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鱼塘
四月初顾致城整合了杨庄的鱼塘资源,制定出了一份可行的计划。上交之后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并且从中有靳文的奔波无息贷款的事情也很快落实。
顾致城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将杨庄的渔业发展起来。当然背后离不开张翠莲的努力,计划书相关的材料、南方发达村庄的胜利成果都是张翠莲找出来的。结合杨庄的资源优势、交通、地理结构、产业分布等方方面面来做这个报告。
当商务局局长拿到这个堪称完美的计划书的时候,他都在怀疑是不是顾致城写的。甚至局里面都在盛传,这是顾致城从哪里抄来的还有人说是找了q大的老师帮忙撰写的。
很快上面就派来了专家,实地考察之后发现可行性非常的高。而且顾致城推荐了石磊作为这次主要的考察对象,石磊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也让市里的专家非常满意。
这一切本土渔民不甚了解,也不知道去关注。当顾致城放出消息的时候,更多的人无动于衷。不仅如此还有原本就承包了鱼塘但是没有赚到什么钱的人,跑过来找顾致城。
“你不是说能帮我找到合适的人转租出去么?你来做担保人!”没错顾致城当日的话有人记得很清楚,既然如此顾致城也不含糊。直接告诉他可以把自家的鱼塘转租给石磊,他十分看好这个大学生的能力。
石磊要在杨庄养鱼了!此消息一出整个杨庄都沸腾了,有人说老石实在是太实在有人说还是杨金凤跑得快。
一个大学生好好地工作不干,跑回家当什么养鱼专家。专家这两个字,能从一个普通渔民家里跑出来么?痴人说梦,大学白上了。
杨金凤在家里面洋洋得意:“幸亏我跑得快吧,要不然这一辈子毁在他们家毁了。”
杨小龙看着石磊荣辱不惊的穿着下水裤,兴致勃勃的在他承包的鱼塘里面干活。浑身充满了力气,而岸边上再也没有上前‘偶遇’的姑娘了。
石磊一下子成了一个笑话,苦读十几年还是回家打鱼了。
别人都忘了石磊学的是什么,可是杨小龙还记得。石磊学的就是怎么养鱼,他毕业不回家养鱼那才叫浪费。
可这些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今年三十岁了,还在开那个带死不活的饭馆。因为他的大爷是村长,因为他有个在养路段上班的三哥。所以饭店的生意总会比别人家好一些,一旦他大爷不是村长这些收益就没有了。
杨小龙抽着烟看着石磊走在还没有开冻的冰面上,一脚深一脚浅。等到五一一过江水开化,他就该忙碌起来了。
随风而起烟头烫到了指尖,他将烟头丢在地上一脚踩上狠狠碾压,然后绝尘而去。
“石磊哪来那么多钱?”王小花端着菜放到饭桌上,疑惑的看着父亲。
“不知道,别是抬的钱啊。”王五抽着烟,吧嗒吧嗒整个视线都变得模糊了。
“爸,这抬的钱可不行。利息太高了,石磊这么做不划算。”王小花坐到父亲对面,想了想提问道:“我宋叔没跟你开口借钱么?”
王五摇摇头:“老宋那个人犟得很,哎呀,你说这事儿可不好办。”
王小花皱眉想了想提议道:“把咱们借钱给宋叔吧,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强。”
旁边王小花的妈妈正纳鞋底,闻言抬起头看着父女二人。一边用针刮了刮头上发痒的地方,一边担忧的问道:“你说人家也没说借钱,哪有咱们上门送的啊。万一人家老宋家有钱呢,没准亲戚给拿的钱。”
王小花摇摇头:“不可能,要是真有钱石磊上学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困难了。去年秋天宋叔刚把石磊上学的钱还完,现在怎么再去开口借钱?”
王五见到女儿神色坚定,似乎对宋家非常了解。忍不住抬眼问道:“你这是听你婶子说的?”
