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流放期间,书法和茶艺确有显著提升,李纲和虞允文陪着赵相大人谈论了三炷香的茶艺,这才说到大周眼下的大事。

    李纲很担心围剿方腊的战事,“江南那边,四路援军带着厢军弓手稳扎稳打,方腊军被逐步压回杭州。物资钱粮调运不及,朝堂开了方便之门,韩世忠向西军和宗泽那里求援,姚平仲整日里朝西军讨要兵马,刘光世有江南绅商的支持,刘成栋那边仓促出兵,听说赔上了大半家产,咳咳。”

    虞允文比较尴尬,“仓促间推刘成栋上阵,既是看重他,也是抽不出将领,总不能把四川路的吴家兄弟调来,只能赶鸭子上架。好在刘成栋识趣,没有过线,只是补充了一些酒肉、衣服和医药,又极力配合韩世忠……”

    赵鼎也对刘成栋比较满意,“误入歧途多年,于战阵上竟无半分生分,为人知进退,是可用之才。山上那几年让他受益匪浅,大周正缺良将,望他好生做事吧。”

    李纲皱眉道:“之前因为江南糜烂,多地受灾,导致国库空虚。不得已之下,才大开方便之门,任四路将领各凭本事,筹粮练兵。如今秋粮陆续到位,也该加强管束,刘成栋自筹的钱粮也要垫上,毕竟层层相制、以文治武乃我大周的基石。”

    赵鼎和虞允文点头同意,于是十天之后,包括刘成栋在内的四路援军,很快被管束了起来,不再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赵鼎拿出几封奏报,叹气道:“这是晚间刚到中枢的折子。关陇、陕西、河东的流民远多于往年,费些心安置下来,倒也没有太大的祸患,但西军和北地的厢军已不可抽调。宗泽在磁州掌控着十万大军,整日里催促粮草,还有西军的粮饷……”

    “淮南的大水灾连祸甚广,大理又刚从岭南撤走,当地一片糜烂,荆湖也多处受灾,入库的秋粮大降三成。还好商税补上一些亏空,只怕要用国库里的铜钱高价买粮,市舶司上缴的铜钱多出几百万贯,殊为不易,但海外跑船要严加管束才是……”

    “江南那边,已经收复的地方要尽快派遣县官到任,灾民要好生安抚。岭南需得免税三年,还有黄河以北的地方……现在的士子只想当清贵的官员,对边远的州县避如蛇蝎,大周黄河以北竟然缺上百县令,也不知蔡相怎么搞的。说到蔡相,唉……”赵相说到这里,神色有些不自然,李纲和虞允文对视一眼,低头喝茶,不再吭声。

    蔡相在流放途中病死的消息刚刚传回汴京,感慨者有之,痛快者有之,很多人心情复杂。蔡京门生故吏满天下,也因此遭到了新皇帝的猜疑,加上多年前的大败和隐约指向蔡京的贪腐问题,这颗大树终于轰然倒下。

    李纲谈到幽云以北的局势,“女真和辽国的下一场战事,很可能在明年开春前爆发。赵相以为我大周应作何打算,连辽抗金,还是联金灭辽?”

    赵鼎脸色紧绷,情绪低沉,“如果可能,老夫宁愿两不相帮。整顿兵马,防范边境才是正事。不知汪相那里如何计较,就怕某些蠢人,只想着两败俱伤的好事。须知人家是野人,是蛮人,但不是蠢人,哪有那么多便宜好捡?可女真毕竟人太少,便是再勇悍难挡,难道敢犯我大周不成?”

    虞允文也有些“知兵”的名声,“赵相说得极是,想捡便宜也要刀子够硬,不然便成了笑话。女真人少,虽不惧它南下,终究要防止它伤人。下官以为要加大对宗泽的支持,加强对北地民间势力的拉拢,可战之军加上敢战之民,我大周可保无虞。”

    李纲附和,赵鼎也同意事急从权,加大对宗泽部的支持。几位士大夫对辽国的兴亡感慨一番,然后提到大相国寺的交易大会。

    “听说明日的大相国寺万姓交易大会,相比以往改动很大,还有很多新鲜东西?”赵鼎吃着软糯的点心,随意问道。

    “圆光方丈捂得很严实,只听说有一种新鲜的采暖炉子,其它都是些模糊消息。”虞允文有个族侄刚到汴京,为的也是经营自家的生意,于是虞允文听到过一些风声。

    李纲身兼三司使,对财货方面很有研究,他放下筷子,皱眉道:“大相国寺当年的那位怪才,借由经办万姓交易大会的风头一举成名,这场盛会也成为大相国寺的财源。这些年大相国寺一直走下坡路,圆光大师在商货之道上颇有声明,难道大相国寺真有什么妙招?”

