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刨除掉民间神话故事的演义成分,三尖两刃刀的直实是由唐代名噪一时的陌刀,以及宋代总结出来的刀八色中的掉刀,自古一脉相承而来,属于是长刀家族中的重量级选手。
事实上,二郎刀不仅继承到唐代陌刀斩劈凶狠的神髓,又额外添加了用于突刺的枪尖。只要使用者的力气足够大,起码在理论上讲,把二郎刀当作一条长枪来使也是没问题的。
这两天,吴埋头翻阅资料,最终敲定这样一件貌似不实用,外形级夸张的武器,因为这玩意跟他实在太合拍了,若是不选二郎刀,那才叫暴殄天物。
在冷兵器时代,三尖两刃刀这样的武器之所以被认定不实用而舍弃掉,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份量太重。已经到了普通士兵根本没法使用的程度,所以只能被淘汰掉,设计性能再好的武器没人能用,那不真成摆设了吗?二郎刀的独特构造决定了这种兵器的多功能性,既能砍也能捅,加上份量够足,即使不开刃拿来砸人也能拍死几个,不管当刀使,或者是当枪使都没问题。唯一缺点只在于重量标,纵然是力过人的壮汉抡起这种往少说十几,二十斤重的兵器,不过几十下就累瘫了。
人类的体能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变态兵器,因此二郎刀被历史淘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对吴来说根本无需费神考虑此类限制。自打身体变异以来,他始终没搞清楚自己的力气究竟有多大,耐力究竟有多强。
类似二郎刀这种常人根本用不了的鸡肋武器,在吴眼中就只剩下优点了。技术含量姑且不论,不就是需要力气大点吗?难道吴某人还缺一把子力气?
材料早就已经备好了,徐昌黎打电话叫来了工业组的一票人马,趁热打铁替吴打造出了一柄二郎刀。铸造能获得良好的硬度指标,但是要得到坚韧的材质,折叠锻打仍然是不二法门。好在实验室里的小型汽锤节约了人力,温度测量也用仪器取代了肉眼观测,整个加工过程只用了两个多小时。虽然在桃花源来说,吴的这把二郎刀在重量上是前无古人,不过相对于那些恨不得把在兵器谱上都找不到出处的奇门兵器,专门弄出来当摆设的幸存者们,吴的创意也只能算是一般了。
离开了徐昌黎的实验室,吴单手提着这柄足可以压死一个人的二郎刀,在定居点里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座独门独院的建筑。与桃花源定居点内的其他建筑物有所不同,这座特殊建筑的屋顶铺设瓦片全部是金色琉璃瓦,墙体也采用了风格古朴的青砖,而不是更普及的红砖。
刚一踏入这座幽静雅致的独门院落,吴马上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说道:
“喂,陈和尚啊!咱们早就说好的,明天集体下葬你来念经度死者,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啊?”
当听到吴那吵死人地大嗓门。这位自行剃了个大光头。穿着一身青灰色百衲衣地陈渊。迈步从屋子里走出来。他望着吴地眼神颇为不善。
要说这位陈渊可不得了。他属于当今时代十分稀罕地宗教人士。尽管那个引人注目地大光头是他自己动手剃地。没经过正式地剃度出家仪式。但是这年头客观条件不好。只能是一切从简了。前些时候。当吴得知这位老兄自称看破红尘。意欲出家常伴青灯古佛。于是便顺手把老和尚了空圆寂前留下地那些佛经。以及蒲团、僧衣等地宗教人士用品悉数移交给陈渊。拿到这些东西。陈渊专程跑去拜祭了老和尚地灵骨塔。磕头认下了空作自己地师傅。随即。陈渊给自己取了一个令人噱地法号。至此算是正经出家当了大和尚。
中断了诵经出来接客。陈渊对吴大吵大嚷很是不满。当下不悦地念了一声佛号。说道:
“阿弥陀佛。吴施主。我这里是佛门清静之地。请不要大声喧哗。另外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请你称呼我地法号。慧缘。”
听了陈渊这句话。吴十分干脆一翻白眼。不无嘲讽地说道:
“切。不就是果汁牌子吗?你整那么认真干吗?唉。明天可就要下葬了。你准备得咋样?别上阵地时候掉链子啊!”
