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广岛,日军大本营。
这几天充斥于大本营各处的狂醉,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片山雨欲来之前的闷热烦躁。就连秋日本来应该晴爽的天气,这几天也仿佛如夏日一般闷热得不可自解。
人影来来往往,而6海军将佐,高级文官,都猬集在室内,每人都是满头满脸的大汗。却没有一个人想到擦拭一下,只是盯着地图,盯着一份份往来穿梭的文报电稿。
前几日阳台上狂欢的摆设尤自未撤,几瓶洋酒还在白色桌布上面放着。却再无一人到阳台上置酒高歌狂欢。夹杂着燥热空气的海风吹过,将白色桌布高高掀起,却有点象大殓的裹尸布。
“…………美国驻支那公使田贝已经致电,李鸿章向其委婉表示,今后的事情,他将不负责任,也无法再负担责任!”
一个外务省的信使急匆匆的冲进了大本营的会议室,人还未到,就已经大声的报告了最新收到的电报。这信使穿着整齐的西式洋装,但是白色硬领早就给自己扯开了,整齐的油头也凌乱不堪,只是直直的一边冲进来一边喊。
室内传来了几声抽气的声音,几个6军将领先跳了起来,椅子给碰得乒乓乱响。
“支那人,最狡猾!说过的话都可以不算!”
还有的将领冲着呆坐在人中,身子僵硬,眼神直的外务次官日置益男爵大声问:“外交人员都是饭桶,都应该切腹!当初是谁向军部确保,说可以有切实把握掌握李鸿章?还建议6军开始复员?是谁上了支那人的当?现在李鸿章已经说不负责任,当初阁下说的建议6军复员的话语。已经动摇了前线天皇陛下忠勇将士血战到底地决心!这个责任,军部绝不承担!”
日置益呆呆的坐在那里,眼睛都不动一下。他原来不过是日本驻清国全权公使。日清开战之后,召回国内,因为他了解清国内情,被拔撰到了外务次官的位置上,作为外交部门参与大本营地代表人员。并不承担全局外交责任——从根上来说,大本营设立之后,整个大日本帝国的权力,一时间都集中在伊藤博文手中。和清国交涉和谈的步骤,渠道。全部由伊藤博文亲自掌握,不要说他一个聊备一格的外务次官了。就算外相也不上话啊。
可是日本外相本来就是6军老前辈6奥宗光伯爵大将。现在正带着第三军在山东攻略作战。现在交涉不利,局面一下翻转过来,这些6军军头。火气不朝着他泄,朝谁泄?
日置益不想分辨,也无从分辨。他自己也在糊涂。他出使清国垂十几年,自诩深深了解这个古旧帝国方方面面的一切,明治以来,帝国的有心人士,对这个大清下的功夫还少了?
这个已经上下解体。远远落后于时代。不仅国力衰退到一定程度,而且就连这衰退的国力都无法全部动员起来的老旧帝国。只要在门上重重踹一脚。整旧房子都会塌下来。极而言之,一个不是近代化民族国家地帝国,根本无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来,日置益甚至怀疑,整个大清,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近代化民族国家这个名词!
以前的情势展,果然如大多数帝国名眼人所逆料当中。虽然在朝鲜战局有所小挫,但是在对清国本部地打击,一直是相当顺利。清国中枢,也根本没有动员起全国力量进行战斗地能力和胆识。一旦动员全国力量进行作战,必然会导致慈禧苦心经营而成的微弱平衡局面被打破。清国中枢,已经不敢面对这种平衡被打破之后的局面。宁愿这么死气沉沉地一直下去。
而整个国家抵抗到底的风潮鼓动起来——换言之,就是近代化民族国家意志焕出来。要不就是明智开化,受到教育的国民自获得这个体认。要不就是有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出现,以他的胜利,引领这个风潮澎湃激荡,直至席卷一切。放眼清国,又何曾有这样了不起的人物?只要集中打垮北洋的水6实力,已经是清国第一流人物地李鸿章都已经垮台,谁又能取代他,做此中流砥柱,激励这么一个老大帝国,抵抗战斗到底?
李鸿章果然垮了,他并不是可以越时代地人物。
清国中枢,也果然决定投降了。他们害怕现状被打破,更胜于向日本投降。
清国那些地方实权督抚们,果然也并没有什么激烈的表示,清国国民也一如既往地混混噩噩,因为并没有一个人,引领出这样的风潮,让人追随,让雷声振荡到这个老大帝国的深处!
当清国求和电文传到,以日本国运做倾国一赌的这些海军6军,文官财阀精英们,是如此的欣喜若狂!