两家来往比较多,两家女人之间走动的就更勤快了。有时候宋家会给王家送来新鲜的鱼,比拇指还粗的泥鳅,大着肚子的母青蛙。
王小花隔三差五的送去豆腐,冬天的时候两家人坐在一起做鞋、做棉裤、包粘豆包。所以王小花对宋家的事情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相信宋家有那个经济实力去包那么多的鱼塘。
“小花,那就把放你那的存折给你宋叔送去吧。别的也不用说,救人救急。”王五话音刚落,王小花就高兴地站起身来。连饭也不吃了,匆匆忙忙的回道自己的屋里面。从柜子取出存折,连围脖也忘了戴就走了出去。
“闺女大了,留不住喽!”王五倒了一杯酒,闷声笑道。
“啊?你说小花看上磊子了?”王五的媳妇儿不可置信的的看着男人,将手里的活计放下。迅速的挪到丈夫身边,瞪着眼睛:“那不行啊,咱们两家肩膀不一边齐啊。”
再说全村子的人都知道小花是要找个上门女婿的,人家石磊也是独生子不可能当养老姑爷。
“咱们家还非得找个上门女婿呀?现在这个世道啊不一样了,儿子也未必能养老。你没看看这庄子里,那有多少个儿子四五个老了还遭罪的呢?”王五的话让他媳妇儿沉默了,这些道理她都明白。
儿子再多挡不住媳妇儿当家,老人有个病了也正是因为儿子多你推我我指望你的。找了个养老姑爷又能怎么样,什么都比不上儿女孝顺。
“你看看余婶,人家那才叫有福气呢。”王五的媳妇儿想到了邻居余婶,心里不由得感叹起来。
余婶就住在后院,她今年七十刚出头。十多年前她一个六十岁的老太太嫁到了杨庄。跟着后院的三叔结了婚。
三叔也是有好几个儿子的人,老伴儿去世之后一个人独居在庄里面。三个儿子与他住的都不远,最远也不过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说给老头找一个老伴儿好了。一来可以给老头子洗衣服做饭,二来还可以做个伴儿。
三叔年轻的时候是有工作的干部,所以退休金还是挺可观的。好在三个儿子都不惦记着他的养老金,因为三个儿子都住在各自的儿子家里面。
如今孙媳妇们当家,能让自己的公公婆婆跟自己一起住。让她们再去伺候太公公,就有些不愿意了。
余婶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嫁给的三叔,两个人一块过了十年倒是非常的幸福。
余婶年轻轻轻就守了寡,生下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人将这五个孩子拉扯大,又给他们成家。然后就把自己给嫁出去了,说不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们添麻烦。老房子卖了留着点养老钱,以后生病吃药的也不用儿女操心。
她的孩子们体谅母亲这么多年孤单一个人,也能理解她找老伴儿的想法。但也没有因此就不孝顺母亲,反倒是一个赛一个似的比着孝顺。
不仅逢年过节的时候拿着大包小裹的轮流来看望母亲,就是平时也不少包裹邮过来。杨庄的邮局每个月都有老太太的邮包,吃穿都不用老太太发愁的。
人们都说余婶好命孩子孝顺,村里的老人们也都羡慕着。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余婶的孩子们对三叔也非常的好,虽然不是父亲但也当做亲戚来看。
有了这个对比,再去看看那些儿女双全但是晚年不幸福的。王五媳妇这心里头也开始计较起来,小花找个人嫁了也不是不行。
但是石磊是不是有点高攀了:“就算是人家留在杨庄了,也未必能看得上她呀。咱家孩子除了长得好看,也没有啥出奇的。”
王五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就怕小花剃头挑子一头热。以后咱们跟老宋那头不好说啊。”
王五媳妇想着当初杨金凤退婚,她男人曾经许诺老宋:“实在不行,我让我家小花嫁给你儿子。”当时老宋可是没答应,根本就没想过小花这个人。
如今两口子都看出来小花对宋磊有意思,生怕小花受到伤害。
王小花揣着存折急匆匆的往西下坎走去,路中遇到许多人都跟她打招呼。她性格爽快大方,笑起来一双眼睛弯弯的。谁看见她都觉得心情好,若不是因为她爸有意找个上门女婿。王小花早就出嫁了,而且嫁的还能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家。
不管什么年代,女孩子长得漂亮就是有优势。
王小花进了宋家,推开门声音清脆的喊道:“宋婶在家吗?”
宋磊的母亲在屋里面听见熟悉的声音,眼底浮起笑扬声喊道:“小花来了,快进来。”
王小花进屋看见宋磊的妈妈正在炕上做针线,好奇地问道:“婶儿啊,你这是要做被子么?”
宋磊的妈妈冲她招手:“恩,我想坐床新被子给磊子。现在眼睛不行了,你快给我引针。”
王小花接过针线麻利的将线穿到了针别儿里,然后轻轻推了推宋婶:“婶儿你让开,我给你缝。”
宋婶一边挪一边好奇地问道:“花儿啊,你来是不是有啥事儿啊?”一点没有跟王小花客气,放心的让她拿着针线将新被子缝起来。
“哎呦,你这孩子针线活真不错。真是不知道哪个有福的能把你取回家门!”宋婶满眼疼爱的看着王小花,想着如果不是王家想要招个上门女婿。娶了王小花该多好啊!
