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春季围猎行动,卫若梅也是知情人之一,太子被废黜,最有希望成为皇储的十三阿哥就成了众矢之的,大阿哥派人行刺圈禁中的废太子,嫁祸十三阿哥胤祥,太子党趁机落井下石,同时也是为了替太子脱罪,收罗了所谓的证据,奏了胤祥一本,说木兰围场行刺皇上,是十三阿哥为了取代太子制造的一起冤案,太子府的侍卫早被胤祥收买,而胤祥最先赶到皇上营帐救驾,也是预谋中的戏份。

    他们甚至说,被十三阿哥杀死的那只老虎,也是有人驯养的,目的不言而喻,是胤祥取悦皇上的苦情戏。

    在扳倒胤祥的事情上,除了无心于皇储之争,故作淡泊潜心道家学说的四阿哥之外,诸位阿哥保持了高度的团结,他们的党羽首次形成合力,根本就没有给胤祥辩解的机会,于是,就在太子被废不久,十三阿哥也被圈禁起来,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皇上决定,不再提前册立储君,这倒给了太子党新的希望。

    他们也知道,行刺皇上的事件一旦被查实,太子就再也没有复立的机会,所以,就把外围的知情人逐一灭口,卫若梅情知自己必死无疑,就把当年的事件详细告诉了卫若兰,让他务必找到太子的手谕,帮助圣上的新宠十四阿哥取得皇储之位,以保全卫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

    在卫若梅看来,太子的手谕很可能是贾珍自己隐瞒了下来,爵威烈将军虽然是太子的心腹,却未必肯触犯谋逆之罪,以贾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实在没必要去冒灭族的风险拥立太子为帝君。当然,他也不会去揭穿太子的罪行,为了自保,贾珍一定会把密笺藏起来,作为物证要挟太子。让他不敢对自己及家人下手。

    就在交代后事不久,卫若梅就在翰林院中风猝死。

    事情过去了多年之后,卫若兰科考中举,并被十四阿哥暗中提携。进了翰林院,很快提拔为从五品侍读,得以在南书房行走,也正是因为他渐渐接近权力的中心,这才引起了太子党的大臣们密切关注。得知他就是卫若梅的胞弟,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势必除之才心安。

    太子党的杀手们本来准备在半道上截杀卫若兰,没想到,却被十四阿哥的人暗中相助,所谓坠河身亡,当然是为了掩人耳目,以掩护卫若兰的行踪,好让他抽出身来,追查太子手谕的下落。

    这就是卫若兰去宁国府潜伏。并在天香楼遇到瑾瑜的原因,他觉得,秦可卿在天香楼自尽,或许就是某种暗示。

    因为并不清楚秦可卿和贾珍的情人关系,所以,卫若梅的判断发生了严重偏差。

    太子被圈禁之后,生性耿直而又迂腐的秦业自然也受到排挤,家中的漂亮女儿,也成了权贵们猎艳的对象,贾珍为了保护秦可卿。便以贾蓉的名义把她娶进家门,因为,秦业的态度十分坚决,太子把可卿托付给他收养。他必须要让她嫁入豪门,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少奶奶,就算太子被废,他的女儿依然拥有皇家血统,无论如何,也不能委身为妾。

    他并不知道。秦可卿年龄虽小,却早已经和贾珍暗度陈仓,对贾珍一往情深,他更不可能知道,秦可卿是太子控制贾珍的一个筹码。

    尤氏和贾蓉都知道秦可卿的身份,也很清楚她和贾珍的关系,所以,秦可卿在宁国府的地位,除了焦大醉酒时口没遮拦,主子奴才们讳莫如深。

    虽然庭院深深,朝中的一些事情还是传了进来,木兰围场事件的知情人纷纷亡故,这让秦可卿忧心忡忡,她自始自终认定,太子的手谕其实就在贾珍手中,以贾氏家族和皇上的关系,以他们拥有的显赫地位,她完全理解贾珍在木兰围场事件中所做的选择,所以,贾珍不提此事,她也就从不过问,她相信,贾珍出于对自己的深爱,肯定不会出卖太子殿下,同时,她也知道,太子的党羽们未必会相信贾珍。

