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主考官盯上,李逵根本就不在意,他的仇人多了去了,谁见那个报仇成功了?

    至于李清臣,用黄庭坚的话来说,这是个极端自负的家伙。水平有,心眼也足够小,但有一点很不好,就是手段太上不了台面。

    如今李清臣成为这一科的主考官,对于苏门来说,确实非常不利。

    但是黄庭坚也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李清臣找不到李逵等人的踪迹,发现不了他们的卷子,糊名誊写制度李清臣绝对不敢破,只能干瞪眼。至于苏过,苏辙做事的风格圆滑,肯定不会挖个坑让亲侄子往下跳的。

    苏辙要沉稳的多,也善于筹谋,黄庭坚相信苏过在苏辙跟前,自家做叔叔的肯定不会给亲侄子吃药。

    上一科苏过落榜,其实并不能怪苏过的才学不足。而是因为苏轼在京城。

    教儿子打基础,融会贯通,磨练文章,这些苏轼都很合格。但对于科举,苏轼却一点都没有方向。也不是没有方向,主要是苏轼觉得随随便便就中进士了,不中,就是黑幕。而大宋的科举制度很完善,他不觉得有人会给他整个黑幕出来,故意针对他。

    于是,文章的侧重面就出现了问题。

    当时宣仁太后还活着,没有人回去吐槽保守派的过失,以古讽今。

    问题是,苏轼之前还拜访了王安石,俩人冰释前嫌,又得罪了司马光等人,立场已经动摇的差不多了。导致苏过在文章上没有注意会引起主考官不喜欢的字句出现。主考官不喜欢,自然没有了被取士的机会。

    且不论苏辙如何给苏过授予科举经验。

    黄庭坚对李逵和范冲俩人是很上心的,他甚至列出了数个计划。

    按照李清臣文章的喜好,他是崇古派且不说。但唐代的两大文宗,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格。

    韩愈师古,崇尚从仁德之中寻找大道根本。

    而柳宗元呢?

    他文风朴实,更多的是讽今,从时政入手,对当今的时局进行论述。

    都是需要被仰望的大能,但这两种风格的文章,却在写起来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前者可以辞藻华丽,用骈文的方式,如同长虹贯日般直问本心。后者却会更加注重质朴的文字,将百姓的疾苦直面士人,痛刺时政之弊。

    李清臣的文章更崇尚柳宗元的风格,这也是大宋从仁宗中后期开始,读书人对时政更加注重的原因。同时也是考验一个读书人对施政才能的衡量。

    为此,黄庭坚还特地给他们两个特训了半个月。

    当时的黄庭坚意气风发,大有畅谈风云的豪放感,但一开口,却让李逵和范冲都感觉很不好。

    黄庭坚首先指出的范冲:“元长,你的文章辞藻华丽,根基稳健,颇有翰林之风。”这原本是一句好话,翰林就是要作风严谨,尤其是在治学方面。

    因为翰林院不仅仅是给皇帝起草命令那么简单,同时还会有编撰史书的重任。所以,稳重是翰林院最为看重的治学风格。

    但这些对范冲来说,是很明显的标签,黄庭坚果断道:“改了!”

    范冲都快吓傻了,改,只有半个月时间让他改文风,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可是黄庭坚理由十足道:“元长,你应该清楚今科主考是李清臣,这位做主考,要是旁人也就算了,但你爹得罪过他,你的文章特点越鲜明,越会被他盯上。要是前几科,你的文章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风格,妥妥的中了。但今科不成,李清臣要是看到你的文章,肯定会黜落。”

    老范家,如今在走霉运。

    范冲要是中不了进士,那么至少三年时间,他家会继续走下坡路。

    一个家族的没落,五年是道坎,真要是五年没有人才支撑家族门面,距离彻底没落也不远了。范冲赌不起,也不敢赌,只能说出自己的忧虑:“老师,这时候要是改变文风,文章就可能要差很多。且学生对时弊没有把握。”

    “谁说让你学柳宗师的文风了?”黄庭坚意味深长的笑道:“改成范老的忧国忧民,要对时弊的担忧。重要的是要对变法派吹捧几句,不要多,就几句点睛之笔即可。”

    “这李清臣就发现不了吗?可是我父亲也没有说过他和李清臣有过节啊!”范冲真的有点头大,有心不听黄庭坚的吧,辜负了长辈的好意,真要是听黄庭坚的吧,有点吃不准。万一他爹和李清臣没有仇,岂不是多此一举?

