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母,原本就不在旖景的记忆里,为了不让她伤心,大长公主极少在孙女面前提起已经逝世的长媳,可在旖景幼年的梦境里,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个妇人,背着阳光站在离她远远的地方,眉目模糊。倒是继母偶尔会提起,说的无非是才华出众,贤惠温婉——那倒是,譬如张姨娘用那等龌龊法子爬了主子的床,大长公主一怒之下要发落了她,当年多亏了旖景生母温言劝慰,才能留在国公府里跋扈多年。
前世时旖景虽知三娘对庶女的身份心怀芥蒂,以致一直对崔姨娘冷若冰霜,逃避着她是“小妇养的”这个事实,但也一直不知道生母曾有将三娘记在名下亲自抚养的打算,更不知道这就是三娘屡屡与自己作对的根本原因。
旖景觉得十分疑惑的是,究竟三娘是从什么时候知道了这些事情,又从什么时候就有了这样的芥蒂。
当她可怜兮兮地趴在祖母的膝头,忐忑犹豫地询问:“祖母,母亲真的是因为我才……”
大长公主一把搂住她,用力拍打了几下肩膀:“不许胡说,更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看着孙女儿哀伤疑惑的眼神,究竟还是不忍,大长公主才将前事说明:“你娘身子本就不算康健,头胎又是怀的双生,生产时就很有些惊险,后来太医也说,怕是将来生养艰难……你娘当初只以为再不能有孕,为子嗣考虑,又看着崔姨娘是个老实的,一方面又有打小侍候的情份,这才作主抬了她……崔姨娘性子柔弱,怀孕后又被诊出是个女儿,你娘也是担心三娘庶女的身份会受张姨娘欺压,这才起了将她记在名下的念头……不想崔姨娘未至临产,你娘也被诊出喜脉。”
“虽然太医说你娘身子凉弱,极有可能保不住这胎,也说过产后或许会有凶险,可你娘依然坚持着要将你产下,十月小心呵护,才顺利把你生了下来,当年我还记得你娘的欣喜模样,将你抱在怀里就是不愿撒手,可是太医说的话竟然成真,自从生产之后,你娘的身子越发羸弱了,不到两月竟然……”
大长公主长叹一声,随即又严肃了神情:“当年有了你,婉娘可是欣喜若狂的,如果保不住你,想来她也会怪罪自己……只要你健健康康长大,平安顺遂一生,婉娘在天之灵也能得个安慰,如果因为三娘那句恶语就有了心结自怨自弃,婉娘在天上也会伤心。”
原来她之所以能来到这个世上,竟然这般不易,是她的母亲豁出性命才让她有了生的机会……三娘说她克死生母,也不全是无中所有……想她前世挥霍的十八年,最后落得个那般境地,自己死了也就罢了,还害得无辜之人丧命,更连累家族亲人蒙羞……当得知自己“毒杀亲夫”“畏罪自尽”的噩耗后,不知祖母与父母要如何面对楚王……
旖景将面孔久久埋在祖母的膝头,只觉得面颊火烧火燎的炙烫,过了许久,方才抬起头来:“祖母宽心,孙女儿才不会自怨自弃,必会平安喜乐,一生顺遂,以报父母养育大恩。”
愚钝与屈辱的人生只要一次就够了,这一世要做的事情太多,她哪里有时间自哀自怜,更没有颜面黯然神伤。
大长公主见旖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里也实在安慰,却听旖景话音一转:“虽说孙女儿打小就没了生母,可继母一直待我视若己出,更别说还有祖母您的千般呵护,若是这样还自哀自怜,岂不成了不知好歹的人?要说起来,这世上比我可怜之人大有人在,远的不说,沨哥哥也是自幼丧母,并且还身染恶疾,祖母,沨哥哥果然如传言那般,活不到及冠吗?”
旖景半仰着小脸,目不转睛地看着祖母。
她清晰地看见了祖母眼睛里一掠而过的痛惜,心里便是一沉。
“沨儿也实在可怜。”大长公主缓缓地抚着孙女柔软厚重的长发,语气里似乎有些犹豫:“楚王妃走得早……他身子又是那样,莫说冠年,五岁时就险些……多亏了太医院那帮人还有些本事,把那孩子从鬼门关救了回来,调养了好几年,眼看着身子才好些……沨儿虽说自幼体弱,可实在是心怀抱负的好孩子,否则也不会身子才好些,就坚持要去翼州求学……这些年楚王为了他也是遍寻名医,只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吧。”
这么说来,八娘的话竟然是真的了,旖景又细细琢磨了一番祖母的话,感觉到似乎暗藏隐情,待要细问,一时又不知从何问起,沉默了一阵,方才勉强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祖母,楚王妃过世这么多年,沨哥哥又……为何楚王伯伯没有想过再娶?”
