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燕燕,为父还是很放心的,也有信心,多的交待与叮嘱,为父也不啰嗦了!”萧思温表情间露出点释然的样子,看着萧燕燕道:“今后,东宫这边,我会少来的,宫禁森严,来多了对你不好,你自己保重!”
事实上,自从萧燕燕进宫之后,父女俩就再没有见过面,平时也没有刻意去打探。此番萧思温得以入东宫,还是在太子正式纳娶之后,方才得以进宫探视,即便如此,也是小心周至,以免逾越或者落人口实,谨慎地有些过分。
对萧燕燕的关心,萧思温倒是出自,当然,这也是一种谨慎的智慧。萧燕燕在东宫才刚站住脚,远谈不上稳固,正是需要低调的时候,而他们这些亲人,就更需安分守己,不能招惹麻烦,哪怕只是可能引发麻烦的行为,也要尽量避免。
感受到父亲的关怀,萧燕燕也不禁面露感动,说道:“多谢爹爹体谅!”
同时,萧燕燕敏锐地注意到了萧思温说这这番话时的忧虑,不由问道:“爹爹遇到什么难题了,以致愁上眉梢?”
闻言,萧思温微愣,迎着萧燕燕那有神的明眸,也不再强撑着,叹息一阵,说道:“燕燕也当知道,过去两年中,为父一直在为朝廷招揽漠北贵族及部民,到去年冬,终于有所进展。
六院、乌槐、品位诸部数位贵族,秘密遣人联络,约定脱离漠北,率领部属南投朝廷。今春二月,在漠南驻军的接应下,共有一万多契丹部众,成功南下归汉!”
听萧思温说到这儿,萧燕燕道:“倘若如此,爹爹当为朝廷立下了一份大功才是!其中,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提及此,萧思温将的头疼与忧虑都表现出来了,紧皱着眉头道:“是啊,我原本也为之欣喜,经年付出,终于所获,不负所托,能够向上交代。只可惜,当这些部民抵达之后,出现了变故!”
萧燕燕没有追问,而是静待下言,萧思温:“原本,按照我与贵族们的约定,他们率众南附后,将得到朝廷官职的封赏,保留对部民的治理权力,同时安置于漠南草原,分与草场。这些条件,也都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应允。
然而,等他们南来之后,朝廷的政策发生的改变,政事堂针对大汉沿边诸族部民的治理问题,进行了改革,收缴治权,编户齐民,而这些新附的契丹部民,自然成为了第一批改革目标!
据我所知,南附的这些契丹部民,全部被官府打散重编,登记造册,也非安置在漠南,而是分散于山阳道的诸乡镇里,算是彻底打散了。
朝廷的用意已然可谓深刻,然而对于那些契丹部民,尤其是契丹贵族首领来说,岂能甘愿?朝廷虽许以官职,却都是些低职微吏,虽抱有些财产,却几乎丧失了对部属治理的权,这显然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这段时间,我已收到不少来信,对为父是多加指责,说我诓骗他们,对朝廷的政策也是抱怨不已。
思及此事,我近来是越发担忧,一旦北面有事,则必然牵连到萧家啊......”
说完,萧思温又不禁重重地叹息一声,作为一个契丹人,他是深深地体会到在大汉朝廷办差的不容易了。办好了,未必有多少奖励,只是积极融入的敲门砖,然而一旦出现问题,那便很可能祸及自身。
而听完萧思温的话,萧燕燕也明白过来,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时蛾眉也下意识地高蹙,道:“爹爹的忧虑不无道理,还当加以重视。
朝廷如此政策,显然是为求加强对边境部族的控制,将其民众彻底纳入官府的治理之下。然如爹爹所言,如此做法,必然遭到那些贵族、首领的不满,乃至反抗,即便朝廷强盛,他们也必不会甘愿臣服。
或许迫于王师的强大,他们不敢正面相抗,也不敢直接抗拒朝廷的政策,但是,逃亡、远遁等举动或许将难以避免。
甚至于,一旦出现什么情况,造反作乱,也不是不可能。倘若是那样,会有怎样的后果,是否会牵扯到爹爹,都是难以预料......”