四月初顾致城整合了杨庄的鱼塘资源,制定出了一份可行的计划。上交之后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并且从中有靳文的奔波无息贷款的事情也很快落实。
顾致城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将杨庄的渔业发展起来。当然背后离不开张翠莲的努力,计划书相关的材料、南方发达村庄的胜利成果都是张翠莲找出来的。结合杨庄的资源优势、交通、地理结构、产业分布等方方面面来做这个报告。
当商务局局长拿到这个堪称完美的计划书的时候,他都在怀疑是不是顾致城写的。甚至局里面都在盛传,这是顾致城从哪里抄来的还有人说是找了q大的老师帮忙撰写的。
很快上面就派来了专家,实地考察之后发现可行性非常的高。而且顾致城推荐了石磊作为这次主要的考察对象,石磊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也让市里的专家非常满意。
这一切本土渔民不甚了解,也不知道去关注。当顾致城放出消息的时候,更多的人无动于衷。不仅如此还有原本就承包了鱼塘但是没有赚到什么钱的人,跑过来找顾致城。
“你不是说能帮我找到合适的人转租出去么?你来做担保人!”没错顾致城当日的话有人记得很清楚,既然如此顾致城也不含糊。直接告诉他可以把自家的鱼塘转租给石磊,他十分看好这个大学生的能力。
石磊要在杨庄养鱼了!此消息一出整个杨庄都沸腾了,有人说老石实在是太实在有人说还是杨金凤跑得快。
一个大学生好好地工作不干,跑回家当什么养鱼专家。专家这两个字,能从一个普通渔民家里跑出来么?痴人说梦,大学白上了。
杨金凤在家里面洋洋得意:“幸亏我跑得快吧,要不然这一辈子毁在他们家毁了。”
杨小龙看着石磊荣辱不惊的穿着下水裤,兴致勃勃的在他承包的鱼塘里面干活。浑身充满了力气,而岸边上再也没有上前‘偶遇’的姑娘了。
石磊一下子成了一个笑话,苦读十几年还是回家打鱼了。
别人都忘了石磊学的是什么,可是杨小龙还记得。石磊学的就是怎么养鱼,他毕业不回家养鱼那才叫浪费。
可这些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今年三十岁了,还在开那个带死不活的饭馆。因为他的大爷是村长,因为他有个在养路段上班的三哥。所以饭店的生意总会比别人家好一些,一旦他大爷不是村长这些收益就没有了。
杨小龙抽着烟看着石磊走在还没有开冻的冰面上,一脚深一脚浅。等到五一一过江水开化,他就该忙碌起来了。
随风而起烟头烫到了指尖,他将烟头丢在地上一脚踩上狠狠碾压,然后绝尘而去。
“石磊哪来那么多钱?”王小花端着菜放到饭桌上,疑惑的看着父亲。
“不知道,别是抬的钱啊。”王五抽着烟,吧嗒吧嗒整个视线都变得模糊了。
“爸,这抬的钱可不行。利息太高了,石磊这么做不划算。”王小花坐到父亲对面,想了想提问道:“我宋叔没跟你开口借钱么?”
王五摇摇头:“老宋那个人犟得很,哎呀,你说这事儿可不好办。”
王小花皱眉想了想提议道:“把咱们借钱给宋叔吧,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强。”
旁边王小花的妈妈正纳鞋底,闻言抬起头看着父女二人。一边用针刮了刮头上发痒的地方,一边担忧的问道:“你说人家也没说借钱,哪有咱们上门送的啊。万一人家老宋家有钱呢,没准亲戚给拿的钱。”
王小花摇摇头:“不可能,要是真有钱石磊上学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困难了。去年秋天宋叔刚把石磊上学的钱还完,现在怎么再去开口借钱?”
王五见到女儿神色坚定,似乎对宋家非常了解。忍不住抬眼问道:“你这是听你婶子说的?”