提前一步睁开眼睛,更有幸聚集这么多能人志士汇聚于明治之年——日本神武纪元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也从未有过这样的运气!二十年苦心经营,二十年始终盘算布置,冷冷的看着隔海那个老大帝国,二十年赌上一切拚命的整军经武。让这个贫穷的岛国,两千年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可以攀上亚洲最高处的机会!
这些日本人两千年未曾有过的如此多的级牛人,可以说在这战之前,已经用尽了全部心力来推断这场战事的结局如何,并且一步步的进行布置。甚至也算到了以日本如此薄弱的家底,打到这个地步,也差不多山穷水尽——这和徐一凡始终维持一隅之地的作战规模,并且不轻易寻求会战的补给规模不一样,是横贯两处海域,支撑着十几万大军海外外线全面出击的巨大战事。而且徐一凡不用维持一支消耗巨大的近代吞金巨兽——海军。
虽然可言是倾国运之一赌,但是上至伊藤博文,下至具体指挥作战的部队长。都认为这场战事收功有七成把握。
可是,偏偏清国出了一个徐一凡。
这个彗星般崛起在东亚政坛上面地人物,如此深刻的变动了这场战局。让他们这些人的所有筹划。所有野望,都全盘落空!
清国宣布求和投降。
徐一凡不降。
他有一支覆灭了日军两个野战师团地强悍部队,他占据辽西辽南的内线地位,他收编了数万辽南的清军,而且他仿佛知道,只要打下去,日本就难以为续!
最要紧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已经鼓起了风潮。清国并不是没有战斗下去的实力,而是没有一个中流砥柱引领他们作战。徐一凡已经代替了灰头土脸的李鸿章。一时成为天下之望!
日置益当初不是没有评估过徐一凡和他势力,日本收集清国情报的渠道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对徐一凡的评价。各个渠道汇总而来地资料和最后论断都差不多。外交部门对徐一凡的评价还尤其高一些,因为多少了解一些徐一凡在南洋地内幕。认为他有相当地力量。但是大家都认为,徐一凡僻处海东。又不像李鸿章那样海6师俱备,在大清政坛各方面奥援又多,财力也雄厚,并不是一支过李鸿章的力量。大家还同样认为徐一凡很有野心,在日军对清国本部还有李鸿章进行打击的时候,象他这样地野心家,按照中国历史的传统路数。应该按兵观衅。清国本部还有李鸿章败得越惨,他就越有浑水摸鱼的机会。清国中枢本来就很不待见徐一凡。他手头的实力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他会为了清国把自己本钱拼干净?
当初对徐一凡这支力量战事起后的判断就是,徐一凡很可能利用这次战事,顺势从朝鲜退到满洲境内,很可能会囊括吉黑两处,让开大路,然后趁机拣奉天的便宜。谁也不认为他会坚决抵抗。
谁也没想到,徐一凡坚决抵抗了,还让6军吃了大亏。更千里回师,在天下皆降地时候,喊出了那振聋聩地一声。
徐一凡,不降!
这一声鼓荡的风潮是如此之大,竟然让日本二千年积蓄地元气所作育出来的明治一时汇萃之精英,毕生的苦心竟然有化为泡影的可能!
看着6军那些将领通红的眼睛,日置益在心中只能长叹。他倒是不介意这些军人的迁怒。只是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堵得慌,这场战事,到底要走到何处为止?
战争一开始,就要想到如何结束。日本以少兵临大国,本来就求的是迅雷不及掩耳一下震慑住昏愦的对手。将战事一下展开在三处同时进行也就是这个目的。
可是当战事无法结束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外面的风声越来越大,但是这海风,却没有一丝吹进大本营会议室内。气压越来越低,让每个人都觉得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是汗如雨下,脸色铁青。
屋子外面又传来了脚步声,屋中呆坐的大本营幕僚们目光都转了过去。现在来的都是外交情报,所有军事情报通传都是一律暂停,外面脚步声响,来的一定就是信使。谁知道又送来了什么倒霉消息!屋子里端坐的几十个人,好像被集体催眠了,各色各样的目光——疯狂,呆滞,不甘,绝望,愤怒,暴躁…………在这一刻都汇聚在一处,整齐的缓缓转动。连呼吸,在这一刻都屏住了。
一片寂静当中,就看见一个专门传递外交情报的信使脸色苍白的走到了门口,手里举着一份情报邮袋,封口火漆殷然,但是看那信使的神色,分明已经知道了邮袋内的情报是什么。
“…………清国已经下上谕,求和文电,是翁同擅自所为……翁同已经被革职还乡,清国光绪皇帝亲上谕,不与帝国议和,而委徐一凡和李秉衡为南北两面钦差大臣,和帝国战斗到底!”
