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福笑着把小玻璃镜递给王氏说道,“照照,娘可是年青多了,像个不到三十岁的小媳妇。”
镜中的王氏的确年青多了,也秀气多了。虽然没有陈阿福说的那么夸张,却也不像以前那么显老。
她听了这话,不禁红了脸,嗔道,“混说,娘是个老太婆了,还啥小媳妇。”
两人正说着,就听院子里的曾老头在喊,“大姑娘,太太,陈大人来了。”
自从陈阿福跟楚令宣定了亲后,下人们对陈名两口子的称呼就变了。叫陈名老爷,叫王氏太太。
他怎么突然来了?
陈阿福看看王氏,赶紧起身出门迎接。
陈世英已经进了院子,他是直接从旺山村坐马车过来的,还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由于晒了大半天太阳的原故,脸色如抹了胭脂一样绯红。
他笑道,“福儿,爹爹今天来你这里叨扰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定州府。”话刚说完,便看到跟出来的王氏。
此时的王氏跟他上次看见的明显不同。上次苍老得厉害,生活的磨砺在她脸上刻下的风霜让他心痛。而这次,相比上次年青多了,虽然比十年几前要老得多,但那秀气的眉眼和温婉的气韵依然让他闪了一下神,他似乎又看到多年前那个每天都在门前接他放学的姐姐……
他的眼前出现了那一幕,一个梳着总丫的男孩回到自家门前,傻笑着喊一直在门口等他下学的姐姐,“姐,姐,我回来了。”
姐姐笑得眉眼弯弯,“英弟回来了。”
她走下台阶,把他牵进厨房,给他洗脸洗手,问他饿不饿。每次都不等他回答,就笑着往他的嘴里塞一块冰糖或是炒豌豆炒胡豆什么的。还问他,“甜(香)吗?”
男孩答道,“甜(香)。”
姐姐就会笑着捏捏他的小脸。那丝温暖和细滑,他到现在都记得。
陈世英的鼻子有些发酸,喊道,“姐。”
王氏看了他两眼,两只手使劲攥在一起青筋都鼓了起来,低下头轻声说,“英弟,你来了。”
“嗯。”陈世英答道,眼睛一直看着王氏。
见他们这样,陈阿福都替他们尴尬。说道,“爹,娘,进屋说话。”
“好。”陈世英向屋里走去。
门口的王氏没进屋,低声说道,“阿福,我先回了。”
已经走进屋内的陈世英回头挽留道,“姐,弟弟难得来一次,说说话都不成吗?”
王氏低头说道,“不了,我当家的还在家等我回去做饭……”话说出口才想起来陈名去了县城粮铺还没回来,又改口道,“我做好饭等我当家的回来。英弟在闺女家好好玩,别客气。”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陈世英愣愣地看着王氏的背景消失在大门外,一脸的落寞。
陈阿福虽然很同情他们的遭遇,但分开了,都有了各自的家庭,那点念相还是留在心里好。
她拉了拉陈世英的袖子,“爹,渴了吧?我去给你倒碗桂花蜜,是我自己做的。”
陈世英回过神,扯着嘴角笑道,“好。”他虽然更喜欢喝茶,但闺女做的桂花蜜他还是愿意尝尝。
陈阿福给他倒了一碗,白细瓷碗,淡金色的蜜水,上面还飘浮着几瓣小桂花,一看就好喝。他喝了一口,满嘴生香。
他连着几口喝完蜜水,尴尬地笑问道,“福儿会笑话爹爹吧?”