    赵鼎挥挥手,“终究小道耳!”

    李纲拱手受教,“着相了,毕竟是小道……”

    位于汴京西城的蔡府仍然保留着蔡京风光时的模样,楼阁亭台、假山园林、高墙绿瓦、雕梁画栋。叠门重院的蔡府不复往日的车马喧嚣,此刻一片寂静,冷清中带有一丝衰颓。

    端坐于正堂的蔡家族人心有戚戚,蔡京权倾朝堂的时候,他们这些族人跟在后面经商买田、开矿跑船、读书做官,占了不少便宜。如今家主被流放,病死于道,事情就不妙了。

    蔡家当然不至于轰然倒塌,但掌握的利益要交出大半,周围的饿狼难道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大族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蔡家各房,不论嫡出庶出,都不想继续待在一起,等人上门割肉。

    蔡相已去,但故旧门生众多,多少会讲些情面,天地君亲师毕竟是儒学“正统”的一部分。留在族中可以享受余荫,另立门户会受更多刁难,别家朝他们割肉时也少了很多顾忌,但蔡家各房还是想各过各的,他们又岂是好相与的?

    作为士绅大族,蔡家各房都留有后手,或多或少地都在防备这一天的到来,毕竟见的多了,担心的自然也多。长盛不衰的大族在危机意识上远远强于小民,居安思危对它们而言绝不是空话,很多大户都有这方面的专门教育。

    蔡家各房留下来性命无忧,衣食也不缺,但隐下的利益多半保不住,最好的结果是主枝得以保全,各房奄奄一息。都是受过蔡家族学教育的人,各房怎会不明白……各房出族之后,自有靠山和支持者,蔡京得势数十年,他们私藏了不少好处,也拉拢了不少关系。

    大族为什么内斗不止,你争我夺,有时不惜引入外人?这问题太好笑了,族中的东西是大家的,哪有放到自家床下来的实在,于是你一口我一口,大家尽可能地往自己碗里多扒拉才是正理。

    继续抱团取暖,蔡家作为一个整体,总体上可以保住更多资源,但各房的利益受损更多。四散而去,主枝可能被割得奄奄一息,也可能会有几房破家,但剩下的几房可以保住更多。这便是在场蔡家族人的心理,人人都觉得其它房的人想散掉,于是大家联合起来向蔡全施压。

    蔡家族人的选择不难理解。留在家里只能委屈自己,成全主枝,另立门户很可能过得更好,还犹豫什么?至于主枝怎么办?开玩笑,蔡家风光的时候也是主枝占便宜啊,如今蔡家要散了,他们当然要吸引有心人的目光。都是蔡家子孙,主枝难道不该牺牲一下自己,成全各房?没准自己这房过些年,便可以东山再起,把蔡家继续发扬光大……主枝怎么可以自私到断送家族的希望呢?

    老管家从后堂走进来,声音清冷。他告诉在场的蔡家各房代表,新族长蔡全同意分家,让他们自便。然后转身离去,留下神色各异的各房代表,任他们在冷风中或忧或喜。

    “瞧瞧,都瞧瞧。刚成为新家主,就对咱们这些老家伙不理不睬。本想大家一起出力扛下去,如今看来,不留也罢,寒心呐。去休~去休~~~”蔡家年纪最大的那位族老是蔡京堂弟,本身有闲职,儿孙也多有出息。早已备好后路的他哭诉了一场蔡全的凉薄,便带着自家老爹的牌位快步出门,带着所有资产,和儿孙一起奔向新生活。

