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果然依足若茗吩咐,当天便去拜会端卿,果然叶水心叫人回复说端卿不在家,哪知天锡并未作罢,翌日连着两次又来求见,叶水心无奈,只得放端卿出来,天锡一见他,便抿着嘴得意地笑,待小童下去后,方才附耳说道:“若茗说你爹把你关起来让你读书,果然不错,不过架不住我这追魂三索人,到底还是把你叫出来了netbsp;端卿这才明白是若茗支使,不由得笑了,道:“你们真能折腾。”
“嗨,书本有什么乐趣,要我说不考功名更好,免得在朝堂受那贼太监的气。”天锡笑嘻嘻道,“再说,就算你中了前三甲,照现在的架势,你若是不跟魏太监扯上关系,只怕略好点的地方都没你的份,多半去南京礼部,做一辈子不咸不淡的教官,你说考功名可有个什么趣呢!”
端卿笑道:“若这么说我这书不温也罢。”
“这就对了,叶兄,我这次特地来找你,一是想让你见一个人,二是想求你办一件事。”
“见什么人?”
“周顺昌周大人。”
恰在此时叶水心不放心,走过来看他们说些什么,听见这个名字吃了一惊,打起帘子闯进来,道:“周大人?他在哪里?余公子可否也替老夫做个引见?”
天锡不由得也怔了,半天方才道:“原来是叶伯伯。”
“我一向敬仰周大人。唯恨没有机会见上一面,余公子既然能办到,可否给老夫行个方便?”
天锡看看端卿,只得笑道:“倒没什么不能见地,只是一点,这次周大人原是悄悄来的,而且有些避祸的意思,我原本只想悄悄带叶兄他们见一面,若是惊动的人多了,怕会走漏风声。那倒不好了。”
叶水心才从县衙门里抄地邸报。晓得前些日子联名上书地事。早已猜到周顺昌多半是还乡避祸。因此道:“余公子放心。老夫一向仰慕蓼洲先生。只恨无缘见面。今日既有这个机会。老夫定当小心谨慎。岂有泄露消息。令蓼洲先生罹祸地道理?我知道近日宦官为祸。蓼洲先生或在他们网罗之中。老夫只求一见。别地定不多说。”
天锡想了想。道:“那好。既这么说。我就带你们去下处见他。”
端卿忙道:“你方才说地还有件什么事要我做地?”
天锡不由得看了眼叶水心。自己笑了。道:“伯伯在这里。我也就不瞒您了。周大人委实是到此处避祸地。只是我不能在此久待。我走后他地起居饮食。乃至于应对官府这些事项。还要麻烦叶兄照顾一二。”
叶水心一口应承下来道:“余公子放心。这个断乎没有问题地。便是端儿没空。老夫也照看得了。”
爷俩兴冲冲跟着天锡往外走。其中又以叶水心更为兴奋。周顺昌虽然小他十来岁。却与他乃是同科地进士。当年在京中殿试。多曾听人谈起周顺昌地大名。知道是吴地地青年才俊。只是他两个座师不同。是以并未谋面。只是遥相景慕罢了。再后来叶水心辞官还乡。一听闻周顺昌在任上清正廉明。在士林中风评颇佳。叶水心越后悔当初未曾见面。要知昆山向属苏州府辖。他与周顺昌算得上是同乡。当初在京中时若以同乡之名拜访一次。说不定还可成为莫逆之交。及至周顺昌入东林一派。叶水心素来不喜党争。景慕之心这才因此稍减。之后周顺昌从福建任上调回京中任吏部员外郎一职。一力与魏忠贤一派争斗。叶水心私心里赞他不畏生死强势。倒将当年地心情重拾回来。如今听说能够见他。如何不喜?
不多时来至下处旅馆,进门却不见人,天锡登时急出一头汗,连连说:“这可如何是好,要是给魏监的人看见了,那可了不得了!”
叶水心也捏着一把汗,因说道:“近来魏监派人到苏州一带为他建生祠,说不定也来了昆山,万事都要小心为是。”
正在着急,忽听听见帘响,跟着一个方脸微须大眼的官人走了进来,一见屋里众人,愣了一下道:“这都是谁啊?”
