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六年,大明历1778年秋。
杨惊雷驾驭着马车从关山一路驶向北域荒原。
他端坐在车辕上,双手抄在袍袖中,后仰着头,倾听妹妹教叔叔琴法。
其实他兄妹并不比葛荆小多少,四五岁而已。
杨惊雷清楚记得,天启元年,新皇登基日正是他七岁生日。那天宁王亲自上门,赠给他一块玉。
紫色的**蟆,后来他才知道是宁王三宝之一的紫蛤弥天解毒玉。
天启元年末,宁王被人揭发,夺嫡失败后准备谋逆,结果新皇率先发动,全力一戈击破江西行都南昌宁王府。
宁王仓惶而逃,却又在南直隶外被中书右丞王守成斩杀。
当日若是被宁王闯进南直隶,进入皇陵甘为守陵,至少还能留下一条性命,可惜,他没有。
从天启二年到天启三年这整整一年时间里,杨惊雷和杨雨池都生活在逃难之中。
无数次的追杀,无数次的在生存与死亡间游走,两个孩子从胆怯、慌乱、惊慌失措到震惊自若的转变不可谓不快,但生无保障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永生不能忘却。
而这个时候,天下八大名剑之首的梧桐寒影,残阳如血飞鸿剑,月锁清秋李默安将宁王世子带走,留下他与妹妹跟随大部队逃命。
杨惊雷终于知道,那块玉,宁王在他七岁生日时赠给他的那块玉代表了什么。
似乎在他七岁生日后,宁王经常领着他出席一些活动,那块玉不少人都知道是挂在他的脖子上。
杨惊雷在父亲与他离别时清楚记得父亲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你的命,被这块玉买下,如果能够得活,将跟宁王一脉在无关系。
而这时,他在李默安、沈坠分走紫龙玉佩藏宝图、紫金玉剑密匙,而不要紫蛤弥天解毒玉时知道,父亲说的没错。
紫蛤弥天解毒玉真的是他的买命钱。
买他兄妹替换宁王世子的买命钱。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天下人认为他是宁王世子,他就是宁王世子,知道他不是宁王世子的就不是宁王世子。
是与不是,他不会去解释,全凭世人述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天启三年末遇到葛荆,一路奔波后在天启四年初进入点苍派,到天启五年一整年,然后再到天启六年的现在。
似乎遇到葛荆之后,终于有人愿意如山一般的站在他身前,为他挡风遮雨。
那种感觉,就如同父亲一般。
所以,十三岁的杨惊雷、杨雨池遇到十八岁的葛荆,明明应该叫哥哥,最终出口却变成了叔叔。
其实他们兄妹更想叫的是父亲。
戈壁荒野的夜是荒凉凄厉,明明是秋末偏偏如冬季般的冷,狂风吹拂犹如鬼啸一般沁人心脾,让人汗毛乍起,忍不住打起寒噤。
可在这种环境下,杨惊雷不但没有任何不适,相反还感觉十分惬意,看着漆黑的夜,耳边听着妹妹和叔叔一个教一个学,一个音一个音的从简单的音符组成短暂而美妙的音乐。
任何技艺,如果只是技,精准契合节奏就可以。可若是提到道,那就必须契合人的心、人的意、以及人的性格。
道,没有千篇一律的,唯有融入人的心意和性格才是道。
大道万千,别人的道千万条,走不出自己的道,永远都不是道。
就像现在的琴艺,杨雨池教授葛荆,她的手快乐跳跃,如同小鹿般的欢畅。
她的琴声彷如江南的天,婉柔缠绵;如涓涓的小溪,泛着涟漪;如一汪娴静的潭水,清清泠泠...