    “新家主是看不上咱们呐。亏着老头子还在想,宁可破家也要保住主枝的元气,如今看来是没指望喽。列祖列宗,不是老头子只想保存自家,只是蔡家需要留种啊,现在的家主不是个能护家的……”这又是和蔡京一辈的族老,抱着几个牌位哭哭啼啼地,最后哭晕在地,被他两个儿子架走。剩下的各房代表,脸上似开了印布坊,痛惜、不屑、心虚等情绪一一浮现。

    许是怕蔡全反悔,或者两位族老奠定的基调十分合适,既不难堪又不难看,还有为蔡家东山再起而隐忍的“大义”在,走的人越来越多。各房代表的表演各有千秋,都接受过良好的经学教育,深思熟虑之下没出岔子,也算是“好聚好散”了。

    各方代表有痛诉蔡全不靠谱、自己只能走人的,有大骂主枝谁谁不孝、早晚给蔡家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自己不得不离去的,还有想划走更多产业、要求主枝给个交代的,不一而足。情绪激动时,撞墙、撞柱子的,掏出刀子明志的,磕头染得满地是血的,异彩纷呈。

    随着一个说话不利索的瘦弱中年男子,抱着牌位磕磕巴巴地说完早晚振兴蔡家之类的话,然后快步离去之后,场中只剩两房的代表。一个是蔡全的亲兄弟,一个是和蔡全从小玩到大的蔡家远房。后堂脚步声传来,脸上满是愤懑神色的两人正襟危坐。

    蔡全穿着重孝,在桌上的香炉里上柱香,头也没回地问:“你们怎么没走?”声音有些沙哑,但非常坚定。没有咄咄逼人的语气,却让人感到压力。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俺脑子不好使,向来不受待见,要不是堂哥你,家里还吃糠呢。俺也没有好去处,只能跟着你。”

    蔡全转身看向那位远方堂弟,嘴角咧了咧,“以后你也是我亲兄弟。蔡家,倒不了。”

    冷风过堂,蔡全的影子在地上摇晃……

    明日便是冬至,蔡京死讯传来后,汴京很多豪门大户的家主都没休息。有人心有戚戚,有人幸灾乐祸,更多人考虑的问题比较实际,比如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位大人,便在连夜商讨瓜分蔡京官场遗产的计划……

    将门五大家,张李王樊马。马家太爷收到管家急报,裹着袍子来到暖阁,看着蔡家的情报,手心的核桃转个不停。

    管家小心提醒,“老爷,咱家商号的管事还在外面,是不是……”

    马家太爷还保留着武人的豪气,一拍脑门,“哎呀,忘了这事。赶紧让他进来,别冻着。”

    将门在汴京的商号最为要紧,大半管事都是家生子,执掌账目等机密的管事和掌柜更是家主亲近之人。深夜见到马家太爷的这位管事曾经是马家太爷的亲兵,救过马家太爷一命,有深夜敲门求见的资格。

    这位管事不慌不忙,说着自己的计划,“启禀老爷,大概情况便是如此。蔡家已然倒塌,保不住多少东西,谁先一步下手便可吃到最肥的一块儿,请老爷定夺。”

    铁核桃“呲”地停在手掌,马家太爷舒服地靠着椅背,“最肥的几块儿不要,量大不塞牙的可以拿一下,但不要贪。蔡家的那个船帮头头儿拉拢一下,注意点吃相……世间不易啊,当年老子在战场上,你小子老是想往前窜……”

    马家太爷牢记让马家长盛不衰的家训,迅速做出取舍,然后便开始忆往昔峥嵘岁月。亲兵出身的管事感动地稀里哗啦,得到船帮干股和马家太爷的皮氅后再也控制不住,抱着当年将主的粗腿痛苦流涕。

    盯上蔡家庞大资产的不只是马家,也不知是将门。在这场盛宴里,大族豪绅是主力,各大商号是下手者,皇族和大族是最大获利者,将门和官绅、豪商吃的是边角料。最后剩的一点渣渣,便是给各地的绅民豪强分食,略作调剂。

章节目录

勋阳布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余生风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119章 蔡全当家-十堰市郧阳中学在湖北省排名,勋阳布衣,笔趣阁并收藏勋阳布衣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