天锡见了他,恰如见了活龙一般,喜得跑上前去,道:“周大人,你可回来了,吓死我了,生怕你给那帮阉党瞧见。”
叶水心这才知道是周顺昌本人,喜不自胜正要上前见礼,听见周顺昌道:“我早说不必躲躲藏藏,我辈为人光明正大,便是给魏阉看见又能怎地?难道他不经大理寺审判便想置我于死地吗?哼,要不是你父亲力劝,我是绝不还乡的,整天东躲成什么事!”
叶水心不由自主劝道:“蓼洲先生千万别这么说,阉党行事狠毒,手段非常人所能想象,万不可以常人视之,他们若想害人,只怕还没经大理寺审判便已冤死狱中,东厂暗杀地例子何止千万?远的不说,就看王振时的情形吧。”
周顺昌不由问道:“这位老先生是?”
天锡忙道:“这就是我昨天跟你说起的叶解元的父亲,叶水心先生。”
叶水心早已介绍起自己:“蓼洲先生,你我是同科地进士,你是二甲第十名,我是二甲第二十二名,当初同赴过鹿鸣宴的,可惜无人引见,并未交谈。在下仰慕已久,今日得见,不胜欣喜之至。”
周顺昌听见这一番话,依稀记起这个名字,上下打量一番,又见他只是寻常服色,少不得问道:“叶兄在何处任上?”
叶水心笑道:“十几年前便已还乡,从此再未出昆山一步,每日看花听戏,闲人一个,哪里谈什么任上不任上!”
周顺昌叹道:“叶兄真是明眼人,退步抽身得早,不像我今日含着一口窝囊气躲在这里,直气的头眼昏!”
端卿与天锡不由得相视一笑,天锡便道:“大人何必生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一鼓擒获阉党,大人自然要还朝的,到那时还有许多年大作为呢!”
周顺昌长叹一口气,慢慢说道:“你也走我也走,没想到我东林党也有树倒猢狲散的一天!如今朝中只剩下你父亲和叶相尚在支撑,要想东山再起谈何容易!我早说不该都辞官还乡,留着这些人在朝里,便是吓也吓得魏监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天锡是晚辈,再又从未在朝廷为官,所知均是父亲传授,听见这番埋怨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对答,倒是叶水心道:“蓼洲先生不能这么想,无论在朝还是在野,东林党都是阉党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要说吓他们,呵呵,只要东林党诸贤都在世上,便足以震慑魏监不敢太过放肆,何必非要在朝廷呆着呢?”
周顺昌道:“只是我们都回来了,越没有人牵制他,越猖獗起来,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蓼洲先生等辞官归隐,魏监就算想捏造什么罪名,一时也不好找,不比在朝廷时到处是他们的爪牙,不定会指着哪一项陷害了好人,所以蓼洲先生只管放宽心静养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东林诸贤一并还朝,一举根除阉党,却不更好?”
一番话说的周顺昌心情好转起来,笑道:“叶先生说的也是。我只为怄一口气,这一路上都愤愤不平地,显是我目光短浅了,今后还要多向叶兄请教才是。”
一句话说地叶水心心花怒放,再没想到自己素来钦敬的人会如此褒奖自己,忙谦逊道:“谈不上请教,若是蓼洲先生在昆山停留地时日长些,还望今后能互相切磋。”
天锡答道:“还真说不好要待多久呢,以后尽有时间见面。”
周顺昌因问道:“你说的那个隐身之所在哪里?”
“在城外七八里地地样子,叫做李家庄,极是偏僻少人,阉党肯定想不到那个去处。”
叶水心蹙眉道:“在李家庄吗?好远的所在,那里尽是乡农,要是去了那里,只怕连个攀谈解闷的人都没有。”
天锡道:“这时候以安全稳妥为上,还说什么解闷不解闷的,倒是可以多买些书带过去看。”
叶水心道:“何必买书,我家里那么多书,蓼洲先生喜欢那本拿走便是。”
周顺昌顿时来了兴趣,道:“听叶兄的意思,府上想是藏书极多?”
端卿代为答道:“敝家现开着书坊,做些书本生意。”
周顺昌眼睛一亮:“如此我可要叨扰了!叶兄现在可方便吗?不如现在就去看看?”
叶水心见他如此兴致,不觉自己也鼓舞起来,因道:“既这样,倒不如就在我家住着,家中并没有闲杂人等,断不会走漏消息,不比李家庄却又诸事便宜?”
