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强和慧缘法师聊得很投机,关于国家、民族和人民,这个隐居于深山老林里的世外高人有着独到而深入的了解。对于**地下党却是了解不多。这也是他当年把钱军送去报考黄浦军校的原因。
魏强话锋一转,把话题引到当下局势,问道:“不知慧缘法师对于日本人侵略我国,有什么看法?换句话说,中国会不会亡国?”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大国,还被小日本给灭了?笑话!”慧缘法师愤然道:“小日本打中国,其实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凭他们那个弹丸之国,就算把中国打败了,怎么治理?从目前来说,他们凭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确强过中国。但他们占领中国以后,怎么治理?每个乡镇只要派一百个日本人来,是不是把他们全国的人口都给消化完了?而这一百个日本人,轻而易举就会被我们中国人给消灭了。听说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搞得日本人苦不堪言。他们擅长打游击战,打完就跑,如果全中国都像八路军、新四军这样去打日本鬼子,人们在中国呆得住吗?”
慧缘法师的观点,居然和《论持久战》高度相似。魏强不得不佩服,千万不要以为他居身于世外,就只知道晨钟暮鼓,念佛颂经!
“慧缘大师,在下乃一俗人。平时做点小生意,连混口饭吃都很艰难。实在不敢妄论国家大事。但今日听您一席话,顿觉茅塞顿开。我这人没什么头脑,但我还是很爱国的,要是有机会打小日本,说不定也会冲上去,杀几个日本人解解恨。”
魏强装逼装得不像,慧缘法师双目如炬,盯着他的脸,仔细看了一下,说道:“你不是俗人,也不是坏人。你是个强者。隐蔽在深处的强者。至于你究竟是什么人,我分不清。但我可以肯定,你不是坏人。要不然,我不会留你在寺庙过夜。就算留下你们,我也能够轻松把你们两个人制服。之所以我没那样做,其一是我佛慈悲。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其二,就是你的本性不是恶人。我不相信你会一个无辜的人下手。”
“隐蔽在深处的强者”这句话,让魏强感到微微一震。细细想来,自己是潜伏于敌后的特工。还真让慧缘法师给蒙对了。这个老法师简直是神机妙算了。他看人的眼光非常独到。
魏强原本把钱军的事提出来,最后还是忍住了。老法师是一个十分看重机缘的人。缘份未到,提早说出来,只能把事情搞得更僵。这么大的宝林寺,建筑物十几幢,要藏一把龙泉剑是很容易的。如果这里面还有机关、暗道,那要找到龙泉剑的可能性就更低。只要这把剑还在中国的土地上,那它就是中国人的东西。
想到这,魏强起身向慧缘法师告辞。如果再谈下去,说不定就暴露自己的身份了。
魏强和罗鑫两个人在寺庙里一觉睡到天亮。醒来之后,他们简单漱洗一番,便向老法师告辞。
“等等,我送两串佛珠给你们。愿你们一生吉祥。”
慧缘法师从香案上取出两串檀香木的佛珠,送给每人一串。两个人颈脖上戴着法师送的佛珠,高高兴兴地下了山,在钱家村村口看间一堆废墟。这堆废墟显然是遭遇了一场大火,残垣断壁,漆黑黑的,一个老农弯腰在废墟里清理着什么。
魏强看得心神一动,走上去问道:“大伯,这房子怎么烧了?”
那位老家正是钱老六,一脸愁苦的样子。看见眼前这两个男子,颈脖处还戴着佛珠,一看就是到寺庙拜佛的香客。烧香拜佛之人,都是心怀善意之人。钱老六对他们就没有什么敌意,而是坦诚相告道:“前天晚上那场大火烧得真是莫名其妙,把我家烧了个精光。要不是村里人相救,我们还会更惨。”
前天晚上?也就是钱军和廉布知池离开的头一天。为什么会在这么巧妙的时机发生一场大火?