屋子里所有人的心仿佛一下就坠入谷底,那种从万丈高台落下的心情。仿佛都能听见碎裂的声音!
日置益闭上了眼睛,他还没有那种智慧理清现在乱成一团的思绪,他只是深切的感觉到。东亚历史,从此刻,已经深深地不同了。
屋子内短暂的沉寂迅即被打破,几个眼睛血红的6海军将领猛地跳了起来,狂一般的敲着桌子。
“膺惩这些不讲信义的支那人!”
“帝国6军虎贲十万,当决死进击,荡平一切敢于抵抗的清*队!”
“动直隶平原合战!将战火烧到北京城脚下,将清国皇帝俘虏到东京,将徐一凡俘虏到东京!”
“帝国海军。纵横东亚,未尝一败。现在更不可能失败!再度炮击天津。扫荡清国沿海。在天津,在上海,在广州。在台湾……在清国一切港口上6!哪怕海军还剩下一兵一船,也要战斗到底!”
“直隶平原合战,直隶平原合战!川上君的遗愿,我们来替他实现!”
这直隶平原合战,是当初川上操六在世的时候,主持编列对请作战纲要时所设想的最终会战。战事进行到如今,日军所有部队都撒了出去。陷在三个战场上面。海军更是疲于奔命。哪怕没有徐一凡堵在辽南那里,按照日军现在所拥有的力量。也不可能会战于直隶。维持能战的第二军第三军就已经耗尽了日本全部地补给能力,如何再进行这样的大攻势?现在再吼着要推进这最终之战,无异痴人说梦。
国力是最实打实地东西,特别是在做攻势国战地时候,更是一点虚假都来不得。有多少精练的常备军,有多少船舶运输吨位,有多少可以购买军火物资的外汇,有多少生产能力,来不得半点虚假。日本是从一个比清国贫弱近二十倍地底子起家,这些年的经营,虽然占了先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便宜,但是国力,非长时间的积累不可。在敌人的国土上作战,把每一个士兵运到敌人的国土,打出每一粒子弹,都是国力的体现。而日本已经将这几十年地积累,早就在这场战事当中挥到了极限了!
可是看着那些军人将桌子敲得震天响,口角泡沫飞溅地样子,大本营其它幕僚们,谁还敢多说一句?
只不知道是谁,低声的嘟囔一句:“这些都要伊藤阁下做最后地决定…………”
一句话提醒了这些军人们,一个个又瞪大了眼睛四下乱看:“伊藤阁下呢?这种场合,需要他统一大家的意志,上奏天皇陛下,战斗到底!数万将士捐躯,山县川上诸君成神,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只有继续战斗下去!”
伊藤博文呢?就连闭着眼睛的日置益也睁开了眼四下看着。伊藤博文一定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他始终以他的铁腕掌控着这场战事的进程。这个时候,伊藤阁下会用什么样的对策来应对?他一定会有办法吧?
海风越来越大,天边乌云堆积,风终于吹进了这大本营的会议室里面。带着潮湿水气的海风进来,将窗户吹得乒乓乱响,勤务兵们忙不迭的去将窗户关好。屋内郁结到了极处的气氛仿佛也因这海风而一松,军人们胡乱的扯开领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吼叫声也越的高涨起来,从外面听的话,仿佛大本营会议室跟疯人院也没什么两样了。
就在这些吼声到了最高处的时候,入口处传来了一个冷冰冰的声音:“谁要战斗到底?”
所有人一下收住了声音,目光转过去,就看见伊藤博文不高的身影站在门口,身上礼服整齐,正将礼帽交给侍立的勤务兵,一副盛装准备赶赴东京陛见的模样。他脸上神色不动,头也整整齐齐,只是眼袋又深又大,仿佛几夜都未曾入睡了。
他大步的走到了会议桌的前面,扫了一眼零乱的案头。什么文电,地图,烟头堆满的烟灰缸,在长大的会议桌上到处都是。所有人都屏住气息看着他的举动,特别是那些军人,一个个涨得脸色通红。
伊藤博文冰冷的目光扫视了一圈,猛的将面前那些乱七八糟地东西一扫,全部推到了地上。轰隆哗啦的声音吓得所有人心都是一跳。
“帝国并没有6沉,为何如此慌乱?”