    可是黄庭坚却笃定道:“贤侄莫侥幸,淳甫兄把变法派有头有脸的人都骂过一遍,李清臣绝对逃不脱。”

    范冲听闻这个噩耗,整个人都有点气馁。他也忍不住琢磨,真要是被李清臣发现了自己的卷子,恐怕……世事难料啊!

    科举,省试和殿试,对苏门来说就像是躲猫猫。

    躲的就是被变法派盯上的可能。

    只要没有在糊名阶段被挑出卷子,苏门子弟算是躲过了一劫。

    之后就是李逵,黄庭坚对李逵的要求就一个,文章立意不要太特立独行,要附和当下。李逵也不乐意啊!这是他科举策论最拿手的优点,要是连这点优势都没有了,他的文章甚至比普通考生都要不如。

    但黄庭坚坚持道:“人杰,不要大意,你的文章比元长的文章更容易被发现,就冲你落了李清臣的脸面这一条,他绝对不会放过你。但只要你躲过去了,只要在贡士名单之内,他不敢坏了规矩,至于是否在殿试之中被打压,就看你们的临场发挥了。”

    李云可不服气,因为黄庭坚说完了李逵和范冲,把他给忽略了。

    “师伯,那么我呢?”李云等地心慌,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师伯,他的文章您老人家还没有点评呢?不能厚此薄彼。

    面对李云期盼的眼神,黄庭坚挺尴尬,咳了几声之后,无奈道:“你就不用追求风格了,多准备兵法才是正道。”

    兵法,省试可不会考,但武举会考。

    也不会占太大的份额,武人也不重视,武举最重要的还是对战。能坚持到最后的,才是武状元。

    李云大受打击,他的文章怎么就没有风格了。

    但黄庭坚并非让李逵和范冲这样就算了,他拿出了周邦彦的文章给李逵和范冲作为范文讲解。这位的文章一拿出来,范冲的脸色就很古怪。

    李逵倒是不在意,他没有文人的那种固执。

    周邦彦的文章中拍马屁的痕迹太重,甚至很露骨。但马屁拍到了皇帝的心坎里,可以说,周邦彦的文章将新法的优点都一一挑了出来,聊聊几句就能将皇帝撩拨的得意满满,心花怒放。让神宗皇帝和当时的王安石看了之后,如同痛饮甘泉一般让人神清气爽。

    范冲对此很抵触,但他也知道这是黄庭坚的好意,只能受了。

    李逵跟着一起学,可时间太短,根本就抓不住周邦彦马屁文的精髓。范冲为此,还专门去找了黄庭坚,老头乐呵的告诉他:“这种文章写起来很难受吧?”

    范冲自能古怪的点头,他很不习惯。

    而且,文章也别扭,看着像是模式化出来的堆砌,有种故意为止的感觉。

    黄庭坚却抚掌大笑道:“就是要这种青涩的感觉,让李清臣觉得你们是因为仰慕他,而改变了立场。他做一科主考官,要是不网络几个能听他调遣的学生,岂不是白忙了这一场?行了,要是老夫看着你们写,突然将那么写好的文章放在老夫面前,老夫也认不出是尔等的大作。”

    “老师,您老就别再羞臊我等了。”范冲闹了个大红脸。

    反倒是黄庭坚无所谓道:“老夫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心中有浩然正气,天地之间对错如黑白分明,但处处碰壁。如今老了,才悟出了这番道理。要不然,当初老夫也不会做官越做越小。你们一个就要个进士身份,一个呢,需要进士身份撑门面。绕过了李清臣,元长的文章在殿试之中,绝对没有被黜落的可能。至于人杰,陛下对你不会放手不管的。”

    做官越做越小,这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十多年前,这位就做过知州,如今这官越做越小,说起来也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而且按照他的估算,他还有被贬谪的潜力。所以,这些话绝对是经验之谈。