莫说楚王是皇族,就算普通人家,元配早逝,独子又是个活不长的,为了血脉子嗣考虑,家主也会再娶贤妇,生下其他的儿子来继承家业,就好比旖景生母过世,父亲膝下也已经有了两子两女,还都是健康无疾的,也照样娶了继母,这才符合世情,相比之下,楚王府的情形未免太过蹊跷了一些。
大长公主起初还不曾疑心其他,听了这话后未免觉得有些惊异,笑问旖景:“沨儿这些年都在翼州,你见都不曾见过,怎么竟关心起这些事来?”
旖景早有准备,浅浅一笑:“原是今日见着六妹妹在看《溟山文集》,可巧是沨哥哥抄录的版本,一时姐妹们谈论起来,都钦佩沨哥哥的才学,孙女儿后来又因为三姐的话……感伤了半日,不觉想起了沨哥哥。”
楚王府里的那些陈年旧事,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大长公主有些犹豫,可看见孙女儿一脸好奇的模样,又想着两家毕竟是亲戚,更是时常来往的通家之好,孩子们渐渐大了,知道些事也有好处,当然,那些不为人知的阴私事还是要暂时瞒着才好。
衡量了一番,大长公主才斟酌着说了一段往事。
原来还得追溯到老楚王了。
当年镇国公谢晋本也是前朝东明潭州参将,与高祖虞兴邦乃结义兄弟,后高祖在楚州起兵,第一个联合之人就是谢晋,两人义气相投,谢晋二话不说也在潭州举起了反旗,拥护高祖起兵。
哀帝闻变,勃然大怒,遂以谋逆之罪抄灭谢家族人,谢晋预先做了安排,让父母妻儿逃离锦阳京,去楚州安顿。
不想中途出了变故,妻子、长女意外与家人失散,音讯全无。
谢晋有一贵妾齐氏,膝下子女双全,自去楚州,在内孝养公婆、教管子女,还时常于军营效力,缝补盔甲、削制箭簇、照看伤兵,因此贤名四传,又因谢晋元配始终没有音讯,大家只道凶多吉少,于是这个齐氏,自然而然就被谢晋扶为了正妻。
齐氏有两子一女,女儿云清本是行二,可因长姐也同样音讯全无,因此她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谢家的嫡长女。
“清娘在楚州,与我们几个也是一处长大,自幼与二哥青梅竹马。”大长公主说起这段陈年往事,也是不胜唏嘘:“后来大隆建国,父皇本欲封谢晋为异姓王,却被婉拒数回,只得退了一步,封他为镇国公。”
虽是如此,可新兴勋贵与前朝遗臣无不知谢晋厥功至伟,而谢家在前朝东明时也是望族名门,他的嫡长女,一时成为勋贵与世家风涌求娶的名门淑女。同时,几位皇子皆未婚配,尤其是年岁最长,又由严后抚养长大的二皇子,更是都中贵族们眼里的“贵婿”之选,无不希望家中女儿成为二皇子妃。
“母后深知二哥与清娘两情相许,有意撮合他们两个成就姻缘,镇国公当然不会拒绝,可当时江山初定,北原人还盘据在朔阳城,战乱并未结束,二哥随军作战,婚事一度就耽搁了下来,但母后还是在有意无意间,把二皇子妃将是镇国公府嫡长女的话泄露给贵族们得知。”
可就在这个时候,镇国公元配梁氏忽然现身,并且直指当初是中了齐氏的设计,以致与家人离散,梁氏带着长女隐姓埋名,在市井中历尽艰难,好不容易才存活了下来。
镇国公起初还不信,可经过一番暗中调察,竟然发现齐氏当年果然做出了那样的恶事!
