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铣看着面前这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心中不由得有点儿小激动——前世作为一个包工头,这辈子居然见到了历史上在这一领域声名显赫的大神,谁能不激动呢。
虽然萧铣前世对隋唐这段时间的历史不算太好,但是作为一个对古代奇技淫巧颇为好奇的技术宅,萧铣当然不会不知道宇文恺的大名了。
宇文恺,时年四十三岁,精神颇旺,颌下一小撮精明的修尖短须。一副带点儿古铜色的褶皱皮肤饱经风霜,与寻常文官武将都颇不相同,却让萧铣颇有亲切感——这是实干家独有气场的一部分。
他出生于将门世家,出生于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的家族,父兄都颇好武功兵法,唯有宇文恺独好工巧。开皇三年时,大隋需要新建国都,便以当时的尚书左仆射高颎为新都监,但是高颎不管具体设计和施工管理,只是拿大的,具体事情都是宇文恺这个将作少监、新都副监操办,最终修成了宏阔的大兴宫和大兴城;此后几年,宇文恺又负责了开广通渠运河,连接大兴与黄河;开皇十五年,皇帝杨坚要修仁寿宫的时候,仁寿宫监变成了右仆射杨素,但是副监依然是宇文恺,他也不负所望,成功把仁寿宫按期建成了当世最为宏丽的皇家宫殿所在,并且因功升到将作大匠。
这简直就是一部包工头终身成就奋斗奖的活历史。对这样的人行礼,萧铣心中也是没有任何抵触,纯粹发乎内心。
“下官拜见宇文大人!下官年少识浅,初来乍到。还需大人多多提点!”
宇文恺一个箭步过来扶住萧铣的手臂,制止了他行礼,也不虚言客套,直切主体地拉着他往大堂内走,一边说道:“萧署令的应试策论,本官这几日可是反复读了多次了,深得我心!想来陛下交代吏部把你分到我将作监,也是颇经深思熟虑,想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了。
疏浚河南之地自古便有的运河故道之法,本官这些年来也曾经有在陛下面前提及过,只是本官身处将作监,许多言语说出来自然令陛下觉得有贪图权柄钱粮的意味,而且也不如萧署令那般提到南陈故地之安稳上来,这才迟迟不得实施啊。”
两人说着,已经要走进正堂,宇文恺示意萧铣在一旁打横坐下,萧铣才追问道:“听大人的意思,陛下此番竟是被下官的策论打动了,真要疏浚邗沟、鸿沟故道了么?”
“也没这么快,把你放到将作监来,无非也是先历练历练看看你的才能。朝廷兴建仁寿宫不过三四年,而仁寿宫彻底建成才不过两年,国帑耗费颇巨,陛下曾经定下仁寿宫毕后三年不大兴徭役的宏愿,所以想来朝廷今年是没机会大兴土木了。若是咱将作监果有可行的方略、勘测翔实,今年又表现颇佳的话,或许明年朝廷会把这桩事情分段分批提上日程吧。”
宇文恺平易近人地大略提点了一番萧铣,随后没多久今日在将作监的各位其他官员也都得了宇文恺的通知来大堂接受新上任的萧铣拜见。一名将作少监。三个将作丞、两个将作主簿都在,这些人个个品级都比萧铣要高一些,萧铣自然不能吝惜礼数,好在混官场的都是人精,到了萧铣的任命下来的时候,这些官僚们好歹都知道当今圣上对这个萧铣不反感,对其才能还有一些好奇。而晋王殿下则是萧铣的姑父,是在背后力挺萧铣的。故而只要不是铁杆的太子一党,基本上也没有上官为难萧铣。
拜见完了上官,下一步自然是平级的同僚,什么左校署令、右校署令、甄官署令一个抖不能少。这些人分属平级,平时工作中也相互不会统属,很少合作,自然只是点头之交。忙完这些虚礼应酬混熟人脸告辞出来时,已经是差不多午时时分了。
萧铣决定一次性把这些繁文缛节的事情搞定,便径直冲到中校署办公府衙——也就是他这个中校署令将来分管的一亩三分地——准备请那些日后要给他打工的属官狗腿子吃一顿好的。
中国人擅长混酒桌交情,所以虽然是刚刚认识的人,还是新到任的上官宴请下属,也没有什么人觉得拘束或者说敢不来的。三个正九品的中校署丞一个不少,全部在午餐时间被萧铣拖到了横街东头的崇仁坊,寻了干净的雅间,开始了觥筹交错的自我介绍。
