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叔,咱们这拖家带口的,往哪里走啊?”
陈家村是雁门关一线山区里的一个小山村,往日里平和而安详,村子里到县里,首先要走二十多里的崎岖山路,还要经过一个军堡,两个隘口,再走官道大路十三四里,就到繁峙县城了。
同样,这条道若是往北走,可以有一条仅供人通行的绕开雁门关的出塞小道,如果放在以往,这种不到一百户的小山村,除了收税,是没有外人肯来的。
乞活军当初攻占繁峙,官军有些人马奔这里想要出逃,可是架不住周围陈家村和王家寨子几百号男女老少一起出来,又给逼退了回去,随后,郭胜的部下首先进驻了这里。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之后,陈家村和王家寨的百姓,都明显察觉出这股官军和以往的官军不同,那就是他们不进村扰民,看着精气神也比那些明军要强的多,每天早晨都会坚持出发操练,反正村寨里的平静是被彻底打乱了。
这个靠山的小村子,往年都靠操持着几亩旱地,闲暇时出外打猎为生,抗税的日子一直贯穿他们的一生,但是乞活军进驻之后,不仅不收税,而且还乐于帮助他们。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加上这条小道是可以绕开雁门关的,所以乞活军的两个什也一直驻扎在这里,寻常时候,还帮助村里人训练青壮,分发武器。
等到郭胜和郑仁宝换防之后,兵丁也撤走了,但同时进来了一个县里派来的胥吏,说是调解邻里纠纷和收购兽皮的,每个月都会有商队进来,将村民手里捕猎到的兽皮和多余的肉食买走,然后换给他们些粮食和日常用品。
大伙对于这样的日子,期盼久了,不想居然在乞活军治下实现了。所以对朝廷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本以为这样幸福的日子将会一直生活下去,可是从前天起,县里又派来三个官差。要求他们要么去雁门关,要么回繁峙,反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这里不安全了。
“往哪里走?我哪里知道,跟着县里的大老爷一起走呗。”
被称为成叔的男人。今年四十多岁了,往日里是村里打猎的一把好手,可是现在体力吃不消了,就说这次吧,官差在村里立了个牌子,每家每户愿意出丁口作战的,当场就发三两银子的安家费,而且优先在县城里安置家属。
他也想去啊,可是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原因就是年纪大了。虽然经验丰富,但是怕跟不上部队的速度,但是也没浪费他的才能,这陈家村里迁徙的队伍,他被临时安排为领头的了,带着村子里的人,在一个官差的率领下,向山外迁徙。
“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要走呢。”
俗话说,故土难离。要不是乞活军在村里人之中有些威信,这次说什么,他们也是不肯走的,但架不住迁徙的户籍每家给一两银子啊!
“县尉。你说上头是不是吃了饭没事干,好好的,把自己的山民迁徙出去,这不是穷折腾吗?就这,就花了二百多两银子,有这钱。还不如多招几个弟兄上阵呢。”
两个留下来的官差,在陈家村原址上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听他们的话,似乎其中还有一个是县里住持大局的官?
陈伯年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指着弯弯曲曲延伸到山脚的小道,“这你就不懂了,如果谋划的当,这里,起码能通过一支千人规模的军队,到时候这些百姓,岂不是平白遭殃了?”
又看着那些聚集在一起的青壮,拿着长矛和猎弓站立在一起,感叹了一句,“穷山恶水出刁民啊,这些人,以往咱们没办法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可是现在,主公下令,借着这个机会,将他们通通迁徙下山,方便管理不是?”