齐氏被休,云清嫡长女的身份当然就被剥夺,成了庶女。
但镇国公与皇室联姻的消息已经在贵族圈里传扬开来,无论是谢家,还是皇室,都不希望婚事作罢。
“母后本就重嫡庶,自然不会同意一个庶女成为皇子正妃,二哥虽然心有不甘,后来也只能娶了清娘的嫡长姐。”大长公主说道:“可二哥对清娘始终念念不忘,得知她在家里处境艰难,更是难以释怀。”
听到这里,旖景已经明白了,老楚王当年无奈之下才娶了眼下的老王妃,可他的心,却一直在谢云清的身上,因此后来才求了高祖与严后,纳了谢云清为侧妃,谢家两个女儿都嫁入了楚王府,老王妃生下楚王,谢云清也生下了镇国将军。
若是梁氏没有出现,齐氏的阴谋不被揭穿,谢云清一定会嫁给老楚王为正室,那么镇国将军作为嫡子,自然能继承楚王之位。
虞洲当初咬牙不甘,说世子之位本应属于他,必然是基于这个原因。
又听祖母继续说道:“二嫂心地善良,性情柔弱,对清娘又心怀歉疚,自从清娘入了楚王府,她待清娘甚是亲密,这一对妻妾之间,处得甚是容洽,故而二哥虽宠爱清娘,对二嫂也一直尊重。”
旖景却暗中思忖,老王妃宽容大度,可那位侧妃却未必甘心,否则她的子孙也不会有如此深重的怨念,不愤王位被兄长继承。
“二哥本就是重情重义之人,清娘病逝之后,他郁怀难解,不多久也跟着去了……”大长公主与老楚王兄妹情深,提起哥哥的死,眼圈不由也有些湿润:“你楚王伯伯的性情肖似他的父亲,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当初楚王妃过世,他也是哀痛欲绝,再加上沨儿的身子本就羸弱……也是担心有个万一,娶妻不贤的话,反而会害了沨儿。”
当大长公主说完了这段旧事,已经是到了夜暮四合之时。
旖景回到绿卿苑,又是一晚辗转反侧,把祖母说的话反复思量,渐渐咂摸出其中可能的隐情来,虞洲的不甘,必然是基于这一段往事,可谢云清病逝时,他还没有出生,祖辈的恩怨对他当不会有这么重的影响,他之所以怨愤不甘,想来是出于镇国将军的灌输。
镇国将军之母做了十多年的嫡长女,又与老楚王两情相悦,本应成为王妃,无奈齐氏奸计败露,她的身份也有了云泥之别,虽说因老楚王重情,坚持纳了她为侧妃,可她难道就真的不会介怀?就算老王妃宽容,待她亲厚,可妻就是妻,妾就是妾,最直接的区别——她生下的庶子无论如何都不能继承王位。
侧妃一定心怀怨念,故而对镇国将军灌输了那等观念——楚王府的一切,本应当属于你!
想来镇国将军自幼就心怀不甘,可他那时却无能为力,直到娶妻生子,心里的欲望才膨胀得不能自抑。
旖景想起祖母提起楚王妃病逝,与世子五岁时也险些夭折之时,神情里分明有些愤怒……其中必有隐情!
难道果如自己猜测那般,楚王妃的死与世子的病是人为造成!
再往深想,如果世子仅仅是病弱,还不至于让楚王戒备到如此地步,前世之时,关睢苑一应药膳饮食,都只能由罗纹与管事嬷嬷经手,就连镇国将军夫人,都不能踏入关睢苑一步!楚王担心的,无非就是有人会加害于世子。
楚王为何会有此担心?无非是因为曾经有人加害过世子,甚至于楚王妃的死,也是因为一场阴谋。
楚王重情,可身份毕竟在那里摆着,就连老王爷当年,不也在无可奈何之下娶了心上人的长姐为正妻?如果楚王妃当真是因为病逝,楚王就算不愿续娶,老王妃甚至太后也不可能放任不理,可她们两位却默许了楚王的作为,这是否也间接说明,楚王妃的死另有蹊跷?
试想一下,如若楚王妃的死是因为中毒,世子的病也是因为中毒,楚王大可以维护世子为由,拒绝再娶妃。
可眼下的情形……镇国将军依然住在楚王府里,将军夫人甚至还掌握着王府中馈,不像是受到怀疑的人,如果楚王妃真是因为中毒而亡,被镇国将军推上来顶罪的那个凶手是谁?
这一切仅是建立在楚王妃被人毒杀的设想上,因此一时也难以找到清晰的头绪,但旖景相信,只要这个设想能得到证明,那么前世害死自己与世子的元凶就能锁定,必定便是镇国将军一家!只要锁定了元凶,再想办法暗中查探,一定能找到凶手的把柄。
经过今日与祖母的一席长谈,旖景感觉到祖母必定知道其中的隐情,可因着自己年龄还小,又事涉皇族秘事,祖母心怀顾虑,只怕是不会把知道的那些阴私事说给自己听,究竟要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呢?