酒过三巡,萧铣便记住了他手下的三个中校署丞分别名叫潘一凤、武二国、刘三刀,三个人分别分管造船、挖沟疏浚、制造其他官用木器(也就是除了船以外的)等活计。略一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那个叫潘一凤的署丞似乎不怎么鸟萧铣,萧铣劝酒他也就是应个景儿,绝对没有主动讨好地角色。酒桌经验无比丰富的萧铣当然也不会去多热脸贴冷菊花,装作没看见便是了。另外两个人里面,武二国木讷没啥主见,但是也可以看出并不是抵触萧铣,而是真的没啥来事儿的情商;最后那个刘三刀,似乎颇有逢迎上官的意思,也不知道是原来混的不好想趁着这次洗牌的机会大翻身还是咋地。
用完午餐,萧铣带着三个名义上的狗腿子回到了将作监内的中校署内,开始了他第一天的正式办公。三个狗腿子被安排继续各干各的,萧铣则准备花半天读一读中校署此前的卷宗账目,了解一下自己掌管的一亩三分地的产能和原材料储备情况。不过才拿起两个卷轴看了没多久,萧铣便发现刘三刀又借故蹭了回来,试图向他单独报告一些什么。
萧铣知道定然是这三个署丞本来就有些小矛盾,这显然是快速了解情况的好机会,萧铣自然不会拒绝。
“启禀大人!今日那潘一凤如此不给大人面子,酒桌上都拨一拨动一动,下官心中很是不平呐!恨不能为大人出气。不过大人虽然不在乎那潘一凤,却不能不防小人蓄势而发。若是大人不弃,下官愿意为大人解说一切来龙去脉。”
“说着便是,究竟怪不怪罪你,本官事后自有公断。”
“是是是,大人公允,下官自然是没有丝毫怀疑的,那下官便说了——在去年年底时,中校署令还是如今已经改迁到右校署令位子上的麻叔谋麻大人。但是因为原右校署令马元方马大人年老致仕了,空出了一个位子,麻署令才平调了过去。麻署令调走后,我中校署便空出了署令一职。
当时因为朝廷新下旨以汉王任并州总管、并州行营元帅、讨伐高丽,朝廷急需大量漕船运输兵员存粮军器等物至河东,在存船被大量征调走的时候,那潘一凤主持的造船处颇为卖力,潘一凤也监督得力,造船颇速,很快就补上了漕船的相当一部分缺口,甚得上峰赞扬。原本他便是冲昏了头,以为自己可以两升两级,直接爬到署令的位子上。结果大人科场得利,直接举官成了署令,那潘一凤便耿耿于怀,觉得是大人您堵了他的升迁之路。”
靠,萧铣还当是什么大事呢,原来只是一个卖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来摆资历的怨人啊。后世这种盘算着升迁之路,然后出缺后却被空降过来的新干部填补了漏洞,因而变得暴躁失控的官吏多如牛毛,萧铣根本不会往心里放。
不过,在行业圈子里混了多年的萧铣,很明显是深谙这个领域的官员考核方法的,所以他听完刘三刀的告密之后,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点了点头,便直奔重点地问道:“那潘一凤既然是分管造船的署丞,那岂不是本官若是把中校署的大部分人力物力调集到造船方面,多快好省的造出很多大船,就会让潘一凤那厮也搭上顺风车获取不少业绩考功?”
“大人真是知微见著、见一知十啊!不过这也是朝廷制度、吏部考功,没有办法的事情……”刘三刀偷觑着萧铣的表情眼神,见萧铣没有一丝恼怒,才觉得心中安分了一些。
“那也没什么,本官如何会计较这些——何况征伐高丽需要大量造船这种事情,尤其是随时都能遇到的?朝廷没有需求的时候,咱将作监也不能自说自话不是?这几年朝廷修完仁寿宫、又打了高丽,这都是寅吃卯粮的活计,往后用度都会紧张,哪能再有预算大弄。”
刘三刀明显是情商高智商低,听了萧铣的言语,完全可以理解萧铣的态度倾向,但是却猜不出萧铣要怎么做:“大人这是想……既然咱中校署既没有造船的任务,也没有疏浚运河的经费,咱还能干啥呢?”
“不必心急——就你分管的木器这一块,咱有的是办法为朝廷创收,又帮着朝廷安抚民心,待本官弄几样东西出来,你看着便是。”
“哎呀,大人真是圣明!不说的话,外人谁敢相信大人您才十四岁啊:那真是百年一出的天纵奇才了!下官日后就全听大人调遣了!”