可换做葛荆就幡然换做另一个人,他的手稳、重、准确,如同大山一般不会出错。
一指落下,琴音就像奔腾的巨浪从琴板上涌来,若想用一句词形容,也唯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能准确些。
葛荆的手没有太多变化,一举一动有板有眼,但发出的音色却有着千变万化。
听着听着,杨惊雷和杨雨池发现,葛荆的手法有些慢,有些笨拙,泛起的音却带上了葛荆的心、意和性格。
就像关山月一曲,本为伤别之意,亦感慨戍边将士,争战疆场而鲜有人还之怆。
就像‘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一句说的是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
杨雨池出手,无缘由的带上一丝江南烟雨,女儿闺阁两地相思的痛苦幽怨。
到了葛荆手中却彷如洪钟大吕般的悲怆,那里有长风吹度,有黄沙铺盖,直到最后孤寂悲戚苍凉到了极致。
杨惊雷仿佛听到一只孤狼在万里徘徊,孤独无计,看不到一丝生命迹象。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千古边塞,征战杀伐,无休无止,以至于不见有人还。
万里无人烟,明明会让人悲怆到无以复加之地,像杨雨池就展现出无尽的悲怨,可换做葛荆就不一样了。
他如同孤狼一般环视,然后仰天长啸。
虽然悲戚、苍凉,带着无尽无休的孤寂,可事实上落入杨惊雷的耳中却不是悲戚致死的感觉,而是像啸月....
孤狼啸月,它在与天空悬挂的孤月对话。
“叔叔的心好宽阔啊!”
杨惊雷激动不已,翻过身掀起车帘,目光炯炯的看着葛荆,看着葛荆对面,一眼不眨的望着葛荆的妹妹,杨雨池。
葛荆在哪里孤寂如古木,一丝不苟的抚琴。
车帘掀起,一丝光芒透进,杨雨池的眼一晃,顿时看到哥哥探进的头,还有震惊的目光。
杨雨池嫣然一笑,悄然无声的来到车辕。
娇小的身子倚在窗口,肩头顶着哥哥的肩头,随着车厢摇摆的幅度摇摆着。
“叔叔好厉害!”
“嗯,我学琴时好笨,怎么都弹不好。”
“那时你还小,在说了,叔叔看过那么多的书,底蕴深厚。”
“嗯,先生当时也说过,没有底蕴感悟不到心,融不进去意。年岁小,只能先练习琴技了。”
在葛荆琴音悦动时,兄妹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谈得甚是欢乐。似乎有五六年的时间,他们都未曾这样的轻松,放松。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杨惊雷驾驭着马车从关山一路驶向北域荒原。
他端坐在车辕上,双手抄在袍袖中,后仰着头,倾听妹妹教叔叔琴法。
其实他兄妹并不比葛荆小多少,四五岁而已。
杨惊雷清楚记得,天启元年,新皇登基日正是他七岁生日。那天宁王亲自上门,赠给他一块玉。
紫色的**蟆,后来他才知道是宁王三宝之一的紫蛤弥天解毒玉。
天启元年末,宁王被人揭发,夺嫡失败后准备谋逆,结果新皇率先发动,全力一戈击破江西行都南昌宁王府。
宁王仓惶而逃,却又在南直隶外被中书右丞王守成斩杀。
当日若是被宁王闯进南直隶,进入皇陵甘为守陵,至少还能留下一条性命,可惜,他没有。
从天启二年到天启三年这整整一年时间里,杨惊雷和杨雨池都生活在逃难之中。
无数次的追杀,无数次的在生存与死亡间游走,两个孩子从胆怯、慌乱、惊慌失措到震惊自若的转变不可谓不快,但生无保障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永生不能忘却。
而这个时候,天下八大名剑之首的梧桐寒影,残阳如血飞鸿剑,月锁清秋李默安将宁王世子带走,留下他与妹妹跟随大部队逃命。
杨惊雷终于知道,那块玉,宁王在他七岁生日时赠给他的那块玉代表了什么。
似乎在他七岁生日后,宁王经常领着他出席一些活动,那块玉不少人都知道是挂在他的脖子上。
杨惊雷在父亲与他离别时清楚记得父亲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你的命,被这块玉买下,如果能够得活,将跟宁王一脉在无关系。
而这时,他在李默安、沈坠分走紫龙玉佩藏宝图、紫金玉剑密匙,而不要紫蛤弥天解毒玉时知道,父亲说的没错。