辗转反侧,直到夜深。
脑子里记挂着的事太多,以致梦境凌乱缤纷,清晨醒来,却偏又不记得曾有何人入梦了。
虽说睡得不安稳,可铜镜里映出的容颜却不见半分憔悴,肌肤依然有如新绽的玉兰花,面颊隐隐透出浅樱的绯红,晨风扑面,缓缓消解了脑子里的困乏,旖景深吸了一口起,转身之时,已是神采奕奕。
崭新的一日,绿卿苑依次迎来了好几拨访客——
最早来的是二夫人利氏,她穿着一件半新的大红色牡丹褙子,华丽高耸的福髻上插着两对扁金花簪,佩着纽金衔珠凤钗、红翡玉钿,压鬓是一朵艳丽的海棠绢花,脖子还挂着玛瑙坠领,看上去端的是富贵逼人,珠光华气。
落坐之后,利氏与旖景进行了如下对话。
“五娘可知道你二姐被太夫人罚了禁足?”
“二婶子快尝尝,这是今年的明前茶,最是清新可口的。”
“你二姐人笨口拙,最是不得太夫人喜欢,可都是一样的孙女儿,罚也要罚得人心服口服吧。”
“春暮,快去拿一碟子翠玉豆糕来,二婶子往日最是喜欢不过的。”
“分明就是三娘的错,怎么连着华儿也一起受罚?”
“二婶看看我的针线,是不是比从前精进了?”
“五娘!好歹华儿是你的姐姐,往日又一惯是维护着你的,你就不能去求求太夫人,免了她受罚?”利氏拉长了脸。
旖景暗叹一声,脸上便露出了诚惶诚恐的神情:“侄女不知二姐因何受罚……但想来是真做错了事,只要二姐去祖母跟前儿道声错,祖母必会原谅了她的……祖母眼下还恼着二姐呢,侄女实在不敢替二姐认错。”
利氏铩羽而归。
紧跟着来的人是崔姨娘,一番告礼,诸多推辞,好容易才让她侧身坐在了锦墩上,却捧着茶欲言又止,那尖尖的眉头拧成一个纤丽的结,因为一晚辗转,仿若细笔画成的眼睑下,带着一抹淡青,虽然略显憔悴,更如捧心西子,浑然天成的病弱之美。
“五娘,都是你三姐的错儿,才让你受了委屈。”
旖景保持着婉然的微笑,却没有说话。
“她是个要强的性子,往日就常常冲你挑衅,全是她的不该……可她也实在没有坏心。”崔姨娘忐忑难安,眼圈泛湿,就像受了不尽的委屈。
旖景依旧莞尔。
“国公夫人罚了她禁足,我求了夫人,想去劝解一番她,可她不愿见我……”声音低了下去,崔姨娘似乎要落下泪来。
旖景垂眸,看着碧绿的茶叶,在温水里舒展着翠意。
“就怕她越发想左了,五娘,能不能去求求夫人,让她免了……”
“姨娘,三姐要强,我一惯是知道的,姐妹们之间偶有争执,夫人与祖母一贯也只是劝说,就算责备几句,也只是浅斥。”旖景终于忍不住,淡淡开口:“往日三姐与我争执,夫人何曾重罚过她?却不想她心里还怀着这样的怨恨!”
“可她……”
“当初母亲想要将三姐记在名下,本是一片慈心,可母亲不幸身故……难道我愿意如此?三姐有怨,可不当怨我,难道姨娘认为,我真是克死母亲的罪人?难道我真应当承担三姐的怨愤?”
“婢妾万万不敢!”崔姨娘大急,眼泪夺眶而出:“若非夫人宽容,婢妾哪里会有今日,也不会有三娘……”
“三姐屡屡与我争执,我原不知是因为什么,昨日方才知晓。”旖景有些不耐,微微蹙眉:“姨娘明知三姐介怀庶出的身份,又为何将这些旧事告诉了她,让她越发不甘?”