虽然萧铣前世对隋唐这段时间的历史不算太好,但是作为一个对古代奇技淫巧颇为好奇的技术宅,萧铣当然不会不知道宇文恺的大名了。
宇文恺,时年四十三岁,精神颇旺,颌下一小撮精明的修尖短须。一副带点儿古铜色的褶皱皮肤饱经风霜,与寻常文官武将都颇不相同,却让萧铣颇有亲切感——这是实干家独有气场的一部分。
他出生于将门世家,出生于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的家族,父兄都颇好武功兵法,唯有宇文恺独好工巧。开皇三年时,大隋需要新建国都,便以当时的尚书左仆射高颎为新都监,但是高颎不管具体设计和施工管理,只是拿大的,具体事情都是宇文恺这个将作少监、新都副监操办,最终修成了宏阔的大兴宫和大兴城;此后几年,宇文恺又负责了开广通渠运河,连接大兴与黄河;开皇十五年,皇帝杨坚要修仁寿宫的时候,仁寿宫监变成了右仆射杨素,但是副监依然是宇文恺,他也不负所望,成功把仁寿宫按期建成了当世最为宏丽的皇家宫殿所在,并且因功升到将作大匠。
这简直就是一部包工头终身成就奋斗奖的活历史。对这样的人行礼,萧铣心中也是没有任何抵触,纯粹发乎内心。
“下官拜见宇文大人!下官年少识浅,初来乍到。还需大人多多提点!”
宇文恺一个箭步过来扶住萧铣的手臂,制止了他行礼,也不虚言客套,直切主体地拉着他往大堂内走,一边说道:“萧署令的应试策论,本官这几日可是反复读了多次了,深得我心!想来陛下交代吏部把你分到我将作监,也是颇经深思熟虑,想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了。
疏浚河南之地自古便有的运河故道之法,本官这些年来也曾经有在陛下面前提及过,只是本官身处将作监,许多言语说出来自然令陛下觉得有贪图权柄钱粮的意味,而且也不如萧署令那般提到南陈故地之安稳上来,这才迟迟不得实施啊。”
两人说着,已经要走进正堂,宇文恺示意萧铣在一旁打横坐下,萧铣才追问道:“听大人的意思,陛下此番竟是被下官的策论打动了,真要疏浚邗沟、鸿沟故道了么?”
“也没这么快,把你放到将作监来,无非也是先历练历练看看你的才能。朝廷兴建仁寿宫不过三四年,而仁寿宫彻底建成才不过两年,国帑耗费颇巨,陛下曾经定下仁寿宫毕后三年不大兴徭役的宏愿,所以想来朝廷今年是没机会大兴土木了。若是咱将作监果有可行的方略、勘测翔实,今年又表现颇佳的话,或许明年朝廷会把这桩事情分段分批提上日程吧。”
宇文恺平易近人地大略提点了一番萧铣,随后没多久今日在将作监的各位其他官员也都得了宇文恺的通知来大堂接受新上任的萧铣拜见。一名将作少监。三个将作丞、两个将作主簿都在,这些人个个品级都比萧铣要高一些,萧铣自然不能吝惜礼数,好在混官场的都是人精,到了萧铣的任命下来的时候,这些官僚们好歹都知道当今圣上对这个萧铣不反感,对其才能还有一些好奇。而晋王殿下则是萧铣的姑父,是在背后力挺萧铣的。故而只要不是铁杆的太子一党,基本上也没有上官为难萧铣。
拜见完了上官,下一步自然是平级的同僚,什么左校署令、右校署令、甄官署令一个抖不能少。这些人分属平级,平时工作中也相互不会统属,很少合作,自然只是点头之交。忙完这些虚礼应酬混熟人脸告辞出来时,已经是差不多午时时分了。
萧铣决定一次性把这些繁文缛节的事情搞定,便径直冲到中校署办公府衙——也就是他这个中校署令将来分管的一亩三分地——准备请那些日后要给他打工的属官狗腿子吃一顿好的。
中国人擅长混酒桌交情,所以虽然是刚刚认识的人,还是新到任的上官宴请下属,也没有什么人觉得拘束或者说敢不来的。三个正九品的中校署丞一个不少,全部在午餐时间被萧铣拖到了横街东头的崇仁坊,寻了干净的雅间,开始了觥筹交错的自我介绍。