他声音沉稳,让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嘘了一口大气。一个6军军官趁势站起。磕响马靴低头行礼:“阁下!恳请阁下下令,立即全军奋击,将清国彻底击垮!帝国还有力量,请国人不愿意投降,就让他们灭亡!”
一声起而百声和,凡事军人,无不起身,所有人都行礼垂。感情特别激动地,还热泪长流。死死的看着伊藤博文!
天边乌云当中亮光一闪,照得阴郁的室内。所有人脸孔都是惨白的一亮。
伊藤冷冷的看着这些军人。淡淡道:“算了吧……是该结束的时候了。鄙人将赶赴东京。上奏天皇陛下,结束这场战事。大本营对6海军的最后指导,就是准备撤退复员。其它事宜,政治外交解决。”
这个时候雷声才从远处传来,闷闷的在天际乌云中反复响个不休,可是雷声再怎么样卷动,也比不过伊藤博文的这一句话!
咣当一声,一个6军军官一直紧握手中地军刀落在了木头地板上。
另一个军官立即拍案而起:“帝国并没有战败,为何要让6海军蒙受这种屈辱?阁下。您说的话是认真地吗?阁下。请不要做帝国地国贼!”
“天皇陛下绝不会认可此等背逆行为!阁下,请收回您说的话!”
“这就是国贼。国贼!”
“6海军不服从大本营的乱命指导!不然无颜见成神地诸君,无颜面对帝国国民!他们将子弟送进军队为帝国死战,他们勤劳奉仕,拿出最后一枚铜板,不是让我们承认失败的!”
“6海军亦有帷幄上奏之权,我等将誓死奉请陛下,亲自指导战事,将此次战事进行到底!”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大本营军人幕僚,就连文官幕僚也有不少人跳了起来,大声的出议论。几个军官更是起立收起公文夹,大步的走了出去。留在场中的军人们,已经失去了往日对伊藤博文奉命唯谨的样子,捏着拳头大喊大叫,手指都快指到了他的脸上。
而伊藤博文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些已经疯狂起来地大本营精英幕僚们。
屋外,接地连天的大雨倾盆而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些幕僚们才一个个愤然而去。毫无疑问,6海军将会行使他们地帷幄上奏权力,誓死反对伊藤博文这个让他们理解不了的决定。
虽然清国徐一凡不降将大局翻转过来,但是在整场战事当中,日本还是占据上风!再打一打,还能谋求体面的结局!
会议室内,只剩下日置益一人。伊藤博文不言不动的站在那里,窗外闪电的光亮,照得他脸色一阵明,一阵暗。他一直挺直的腰背,在这个时候,也渐渐的弯了下来。
日置益轻轻站起来,走到伊藤博文身边,垂行礼:“阁下……”
伊藤这个时候仿佛才惊醒过来,看了他一眼,苦笑道:“日置君,你也反对我么?”
日置益缓缓摇头:“我相信阁下的判断,只是很难想明白……”
伊藤苦笑:“谁不明白?只是你们不愿意承认失败罢了!”
他神色萧索:“战争从来都不是以杀人多寡成败,只不过是政治的延续…………帝国奋起而进行甲午一击,无非也是承东亚大局变动而顺势而动。英法列强需要一支能平衡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力量。帝国是小国,比起清国而言,更加好控制。所以他们乐见我们战胜清国,并且可以瓜分我们战胜的红利…………可是战事一旦僵持下来,特别是在满洲僵持下来,就给了俄国人卷进来的借口…………英法列强,绝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出现。我们一旦不能胜,就只有承认失败!没有他们的支持,帝国是绝不可能单独战胜清国的!
…………战事再僵持下去,各种势力将纷纷卷入。清国结局如何,难以猜测。但是大国毕竟容易挺过这场风浪,他们有缓冲的空间。小小日本,却只有没顶的份!我们已经赢得了尊重,为了将来,就只有撤退了,再战斗下去,我们只会失去手中所有筹码!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却没有这个勇气承认…………我们只有退回来,等待下次的机会…………”
日置益只是默默的听着,在平日,以伊藤博文之尊,绝不可能和他这样长篇大论的倾吐心声。这个时候,伊藤博文却是整个日本最孤独的一个人。
“阁下,如果我们退回来,下次还有机会么?”