崔姨娘惊讶地看着旖景,似乎想分辨什么,可最终,只是默默垂泪。
“姨娘若果真为三姐打算,应当解开她心里的芥蒂才好,而不是来求我,我与三姐毕竟是姐妹,只要她不再埋怨,我也不会计较这些过去的事情。”
旖景摇了摇头,不再看梨花带雨的崔姨娘。
当一个长辈在面前哭哭啼啼,她是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安慰。
这时秋月掀开帘子,不满地瞪了两眼崔姨娘,禀报道:“五娘,国公爷来了。”
前世时旖景虽知三娘对庶女的身份心怀芥蒂,以致一直对崔姨娘冷若冰霜,逃避着她是“小妇养的”这个事实,但也一直不知道生母曾有将三娘记在名下亲自抚养的打算,更不知道这就是三娘屡屡与自己作对的根本原因。
旖景觉得十分疑惑的是,究竟三娘是从什么时候知道了这些事情,又从什么时候就有了这样的芥蒂。
当她可怜兮兮地趴在祖母的膝头,忐忑犹豫地询问:“祖母,母亲真的是因为我才……”
大长公主一把搂住她,用力拍打了几下肩膀:“不许胡说,更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看着孙女儿哀伤疑惑的眼神,究竟还是不忍,大长公主才将前事说明:“你娘身子本就不算康健,头胎又是怀的双生,生产时就很有些惊险,后来太医也说,怕是将来生养艰难……你娘当初只以为再不能有孕,为子嗣考虑,又看着崔姨娘是个老实的,一方面又有打小侍候的情份,这才作主抬了她……崔姨娘性子柔弱,怀孕后又被诊出是个女儿,你娘也是担心三娘庶女的身份会受张姨娘欺压,这才起了将她记在名下的念头……不想崔姨娘未至临产,你娘也被诊出喜脉。”
“虽然太医说你娘身子凉弱,极有可能保不住这胎,也说过产后或许会有凶险,可你娘依然坚持着要将你产下,十月小心呵护,才顺利把你生了下来,当年我还记得你娘的欣喜模样,将你抱在怀里就是不愿撒手,可是太医说的话竟然成真,自从生产之后,你娘的身子越发羸弱了,不到两月竟然……”
大长公主长叹一声,随即又严肃了神情:“当年有了你,婉娘可是欣喜若狂的,如果保不住你,想来她也会怪罪自己……只要你健健康康长大,平安顺遂一生,婉娘在天之灵也能得个安慰,如果因为三娘那句恶语就有了心结自怨自弃,婉娘在天上也会伤心。”
原来她之所以能来到这个世上,竟然这般不易,是她的母亲豁出性命才让她有了生的机会……三娘说她克死生母,也不全是无中所有……想她前世挥霍的十八年,最后落得个那般境地,自己死了也就罢了,还害得无辜之人丧命,更连累家族亲人蒙羞……当得知自己“毒杀亲夫”“畏罪自尽”的噩耗后,不知祖母与父母要如何面对楚王……
旖景将面孔久久埋在祖母的膝头,只觉得面颊火烧火燎的炙烫,过了许久,方才抬起头来:“祖母宽心,孙女儿才不会自怨自弃,必会平安喜乐,一生顺遂,以报父母养育大恩。”
愚钝与屈辱的人生只要一次就够了,这一世要做的事情太多,她哪里有时间自哀自怜,更没有颜面黯然神伤。
大长公主见旖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里也实在安慰,却听旖景话音一转:“虽说孙女儿打小就没了生母,可继母一直待我视若己出,更别说还有祖母您的千般呵护,若是这样还自哀自怜,岂不成了不知好歹的人?要说起来,这世上比我可怜之人大有人在,远的不说,沨哥哥也是自幼丧母,并且还身染恶疾,祖母,沨哥哥果然如传言那般,活不到及冠吗?”
旖景半仰着小脸,目不转睛地看着祖母。
她清晰地看见了祖母眼睛里一掠而过的痛惜,心里便是一沉。
“沨儿也实在可怜。”大长公主缓缓地抚着孙女柔软厚重的长发,语气里似乎有些犹豫:“楚王妃走得早……他身子又是那样,莫说冠年,五岁时就险些……多亏了太医院那帮人还有些本事,把那孩子从鬼门关救了回来,调养了好几年,眼看着身子才好些……沨儿虽说自幼体弱,可实在是心怀抱负的好孩子,否则也不会身子才好些,就坚持要去翼州求学……这些年楚王为了他也是遍寻名医,只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吧。”
这么说来,八娘的话竟然是真的了,旖景又细细琢磨了一番祖母的话,感觉到似乎暗藏隐情,待要细问,一时又不知从何问起,沉默了一阵,方才勉强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祖母,楚王妃过世这么多年,沨哥哥又……为何楚王伯伯没有想过再娶?”