陈阿福摇头道,“不会。”
陈世英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娘没嫁给我,对她来说或许还是好事。我怕,我怕我会委屈她,让她伤心……”想了想,又嘀咕道,“或许,我娶了你娘,就舍不得委屈她了。”
后一句话声音低得陈阿福没听清。
“爹说什么,什么委屈?”陈阿福问。
陈世英摆摆手,把碗推了推说道,“爹喜欢喝这种糖水,福儿再给爹倒一碗。”
他不好跟闺女说的是,唐姨娘上个月“得疫病”死在了庄子上,前几天贤惠的江氏又给他纳了一个十六岁的小妾……
陈阿福正跟陈世英聊着天,就听到禄园内有吵闹声。
陈阿福出门对曾老头说道,“去看看禄园怎么回事。”
曾老头答应着出去,过了一会儿便跑回来禀报,“回大姑娘,是太太的娘家继母和弟弟抬着太太的爹来了,说太太的爹得了重病,他们家无钱,只得抬着来闺女家,让太太看在亲爹的面上,给银子治病……”
陈阿福怕王氏吃亏,起身对陈世英说道,“我过去看看。”
尽管现在是农忙时节,禄园门口还是围了一些看热闹的人。
薛大贵和山子把看热闹的人巴拉开,陈阿福走了进去。看到王老汉躺在地上,丁氏跪在他身边扯着嗓门大哭,王财在跟王氏诉着苦。大意是他们如今无钱,没有法子了,若再耽搁下去,王老汉就要死了,只得把他推来亲闺女家,要点银子继续治病……
王氏呆在那里不知所措。她不愿意让这对黑心肝的母子进她的屋子,自从知道小王成受尽苦难,到现在还不知死活,她更恨丁氏,也气自己爹的无情无义。但王老汉躺在院子里直嗯嗯,门外又有些看热闹的人,她不知道该咋办。她既怕自己爹是真病,又怕是他们三人联合演戏,她不愿意再拿钱给坏良心的丁氏用。
古代孝为天,虽然陈阿福都恨死了丁氏和王财,但王老汉必须要管,不然王氏得被口水淹死。
她沉脸走到他们面前说道,“我娘又不是不管他,哭闹什么?”又对曾老头大声说,“去村里把林大夫请来。”还给他使了个眼色,曾老头了然地点点头,就快步出去了。
薛大贵和山子把王老汉抬去廊下的一把逍遥椅上躺着,还给他喂了水。
王财说道,“走了那么远的路,我和我娘也口干,给我们也倒碗水。”
薛大贵等人装作没听见。
曾婶则出去跟门口的人讲起了丁氏当初如何卖了王氏,又如何卖了王氏的胞弟,致使她弟弟被买家虐待,到现在生死未卜……
镜中的王氏的确年青多了,也秀气多了。虽然没有陈阿福说的那么夸张,却也不像以前那么显老。
她听了这话,不禁红了脸,嗔道,“混说,娘是个老太婆了,还啥小媳妇。”
两人正说着,就听院子里的曾老头在喊,“大姑娘,太太,陈大人来了。”
自从陈阿福跟楚令宣定了亲后,下人们对陈名两口子的称呼就变了。叫陈名老爷,叫王氏太太。
他怎么突然来了?
陈阿福看看王氏,赶紧起身出门迎接。
陈世英已经进了院子,他是直接从旺山村坐马车过来的,还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由于晒了大半天太阳的原故,脸色如抹了胭脂一样绯红。
他笑道,“福儿,爹爹今天来你这里叨扰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定州府。”话刚说完,便看到跟出来的王氏。
此时的王氏跟他上次看见的明显不同。上次苍老得厉害,生活的磨砺在她脸上刻下的风霜让他心痛。而这次,相比上次年青多了,虽然比十年几前要老得多,但那秀气的眉眼和温婉的气韵依然让他闪了一下神,他似乎又看到多年前那个每天都在门前接他放学的姐姐……
他的眼前出现了那一幕,一个梳着总丫的男孩回到自家门前,傻笑着喊一直在门口等他下学的姐姐,“姐,姐,我回来了。”
姐姐笑得眉眼弯弯,“英弟回来了。”
她走下台阶,把他牵进厨房,给他洗脸洗手,问他饿不饿。每次都不等他回答,就笑着往他的嘴里塞一块冰糖或是炒豌豆炒胡豆什么的。还问他,“甜(香)吗?”