伊藤博文一时没有回答,只是信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大雨。宇品港外,深黑色的波涛翻卷,白沫如斜雾一般茫茫布于海上,一条来不及归港的渔船在如山一般的波涛中穿行起伏,岌岌可危。
“我们…………可能已经错过了这两千余年来最好的机会…………真想让日本站在亚洲顶峰啊…………哪怕只有一百年…………”
广岛,日军大本营。
这几天充斥于大本营各处的狂醉,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片山雨欲来之前的闷热烦躁。就连秋日本来应该晴爽的天气,这几天也仿佛如夏日一般闷热得不可自解。
人影来来往往,而6海军将佐,高级文官,都猬集在室内,每人都是满头满脸的大汗。却没有一个人想到擦拭一下,只是盯着地图,盯着一份份往来穿梭的文报电稿。
前几日阳台上狂欢的摆设尤自未撤,几瓶洋酒还在白色桌布上面放着。却再无一人到阳台上置酒高歌狂欢。夹杂着燥热空气的海风吹过,将白色桌布高高掀起,却有点象大殓的裹尸布。
“…………美国驻支那公使田贝已经致电,李鸿章向其委婉表示,今后的事情,他将不负责任,也无法再负担责任!”
一个外务省的信使急匆匆的冲进了大本营的会议室,人还未到,就已经大声的报告了最新收到的电报。这信使穿着整齐的西式洋装,但是白色硬领早就给自己扯开了,整齐的油头也凌乱不堪,只是直直的一边冲进来一边喊。
室内传来了几声抽气的声音,几个6军将领先跳了起来,椅子给碰得乒乓乱响。
“支那人,最狡猾!说过的话都可以不算!”
还有的将领冲着呆坐在人中,身子僵硬,眼神直的外务次官日置益男爵大声问:“外交人员都是饭桶,都应该切腹!当初是谁向军部确保,说可以有切实把握掌握李鸿章?还建议6军开始复员?是谁上了支那人的当?现在李鸿章已经说不负责任,当初阁下说的建议6军复员的话语。已经动摇了前线天皇陛下忠勇将士血战到底地决心!这个责任,军部绝不承担!”
日置益呆呆的坐在那里,眼睛都不动一下。他原来不过是日本驻清国全权公使。日清开战之后,召回国内,因为他了解清国内情,被拔撰到了外务次官的位置上,作为外交部门参与大本营地代表人员。并不承担全局外交责任——从根上来说,大本营设立之后,整个大日本帝国的权力,一时间都集中在伊藤博文手中。和清国交涉和谈的步骤,渠道。全部由伊藤博文亲自掌握,不要说他一个聊备一格的外务次官了。就算外相也不上话啊。
可是日本外相本来就是6军老前辈6奥宗光伯爵大将。现在正带着第三军在山东攻略作战。现在交涉不利,局面一下翻转过来,这些6军军头。火气不朝着他泄,朝谁泄?
日置益不想分辨,也无从分辨。他自己也在糊涂。他出使清国垂十几年,自诩深深了解这个古旧帝国方方面面的一切,明治以来,帝国的有心人士,对这个大清下的功夫还少了?
这个已经上下解体。远远落后于时代。不仅国力衰退到一定程度,而且就连这衰退的国力都无法全部动员起来的老旧帝国。只要在门上重重踹一脚。整旧房子都会塌下来。极而言之,一个不是近代化民族国家地帝国,根本无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来,日置益甚至怀疑,整个大清,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近代化民族国家这个名词!
以前的情势展,果然如大多数帝国名眼人所逆料当中。虽然在朝鲜战局有所小挫,但是在对清国本部地打击,一直是相当顺利。清国中枢,也根本没有动员起全国力量进行战斗地能力和胆识。一旦动员全国力量进行作战,必然会导致慈禧苦心经营而成的微弱平衡局面被打破。清国中枢,已经不敢面对这种平衡被打破之后的局面。宁愿这么死气沉沉地一直下去。
而整个国家抵抗到底的风潮鼓动起来——换言之,就是近代化民族国家意志焕出来。要不就是明智开化,受到教育的国民自获得这个体认。要不就是有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出现,以他的胜利,引领这个风潮澎湃激荡,直至席卷一切。放眼清国,又何曾有这样了不起的人物?只要集中打垮北洋的水6实力,已经是清国第一流人物地李鸿章都已经垮台,谁又能取代他,做此中流砥柱,激励这么一个老大帝国,抵抗战斗到底?
李鸿章果然垮了,他并不是可以越时代地人物。
清国中枢,也果然决定投降了。他们害怕现状被打破,更胜于向日本投降。
清国那些地方实权督抚们,果然也并没有什么激烈的表示,清国国民也一如既往地混混噩噩,因为并没有一个人,引领出这样的风潮,让人追随,让雷声振荡到这个老大帝国的深处!
当清国求和电文传到,以日本国运做倾国一赌的这些海军6军,文官财阀精英们,是如此的欣喜若狂!