莫说楚王是皇族,就算普通人家,元配早逝,独子又是个活不长的,为了血脉子嗣考虑,家主也会再娶贤妇,生下其他的儿子来继承家业,就好比旖景生母过世,父亲膝下也已经有了两子两女,还都是健康无疾的,也照样娶了继母,这才符合世情,相比之下,楚王府的情形未免太过蹊跷了一些。
大长公主起初还不曾疑心其他,听了这话后未免觉得有些惊异,笑问旖景:“沨儿这些年都在翼州,你见都不曾见过,怎么竟关心起这些事来?”
旖景早有准备,浅浅一笑:“原是今日见着六妹妹在看《溟山文集》,可巧是沨哥哥抄录的版本,一时姐妹们谈论起来,都钦佩沨哥哥的才学,孙女儿后来又因为三姐的话……感伤了半日,不觉想起了沨哥哥。”
楚王府里的那些陈年旧事,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大长公主有些犹豫,可看见孙女儿一脸好奇的模样,又想着两家毕竟是亲戚,更是时常来往的通家之好,孩子们渐渐大了,知道些事也有好处,当然,那些不为人知的阴私事还是要暂时瞒着才好。
衡量了一番,大长公主才斟酌着说了一段往事。
原来还得追溯到老楚王了。
当年镇国公谢晋本也是前朝东明潭州参将,与高祖虞兴邦乃结义兄弟,后高祖在楚州起兵,第一个联合之人就是谢晋,两人义气相投,谢晋二话不说也在潭州举起了反旗,拥护高祖起兵。
哀帝闻变,勃然大怒,遂以谋逆之罪抄灭谢家族人,谢晋预先做了安排,让父母妻儿逃离锦阳京,去楚州安顿。
不想中途出了变故,妻子、长女意外与家人失散,音讯全无。
谢晋有一贵妾齐氏,膝下子女双全,自去楚州,在内孝养公婆、教管子女,还时常于军营效力,缝补盔甲、削制箭簇、照看伤兵,因此贤名四传,又因谢晋元配始终没有音讯,大家只道凶多吉少,于是这个齐氏,自然而然就被谢晋扶为了正妻。
齐氏有两子一女,女儿云清本是行二,可因长姐也同样音讯全无,因此她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谢家的嫡长女。
“清娘在楚州,与我们几个也是一处长大,自幼与二哥青梅竹马。”大长公主说起这段陈年往事,也是不胜唏嘘:“后来大隆建国,父皇本欲封谢晋为异姓王,却被婉拒数回,只得退了一步,封他为镇国公。”
虽是如此,可新兴勋贵与前朝遗臣无不知谢晋厥功至伟,而谢家在前朝东明时也是望族名门,他的嫡长女,一时成为勋贵与世家风涌求娶的名门淑女。同时,几位皇子皆未婚配,尤其是年岁最长,又由严后抚养长大的二皇子,更是都中贵族们眼里的“贵婿”之选,无不希望家中女儿成为二皇子妃。
“母后深知二哥与清娘两情相许,有意撮合他们两个成就姻缘,镇国公当然不会拒绝,可当时江山初定,北原人还盘据在朔阳城,战乱并未结束,二哥随军作战,婚事一度就耽搁了下来,但母后还是在有意无意间,把二皇子妃将是镇国公府嫡长女的话泄露给贵族们得知。”
可就在这个时候,镇国公元配梁氏忽然现身,并且直指当初是中了齐氏的设计,以致与家人离散,梁氏带着长女隐姓埋名,在市井中历尽艰难,好不容易才存活了下来。
镇国公起初还不信,可经过一番暗中调察,竟然发现齐氏当年果然做出了那样的恶事!