紫蛤弥天解毒玉真的是他的买命钱。
买他兄妹替换宁王世子的买命钱。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天下人认为他是宁王世子,他就是宁王世子,知道他不是宁王世子的就不是宁王世子。
是与不是,他不会去解释,全凭世人述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天启三年末遇到葛荆,一路奔波后在天启四年初进入点苍派,到天启五年一整年,然后再到天启六年的现在。
似乎遇到葛荆之后,终于有人愿意如山一般的站在他身前,为他挡风遮雨。
那种感觉,就如同父亲一般。
所以,十三岁的杨惊雷、杨雨池遇到十八岁的葛荆,明明应该叫哥哥,最终出口却变成了叔叔。
其实他们兄妹更想叫的是父亲。
戈壁荒野的夜是荒凉凄厉,明明是秋末偏偏如冬季般的冷,狂风吹拂犹如鬼啸一般沁人心脾,让人汗毛乍起,忍不住打起寒噤。
可在这种环境下,杨惊雷不但没有任何不适,相反还感觉十分惬意,看着漆黑的夜,耳边听着妹妹和叔叔一个教一个学,一个音一个音的从简单的音符组成短暂而美妙的音乐。
任何技艺,如果只是技,精准契合节奏就可以。可若是提到道,那就必须契合人的心、人的意、以及人的性格。
道,没有千篇一律的,唯有融入人的心意和性格才是道。
大道万千,别人的道千万条,走不出自己的道,永远都不是道。
就像现在的琴艺,杨雨池教授葛荆,她的手快乐跳跃,如同小鹿般的欢畅。
她的琴声彷如江南的天,婉柔缠绵;如涓涓的小溪,泛着涟漪;如一汪娴静的潭水,清清泠泠...
可换做葛荆就幡然换做另一个人,他的手稳、重、准确,如同大山一般不会出错。
一指落下,琴音就像奔腾的巨浪从琴板上涌来,若想用一句词形容,也唯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能准确些。
葛荆的手没有太多变化,一举一动有板有眼,但发出的音色却有着千变万化。
听着听着,杨惊雷和杨雨池发现,葛荆的手法有些慢,有些笨拙,泛起的音却带上了葛荆的心、意和性格。
就像关山月一曲,本为伤别之意,亦感慨戍边将士,争战疆场而鲜有人还之怆。
就像‘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一句说的是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
杨雨池出手,无缘由的带上一丝江南烟雨,女儿闺阁两地相思的痛苦幽怨。
到了葛荆手中却彷如洪钟大吕般的悲怆,那里有长风吹度,有黄沙铺盖,直到最后孤寂悲戚苍凉到了极致。
杨惊雷仿佛听到一只孤狼在万里徘徊,孤独无计,看不到一丝生命迹象。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千古边塞,征战杀伐,无休无止,以至于不见有人还。
万里无人烟,明明会让人悲怆到无以复加之地,像杨雨池就展现出无尽的悲怨,可换做葛荆就不一样了。
他如同孤狼一般环视,然后仰天长啸。
虽然悲戚、苍凉,带着无尽无休的孤寂,可事实上落入杨惊雷的耳中却不是悲戚致死的感觉,而是像啸月....
孤狼啸月,它在与天空悬挂的孤月对话。
“叔叔的心好宽阔啊!”
杨惊雷激动不已,翻过身掀起车帘,目光炯炯的看着葛荆,看着葛荆对面,一眼不眨的望着葛荆的妹妹,杨雨池。
葛荆在哪里孤寂如古木,一丝不苟的抚琴。
车帘掀起,一丝光芒透进,杨雨池的眼一晃,顿时看到哥哥探进的头,还有震惊的目光。
杨雨池嫣然一笑,悄然无声的来到车辕。
娇小的身子倚在窗口,肩头顶着哥哥的肩头,随着车厢摇摆的幅度摇摆着。
“叔叔好厉害!”
“嗯,我学琴时好笨,怎么都弹不好。”
“那时你还小,在说了,叔叔看过那么多的书,底蕴深厚。”
“嗯,先生当时也说过,没有底蕴感悟不到心,融不进去意。年岁小,只能先练习琴技了。”
在葛荆琴音悦动时,兄妹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谈得甚是欢乐。似乎有五六年的时间,他们都未曾这样的轻松,放松。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