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梁旭给刘备的问题下了结语。
然后梁旭就被刘备赶走了。因为他已经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了。毕竟他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哲学家,更不是政治家、社会学家,他对社会的发展过程都是一知半解的。他曾经以为他来自后世,看过把不少帖子,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很透彻,但真要跟别人说教,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清楚。就如他一开始拿来举例的秦朝,秦朝真的亡于严刑苛法吗?那是陈胜吴广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向手下们歪曲了秦法。另一方面就是秦始皇把他的军队都排到边境去了,造成国内空虚,所以六国的贵族后裔就蠢蠢欲动,最后就趁着秦始皇去世,秦国出现短暂的混乱,借机而起。但这里面还真的没有人民什么事,都是旧贵族闹的,百姓们只是被蛊惑了。也正因为梁旭给刘备举了这一个例子,才颠覆了他自己脑海中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秦国倾覆得冤啊。
除了因为自己脑子也混乱才赶走刘备以外,还因为梁旭觉得这种问题自己没办法给刘备答案,只能是给些意见他作为参考,能不能想得通,还是得靠刘备自己。
刘备请教完了混乱的梁旭,他的脑子变得比之前还要混乱了。他不断反复地问着自己:我和皇帝不是一家人吗?我们都是高祖的子孙啊。可是我穷的时候,也不见皇帝赏我一口饭吃。皇帝不是富有四海吗?怎么对自己的族人如此吝啬?他把这天下弄得这般乌烟瘴气,我反他是反我祖宗吗?为什么他这种人能做皇帝,而我也是高祖的子孙……
刘备感觉梁旭引领他想到一些他不曾想过,或者说是不敢想像的事情,现在知道了,虽说自知不该去想,但是这些声音总是在他脑袋里萦绕不去。
为了祖宗打下来的江山!为了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刘备抬头看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
刘备把困扰内心的问题想通了,就立马开始行动,行色匆匆地,就先跑去找关羽去了。
此时,黄巾军的青州大营中,张梁、张宝正在接见幽州黄巾军的使者。
那使者正是梁旭见过的两个异族骑士之一的慕容正。
慕容正向张梁、张宝行礼:“弟子慕容轩政见过二位大医。”
张宝在一边纠正慕容轩政,不悦地说:“是将军。”张宝指指自己,“我是人公将军”指指坐在旁边的张梁,“他,地公将军。”
张梁拨开了张宝的手指,一点不领自己二哥的情,说:“叫什么不是叫?叫大医比较亲切。”
张宝被自己弟弟拂了面子,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也已经习惯了。自从身边少了人给自己出谋划策,张宝觉得自己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所以他也没底气去跟自己的兄弟争吵了。
张梁其实是喜欢将军这个称谓的,他自己喜欢习武,既然走上了武者这一条道,借用自己侄儿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的目标就是当天下兵马大将军。现在虽然已经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将军,却要跟封谞那个死太监齐名,最重要的是那个死太监总是找大哥的麻烦,所以张梁讨厌封谞,连带着封谞提出的将军封号都被张梁讨厌上了。
张梁和蔼地对慕容轩政说:“你过来找贤良师,是有什么事情吗?”
慕容轩政恭谨地回答到:“弟子是来向大贤良师复命的。”
张梁随口就说:“贤良师有急事赶回冀州去了,你跟我说也一样。”
慕容轩政口中称是,但就是不说。
张宝不耐烦了,嚷嚷道:“叫你说就说!你是看不起我们吗?”
慕容轩政面不改色地说:“请大医先屏退左右。”
张宝一听就怒了,他已经憋屈得够久了,现在连太平教分坛的弟子都敢给自己脸色看了?真是士可忍叔叔不可忍!
张宝正想开骂,就被张梁抢了先。张梁对着帐里负责端茶递水、抄写记录的人员说:“你们先下去。”
听弟弟这样说,张宝只能又继续憋着。
等人都走了,慕容轩政这才开口:“此前,大贤良师命令我们派人保护涿郡义勇军的人民自卫军中的太平教内部人员,并寻机歼灭冀州常山郡赵二狗部。弟子已经歼灭了赵二狗部,但是弟子领军到达人民自卫军与赵二狗部交战地时,人民自卫军已经死伤过半,弟子自知没有完成好大贤良师交代的任务,特来请罪。”
慕容轩政的话把张梁、张宝说的一愣一愣的,他们完全搞不清楚人民自卫军是什么军,怎么就有太平教内部人员了,而那个赵二狗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听都没听说过。
张梁看着自己二哥,想让二哥拿个主意。
张宝哪有主意,他也不知道这个慕容轩政说的是怎么一回事,但慕容轩政就站在下面,张宝也不好跟张梁商量,张宝就决定先让慕容轩政退下,自己先跟弟弟商量一下,要是都搞不清楚,那只能送信去邺郡问大哥了。
刘备想反驳,刚张开口,梁旭就连忙用话堵住了刘备的嘴:“别跟我说什么十常侍擅权,十常侍还不是皇帝自己捧起来的?”
梁旭继续说:“你想没想过为什么百姓们能被蛊惑起来?因为他们确实被朝廷逼得快走投无路了。你不见你的祖宗景帝、文帝的江山会乌烟瘴气、烽烟四起?”