齐氏被休,云清嫡长女的身份当然就被剥夺,成了庶女。
但镇国公与皇室联姻的消息已经在贵族圈里传扬开来,无论是谢家,还是皇室,都不希望婚事作罢。
“母后本就重嫡庶,自然不会同意一个庶女成为皇子正妃,二哥虽然心有不甘,后来也只能娶了清娘的嫡长姐。”大长公主说道:“可二哥对清娘始终念念不忘,得知她在家里处境艰难,更是难以释怀。”
听到这里,旖景已经明白了,老楚王当年无奈之下才娶了眼下的老王妃,可他的心,却一直在谢云清的身上,因此后来才求了高祖与严后,纳了谢云清为侧妃,谢家两个女儿都嫁入了楚王府,老王妃生下楚王,谢云清也生下了镇国将军。
若是梁氏没有出现,齐氏的阴谋不被揭穿,谢云清一定会嫁给老楚王为正室,那么镇国将军作为嫡子,自然能继承楚王之位。
虞洲当初咬牙不甘,说世子之位本应属于他,必然是基于这个原因。
又听祖母继续说道:“二嫂心地善良,性情柔弱,对清娘又心怀歉疚,自从清娘入了楚王府,她待清娘甚是亲密,这一对妻妾之间,处得甚是容洽,故而二哥虽宠爱清娘,对二嫂也一直尊重。”
旖景却暗中思忖,老王妃宽容大度,可那位侧妃却未必甘心,否则她的子孙也不会有如此深重的怨念,不愤王位被兄长继承。
“二哥本就是重情重义之人,清娘病逝之后,他郁怀难解,不多久也跟着去了……”大长公主与老楚王兄妹情深,提起哥哥的死,眼圈不由也有些湿润:“你楚王伯伯的性情肖似他的父亲,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当初楚王妃过世,他也是哀痛欲绝,再加上沨儿的身子本就羸弱……也是担心有个万一,娶妻不贤的话,反而会害了沨儿。”
当大长公主说完了这段旧事,已经是到了夜暮四合之时。
旖景回到绿卿苑,又是一晚辗转反侧,把祖母说的话反复思量,渐渐咂摸出其中可能的隐情来,虞洲的不甘,必然是基于这一段往事,可谢云清病逝时,他还没有出生,祖辈的恩怨对他当不会有这么重的影响,他之所以怨愤不甘,想来是出于镇国将军的灌输。
镇国将军之母做了十多年的嫡长女,又与老楚王两情相悦,本应成为王妃,无奈齐氏奸计败露,她的身份也有了云泥之别,虽说因老楚王重情,坚持纳了她为侧妃,可她难道就真的不会介怀?就算老王妃宽容,待她亲厚,可妻就是妻,妾就是妾,最直接的区别——她生下的庶子无论如何都不能继承王位。
侧妃一定心怀怨念,故而对镇国将军灌输了那等观念——楚王府的一切,本应当属于你!
想来镇国将军自幼就心怀不甘,可他那时却无能为力,直到娶妻生子,心里的欲望才膨胀得不能自抑。
旖景想起祖母提起楚王妃病逝,与世子五岁时也险些夭折之时,神情里分明有些愤怒……其中必有隐情!
难道果如自己猜测那般,楚王妃的死与世子的病是人为造成!
再往深想,如果世子仅仅是病弱,还不至于让楚王戒备到如此地步,前世之时,关睢苑一应药膳饮食,都只能由罗纹与管事嬷嬷经手,就连镇国将军夫人,都不能踏入关睢苑一步!楚王担心的,无非就是有人会加害于世子。
楚王为何会有此担心?无非是因为曾经有人加害过世子,甚至于楚王妃的死,也是因为一场阴谋。
楚王重情,可身份毕竟在那里摆着,就连老王爷当年,不也在无可奈何之下娶了心上人的长姐为正妻?如果楚王妃当真是因为病逝,楚王就算不愿续娶,老王妃甚至太后也不可能放任不理,可她们两位却默许了楚王的作为,这是否也间接说明,楚王妃的死另有蹊跷?
试想一下,如若楚王妃的死是因为中毒,世子的病也是因为中毒,楚王大可以维护世子为由,拒绝再娶妃。
可眼下的情形……镇国将军依然住在楚王府里,将军夫人甚至还掌握着王府中馈,不像是受到怀疑的人,如果楚王妃真是因为中毒而亡,被镇国将军推上来顶罪的那个凶手是谁?
这一切仅是建立在楚王妃被人毒杀的设想上,因此一时也难以找到清晰的头绪,但旖景相信,只要这个设想能得到证明,那么前世害死自己与世子的元凶就能锁定,必定便是镇国将军一家!只要锁定了元凶,再想办法暗中查探,一定能找到凶手的把柄。
经过今日与祖母的一席长谈,旖景感觉到祖母必定知道其中的隐情,可因着自己年龄还小,又事涉皇族秘事,祖母心怀顾虑,只怕是不会把知道的那些阴私事说给自己听,究竟要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呢?