周顺昌原本就是个耿介之人,素来仗着一腔正气,不把魏忠贤放在眼里,虽然听从劝说回到苏州,心里哪愿意躲躲藏藏?当下也不看天锡的意思,先便答道:“极好,那就叨扰了!”
注:生祠,本人在世时建的祠堂称为生祠.
“嗨,书本有什么乐趣,要我说不考功名更好,免得在朝堂受那贼太监的气。”天锡笑嘻嘻道,“再说,就算你中了前三甲,照现在的架势,你若是不跟魏太监扯上关系,只怕略好点的地方都没你的份,多半去南京礼部,做一辈子不咸不淡的教官,你说考功名可有个什么趣呢!”
端卿笑道:“若这么说我这书不温也罢。”
“这就对了,叶兄,我这次特地来找你,一是想让你见一个人,二是想求你办一件事。”
“见什么人?”
“周顺昌周大人。”
恰在此时叶水心不放心,走过来看他们说些什么,听见这个名字吃了一惊,打起帘子闯进来,道:“周大人?他在哪里?余公子可否也替老夫做个引见?”
天锡不由得也怔了,半天方才道:“原来是叶伯伯。”
“我一向敬仰周大人。唯恨没有机会见上一面,余公子既然能办到,可否给老夫行个方便?”
天锡看看端卿,只得笑道:“倒没什么不能见地,只是一点,这次周大人原是悄悄来的,而且有些避祸的意思,我原本只想悄悄带叶兄他们见一面,若是惊动的人多了,怕会走漏风声。那倒不好了。”
叶水心才从县衙门里抄地邸报。晓得前些日子联名上书地事。早已猜到周顺昌多半是还乡避祸。因此道:“余公子放心。老夫一向仰慕蓼洲先生。只恨无缘见面。今日既有这个机会。老夫定当小心谨慎。岂有泄露消息。令蓼洲先生罹祸地道理?我知道近日宦官为祸。蓼洲先生或在他们网罗之中。老夫只求一见。别地定不多说。”
天锡想了想。道:“那好。既这么说。我就带你们去下处见他。”
端卿忙道:“你方才说地还有件什么事要我做地?”
天锡不由得看了眼叶水心。自己笑了。道:“伯伯在这里。我也就不瞒您了。周大人委实是到此处避祸地。只是我不能在此久待。我走后他地起居饮食。乃至于应对官府这些事项。还要麻烦叶兄照顾一二。”
叶水心一口应承下来道:“余公子放心。这个断乎没有问题地。便是端儿没空。老夫也照看得了。”
爷俩兴冲冲跟着天锡往外走。其中又以叶水心更为兴奋。周顺昌虽然小他十来岁。却与他乃是同科地进士。当年在京中殿试。多曾听人谈起周顺昌地大名。知道是吴地地青年才俊。只是他两个座师不同。是以并未谋面。只是遥相景慕罢了。再后来叶水心辞官还乡。一听闻周顺昌在任上清正廉明。在士林中风评颇佳。叶水心越后悔当初未曾见面。要知昆山向属苏州府辖。他与周顺昌算得上是同乡。当初在京中时若以同乡之名拜访一次。说不定还可成为莫逆之交。及至周顺昌入东林一派。叶水心素来不喜党争。景慕之心这才因此稍减。之后周顺昌从福建任上调回京中任吏部员外郎一职。一力与魏忠贤一派争斗。叶水心私心里赞他不畏生死强势。倒将当年地心情重拾回来。如今听说能够见他。如何不喜?
不多时来至下处旅馆,进门却不见人,天锡登时急出一头汗,连连说:“这可如何是好,要是给魏监的人看见了,那可了不得了!”
叶水心也捏着一把汗,因说道:“近来魏监派人到苏州一带为他建生祠,说不定也来了昆山,万事都要小心为是。”
正在着急,忽听听见帘响,跟着一个方脸微须大眼的官人走了进来,一见屋里众人,愣了一下道:“这都是谁啊?”
天锡见了他,恰如见了活龙一般,喜得跑上前去,道:“周大人,你可回来了,吓死我了,生怕你给那帮阉党瞧见。”
叶水心这才知道是周顺昌本人,喜不自胜正要上前见礼,听见周顺昌道:“我早说不必躲躲藏藏,我辈为人光明正大,便是给魏阉看见又能怎地?难道他不经大理寺审判便想置我于死地吗?哼,要不是你父亲力劝,我是绝不还乡的,整天东躲成什么事!”