男孩答道,“甜(香)。”
姐姐就会笑着捏捏他的小脸。那丝温暖和细滑,他到现在都记得。
陈世英的鼻子有些发酸,喊道,“姐。”
王氏看了他两眼,两只手使劲攥在一起青筋都鼓了起来,低下头轻声说,“英弟,你来了。”
“嗯。”陈世英答道,眼睛一直看着王氏。
见他们这样,陈阿福都替他们尴尬。说道,“爹,娘,进屋说话。”
“好。”陈世英向屋里走去。
门口的王氏没进屋,低声说道,“阿福,我先回了。”
已经走进屋内的陈世英回头挽留道,“姐,弟弟难得来一次,说说话都不成吗?”
王氏低头说道,“不了,我当家的还在家等我回去做饭……”话说出口才想起来陈名去了县城粮铺还没回来,又改口道,“我做好饭等我当家的回来。英弟在闺女家好好玩,别客气。”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陈世英愣愣地看着王氏的背景消失在大门外,一脸的落寞。
陈阿福虽然很同情他们的遭遇,但分开了,都有了各自的家庭,那点念相还是留在心里好。
她拉了拉陈世英的袖子,“爹,渴了吧?我去给你倒碗桂花蜜,是我自己做的。”
陈世英回过神,扯着嘴角笑道,“好。”他虽然更喜欢喝茶,但闺女做的桂花蜜他还是愿意尝尝。
陈阿福给他倒了一碗,白细瓷碗,淡金色的蜜水,上面还飘浮着几瓣小桂花,一看就好喝。他喝了一口,满嘴生香。
他连着几口喝完蜜水,尴尬地笑问道,“福儿会笑话爹爹吧?”
陈阿福摇头道,“不会。”
陈世英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娘没嫁给我,对她来说或许还是好事。我怕,我怕我会委屈她,让她伤心……”想了想,又嘀咕道,“或许,我娶了你娘,就舍不得委屈她了。”
后一句话声音低得陈阿福没听清。
“爹说什么,什么委屈?”陈阿福问。
陈世英摆摆手,把碗推了推说道,“爹喜欢喝这种糖水,福儿再给爹倒一碗。”
他不好跟闺女说的是,唐姨娘上个月“得疫病”死在了庄子上,前几天贤惠的江氏又给他纳了一个十六岁的小妾……
陈阿福正跟陈世英聊着天,就听到禄园内有吵闹声。
陈阿福出门对曾老头说道,“去看看禄园怎么回事。”
曾老头答应着出去,过了一会儿便跑回来禀报,“回大姑娘,是太太的娘家继母和弟弟抬着太太的爹来了,说太太的爹得了重病,他们家无钱,只得抬着来闺女家,让太太看在亲爹的面上,给银子治病……”
陈阿福怕王氏吃亏,起身对陈世英说道,“我过去看看。”
尽管现在是农忙时节,禄园门口还是围了一些看热闹的人。
薛大贵和山子把看热闹的人巴拉开,陈阿福走了进去。看到王老汉躺在地上,丁氏跪在他身边扯着嗓门大哭,王财在跟王氏诉着苦。大意是他们如今无钱,没有法子了,若再耽搁下去,王老汉就要死了,只得把他推来亲闺女家,要点银子继续治病……
王氏呆在那里不知所措。她不愿意让这对黑心肝的母子进她的屋子,自从知道小王成受尽苦难,到现在还不知死活,她更恨丁氏,也气自己爹的无情无义。但王老汉躺在院子里直嗯嗯,门外又有些看热闹的人,她不知道该咋办。她既怕自己爹是真病,又怕是他们三人联合演戏,她不愿意再拿钱给坏良心的丁氏用。
古代孝为天,虽然陈阿福都恨死了丁氏和王财,但王老汉必须要管,不然王氏得被口水淹死。
她沉脸走到他们面前说道,“我娘又不是不管他,哭闹什么?”又对曾老头大声说,“去村里把林大夫请来。”还给他使了个眼色,曾老头了然地点点头,就快步出去了。
薛大贵和山子把王老汉抬去廊下的一把逍遥椅上躺着,还给他喂了水。
王财说道,“走了那么远的路,我和我娘也口干,给我们也倒碗水。”
薛大贵等人装作没听见。
曾婶则出去跟门口的人讲起了丁氏当初如何卖了王氏,又如何卖了王氏的胞弟,致使她弟弟被买家虐待,到现在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