    过度的忧思,终于让秦可卿一病不起,为了让自己的心事得到彻底解脱,在一年一度的探访之日,她毅然向父亲坦白,贾珍并不知道手谕的事情,是她偷偷地用空白信笺置换了太子的手谕,因为,她担心刺杀皇上的事情一旦败露,贾珍全家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愧疚,也为了替贾珍赎罪,她在偷偷和父亲会面之后,回到宁国府,毫不犹豫地在天香楼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对贾兰来说,很是不屑于贾珍大伯的生活做派,关于他的闲言碎语,贾兰听到过很多,他甚至不能理解,老太太何以对贾珍大伯如此放任与宽容,听母亲说,秦可卿的丧事办得极尽奢华,完全超出了贾蓉这个五品候补官吏之妻的定例,而且,贾珍不顾人们的非议,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秦可卿的感情,被人们当作笑柄,老太太和府里的长辈们非但无人规劝半句,反而动用荣国府的全部人力去帮他荒唐行事,就连一向循规蹈矩,极是看重门风的祖父贾政,也不曾有一星半点责备的意思,似乎并不认为他的行为有违伦理纲常。

    当然,他心里也有些为贾珍感到不值,因为,所有故交和宁荣二府的奴才们,都把抄家的责任归罪于贾珍,认为灾祸的起因,是贾珍的乱伦行为,逼死秦可卿,开罪了太子殿下。

    贾兰也曾纳闷儿过,操纵官府,为公然打死冯渊的呆霸王薛蟠脱罪,坏人婚姻,造成守备公子和金哥殉情而死,为了几把破扇子逼死石呆子,放印子赚黑心钱,以及贾瑞、尤二姐、金钏、晴雯、鲍二媳妇等人的冤死……这些罪行并无一件是宁国府所为,说到沉迷女色,贾珍也并不像大老爷一样,不择手段的强行占有自己喜欢的女子……

    可是,宁荣二府被抄,宁国府的人无一幸免,男的被判重刑,女的官卖为奴,而荣国府除了财产损失殆尽,真正有罪的人却幸免于刑罚,如今总算明白过来,珍大伯显然是皇储之争的牺牲品。

    无论是贾兰还是卫若兰,他们都没有弄清楚贾珍的真正死因,贾兰推测珍大伯是死于太子之手,而卫若兰却以为,是死于十四阿哥的人严刑逼供。

    事实上,就连太子和十四阿哥也不知道贾珍为何会死于非命。太子的人这么多年没动贾珍,必然有他们的道理,而十四阿哥要的是太子谋反的证据,自然也不会要贾珍的性命,扳倒贾氏家族却是十四阿哥的主意,并且有意让贾珍造成错觉,以为是太子的人不放过自己,企图诱惑贾珍自动交出太子的罪证,保全自己的性命以及整个家族的兴衰。

    秦可卿自缢身亡,贾珍从她留下的遗言中得知,她误以为那份密笺在自己手中,既然,自己和她都没见到太子手谕,唯一的可能,就是那封密笺是贾珠悄悄藏了起来,也许贾珠之死就是为了掩盖事情的真相,贾珠的心思他十分清楚,贾家深受皇恩,支持胤礽为太子,首先是确保皇上百年之后,贾家依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二来也是为了迎合圣意,所以,太子是给贾珠出了一道无法选择的难题,他既不愿参与弑君,也不想开罪太子,特别是得知贾珍就是太子手中的利剑,若是事情失败,贾家就将坠入万劫不复之地,贾珠的选择是,既不能让太子迁罪于贾家,更不能把贾珍拖下水去,因此,贾珠只能选择,在不引起太子怀疑的前提下,确保贾珍全身而退。

    贾珍也把宁荣二府被抄之事,归结在太子身上,他也想过,只要扳倒太子,贾府就会有复兴的希望,问题的关键是,贾珍并不知道那封关系太子命运的密笺藏在什么地方,而且,他也不忍心辜负了秦可卿对他的信任,皇储之争越演越烈,鹿死谁手尚无法定论,太子已然被解除圈禁,皇储之位一直虚空,皇上强调“朕诸子中,胤礽居贵”,太子党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在十四阿哥和太子之间,贾珍也只能选择沉默,既不得罪十四阿哥,也为太子除去心里的疑虑和不安,但愿太子能看在自己为他守口如瓶的份儿上,善待贾家。

    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杀死自己灭口。

    没想到宫廷争斗是如此的昏暗无情,想起父亲的艰难和孤独,瑾瑜心里一阵黯然,这才真正明白,父亲不敢和他相认,并且让他摆脱官场,独善其身的苦心。

    “卫大人,既然扳倒太子的关键是那封密笺,你来芦雪庵岂不是缘木求鱼,家父的事情我们知道的并不比你多,也从不知道木兰围场发生的事情,我只知道,你的到来,会让贾府雪上加霜。”

    如今贾府的处境本就十分敏感,戴罪潜逃的卫若兰却贸然来访,这让贾兰心里十分恼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章节目录

红楼幸福攻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冬雪夏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096章 蒙诟乱lun恋 魂断天香楼-大观园红楼卷香烟,红楼幸福攻略,笔趣阁并收藏红楼幸福攻略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