刘备心想:刚才还不是你说百姓们是被蛊惑的,现在又变成被逼的了。只是总的来说,还算是说得过去的。
梁旭见刘备一点表示都没有,知道他是没听进去,就循循善诱:“百姓们的追求就是天下的大势,你能带给他们美好的生活,他们就愿意追随你,愿意让你去蛊惑。”
梁旭最终下了结语:“这天下不姓刘。大哥,你就跟着自己的良心去做吧,别给自己太多的枷锁。”
(本章完)
然后梁旭就被刘备赶走了。因为他已经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了。毕竟他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哲学家,更不是政治家、社会学家,他对社会的发展过程都是一知半解的。他曾经以为他来自后世,看过把不少帖子,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很透彻,但真要跟别人说教,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清楚。就如他一开始拿来举例的秦朝,秦朝真的亡于严刑苛法吗?那是陈胜吴广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向手下们歪曲了秦法。另一方面就是秦始皇把他的军队都排到边境去了,造成国内空虚,所以六国的贵族后裔就蠢蠢欲动,最后就趁着秦始皇去世,秦国出现短暂的混乱,借机而起。但这里面还真的没有人民什么事,都是旧贵族闹的,百姓们只是被蛊惑了。也正因为梁旭给刘备举了这一个例子,才颠覆了他自己脑海中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秦国倾覆得冤啊。
除了因为自己脑子也混乱才赶走刘备以外,还因为梁旭觉得这种问题自己没办法给刘备答案,只能是给些意见他作为参考,能不能想得通,还是得靠刘备自己。
刘备请教完了混乱的梁旭,他的脑子变得比之前还要混乱了。他不断反复地问着自己:我和皇帝不是一家人吗?我们都是高祖的子孙啊。可是我穷的时候,也不见皇帝赏我一口饭吃。皇帝不是富有四海吗?怎么对自己的族人如此吝啬?他把这天下弄得这般乌烟瘴气,我反他是反我祖宗吗?为什么他这种人能做皇帝,而我也是高祖的子孙……
刘备感觉梁旭引领他想到一些他不曾想过,或者说是不敢想像的事情,现在知道了,虽说自知不该去想,但是这些声音总是在他脑袋里萦绕不去。
为了祖宗打下来的江山!为了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刘备抬头看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
刘备把困扰内心的问题想通了,就立马开始行动,行色匆匆地,就先跑去找关羽去了。
此时,黄巾军的青州大营中,张梁、张宝正在接见幽州黄巾军的使者。
那使者正是梁旭见过的两个异族骑士之一的慕容正。
慕容正向张梁、张宝行礼:“弟子慕容轩政见过二位大医。”
张宝在一边纠正慕容轩政,不悦地说:“是将军。”张宝指指自己,“我是人公将军”指指坐在旁边的张梁,“他,地公将军。”
张梁拨开了张宝的手指,一点不领自己二哥的情,说:“叫什么不是叫?叫大医比较亲切。”
张宝被自己弟弟拂了面子,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也已经习惯了。自从身边少了人给自己出谋划策,张宝觉得自己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所以他也没底气去跟自己的兄弟争吵了。
张梁其实是喜欢将军这个称谓的,他自己喜欢习武,既然走上了武者这一条道,借用自己侄儿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的目标就是当天下兵马大将军。现在虽然已经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将军,却要跟封谞那个死太监齐名,最重要的是那个死太监总是找大哥的麻烦,所以张梁讨厌封谞,连带着封谞提出的将军封号都被张梁讨厌上了。
张梁和蔼地对慕容轩政说:“你过来找贤良师,是有什么事情吗?”
慕容轩政恭谨地回答到:“弟子是来向大贤良师复命的。”
张梁随口就说:“贤良师有急事赶回冀州去了,你跟我说也一样。”
慕容轩政口中称是,但就是不说。
张宝不耐烦了,嚷嚷道:“叫你说就说!你是看不起我们吗?”
慕容轩政面不改色地说:“请大医先屏退左右。”
张宝一听就怒了,他已经憋屈得够久了,现在连太平教分坛的弟子都敢给自己脸色看了?真是士可忍叔叔不可忍!
张宝正想开骂,就被张梁抢了先。张梁对着帐里负责端茶递水、抄写记录的人员说:“你们先下去。”
听弟弟这样说,张宝只能又继续憋着。
等人都走了,慕容轩政这才开口:“此前,大贤良师命令我们派人保护涿郡义勇军的人民自卫军中的太平教内部人员,并寻机歼灭冀州常山郡赵二狗部。弟子已经歼灭了赵二狗部,但是弟子领军到达人民自卫军与赵二狗部交战地时,人民自卫军已经死伤过半,弟子自知没有完成好大贤良师交代的任务,特来请罪。”
慕容轩政的话把张梁、张宝说的一愣一愣的,他们完全搞不清楚人民自卫军是什么军,怎么就有太平教内部人员了,而那个赵二狗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听都没听说过。
张梁看着自己二哥,想让二哥拿个主意。
张宝哪有主意,他也不知道这个慕容轩政说的是怎么一回事,但慕容轩政就站在下面,张宝也不好跟张梁商量,张宝就决定先让慕容轩政退下,自己先跟弟弟商量一下,要是都搞不清楚,那只能送信去邺郡问大哥了。
刘备想反驳,刚张开口,梁旭就连忙用话堵住了刘备的嘴:“别跟我说什么十常侍擅权,十常侍还不是皇帝自己捧起来的?”
梁旭继续说:“你想没想过为什么百姓们能被蛊惑起来?因为他们确实被朝廷逼得快走投无路了。你不见你的祖宗景帝、文帝的江山会乌烟瘴气、烽烟四起?”
刘备心想:刚才还不是你说百姓们是被蛊惑的,现在又变成被逼的了。只是总的来说,还算是说得过去的。
梁旭见刘备一点表示都没有,知道他是没听进去,就循循善诱:“百姓们的追求就是天下的大势,你能带给他们美好的生活,他们就愿意追随你,愿意让你去蛊惑。”
梁旭最终下了结语:“这天下不姓刘。大哥,你就跟着自己的良心去做吧,别给自己太多的枷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