提前一步睁开眼睛,更有幸聚集这么多能人志士汇聚于明治之年——日本神武纪元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也从未有过这样的运气!二十年苦心经营,二十年始终盘算布置,冷冷的看着隔海那个老大帝国,二十年赌上一切拚命的整军经武。让这个贫穷的岛国,两千年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可以攀上亚洲最高处的机会!
这些日本人两千年未曾有过的如此多的级牛人,可以说在这战之前,已经用尽了全部心力来推断这场战事的结局如何,并且一步步的进行布置。甚至也算到了以日本如此薄弱的家底,打到这个地步,也差不多山穷水尽——这和徐一凡始终维持一隅之地的作战规模,并且不轻易寻求会战的补给规模不一样,是横贯两处海域,支撑着十几万大军海外外线全面出击的巨大战事。而且徐一凡不用维持一支消耗巨大的近代吞金巨兽——海军。
虽然可言是倾国运之一赌,但是上至伊藤博文,下至具体指挥作战的部队长。都认为这场战事收功有七成把握。
可是,偏偏清国出了一个徐一凡。
这个彗星般崛起在东亚政坛上面地人物,如此深刻的变动了这场战局。让他们这些人的所有筹划。所有野望,都全盘落空!
清国宣布求和投降。
徐一凡不降。
他有一支覆灭了日军两个野战师团地强悍部队,他占据辽西辽南的内线地位,他收编了数万辽南的清军,而且他仿佛知道,只要打下去,日本就难以为续!
最要紧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已经鼓起了风潮。清国并不是没有战斗下去的实力,而是没有一个中流砥柱引领他们作战。徐一凡已经代替了灰头土脸的李鸿章。一时成为天下之望!
日置益当初不是没有评估过徐一凡和他势力,日本收集清国情报的渠道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对徐一凡的评价。各个渠道汇总而来地资料和最后论断都差不多。外交部门对徐一凡的评价还尤其高一些,因为多少了解一些徐一凡在南洋地内幕。认为他有相当地力量。但是大家都认为,徐一凡僻处海东。又不像李鸿章那样海6师俱备,在大清政坛各方面奥援又多,财力也雄厚,并不是一支过李鸿章的力量。大家还同样认为徐一凡很有野心,在日军对清国本部还有李鸿章进行打击的时候,象他这样地野心家,按照中国历史的传统路数。应该按兵观衅。清国本部还有李鸿章败得越惨,他就越有浑水摸鱼的机会。清国中枢本来就很不待见徐一凡。他手头的实力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他会为了清国把自己本钱拼干净?
当初对徐一凡这支力量战事起后的判断就是,徐一凡很可能利用这次战事,顺势从朝鲜退到满洲境内,很可能会囊括吉黑两处,让开大路,然后趁机拣奉天的便宜。谁也不认为他会坚决抵抗。
谁也没想到,徐一凡坚决抵抗了,还让6军吃了大亏。更千里回师,在天下皆降地时候,喊出了那振聋聩地一声。
徐一凡,不降!
这一声鼓荡的风潮是如此之大,竟然让日本二千年积蓄地元气所作育出来的明治一时汇萃之精英,毕生的苦心竟然有化为泡影的可能!
看着6军那些将领通红的眼睛,日置益在心中只能长叹。他倒是不介意这些军人的迁怒。只是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堵得慌,这场战事,到底要走到何处为止?
战争一开始,就要想到如何结束。日本以少兵临大国,本来就求的是迅雷不及掩耳一下震慑住昏愦的对手。将战事一下展开在三处同时进行也就是这个目的。
可是当战事无法结束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外面的风声越来越大,但是这海风,却没有一丝吹进大本营会议室内。气压越来越低,让每个人都觉得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是汗如雨下,脸色铁青。
屋子外面又传来了脚步声,屋中呆坐的大本营幕僚们目光都转了过去。现在来的都是外交情报,所有军事情报通传都是一律暂停,外面脚步声响,来的一定就是信使。谁知道又送来了什么倒霉消息!屋子里端坐的几十个人,好像被集体催眠了,各色各样的目光——疯狂,呆滞,不甘,绝望,愤怒,暴躁…………在这一刻都汇聚在一处,整齐的缓缓转动。连呼吸,在这一刻都屏住了。
一片寂静当中,就看见一个专门传递外交情报的信使脸色苍白的走到了门口,手里举着一份情报邮袋,封口火漆殷然,但是看那信使的神色,分明已经知道了邮袋内的情报是什么。
“…………清国已经下上谕,求和文电,是翁同擅自所为……翁同已经被革职还乡,清国光绪皇帝亲上谕,不与帝国议和,而委徐一凡和李秉衡为南北两面钦差大臣,和帝国战斗到底!”