闻声,陈渊镇定地瞥了吴一眼,他摆出小庙住持地架子,轻轻一摆手,说道:
“贫僧一定会言而有信,施主没别的要紧事,您就请先离开本寺吧!我还要继续作早课,少陪了。”
说完,陈渊直接一甩袖子,转身就进了小庙,而且他还顺手咣当一声关上庙门。碰了一鼻子灰的吴甚是无趣地转悠了一圈,只得灰溜溜地闪人了。
翌日桃花源南山墓地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哆。毗迦兰帝。阿弥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多迦利。
娑婆诃。”
对照着手里小纸条上拼音注解般的全文,陈渊这个半吊子的新科和尚光头上满是晶莹的汗珠,不过他好歹算是把这段度死者的往生咒,磕磕巴巴地诵读下来。
仅有短短几十字的经文,陈渊来回重复了二十一遍,却因为唯恐读错音搞得自己汗流浃背。那些沉浸在丧亲悲痛之中的家属们,倒是没太在意陈渊的拙劣表现,或者说是这位慧缘法师不够专业的种种举动。随着度亡灵的经文念诵声,一具具漆成朱红色的棺木被依次放入挖好的墓**中,现场的哭嚎声顿时响成了一片。吴这种心如铁石的家伙,目睹此情此景,联想起这些人生前的音容笑貌,此时也不免觉得鼻子一阵酸。当下,他转身背对众人,举目眺望着远山。
如今的这个时代,人命贱如草芥,生生死死的事情层出不穷,大家其实也看得淡了。在这个简短葬礼的结束后,桃花源定居点内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常态,不是人们寡情薄义,而是这个时代容不下太多的缅怀。
“好,大家加把劲啊!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行家知道。三天不练,所有人就都知道了。过去的老人也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管想要练成任何一门技艺,坚韧不拔的精神都是最基本要求……”
幸存者们开始理性的武术训练,吴在训练场上来回踱步,嘴里不住念叨着鼓励的话,希望让那些扎马步,扎到汗流浃背的幸存者们不要因为泄气而放弃。尽管先前桃花源的幸存者们在吴的影响下,对于学习武术的热情很高,甚至是男人不会两下子就要被人瞧不起,区别仅是每个人修为的深浅不同而已。然而,不久前与东瀛人的拔刀队血拼了一回。在那场惨烈的肉搏战中,桃花源人却被人数远少于己方的敌人压制。
如此屈辱的事实使得幸存者们清醒认识到了自身不足,不需要任何人鼓动,他们就开始自动自觉地努力练习。
吴学习武术的初衷,目的仅限于学会如何正确控制变异后产生的非人力量。这就好比一个乡下土财主跟人学如何打理财产,反正他的本钱够多,只是花得不明白,只要理清了头绪,要上手还是比较容易的。吴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特例,他的道路无法复制,其他人没这种现成的捷径可走了,一招一式,扎马站桩全都少不了。
其实武术这东西看着简单,也是很讲究天分的,没有潜质的人下再大功夫,顶天也就是练成个匠人,招式法门能依足教科书也就到头了。
类似于像梁东成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前都市白领们,拍马也撵不上那些在农村从小干体力活出身的年轻人,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话虽如此,梁东成这个人却不甘寂寞,总惦记着能够出人头地,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二鬼子米龙和苗景田那样被吴高看一眼,得到火箭式提拔的机会。既然是想要上位,先就得立功。为此梁东也颇为下了一番苦功,虽然自己练武无成,不过他在理论层面上绝对称得上是个高手了。
这时,见吴停下脚步,让幸存者们自行练习,他到场地边喝水。趁着这个当口,梁东成主动凑上来进言,说道:
“头,咱们的冷兵器品种太杂,长短不一,大家配合起来很困难,您看是不是应该整合一下?”
闻听此言,正在擦汗的吴一笑,说道:
“话也不是这么讲的,古书上不也说,兵不杂不利吗?现在配合困难是因为从来没练过配合,谁还指望能无师自通啊!”