    范冲和李逵一琢磨,也对,气节这东西在考卷上显现,绝对是犯傻。

    于是,苏门下场的一半实力,开始琢磨起来怎么吹捧变法派这等不要脸的事来。另外,苏辙和黄庭坚心有灵犀的教导着自家的侄子。

    饶是李清臣聪明绝顶,也料不到黄庭坚这位编排了无数神宗皇帝趣闻的文坛巨擘,会教范冲和李逵如此不要脸的应试手段。

    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两日的墨义,大部分考生都已经渐渐的习惯了贡院的生活。

    考棚狭小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只要再熬一天,就能再次呼吸自由的空气,然后煎熬的等待放榜之日。

    五经题之后,就是两部本经。

    之所以会把墨义放在最先考,或许也是为了让考生适应这种环境吧!

    第三日。

    策论题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对于绍圣元年省试的士子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科举战场。

    是白刃厮杀的关键时刻。

    自从熙宁变法以来,诗词不再纳入省试成绩。策论,成了读书人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篇好的策论,就能决定一个读书人十年,甚至二十年寒窗苦读的结局,没有人敢在这方面轻视。

    铛铛铛。

    衙役举着策论题目的牌子入场。

    士子们屏气凝神,盯着路过的衙役手中举着的牌子。

    题目是:汉武新政之过。

    李逵盯着题目看了很久,总觉得这位主考官李清臣的脑子有点问题。

    大宋的官员凭什么敢看不起汉武帝,这是你们自取其辱,还是故意明志向?

    说起来,很奇怪。

    李逵之前想不明白,大宋的士大夫阶层对秦皇汉武都带着鄙视的眼光去看待。秦皇,暴君也;汉武,暴政也!

    在很多的考试之中,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会被拉出来鞭策一番,从而流露出满满对大宋的自豪感。

    可问题的根子不在这里。

    在于秦皇汉武实行的霸政,而大宋曾经太祖太宗也想这么来着,但是实力不允许,被打没了气势,思来想去,最后只能用仁政作为大宋王朝的根基。一百年的延续,仁政成了大宋王朝的主流。任何暴虐的王朝都是大宋王朝秀优越的反面教材。其实大宋还挺看不起唐朝,原因嘛?太穷。唐高中和武后,就是武则天当年还从长安逃难去过洛阳,简直丢尽了皇家脸面。

    秦皇汉武自然不可能逃脱笔墨之伐。

    难道大宋的士大夫们不知道专门挑刺很不地道吗?

    他们都知道,但是不想说而已。

    得亏是汉武帝,要是秦始皇的话,绍圣元年科的四千多士子分分钟就能将这位顶在耻辱柱上。但汉武帝的缺点也很明显,任用奸佞,穷兵黩武,不体恤百姓……

    李逵一条条列出提纲,觉得有点对不起汉武帝,心中微微为这位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默哀一阵。

    他花费了半天琢磨文章,并试着写了一篇。主题是按照变法派的路数,扬长避短,洋洋洒洒也有千字之多。

    修改之后,在晌食之后开始誊写。

    当贡院的衙役敲响梆子的时候,他已经誊写完毕。这梆子声是告诉考生,还有一刻就要交卷了。

    陆续有考生交卷的时候,李逵赶着人多的时候,也将卷子一交,提着考箱出了贡院。

    刚出贡院,被眼前热闹的叫卖声给吓住了,大宋的小贩真的一点都不放过做生意的机会。也没等李云,直接扛着书箱回家。

    且不说李逵,李清臣在省试结束之后,誊写糊名完成,正式的阅卷开始之后,他第一时间去了地字号阅卷房内等着。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找出李逵和范冲的文章。

    “此文精妙,可取。”

    李清臣拿来一看,不是要找的人,果断道:“可!”

    这一等,就是三天,最后一天他也慌了,怎么没有任何文章和李逵范冲的文风相近的呢?

    连他自己都心里嘀咕起来,难不成这俩人早在被他发现之前就被黜落了?

章节目录

李逵的逆袭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50章 开启无敌模式-我的逆袭人生2最新章节,李逵的逆袭之路,笔趣阁并收藏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