叶水心不由自主劝道:“蓼洲先生千万别这么说,阉党行事狠毒,手段非常人所能想象,万不可以常人视之,他们若想害人,只怕还没经大理寺审判便已冤死狱中,东厂暗杀地例子何止千万?远的不说,就看王振时的情形吧。”
周顺昌不由问道:“这位老先生是?”
天锡忙道:“这就是我昨天跟你说起的叶解元的父亲,叶水心先生。”
叶水心早已介绍起自己:“蓼洲先生,你我是同科地进士,你是二甲第十名,我是二甲第二十二名,当初同赴过鹿鸣宴的,可惜无人引见,并未交谈。在下仰慕已久,今日得见,不胜欣喜之至。”
周顺昌听见这一番话,依稀记起这个名字,上下打量一番,又见他只是寻常服色,少不得问道:“叶兄在何处任上?”
叶水心笑道:“十几年前便已还乡,从此再未出昆山一步,每日看花听戏,闲人一个,哪里谈什么任上不任上!”
周顺昌叹道:“叶兄真是明眼人,退步抽身得早,不像我今日含着一口窝囊气躲在这里,直气的头眼昏!”
端卿与天锡不由得相视一笑,天锡便道:“大人何必生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一鼓擒获阉党,大人自然要还朝的,到那时还有许多年大作为呢!”
周顺昌长叹一口气,慢慢说道:“你也走我也走,没想到我东林党也有树倒猢狲散的一天!如今朝中只剩下你父亲和叶相尚在支撑,要想东山再起谈何容易!我早说不该都辞官还乡,留着这些人在朝里,便是吓也吓得魏监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天锡是晚辈,再又从未在朝廷为官,所知均是父亲传授,听见这番埋怨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对答,倒是叶水心道:“蓼洲先生不能这么想,无论在朝还是在野,东林党都是阉党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要说吓他们,呵呵,只要东林党诸贤都在世上,便足以震慑魏监不敢太过放肆,何必非要在朝廷呆着呢?”
周顺昌道:“只是我们都回来了,越没有人牵制他,越猖獗起来,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蓼洲先生等辞官归隐,魏监就算想捏造什么罪名,一时也不好找,不比在朝廷时到处是他们的爪牙,不定会指着哪一项陷害了好人,所以蓼洲先生只管放宽心静养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东林诸贤一并还朝,一举根除阉党,却不更好?”
一番话说的周顺昌心情好转起来,笑道:“叶先生说的也是。我只为怄一口气,这一路上都愤愤不平地,显是我目光短浅了,今后还要多向叶兄请教才是。”
一句话说地叶水心心花怒放,再没想到自己素来钦敬的人会如此褒奖自己,忙谦逊道:“谈不上请教,若是蓼洲先生在昆山停留地时日长些,还望今后能互相切磋。”
天锡答道:“还真说不好要待多久呢,以后尽有时间见面。”
周顺昌因问道:“你说的那个隐身之所在哪里?”
“在城外七八里地地样子,叫做李家庄,极是偏僻少人,阉党肯定想不到那个去处。”
叶水心蹙眉道:“在李家庄吗?好远的所在,那里尽是乡农,要是去了那里,只怕连个攀谈解闷的人都没有。”
天锡道:“这时候以安全稳妥为上,还说什么解闷不解闷的,倒是可以多买些书带过去看。”
叶水心道:“何必买书,我家里那么多书,蓼洲先生喜欢那本拿走便是。”
周顺昌顿时来了兴趣,道:“听叶兄的意思,府上想是藏书极多?”
端卿代为答道:“敝家现开着书坊,做些书本生意。”
周顺昌眼睛一亮:“如此我可要叨扰了!叶兄现在可方便吗?不如现在就去看看?”
叶水心见他如此兴致,不觉自己也鼓舞起来,因道:“既这样,倒不如就在我家住着,家中并没有闲杂人等,断不会走漏消息,不比李家庄却又诸事便宜?”
周顺昌原本就是个耿介之人,素来仗着一腔正气,不把魏忠贤放在眼里,虽然听从劝说回到苏州,心里哪愿意躲躲藏藏?当下也不看天锡的意思,先便答道:“极好,那就叨扰了!”
注:生祠,本人在世时建的祠堂称为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