比起萧思温,萧燕燕显然把此事看得更加严重些,也使得萧思温表情愈加沉凝。不说其他什么造反、叛乱的严重情况,仅仅那些受萧思温招揽来的契丹贵族及部民, 若是因为不满朝廷的政策,来而复逃,那对朝廷的威严是种打击,对他萧思温则是危机了。
其中的道理,萧思温如何能够不明白,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踱了几步,偏头朝萧燕燕道:“此事,我会当心的!殿下既然不在东宫,为父当下次再来拜访!”
说着,萧思温便急欲离开,被萧燕燕叫住了:“爹爹打算如何做?”
闻言,萧思温迟疑了下,摇头道:“还未想好!不过,我对大汉,已然一片赤诚,无愧于心,陛下与朝廷当不至过于苛责吧。”
说着,萧思温对萧燕燕强调了一句:“只要你在东宫好好的,萧家就还有一层保障!”
萧燕燕脸蛋上露出一抹沉凝,稍作思考,对萧思温道:“爹爹所思不错,如今,你是大汉臣僚,朝廷命官,一切当为朝廷考虑。
那些南附的部族,虽与我们同族,却非同道,倘若他们不服王化,招致灾祸,也不足同情。
女儿建议,爹爹当就此事连同那些书信上奏,表明态度,警示朝廷,对南附的契丹部族,乃至沿边诸部,加以防备。
在推行归化政策的同时,严防备其变乱,甚至于,可主动请缨,操办此差事,总之,要与那些南来部族的关系割裂开,以免可能的祸患,牵连到萧家!”
萧燕燕澹澹的语气中透着坚决,而以萧思温的老道,又如何不能明白她的意思,思吟几许,老脸上有所意动。
无防盗
老眼逐渐聚焦,表情逐渐平静,看着萧燕燕,萧思温再度叹道:“将来,只怕是免不了为契丹部族所唾骂了......”
事实上,自从萧燕燕进宫之后,父女俩就再没有见过面,平时也没有刻意去打探。此番萧思温得以入东宫,还是在太子正式纳娶之后,方才得以进宫探视,即便如此,也是小心周至,以免逾越或者落人口实,谨慎地有些过分。
对萧燕燕的关心,萧思温倒是出自,当然,这也是一种谨慎的智慧。萧燕燕在东宫才刚站住脚,远谈不上稳固,正是需要低调的时候,而他们这些亲人,就更需安分守己,不能招惹麻烦,哪怕只是可能引发麻烦的行为,也要尽量避免。
感受到父亲的关怀,萧燕燕也不禁面露感动,说道:“多谢爹爹体谅!”
同时,萧燕燕敏锐地注意到了萧思温说这这番话时的忧虑,不由问道:“爹爹遇到什么难题了,以致愁上眉梢?”
闻言,萧思温微愣,迎着萧燕燕那有神的明眸,也不再强撑着,叹息一阵,说道:“燕燕也当知道,过去两年中,为父一直在为朝廷招揽漠北贵族及部民,到去年冬,终于有所进展。
六院、乌槐、品位诸部数位贵族,秘密遣人联络,约定脱离漠北,率领部属南投朝廷。今春二月,在漠南驻军的接应下,共有一万多契丹部众,成功南下归汉!”
听萧思温说到这儿,萧燕燕道:“倘若如此,爹爹当为朝廷立下了一份大功才是!其中,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提及此,萧思温将的头疼与忧虑都表现出来了,紧皱着眉头道:“是啊,我原本也为之欣喜,经年付出,终于所获,不负所托,能够向上交代。只可惜,当这些部民抵达之后,出现了变故!”
