对于平原战役的大概都有了一个了解,太史慈趁机开始执行第二步计划,马上命令特种精英隐藏身份,分散到青州各地的酒楼茶馆开始为自己造势,于是乎,历史上第一批说书先生在三国时代产生了,这些特种精英扮作的说书先生起先只是出现在由青州军方暗中草控的酒楼茶馆中,讲的都是”平原大战”的故事,由于他们出色的口才、生动的描述、对军旅生活的熟悉,再加上每个人的风格不尽相同,或幽默风趣、或古朴苍劲、或奇诡酷烈,登时吸引了大量的听众,这些酒楼茶馆几乎天天爆满,在人山人海中不时地传出惊天动地的喝彩声,其他的酒楼茶馆见自己生意惨淡,当然不甘示弱,立时开始搜罗新兴起来的“说书先生”,结果,其他苦候多时的特种精英纷纷出现在各大酒楼茶馆,一时间,说书先生这个行业在青州迅走红。
说来好笑,“说书”倒也间接刺激了青州经济的展。当然最荣幸地就是现在还在平原当御者的邵二、**、杨三等人,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和太史慈称兄道弟、在一个酒桌上喝过酒,更成了说书先生嘴里时时出现的名人,登时,一个个挺胸叠肚、得意洋洋起来,邵二在自己家里的家庭地位更是有了飞的提高。不必再忍受自己妻子打骂的邵二每天在睡觉前都会向神明祷告,希望太史慈长命百岁呢。
想想也是,这时代又没有电视、网络这些传媒,说书先生一经出现当然引人注目了,就连一向自命清高的孔融也忍不住偷偷跑到酒楼里听过几回,一样地忘乎所以拍烂了巴掌。也许这种局面只有太史慈的潜在敌人不愿意看到吧。不过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末日将至,因为太史慈为了不打草惊蛇,对外宣称许攸已经被冲动的杜远所斩杀,暗中与太史慈为敌的世家大族听到此消息后无不暗暗松了一口气。
时间长了之后,这些特种精英就开始在故事中渐渐的加入了一些令听众深思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既然青州军如此的强大,为何咱们的刺史大人还要大费周章的化妆只身赶往平原?为何不一开始就出动大军对袁谭进行雷霆一击?一时间,太史慈化妆去平原的这个精彩情节成为了一大悬疑,在青州百姓的嘴里传的沸沸扬扬,毕竟事实不是故事,太史慈的行为不是用一句“浑身是胆”可以解释的。
这个时候,因为百姓口口相传、声望达到一个新的巅峰、却沉默已久的太史慈站了出来,同时,还宣布了对平原两位太守——管统和陈逸实行斩立决的决定,其他的平原官员案犯罪大小自然各有处罚。这消息才一传出,马上青州的读书人开始了激烈地反对,不说别人,只说陈逸,他本身乃是已故的天下读书人之陈蕃大人的儿子,本身更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大儒,太史慈现在居然要斩杀陈逸,登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孔融为的读书人无不齐声反对。
太史慈当然不会像曹操那样恼羞成怒地把孔融杀了下酒,他只是把陈逸和管统勾结袁谭的事情公诸于众,而一直被软禁起来的许攸则成为了最有利的证人,如此一来,孔融等人当然没话说,甚至还齐齐站在了太史慈一边,由反对变成的赞同。青州百姓原本对于官场上的事情并不关心,可是斩杀的两名太守都是出自平原,这就马上吸引了青州百姓的注意力,最后一听说平原郡绝大多数官员勾结袁谭,出卖平原的真相后,当然也站在太史慈一方了。
有了这个开端,太史慈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收拾青州的世家大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