两家来往比较多,两家女人之间走动的就更勤快了。有时候宋家会给王家送来新鲜的鱼,比拇指还粗的泥鳅,大着肚子的母青蛙。
王小花隔三差五的送去豆腐,冬天的时候两家人坐在一起做鞋、做棉裤、包粘豆包。所以王小花对宋家的事情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相信宋家有那个经济实力去包那么多的鱼塘。
“小花,那就把放你那的存折给你宋叔送去吧。别的也不用说,救人救急。”王五话音刚落,王小花就高兴地站起身来。连饭也不吃了,匆匆忙忙的回道自己的屋里面。从柜子取出存折,连围脖也忘了戴就走了出去。
“闺女大了,留不住喽!”王五倒了一杯酒,闷声笑道。
“啊?你说小花看上磊子了?”王五的媳妇儿不可置信的的看着男人,将手里的活计放下。迅速的挪到丈夫身边,瞪着眼睛:“那不行啊,咱们两家肩膀不一边齐啊。”
再说全村子的人都知道小花是要找个上门女婿的,人家石磊也是独生子不可能当养老姑爷。
“咱们家还非得找个上门女婿呀?现在这个世道啊不一样了,儿子也未必能养老。你没看看这庄子里,那有多少个儿子四五个老了还遭罪的呢?”王五的话让他媳妇儿沉默了,这些道理她都明白。
儿子再多挡不住媳妇儿当家,老人有个病了也正是因为儿子多你推我我指望你的。找了个养老姑爷又能怎么样,什么都比不上儿女孝顺。
“你看看余婶,人家那才叫有福气呢。”王五的媳妇儿想到了邻居余婶,心里不由得感叹起来。
余婶就住在后院,她今年七十刚出头。十多年前她一个六十岁的老太太嫁到了杨庄。跟着后院的三叔结了婚。
三叔也是有好几个儿子的人,老伴儿去世之后一个人独居在庄里面。三个儿子与他住的都不远,最远也不过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说给老头找一个老伴儿好了。一来可以给老头子洗衣服做饭,二来还可以做个伴儿。
三叔年轻的时候是有工作的干部,所以退休金还是挺可观的。好在三个儿子都不惦记着他的养老金,因为三个儿子都住在各自的儿子家里面。
如今孙媳妇们当家,能让自己的公公婆婆跟自己一起住。让她们再去伺候太公公,就有些不愿意了。
余婶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嫁给的三叔,两个人一块过了十年倒是非常的幸福。
余婶年轻轻轻就守了寡,生下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人将这五个孩子拉扯大,又给他们成家。然后就把自己给嫁出去了,说不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们添麻烦。老房子卖了留着点养老钱,以后生病吃药的也不用儿女操心。
她的孩子们体谅母亲这么多年孤单一个人,也能理解她找老伴儿的想法。但也没有因此就不孝顺母亲,反倒是一个赛一个似的比着孝顺。
不仅逢年过节的时候拿着大包小裹的轮流来看望母亲,就是平时也不少包裹邮过来。杨庄的邮局每个月都有老太太的邮包,吃穿都不用老太太发愁的。
人们都说余婶好命孩子孝顺,村里的老人们也都羡慕着。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余婶的孩子们对三叔也非常的好,虽然不是父亲但也当做亲戚来看。
有了这个对比,再去看看那些儿女双全但是晚年不幸福的。王五媳妇这心里头也开始计较起来,小花找个人嫁了也不是不行。
但是石磊是不是有点高攀了:“就算是人家留在杨庄了,也未必能看得上她呀。咱家孩子除了长得好看,也没有啥出奇的。”
王五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就怕小花剃头挑子一头热。以后咱们跟老宋那头不好说啊。”
王五媳妇想着当初杨金凤退婚,她男人曾经许诺老宋:“实在不行,我让我家小花嫁给你儿子。”当时老宋可是没答应,根本就没想过小花这个人。
如今两口子都看出来小花对宋磊有意思,生怕小花受到伤害。
王小花揣着存折急匆匆的往西下坎走去,路中遇到许多人都跟她打招呼。她性格爽快大方,笑起来一双眼睛弯弯的。谁看见她都觉得心情好,若不是因为她爸有意找个上门女婿。王小花早就出嫁了,而且嫁的还能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家。
不管什么年代,女孩子长得漂亮就是有优势。
王小花进了宋家,推开门声音清脆的喊道:“宋婶在家吗?”
宋磊的母亲在屋里面听见熟悉的声音,眼底浮起笑扬声喊道:“小花来了,快进来。”
王小花进屋看见宋磊的妈妈正在炕上做针线,好奇地问道:“婶儿啊,你这是要做被子么?”
宋磊的妈妈冲她招手:“恩,我想坐床新被子给磊子。现在眼睛不行了,你快给我引针。”
王小花接过针线麻利的将线穿到了针别儿里,然后轻轻推了推宋婶:“婶儿你让开,我给你缝。”
宋婶一边挪一边好奇地问道:“花儿啊,你来是不是有啥事儿啊?”一点没有跟王小花客气,放心的让她拿着针线将新被子缝起来。
“哎呦,你这孩子针线活真不错。真是不知道哪个有福的能把你取回家门!”宋婶满眼疼爱的看着王小花,想着如果不是王家想要招个上门女婿。娶了王小花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