萧燕燕没有追问,而是静待下言,萧思温:“原本,按照我与贵族们的约定,他们率众南附后,将得到朝廷官职的封赏,保留对部民的治理权力,同时安置于漠南草原,分与草场。这些条件,也都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应允。
然而,等他们南来之后,朝廷的政策发生的改变,政事堂针对大汉沿边诸族部民的治理问题,进行了改革,收缴治权,编户齐民,而这些新附的契丹部民,自然成为了第一批改革目标!
据我所知,南附的这些契丹部民,全部被官府打散重编,登记造册,也非安置在漠南,而是分散于山阳道的诸乡镇里,算是彻底打散了。
朝廷的用意已然可谓深刻,然而对于那些契丹部民,尤其是契丹贵族首领来说,岂能甘愿?朝廷虽许以官职,却都是些低职微吏,虽抱有些财产,却几乎丧失了对部属治理的权,这显然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这段时间,我已收到不少来信,对为父是多加指责,说我诓骗他们,对朝廷的政策也是抱怨不已。
思及此事,我近来是越发担忧,一旦北面有事,则必然牵连到萧家啊......”
说完,萧思温又不禁重重地叹息一声,作为一个契丹人,他是深深地体会到在大汉朝廷办差的不容易了。办好了,未必有多少奖励,只是积极融入的敲门砖,然而一旦出现问题,那便很可能祸及自身。
而听完萧思温的话,萧燕燕也明白过来,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时蛾眉也下意识地高蹙,道:“爹爹的忧虑不无道理,还当加以重视。
朝廷如此政策,显然是为求加强对边境部族的控制,将其民众彻底纳入官府的治理之下。然如爹爹所言,如此做法,必然遭到那些贵族、首领的不满,乃至反抗,即便朝廷强盛,他们也必不会甘愿臣服。
或许迫于王师的强大,他们不敢正面相抗,也不敢直接抗拒朝廷的政策,但是,逃亡、远遁等举动或许将难以避免。
甚至于,一旦出现什么情况,造反作乱,也不是不可能。倘若是那样,会有怎样的后果,是否会牵扯到爹爹,都是难以预料......”
比起萧思温,萧燕燕显然把此事看得更加严重些,也使得萧思温表情愈加沉凝。不说其他什么造反、叛乱的严重情况,仅仅那些受萧思温招揽来的契丹贵族及部民, 若是因为不满朝廷的政策,来而复逃,那对朝廷的威严是种打击,对他萧思温则是危机了。
其中的道理,萧思温如何能够不明白,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踱了几步,偏头朝萧燕燕道:“此事,我会当心的!殿下既然不在东宫,为父当下次再来拜访!”
说着,萧思温便急欲离开,被萧燕燕叫住了:“爹爹打算如何做?”
闻言,萧思温迟疑了下,摇头道:“还未想好!不过,我对大汉,已然一片赤诚,无愧于心,陛下与朝廷当不至过于苛责吧。”
说着,萧思温对萧燕燕强调了一句:“只要你在东宫好好的,萧家就还有一层保障!”
萧燕燕脸蛋上露出一抹沉凝,稍作思考,对萧思温道:“爹爹所思不错,如今,你是大汉臣僚,朝廷命官,一切当为朝廷考虑。
那些南附的部族,虽与我们同族,却非同道,倘若他们不服王化,招致灾祸,也不足同情。
女儿建议,爹爹当就此事连同那些书信上奏,表明态度,警示朝廷,对南附的契丹部族,乃至沿边诸部,加以防备。
在推行归化政策的同时,严防备其变乱,甚至于,可主动请缨,操办此差事,总之,要与那些南来部族的关系割裂开,以免可能的祸患,牵连到萧家!”
萧燕燕澹澹的语气中透着坚决,而以萧思温的老道,又如何不能明白她的意思,思吟几许,老脸上有所意动。
无防盗
老眼逐渐聚焦,表情逐渐平静,看着萧燕燕,萧思温再度叹道:“将来,只怕是免不了为契丹部族所唾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