这话到没错,这可是山西亲民衙门几十个亲民官一起想出来的法子,因为以往乞活军治占据了县城和平原等容易统治的地区,而对于大山里的居民,很少去搭理,原因是人手不够,一切都以军队建设为先。
古代,衡量一个政权或者一个地区的实力,都是以人口为根本,没有人,就没有劳动力,没有军队,没有税收。
人在山里,管理的成本太大,要不是这种村寨正好卡在内长城小道上,乞活军也不会派人来管理,眼下正好借着后金鞑子入寇,一起将他们迁徙出去。
人就是这样,如果只收入一两银子,你找他收三成的税,很有可能,聚集在一起的山民,就会武装抗税,但要是将他们迁徙到县城或者平原地区聚居,分发了田土,每年多赚一二两银子,再找他们收三成的税,就没问题了。
而且现在的状况是,乞活军辖区的田土多,而人丁少,经过长期的战乱和天灾**,很多人在一开始就坚持不住,不然也形不成庞大的流民队伍,李璟治下陕西的土地,荒废了多少,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是缺人是肯定的。
“陈家村,王家寨的乡亲们,我是县里的县尉陈伯年,打今日起,你们就不再是民,而是兵了,当兵就得有点当兵的样子,现在,闲话少说,你们各自挑着自家的担子,朝繁峙县城转移。”
在知道这种当兵不是世代军户之后,这些村民猎户心里早就高兴坏了,一家给三两银子啊,这得打多少猎物,卖多少皮子才能赚到啊,而且听说每个月都能领一两银子,以后大家的生活就好多了。
于是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挑着家什,跟着陈伯年往繁峙县城赶。
这一幕幕,同时发生在代州的各个地方,由于李璟会同了各个军镇的大将,一起谋划商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此次入寇,是为了劫掠人口和钱粮来的,宣府和大同镇,在西面和北面都驻扎有连绵不绝的堡垒。
既然是抢劫,那就不会硬碰硬的来干,所以从万全卫入寇之后,他们进兵的路线,应该是从大同镇和北直隶交界的一带南下,以避开朝廷的坚固关隘和城池。
而深知口外那群商人是个什么德行的李璟,则断定,鞑子最终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无他,因为自己有钱有粮啊,再加上历史上鞑子善于运用间谍这事来看,每当流贼和大明官军进入大规模决战时,或者流贼陷入绝境时,
鞑子总要在关外打上一仗,或者入寇,逼迫明军回头,所以,鞑子是不会坐视自己无限壮大的,这一仗,是注定要打的。
为此,李璟特意在严令各部在四月底之前结束各自的征战,暂时维系着目前的战线不动,然后主力纷纷北调,在接到鞑子入寇的消息之后,乞活军各部已经到达或接近目标地域了。
除开第三镇作总预备队之外,其余四个镇已经聚集在代州和应州,山阴,马邑等地,不仅如此,李璟还安排了两个杀招,准备对付南下的鞑子兵马。
……
“父汗,明人多狡诈,这个时候,他们派人来联系咱们,必定有诈,以我所见,还是不见的好,直接按照咱们草原的规矩,割了耳朵送回去!”
在河套临近黄河的一处草场之上,牛羊遍布,蒙古帐篷一望无际,这就是率部西逃的林丹汗临时驻地了,虽然这一次,他不再是仓皇逃窜,但在逃亡途中,他仍旧损失了超过五千户的部族,因为这些人,和他不是一条心。
等好不容易到了安全地处,一清点,跟上来的只有左右翼不到万户的部族,加上插汉部的本部,会同了河套的部落,他此时又拥军四五万人,恢复了以往的声势,但让他渡过黄河去和黄台吉开战,他也不敢。
就在此时,南面的明军信使,却突然找到了他,通过下边的人报告,这个明军信使代表的是南面汉人朝廷的征西将军李璟,来相约他一起出兵攻击黄台吉的,拿不定主意的林丹汗,于是召集部下一起到大帐商议。
他的儿子阿布奈听完之后,果断的摇头,在他看来,南人都是无信义的,再说了,他们能打的过女真人?
“弟弟,话不能这样讲,起码南人在去年冬天,还给我们送来了保命的粮食,不然父汗这一次,也不能统帅这么多的部族回到河套。”
额哲听完这话,却不认同,反驳了他的弟弟之后,才看着大帐中的蒙古贵族塔什海,虎鲁克,巴达西等人,沉声道,“我们身为黄金家族的后裔,生来就是要统治整个大漠的,女真人炫耀武力,侵占了我们的草场,迟早,我们是要与他们决战的,所以能够借助南面汉人的力量,去攻击女真人,这是最好的。”
又转头去对林丹汗进言,“父汗,你认为,单凭我们的力量,能够打败黄台吉吗?”