辗转反侧,直到夜深。
脑子里记挂着的事太多,以致梦境凌乱缤纷,清晨醒来,却偏又不记得曾有何人入梦了。
虽说睡得不安稳,可铜镜里映出的容颜却不见半分憔悴,肌肤依然有如新绽的玉兰花,面颊隐隐透出浅樱的绯红,晨风扑面,缓缓消解了脑子里的困乏,旖景深吸了一口起,转身之时,已是神采奕奕。
崭新的一日,绿卿苑依次迎来了好几拨访客——
最早来的是二夫人利氏,她穿着一件半新的大红色牡丹褙子,华丽高耸的福髻上插着两对扁金花簪,佩着纽金衔珠凤钗、红翡玉钿,压鬓是一朵艳丽的海棠绢花,脖子还挂着玛瑙坠领,看上去端的是富贵逼人,珠光华气。
落坐之后,利氏与旖景进行了如下对话。
“五娘可知道你二姐被太夫人罚了禁足?”
“二婶子快尝尝,这是今年的明前茶,最是清新可口的。”
“你二姐人笨口拙,最是不得太夫人喜欢,可都是一样的孙女儿,罚也要罚得人心服口服吧。”
“春暮,快去拿一碟子翠玉豆糕来,二婶子往日最是喜欢不过的。”
“分明就是三娘的错,怎么连着华儿也一起受罚?”
“二婶看看我的针线,是不是比从前精进了?”
“五娘!好歹华儿是你的姐姐,往日又一惯是维护着你的,你就不能去求求太夫人,免了她受罚?”利氏拉长了脸。
旖景暗叹一声,脸上便露出了诚惶诚恐的神情:“侄女不知二姐因何受罚……但想来是真做错了事,只要二姐去祖母跟前儿道声错,祖母必会原谅了她的……祖母眼下还恼着二姐呢,侄女实在不敢替二姐认错。”
利氏铩羽而归。
紧跟着来的人是崔姨娘,一番告礼,诸多推辞,好容易才让她侧身坐在了锦墩上,却捧着茶欲言又止,那尖尖的眉头拧成一个纤丽的结,因为一晚辗转,仿若细笔画成的眼睑下,带着一抹淡青,虽然略显憔悴,更如捧心西子,浑然天成的病弱之美。
“五娘,都是你三姐的错儿,才让你受了委屈。”
旖景保持着婉然的微笑,却没有说话。
“她是个要强的性子,往日就常常冲你挑衅,全是她的不该……可她也实在没有坏心。”崔姨娘忐忑难安,眼圈泛湿,就像受了不尽的委屈。
旖景依旧莞尔。
“国公夫人罚了她禁足,我求了夫人,想去劝解一番她,可她不愿见我……”声音低了下去,崔姨娘似乎要落下泪来。
旖景垂眸,看着碧绿的茶叶,在温水里舒展着翠意。
“就怕她越发想左了,五娘,能不能去求求夫人,让她免了……”
“姨娘,三姐要强,我一惯是知道的,姐妹们之间偶有争执,夫人与祖母一贯也只是劝说,就算责备几句,也只是浅斥。”旖景终于忍不住,淡淡开口:“往日三姐与我争执,夫人何曾重罚过她?却不想她心里还怀着这样的怨恨!”
“可她……”
“当初母亲想要将三姐记在名下,本是一片慈心,可母亲不幸身故……难道我愿意如此?三姐有怨,可不当怨我,难道姨娘认为,我真是克死母亲的罪人?难道我真应当承担三姐的怨愤?”
“婢妾万万不敢!”崔姨娘大急,眼泪夺眶而出:“若非夫人宽容,婢妾哪里会有今日,也不会有三娘……”
“三姐屡屡与我争执,我原不知是因为什么,昨日方才知晓。”旖景有些不耐,微微蹙眉:“姨娘明知三姐介怀庶出的身份,又为何将这些旧事告诉了她,让她越发不甘?”
崔姨娘惊讶地看着旖景,似乎想分辨什么,可最终,只是默默垂泪。
“姨娘若果真为三姐打算,应当解开她心里的芥蒂才好,而不是来求我,我与三姐毕竟是姐妹,只要她不再埋怨,我也不会计较这些过去的事情。”
旖景摇了摇头,不再看梨花带雨的崔姨娘。
当一个长辈在面前哭哭啼啼,她是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安慰。
这时秋月掀开帘子,不满地瞪了两眼崔姨娘,禀报道:“五娘,国公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