没吃过猪肉,难道没见过猪跑?吴关于冷兵器作战的知识是从纸面上得来,未免有些脱离实际的嫌,不过参照自身的经验他明白了一条铁律。当人们必须面对着面,进行刀刀见血的浴血搏杀,这种战斗对士兵个人素质和意志力的要求,远过热兵器时代的征兵标准。
在战前那个时代,哪怕是打过几天靶的新兵,在战场上也有可能突然间狗屎运爆,一枪击毙兵王那个级别的强者,而这种叫人无语的状况在冷兵器作战中就不太可能出现。估计大家也很难想象,一个连刀枪都拿不稳的新兵蛋子,居然一下子干掉吕布这样强悍得变态的大将。冷兵器和热兵器战争的分野正是在于,武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方面的较量,同时也使得个人的力量在热兵器战争中变得微不足道了。
事实上,二郎刀不仅继承到唐代陌刀斩劈凶狠的神髓,又额外添加了用于突刺的枪尖。只要使用者的力气足够大,起码在理论上讲,把二郎刀当作一条长枪来使也是没问题的。
这两天,吴埋头翻阅资料,最终敲定这样一件貌似不实用,外形级夸张的武器,因为这玩意跟他实在太合拍了,若是不选二郎刀,那才叫暴殄天物。
在冷兵器时代,三尖两刃刀这样的武器之所以被认定不实用而舍弃掉,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份量太重。已经到了普通士兵根本没法使用的程度,所以只能被淘汰掉,设计性能再好的武器没人能用,那不真成摆设了吗?二郎刀的独特构造决定了这种兵器的多功能性,既能砍也能捅,加上份量够足,即使不开刃拿来砸人也能拍死几个,不管当刀使,或者是当枪使都没问题。唯一缺点只在于重量标,纵然是力过人的壮汉抡起这种往少说十几,二十斤重的兵器,不过几十下就累瘫了。
人类的体能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变态兵器,因此二郎刀被历史淘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对吴来说根本无需费神考虑此类限制。自打身体变异以来,他始终没搞清楚自己的力气究竟有多大,耐力究竟有多强。
类似二郎刀这种常人根本用不了的鸡肋武器,在吴眼中就只剩下优点了。技术含量姑且不论,不就是需要力气大点吗?难道吴某人还缺一把子力气?
材料早就已经备好了,徐昌黎打电话叫来了工业组的一票人马,趁热打铁替吴打造出了一柄二郎刀。铸造能获得良好的硬度指标,但是要得到坚韧的材质,折叠锻打仍然是不二法门。好在实验室里的小型汽锤节约了人力,温度测量也用仪器取代了肉眼观测,整个加工过程只用了两个多小时。虽然在桃花源来说,吴的这把二郎刀在重量上是前无古人,不过相对于那些恨不得把在兵器谱上都找不到出处的奇门兵器,专门弄出来当摆设的幸存者们,吴的创意也只能算是一般了。
离开了徐昌黎的实验室,吴单手提着这柄足可以压死一个人的二郎刀,在定居点里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座独门独院的建筑。与桃花源定居点内的其他建筑物有所不同,这座特殊建筑的屋顶铺设瓦片全部是金色琉璃瓦,墙体也采用了风格古朴的青砖,而不是更普及的红砖。
刚一踏入这座幽静雅致的独门院落,吴马上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说道:
“喂,陈和尚啊!咱们早就说好的,明天集体下葬你来念经度死者,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啊?”
当听到吴那吵死人地大嗓门。这位自行剃了个大光头。穿着一身青灰色百衲衣地陈渊。迈步从屋子里走出来。他望着吴地眼神颇为不善。
要说这位陈渊可不得了。他属于当今时代十分稀罕地宗教人士。尽管那个引人注目地大光头是他自己动手剃地。没经过正式地剃度出家仪式。但是这年头客观条件不好。只能是一切从简了。前些时候。当吴得知这位老兄自称看破红尘。意欲出家常伴青灯古佛。于是便顺手把老和尚了空圆寂前留下地那些佛经。以及蒲团、僧衣等地宗教人士用品悉数移交给陈渊。拿到这些东西。陈渊专程跑去拜祭了老和尚地灵骨塔。磕头认下了空作自己地师傅。随即。陈渊给自己取了一个令人噱地法号。至此算是正经出家当了大和尚。
中断了诵经出来接客。陈渊对吴大吵大嚷很是不满。当下不悦地念了一声佛号。说道:
“阿弥陀佛。吴施主。我这里是佛门清静之地。请不要大声喧哗。另外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请你称呼我地法号。慧缘。”
听了陈渊这句话。吴十分干脆一翻白眼。不无嘲讽地说道:
“切。不就是果汁牌子吗?你整那么认真干吗?唉。明天可就要下葬了。你准备得咋样?别上阵地时候掉链子啊!”
