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的举子进入京城赶考,京城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原本大周以武立国,不过此时却突然变得文风昌盛起来。
就在京里嘴里挂着之乎者也的举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在京里的百姓津津乐道各地的才子,猜测恩科的状元会花落谁家的时候,来自朔州的加急奏报直奔京城而来。
恩科已经准备完毕了,只等着吉日到来开考。郑毅和林向南在南方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且南方虽然有了不小的波澜了,但是却没有发展成动乱,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朝廷的重臣们也支持整治南方的官场,毕竟当初南方同样发生了兵变,不但放任神殿的骑兵纵横大周境内,竟然还协助神殿的骑兵破城袭杀当朝皇子,如此大逆不道若不加惩治,那国法何在?
大周的?疥癣之疾正在被逐渐清除治愈,而恩科之后,将会有新鲜的血液进入大周,一切都向着设想的方向发展。
所以唐宁的心情十分不错,就在这时,朔州的奏报到了。
无论是动乱还是现在,朔州都稳如山岳,这得益于姚嵘的稳重。他登基之后就收到了姚嵘的贺表,封赏之时他也没有漏下姚嵘,虽然姚嵘没有回京,但是他对姚嵘十分信任。
这个时候竟然有朔州加急的奏报送来,却又不像是发生了什么紧急军情,唐宁有些纳罕的拆开了奏报。
竟然是蛮族派出了使节入京?!唐宁握着手里的奏章怔忡了良久,因为这实在是太意外了,蛮族派使节来大周?这他从未听说过。
唐宁握着手里的奏章,思绪飘到了很远,想起了阁主曾经说过的话,想起了先帝曾经说过的话,想起了剑阁的那个小姑娘。
这样想来,蛮人使节入京虽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大周五日一早朝,平时处理政事都是小朝会。若是天天早晨都是大朝会,那大家都不用处理政事了,一件事在大朝会上都能说半天,不相干的官员干陪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
礼部尚书奏请了科恩的最新进展,户部尚书奏请了洪灾赈灾拨银的条陈……
朝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事,这些所奏之事群臣也没有什么异议。
商议完了之后,百官都等着洪诚高喊退朝了,唐宁沉声道:“昨日朕收到了一封来自朔州的急报。”
原本已经准备退朝的百官立即打起了精神,有些官员已经知道有朔州的急报送来,只是见到皇帝没有宣召内阁大学士,还以为不是什么紧要事呢。
“朔州城外出现了几个蛮人,声称是奉蛮族祭司之命前来京城恭贺朕登基,怀远将军不敢擅专,奏请朝廷是不是放行!”
唐宁的话说完之后,大殿里一片安静,大家都有点没有反应过来,蛮人要入京恭贺皇帝登基?这怎么可能?
安静了片刻之后,大殿里立即轰的一声吵闹了起来,就跟菜市场一样。就连维持大殿礼仪的御史都顾不上了,他们也被震惊了。
大殿之内一片喧哗之声,虽然听不真切是在说什么,但是显然百官是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赞成蛮人入京,另一派则反对蛮人入京。
洪诚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唐宁面无表情,并没有要喝止殿内的百官,显然是要他们吵一会儿着。
过了一会儿,下面的朝臣唾沫横飞,大有越来越喧哗的样子,唐宁这才点了点头。
洪诚示意殿内的值守太监鸣鞭,这才喝道:“肃静!肃静!朝堂之上,不得喧哗!”
大殿里立即安静了下来,都察院副都御使郭栋迫不及待的出列道:“启禀皇上,我大周与蛮族连年交战不休,早已成世敌,从未有过使节来往,此番蛮人进京恭贺皇上进京,必定不安好心,此来恭贺皇上是假,刺探我大周军情是真!”
“皇上圣明,岂会被蛮人奸计得逞?臣请皇上下旨,斩蛮人于朔州,以振我军声威!”