林丹汗老脸一红,回想当日他率察哈尔一万铁骑进攻科尔沁,结果女真2000骑兵西援,他都不敢接战,于是摇了摇头,“你认为我们和汉人联合,能打败他?”(未完待续。)
陈家村是雁门关一线山区里的一个小山村,往日里平和而安详,村子里到县里,首先要走二十多里的崎岖山路,还要经过一个军堡,两个隘口,再走官道大路十三四里,就到繁峙县城了。
同样,这条道若是往北走,可以有一条仅供人通行的绕开雁门关的出塞小道,如果放在以往,这种不到一百户的小山村,除了收税,是没有外人肯来的。
乞活军当初攻占繁峙,官军有些人马奔这里想要出逃,可是架不住周围陈家村和王家寨子几百号男女老少一起出来,又给逼退了回去,随后,郭胜的部下首先进驻了这里。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之后,陈家村和王家寨的百姓,都明显察觉出这股官军和以往的官军不同,那就是他们不进村扰民,看着精气神也比那些明军要强的多,每天早晨都会坚持出发操练,反正村寨里的平静是被彻底打乱了。
这个靠山的小村子,往年都靠操持着几亩旱地,闲暇时出外打猎为生,抗税的日子一直贯穿他们的一生,但是乞活军进驻之后,不仅不收税,而且还乐于帮助他们。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加上这条小道是可以绕开雁门关的,所以乞活军的两个什也一直驻扎在这里,寻常时候,还帮助村里人训练青壮,分发武器。
等到郭胜和郑仁宝换防之后,兵丁也撤走了,但同时进来了一个县里派来的胥吏,说是调解邻里纠纷和收购兽皮的,每个月都会有商队进来,将村民手里捕猎到的兽皮和多余的肉食买走,然后换给他们些粮食和日常用品。
大伙对于这样的日子,期盼久了,不想居然在乞活军治下实现了。所以对朝廷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本以为这样幸福的日子将会一直生活下去,可是从前天起,县里又派来三个官差。要求他们要么去雁门关,要么回繁峙,反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这里不安全了。
“往哪里走?我哪里知道,跟着县里的大老爷一起走呗。”
被称为成叔的男人。今年四十多岁了,往日里是村里打猎的一把好手,可是现在体力吃不消了,就说这次吧,官差在村里立了个牌子,每家每户愿意出丁口作战的,当场就发三两银子的安家费,而且优先在县城里安置家属。
他也想去啊,可是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原因就是年纪大了。虽然经验丰富,但是怕跟不上部队的速度,但是也没浪费他的才能,这陈家村里迁徙的队伍,他被临时安排为领头的了,带着村子里的人,在一个官差的率领下,向山外迁徙。
“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要走呢。”
俗话说,故土难离。要不是乞活军在村里人之中有些威信,这次说什么,他们也是不肯走的,但架不住迁徙的户籍每家给一两银子啊!
“县尉。你说上头是不是吃了饭没事干,好好的,把自己的山民迁徙出去,这不是穷折腾吗?就这,就花了二百多两银子,有这钱。还不如多招几个弟兄上阵呢。”
两个留下来的官差,在陈家村原址上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听他们的话,似乎其中还有一个是县里住持大局的官?
陈伯年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指着弯弯曲曲延伸到山脚的小道,“这你就不懂了,如果谋划的当,这里,起码能通过一支千人规模的军队,到时候这些百姓,岂不是平白遭殃了?”
又看着那些聚集在一起的青壮,拿着长矛和猎弓站立在一起,感叹了一句,“穷山恶水出刁民啊,这些人,以往咱们没办法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可是现在,主公下令,借着这个机会,将他们通通迁徙下山,方便管理不是?”