闻声,陈渊镇定地瞥了吴一眼,他摆出小庙住持地架子,轻轻一摆手,说道:
“贫僧一定会言而有信,施主没别的要紧事,您就请先离开本寺吧!我还要继续作早课,少陪了。”
说完,陈渊直接一甩袖子,转身就进了小庙,而且他还顺手咣当一声关上庙门。碰了一鼻子灰的吴甚是无趣地转悠了一圈,只得灰溜溜地闪人了。
翌日桃花源南山墓地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哆。毗迦兰帝。阿弥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多迦利。
娑婆诃。”
对照着手里小纸条上拼音注解般的全文,陈渊这个半吊子的新科和尚光头上满是晶莹的汗珠,不过他好歹算是把这段度死者的往生咒,磕磕巴巴地诵读下来。
仅有短短几十字的经文,陈渊来回重复了二十一遍,却因为唯恐读错音搞得自己汗流浃背。那些沉浸在丧亲悲痛之中的家属们,倒是没太在意陈渊的拙劣表现,或者说是这位慧缘法师不够专业的种种举动。随着度亡灵的经文念诵声,一具具漆成朱红色的棺木被依次放入挖好的墓**中,现场的哭嚎声顿时响成了一片。吴这种心如铁石的家伙,目睹此情此景,联想起这些人生前的音容笑貌,此时也不免觉得鼻子一阵酸。当下,他转身背对众人,举目眺望着远山。
如今的这个时代,人命贱如草芥,生生死死的事情层出不穷,大家其实也看得淡了。在这个简短葬礼的结束后,桃花源定居点内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常态,不是人们寡情薄义,而是这个时代容不下太多的缅怀。
“好,大家加把劲啊!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行家知道。三天不练,所有人就都知道了。过去的老人也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管想要练成任何一门技艺,坚韧不拔的精神都是最基本要求……”
幸存者们开始理性的武术训练,吴在训练场上来回踱步,嘴里不住念叨着鼓励的话,希望让那些扎马步,扎到汗流浃背的幸存者们不要因为泄气而放弃。尽管先前桃花源的幸存者们在吴的影响下,对于学习武术的热情很高,甚至是男人不会两下子就要被人瞧不起,区别仅是每个人修为的深浅不同而已。然而,不久前与东瀛人的拔刀队血拼了一回。在那场惨烈的肉搏战中,桃花源人却被人数远少于己方的敌人压制。
如此屈辱的事实使得幸存者们清醒认识到了自身不足,不需要任何人鼓动,他们就开始自动自觉地努力练习。
吴学习武术的初衷,目的仅限于学会如何正确控制变异后产生的非人力量。这就好比一个乡下土财主跟人学如何打理财产,反正他的本钱够多,只是花得不明白,只要理清了头绪,要上手还是比较容易的。吴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特例,他的道路无法复制,其他人没这种现成的捷径可走了,一招一式,扎马站桩全都少不了。
其实武术这东西看着简单,也是很讲究天分的,没有潜质的人下再大功夫,顶天也就是练成个匠人,招式法门能依足教科书也就到头了。
类似于像梁东成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前都市白领们,拍马也撵不上那些在农村从小干体力活出身的年轻人,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话虽如此,梁东成这个人却不甘寂寞,总惦记着能够出人头地,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二鬼子米龙和苗景田那样被吴高看一眼,得到火箭式提拔的机会。既然是想要上位,先就得立功。为此梁东也颇为下了一番苦功,虽然自己练武无成,不过他在理论层面上绝对称得上是个高手了。
这时,见吴停下脚步,让幸存者们自行练习,他到场地边喝水。趁着这个当口,梁东成主动凑上来进言,说道:
“头,咱们的冷兵器品种太杂,长短不一,大家配合起来很困难,您看是不是应该整合一下?”
闻听此言,正在擦汗的吴一笑,说道:
“话也不是这么讲的,古书上不也说,兵不杂不利吗?现在配合困难是因为从来没练过配合,谁还指望能无师自通啊!”
没吃过猪肉,难道没见过猪跑?吴关于冷兵器作战的知识是从纸面上得来,未免有些脱离实际的嫌,不过参照自身的经验他明白了一条铁律。当人们必须面对着面,进行刀刀见血的浴血搏杀,这种战斗对士兵个人素质和意志力的要求,远过热兵器时代的征兵标准。
在战前那个时代,哪怕是打过几天靶的新兵,在战场上也有可能突然间狗屎运爆,一枪击毙兵王那个级别的强者,而这种叫人无语的状况在冷兵器作战中就不太可能出现。估计大家也很难想象,一个连刀枪都拿不稳的新兵蛋子,居然一下子干掉吕布这样强悍得变态的大将。冷兵器和热兵器战争的分野正是在于,武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方面的较量,同时也使得个人的力量在热兵器战争中变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