屋子里所有人的心仿佛一下就坠入谷底,那种从万丈高台落下的心情。仿佛都能听见碎裂的声音!
日置益闭上了眼睛,他还没有那种智慧理清现在乱成一团的思绪,他只是深切的感觉到。东亚历史,从此刻,已经深深地不同了。
屋子内短暂的沉寂迅即被打破,几个眼睛血红的6海军将领猛地跳了起来,狂一般的敲着桌子。
“膺惩这些不讲信义的支那人!”
“帝国6军虎贲十万,当决死进击,荡平一切敢于抵抗的清*队!”
“动直隶平原合战!将战火烧到北京城脚下,将清国皇帝俘虏到东京,将徐一凡俘虏到东京!”
“帝国海军。纵横东亚,未尝一败。现在更不可能失败!再度炮击天津。扫荡清国沿海。在天津,在上海,在广州。在台湾……在清国一切港口上6!哪怕海军还剩下一兵一船,也要战斗到底!”
“直隶平原合战,直隶平原合战!川上君的遗愿,我们来替他实现!”
这直隶平原合战,是当初川上操六在世的时候,主持编列对请作战纲要时所设想的最终会战。战事进行到如今,日军所有部队都撒了出去。陷在三个战场上面。海军更是疲于奔命。哪怕没有徐一凡堵在辽南那里,按照日军现在所拥有的力量。也不可能会战于直隶。维持能战的第二军第三军就已经耗尽了日本全部地补给能力,如何再进行这样的大攻势?现在再吼着要推进这最终之战,无异痴人说梦。
国力是最实打实地东西,特别是在做攻势国战地时候,更是一点虚假都来不得。有多少精练的常备军,有多少船舶运输吨位,有多少可以购买军火物资的外汇,有多少生产能力,来不得半点虚假。日本是从一个比清国贫弱近二十倍地底子起家,这些年的经营,虽然占了先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便宜,但是国力,非长时间的积累不可。在敌人的国土上作战,把每一个士兵运到敌人的国土,打出每一粒子弹,都是国力的体现。而日本已经将这几十年地积累,早就在这场战事当中挥到了极限了!
可是看着那些军人将桌子敲得震天响,口角泡沫飞溅地样子,大本营其它幕僚们,谁还敢多说一句?
只不知道是谁,低声的嘟囔一句:“这些都要伊藤阁下做最后地决定…………”
一句话提醒了这些军人们,一个个又瞪大了眼睛四下乱看:“伊藤阁下呢?这种场合,需要他统一大家的意志,上奏天皇陛下,战斗到底!数万将士捐躯,山县川上诸君成神,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只有继续战斗下去!”
伊藤博文呢?就连闭着眼睛的日置益也睁开了眼四下看着。伊藤博文一定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他始终以他的铁腕掌控着这场战事的进程。这个时候,伊藤阁下会用什么样的对策来应对?他一定会有办法吧?
海风越来越大,天边乌云堆积,风终于吹进了这大本营的会议室里面。带着潮湿水气的海风进来,将窗户吹得乒乓乱响,勤务兵们忙不迭的去将窗户关好。屋内郁结到了极处的气氛仿佛也因这海风而一松,军人们胡乱的扯开领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吼叫声也越的高涨起来,从外面听的话,仿佛大本营会议室跟疯人院也没什么两样了。
就在这些吼声到了最高处的时候,入口处传来了一个冷冰冰的声音:“谁要战斗到底?”
所有人一下收住了声音,目光转过去,就看见伊藤博文不高的身影站在门口,身上礼服整齐,正将礼帽交给侍立的勤务兵,一副盛装准备赶赴东京陛见的模样。他脸上神色不动,头也整整齐齐,只是眼袋又深又大,仿佛几夜都未曾入睡了。
他大步的走到了会议桌的前面,扫了一眼零乱的案头。什么文电,地图,烟头堆满的烟灰缸,在长大的会议桌上到处都是。所有人都屏住气息看着他的举动,特别是那些军人,一个个涨得脸色通红。
伊藤博文冰冷的目光扫视了一圈,猛的将面前那些乱七八糟地东西一扫,全部推到了地上。轰隆哗啦的声音吓得所有人心都是一跳。
“帝国并没有6沉,为何如此慌乱?”