这话到没错,这可是山西亲民衙门几十个亲民官一起想出来的法子,因为以往乞活军治占据了县城和平原等容易统治的地区,而对于大山里的居民,很少去搭理,原因是人手不够,一切都以军队建设为先。
古代,衡量一个政权或者一个地区的实力,都是以人口为根本,没有人,就没有劳动力,没有军队,没有税收。
人在山里,管理的成本太大,要不是这种村寨正好卡在内长城小道上,乞活军也不会派人来管理,眼下正好借着后金鞑子入寇,一起将他们迁徙出去。
人就是这样,如果只收入一两银子,你找他收三成的税,很有可能,聚集在一起的山民,就会武装抗税,但要是将他们迁徙到县城或者平原地区聚居,分发了田土,每年多赚一二两银子,再找他们收三成的税,就没问题了。
而且现在的状况是,乞活军辖区的田土多,而人丁少,经过长期的战乱和天灾**,很多人在一开始就坚持不住,不然也形不成庞大的流民队伍,李璟治下陕西的土地,荒废了多少,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是缺人是肯定的。
“陈家村,王家寨的乡亲们,我是县里的县尉陈伯年,打今日起,你们就不再是民,而是兵了,当兵就得有点当兵的样子,现在,闲话少说,你们各自挑着自家的担子,朝繁峙县城转移。”
在知道这种当兵不是世代军户之后,这些村民猎户心里早就高兴坏了,一家给三两银子啊,这得打多少猎物,卖多少皮子才能赚到啊,而且听说每个月都能领一两银子,以后大家的生活就好多了。
于是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挑着家什,跟着陈伯年往繁峙县城赶。
这一幕幕,同时发生在代州的各个地方,由于李璟会同了各个军镇的大将,一起谋划商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此次入寇,是为了劫掠人口和钱粮来的,宣府和大同镇,在西面和北面都驻扎有连绵不绝的堡垒。
既然是抢劫,那就不会硬碰硬的来干,所以从万全卫入寇之后,他们进兵的路线,应该是从大同镇和北直隶交界的一带南下,以避开朝廷的坚固关隘和城池。
而深知口外那群商人是个什么德行的李璟,则断定,鞑子最终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无他,因为自己有钱有粮啊,再加上历史上鞑子善于运用间谍这事来看,每当流贼和大明官军进入大规模决战时,或者流贼陷入绝境时,
鞑子总要在关外打上一仗,或者入寇,逼迫明军回头,所以,鞑子是不会坐视自己无限壮大的,这一仗,是注定要打的。
为此,李璟特意在严令各部在四月底之前结束各自的征战,暂时维系着目前的战线不动,然后主力纷纷北调,在接到鞑子入寇的消息之后,乞活军各部已经到达或接近目标地域了。
除开第三镇作总预备队之外,其余四个镇已经聚集在代州和应州,山阴,马邑等地,不仅如此,李璟还安排了两个杀招,准备对付南下的鞑子兵马。
……
“父汗,明人多狡诈,这个时候,他们派人来联系咱们,必定有诈,以我所见,还是不见的好,直接按照咱们草原的规矩,割了耳朵送回去!”
在河套临近黄河的一处草场之上,牛羊遍布,蒙古帐篷一望无际,这就是率部西逃的林丹汗临时驻地了,虽然这一次,他不再是仓皇逃窜,但在逃亡途中,他仍旧损失了超过五千户的部族,因为这些人,和他不是一条心。
等好不容易到了安全地处,一清点,跟上来的只有左右翼不到万户的部族,加上插汉部的本部,会同了河套的部落,他此时又拥军四五万人,恢复了以往的声势,但让他渡过黄河去和黄台吉开战,他也不敢。
就在此时,南面的明军信使,却突然找到了他,通过下边的人报告,这个明军信使代表的是南面汉人朝廷的征西将军李璟,来相约他一起出兵攻击黄台吉的,拿不定主意的林丹汗,于是召集部下一起到大帐商议。
他的儿子阿布奈听完之后,果断的摇头,在他看来,南人都是无信义的,再说了,他们能打的过女真人?
“弟弟,话不能这样讲,起码南人在去年冬天,还给我们送来了保命的粮食,不然父汗这一次,也不能统帅这么多的部族回到河套。”
额哲听完这话,却不认同,反驳了他的弟弟之后,才看着大帐中的蒙古贵族塔什海,虎鲁克,巴达西等人,沉声道,“我们身为黄金家族的后裔,生来就是要统治整个大漠的,女真人炫耀武力,侵占了我们的草场,迟早,我们是要与他们决战的,所以能够借助南面汉人的力量,去攻击女真人,这是最好的。”
又转头去对林丹汗进言,“父汗,你认为,单凭我们的力量,能够打败黄台吉吗?”
林丹汗老脸一红,回想当日他率察哈尔一万铁骑进攻科尔沁,结果女真2000骑兵西援,他都不敢接战,于是摇了摇头,“你认为我们和汉人联合,能打败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