兵部侍郎左淳风出列驳斥道:“谬哉,谬哉,郭大人此言大谬,皇上,古语有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可见即便是敌对两国有使节来往也是正常之事,况且蛮人入京是为了恭贺皇帝登基之喜,若朝廷不问青红皂白就将蛮人使节斩杀,那我大周又如何算得上是礼仪之邦?我大周又与蛮人何异?”
立即又有官员出列道:“左侍郎此言差矣,无论是我大周还是草原,还是南楚、东海城,都和蛮人连年交战,有着血海深仇,如果我大周放任蛮人入京,那天下人如何看待?岂不引天下人非议?”
唐宁坐在龙椅上静静的听着,总体来说还是支持让蛮人使节入京的官员更多一些,不过,双方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样吵下去终究没有结果,唐宁沉声道:“我大周和蛮人连年交战,不知道有多少大周儿郎葬身沙场,朕倒是很好奇,这蛮人入京到底有何话说。”
“不过区区几个蛮人而已,难道我堂堂大周无人不成?还会惧怕区区几个蛮人?朕决意放蛮人入京!”
既然皇帝做下了决断,朝中百官便也不再争执,唐宁沉声道:“退朝吧!”
这一个早朝因为商讨蛮人之事耽搁了很久的时间,所以朝会结束的时间远比以往要迟。
这让各衙门的官吏十分纳闷,今日朝中也没什么大事啊,无非就是恩科,恩科事最大,但是礼部操办起来得心应手,也没啥好议论的啊。
等到上朝的官员们散朝回衙,消息传出来,各衙门立即沸腾了。
竟然有蛮人的使节要入京恭贺皇帝登基之喜!
听闻这消息的官吏立即懵了,蛮族和草原不同,草原和大周一直和平相处,通商往来频繁,如今大周和草原的关系更是不一般,草原的使节入京恭贺皇帝登基实属正常。
但是蛮族和大周连年交战,也从未有过使节往来,怎么突然有蛮人的使节要入京恭贺皇帝登基之喜?
就在京里嘴里挂着之乎者也的举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在京里的百姓津津乐道各地的才子,猜测恩科的状元会花落谁家的时候,来自朔州的加急奏报直奔京城而来。
恩科已经准备完毕了,只等着吉日到来开考。郑毅和林向南在南方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且南方虽然有了不小的波澜了,但是却没有发展成动乱,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朝廷的重臣们也支持整治南方的官场,毕竟当初南方同样发生了兵变,不但放任神殿的骑兵纵横大周境内,竟然还协助神殿的骑兵破城袭杀当朝皇子,如此大逆不道若不加惩治,那国法何在?
大周的?疥癣之疾正在被逐渐清除治愈,而恩科之后,将会有新鲜的血液进入大周,一切都向着设想的方向发展。
所以唐宁的心情十分不错,就在这时,朔州的奏报到了。
无论是动乱还是现在,朔州都稳如山岳,这得益于姚嵘的稳重。他登基之后就收到了姚嵘的贺表,封赏之时他也没有漏下姚嵘,虽然姚嵘没有回京,但是他对姚嵘十分信任。
这个时候竟然有朔州加急的奏报送来,却又不像是发生了什么紧急军情,唐宁有些纳罕的拆开了奏报。
竟然是蛮族派出了使节入京?!唐宁握着手里的奏章怔忡了良久,因为这实在是太意外了,蛮族派使节来大周?这他从未听说过。
唐宁握着手里的奏章,思绪飘到了很远,想起了阁主曾经说过的话,想起了先帝曾经说过的话,想起了剑阁的那个小姑娘。
这样想来,蛮人使节入京虽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大周五日一早朝,平时处理政事都是小朝会。若是天天早晨都是大朝会,那大家都不用处理政事了,一件事在大朝会上都能说半天,不相干的官员干陪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
礼部尚书奏请了科恩的最新进展,户部尚书奏请了洪灾赈灾拨银的条陈……
朝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事,这些所奏之事群臣也没有什么异议。
商议完了之后,百官都等着洪诚高喊退朝了,唐宁沉声道:“昨日朕收到了一封来自朔州的急报。”
原本已经准备退朝的百官立即打起了精神,有些官员已经知道有朔州的急报送来,只是见到皇帝没有宣召内阁大学士,还以为不是什么紧要事呢。
“朔州城外出现了几个蛮人,声称是奉蛮族祭司之命前来京城恭贺朕登基,怀远将军不敢擅专,奏请朝廷是不是放行!”