他声音沉稳,让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嘘了一口大气。一个6军军官趁势站起。磕响马靴低头行礼:“阁下!恳请阁下下令,立即全军奋击,将清国彻底击垮!帝国还有力量,请国人不愿意投降,就让他们灭亡!”
一声起而百声和,凡事军人,无不起身,所有人都行礼垂。感情特别激动地,还热泪长流。死死的看着伊藤博文!
天边乌云当中亮光一闪,照得阴郁的室内。所有人脸孔都是惨白的一亮。
伊藤冷冷的看着这些军人。淡淡道:“算了吧……是该结束的时候了。鄙人将赶赴东京。上奏天皇陛下,结束这场战事。大本营对6海军的最后指导,就是准备撤退复员。其它事宜,政治外交解决。”
这个时候雷声才从远处传来,闷闷的在天际乌云中反复响个不休,可是雷声再怎么样卷动,也比不过伊藤博文的这一句话!
咣当一声,一个6军军官一直紧握手中地军刀落在了木头地板上。
另一个军官立即拍案而起:“帝国并没有战败,为何要让6海军蒙受这种屈辱?阁下。您说的话是认真地吗?阁下。请不要做帝国地国贼!”
“天皇陛下绝不会认可此等背逆行为!阁下,请收回您说的话!”
“这就是国贼。国贼!”
“6海军不服从大本营的乱命指导!不然无颜见成神地诸君,无颜面对帝国国民!他们将子弟送进军队为帝国死战,他们勤劳奉仕,拿出最后一枚铜板,不是让我们承认失败的!”
“6海军亦有帷幄上奏之权,我等将誓死奉请陛下,亲自指导战事,将此次战事进行到底!”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大本营军人幕僚,就连文官幕僚也有不少人跳了起来,大声的出议论。几个军官更是起立收起公文夹,大步的走了出去。留在场中的军人们,已经失去了往日对伊藤博文奉命唯谨的样子,捏着拳头大喊大叫,手指都快指到了他的脸上。
而伊藤博文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些已经疯狂起来地大本营精英幕僚们。
屋外,接地连天的大雨倾盆而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些幕僚们才一个个愤然而去。毫无疑问,6海军将会行使他们地帷幄上奏权力,誓死反对伊藤博文这个让他们理解不了的决定。
虽然清国徐一凡不降将大局翻转过来,但是在整场战事当中,日本还是占据上风!再打一打,还能谋求体面的结局!
会议室内,只剩下日置益一人。伊藤博文不言不动的站在那里,窗外闪电的光亮,照得他脸色一阵明,一阵暗。他一直挺直的腰背,在这个时候,也渐渐的弯了下来。
日置益轻轻站起来,走到伊藤博文身边,垂行礼:“阁下……”
伊藤这个时候仿佛才惊醒过来,看了他一眼,苦笑道:“日置君,你也反对我么?”
日置益缓缓摇头:“我相信阁下的判断,只是很难想明白……”
伊藤苦笑:“谁不明白?只是你们不愿意承认失败罢了!”
他神色萧索:“战争从来都不是以杀人多寡成败,只不过是政治的延续…………帝国奋起而进行甲午一击,无非也是承东亚大局变动而顺势而动。英法列强需要一支能平衡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力量。帝国是小国,比起清国而言,更加好控制。所以他们乐见我们战胜清国,并且可以瓜分我们战胜的红利…………可是战事一旦僵持下来,特别是在满洲僵持下来,就给了俄国人卷进来的借口…………英法列强,绝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出现。我们一旦不能胜,就只有承认失败!没有他们的支持,帝国是绝不可能单独战胜清国的!
…………战事再僵持下去,各种势力将纷纷卷入。清国结局如何,难以猜测。但是大国毕竟容易挺过这场风浪,他们有缓冲的空间。小小日本,却只有没顶的份!我们已经赢得了尊重,为了将来,就只有撤退了,再战斗下去,我们只会失去手中所有筹码!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却没有这个勇气承认…………我们只有退回来,等待下次的机会…………”
日置益只是默默的听着,在平日,以伊藤博文之尊,绝不可能和他这样长篇大论的倾吐心声。这个时候,伊藤博文却是整个日本最孤独的一个人。
“阁下,如果我们退回来,下次还有机会么?”
伊藤博文一时没有回答,只是信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大雨。宇品港外,深黑色的波涛翻卷,白沫如斜雾一般茫茫布于海上,一条来不及归港的渔船在如山一般的波涛中穿行起伏,岌岌可危。
“我们…………可能已经错过了这两千余年来最好的机会…………真想让日本站在亚洲顶峰啊…………哪怕只有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