酒过三巡,萧铣便记住了他手下的三个中校署丞分别名叫潘一凤、武二国、刘三刀,三个人分别分管造船、挖沟疏浚、制造其他官用木器(也就是除了船以外的)等活计。略一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那个叫潘一凤的署丞似乎不怎么鸟萧铣,萧铣劝酒他也就是应个景儿,绝对没有主动讨好地角色。酒桌经验无比丰富的萧铣当然也不会去多热脸贴冷菊花,装作没看见便是了。另外两个人里面,武二国木讷没啥主见,但是也可以看出并不是抵触萧铣,而是真的没啥来事儿的情商;最后那个刘三刀,似乎颇有逢迎上官的意思,也不知道是原来混的不好想趁着这次洗牌的机会大翻身还是咋地。
用完午餐,萧铣带着三个名义上的狗腿子回到了将作监内的中校署内,开始了他第一天的正式办公。三个狗腿子被安排继续各干各的,萧铣则准备花半天读一读中校署此前的卷宗账目,了解一下自己掌管的一亩三分地的产能和原材料储备情况。不过才拿起两个卷轴看了没多久,萧铣便发现刘三刀又借故蹭了回来,试图向他单独报告一些什么。
萧铣知道定然是这三个署丞本来就有些小矛盾,这显然是快速了解情况的好机会,萧铣自然不会拒绝。
“启禀大人!今日那潘一凤如此不给大人面子,酒桌上都拨一拨动一动,下官心中很是不平呐!恨不能为大人出气。不过大人虽然不在乎那潘一凤,却不能不防小人蓄势而发。若是大人不弃,下官愿意为大人解说一切来龙去脉。”
“说着便是,究竟怪不怪罪你,本官事后自有公断。”
“是是是,大人公允,下官自然是没有丝毫怀疑的,那下官便说了——在去年年底时,中校署令还是如今已经改迁到右校署令位子上的麻叔谋麻大人。但是因为原右校署令马元方马大人年老致仕了,空出了一个位子,麻署令才平调了过去。麻署令调走后,我中校署便空出了署令一职。
当时因为朝廷新下旨以汉王任并州总管、并州行营元帅、讨伐高丽,朝廷急需大量漕船运输兵员存粮军器等物至河东,在存船被大量征调走的时候,那潘一凤主持的造船处颇为卖力,潘一凤也监督得力,造船颇速,很快就补上了漕船的相当一部分缺口,甚得上峰赞扬。原本他便是冲昏了头,以为自己可以两升两级,直接爬到署令的位子上。结果大人科场得利,直接举官成了署令,那潘一凤便耿耿于怀,觉得是大人您堵了他的升迁之路。”
靠,萧铣还当是什么大事呢,原来只是一个卖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来摆资历的怨人啊。后世这种盘算着升迁之路,然后出缺后却被空降过来的新干部填补了漏洞,因而变得暴躁失控的官吏多如牛毛,萧铣根本不会往心里放。
不过,在行业圈子里混了多年的萧铣,很明显是深谙这个领域的官员考核方法的,所以他听完刘三刀的告密之后,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点了点头,便直奔重点地问道:“那潘一凤既然是分管造船的署丞,那岂不是本官若是把中校署的大部分人力物力调集到造船方面,多快好省的造出很多大船,就会让潘一凤那厮也搭上顺风车获取不少业绩考功?”
“大人真是知微见著、见一知十啊!不过这也是朝廷制度、吏部考功,没有办法的事情……”刘三刀偷觑着萧铣的表情眼神,见萧铣没有一丝恼怒,才觉得心中安分了一些。
“那也没什么,本官如何会计较这些——何况征伐高丽需要大量造船这种事情,尤其是随时都能遇到的?朝廷没有需求的时候,咱将作监也不能自说自话不是?这几年朝廷修完仁寿宫、又打了高丽,这都是寅吃卯粮的活计,往后用度都会紧张,哪能再有预算大弄。”
刘三刀明显是情商高智商低,听了萧铣的言语,完全可以理解萧铣的态度倾向,但是却猜不出萧铣要怎么做:“大人这是想……既然咱中校署既没有造船的任务,也没有疏浚运河的经费,咱还能干啥呢?”
“不必心急——就你分管的木器这一块,咱有的是办法为朝廷创收,又帮着朝廷安抚民心,待本官弄几样东西出来,你看着便是。”
“哎呀,大人真是圣明!不说的话,外人谁敢相信大人您才十四岁啊:那真是百年一出的天纵奇才了!下官日后就全听大人调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