唐宁的话说完之后,大殿里一片安静,大家都有点没有反应过来,蛮人要入京恭贺皇帝登基?这怎么可能?
安静了片刻之后,大殿里立即轰的一声吵闹了起来,就跟菜市场一样。就连维持大殿礼仪的御史都顾不上了,他们也被震惊了。
大殿之内一片喧哗之声,虽然听不真切是在说什么,但是显然百官是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赞成蛮人入京,另一派则反对蛮人入京。
洪诚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唐宁面无表情,并没有要喝止殿内的百官,显然是要他们吵一会儿着。
过了一会儿,下面的朝臣唾沫横飞,大有越来越喧哗的样子,唐宁这才点了点头。
洪诚示意殿内的值守太监鸣鞭,这才喝道:“肃静!肃静!朝堂之上,不得喧哗!”
大殿里立即安静了下来,都察院副都御使郭栋迫不及待的出列道:“启禀皇上,我大周与蛮族连年交战不休,早已成世敌,从未有过使节来往,此番蛮人进京恭贺皇上进京,必定不安好心,此来恭贺皇上是假,刺探我大周军情是真!”
“皇上圣明,岂会被蛮人奸计得逞?臣请皇上下旨,斩蛮人于朔州,以振我军声威!”
兵部侍郎左淳风出列驳斥道:“谬哉,谬哉,郭大人此言大谬,皇上,古语有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可见即便是敌对两国有使节来往也是正常之事,况且蛮人入京是为了恭贺皇帝登基之喜,若朝廷不问青红皂白就将蛮人使节斩杀,那我大周又如何算得上是礼仪之邦?我大周又与蛮人何异?”
立即又有官员出列道:“左侍郎此言差矣,无论是我大周还是草原,还是南楚、东海城,都和蛮人连年交战,有着血海深仇,如果我大周放任蛮人入京,那天下人如何看待?岂不引天下人非议?”
唐宁坐在龙椅上静静的听着,总体来说还是支持让蛮人使节入京的官员更多一些,不过,双方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样吵下去终究没有结果,唐宁沉声道:“我大周和蛮人连年交战,不知道有多少大周儿郎葬身沙场,朕倒是很好奇,这蛮人入京到底有何话说。”
“不过区区几个蛮人而已,难道我堂堂大周无人不成?还会惧怕区区几个蛮人?朕决意放蛮人入京!”
既然皇帝做下了决断,朝中百官便也不再争执,唐宁沉声道:“退朝吧!”
这一个早朝因为商讨蛮人之事耽搁了很久的时间,所以朝会结束的时间远比以往要迟。
这让各衙门的官吏十分纳闷,今日朝中也没什么大事啊,无非就是恩科,恩科事最大,但是礼部操办起来得心应手,也没啥好议论的啊。
等到上朝的官员们散朝回衙,消息传出来,各衙门立即沸腾了。
竟然有蛮人的使节要入京恭贺皇帝登基之喜!
听闻这消息的官吏立即懵了,蛮族和草原不同,草原和大周一直和平相处,通商往来频繁,如今大周和草原的关系更是不一般,草原的使节入京恭贺皇帝登基实属正常。
但是蛮族和大周连年交战,也从未有过使节往来,怎么突然有蛮人的使节要入京恭贺皇帝登基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