魏强关切地说道:“普通人家,遭遇一场大火。真是倾家荡产了啊。”
“谁说不是!家里吃的、用的,全都化为灰烬了。剩下来的这些焦土又不能吃。好在钱军捐了十块大洋给我,让我自己去山上砍一些树木,请人再建筑一栋房子。”
魏强扔给钱老六一支老刀牌香烟,好奇地问道:“钱军是谁?怎么这么好?”
“他是我们村里的大名人啊。五岁随慧缘法师习武,二十岁考上黄浦军校,听说在中央当大官啊。年轻有为,对村里人又好。村里人看着他,哪个不竖大拇指?”
“哦,那是挺好的。”
魏强和钱老六聊了几句,基本弄清了火灾的前因后果,便离开了钱家村。
走出村口,他再回头看钱家村,觉得这个村庄更像一个布袋。进去容易出来难。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只需要把村口这个布袋口扎紧,那就是关起门来打狗。魏强几乎可以断定,钱老六家的大火,应该就是日本人放的。廉布知池故意放一把火,把钱家村搞乱,然后趁乱去钱军家里盗走了龙泉宝剑!
而从慧缘法师从容的态度上看,龙泉宝剑应该还在宝林寺。这其中只有一种可能性,廉布知池所盗走的,一定是一把假剑。这是钱军的高明之处。他担心这把剑,为引起日本人来钱家村烧杀抢掠,不如送给他们一个人情,让他们满载而归。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魏强并不清楚。但大致的线索理清楚,更加坚定了他的猜想。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呆在象山县。龙泉剑暂时还是安全的。
在回家的路上,罗鑫不满地问道:“师父,我们就这样回去了?”
魏强反问一句:“你还想干嘛?”
“两手空空,灰溜溜地走,我们怎么向邓书记交差?”
“这个嘛,不需要你去交差。我会解释清楚的。你给我记住了,你只是跟着我来象山县旅游了一趟。其他的事,一概不知。”
罗鑫郁闷地挠着耳朵,不知道师父究竟对自己隐藏了多少信息。
魏强话锋一转,把话题引到当下局势,问道:“不知慧缘法师对于日本人侵略我国,有什么看法?换句话说,中国会不会亡国?”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大国,还被小日本给灭了?笑话!”慧缘法师愤然道:“小日本打中国,其实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凭他们那个弹丸之国,就算把中国打败了,怎么治理?从目前来说,他们凭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确强过中国。但他们占领中国以后,怎么治理?每个乡镇只要派一百个日本人来,是不是把他们全国的人口都给消化完了?而这一百个日本人,轻而易举就会被我们中国人给消灭了。听说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搞得日本人苦不堪言。他们擅长打游击战,打完就跑,如果全中国都像八路军、新四军这样去打日本鬼子,人们在中国呆得住吗?”
慧缘法师的观点,居然和《论持久战》高度相似。魏强不得不佩服,千万不要以为他居身于世外,就只知道晨钟暮鼓,念佛颂经!
“慧缘大师,在下乃一俗人。平时做点小生意,连混口饭吃都很艰难。实在不敢妄论国家大事。但今日听您一席话,顿觉茅塞顿开。我这人没什么头脑,但我还是很爱国的,要是有机会打小日本,说不定也会冲上去,杀几个日本人解解恨。”
魏强装逼装得不像,慧缘法师双目如炬,盯着他的脸,仔细看了一下,说道:“你不是俗人,也不是坏人。你是个强者。隐蔽在深处的强者。至于你究竟是什么人,我分不清。但我可以肯定,你不是坏人。要不然,我不会留你在寺庙过夜。就算留下你们,我也能够轻松把你们两个人制服。之所以我没那样做,其一是我佛慈悲。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其二,就是你的本性不是恶人。我不相信你会一个无辜的人下手。”
“隐蔽在深处的强者”这句话,让魏强感到微微一震。细细想来,自己是潜伏于敌后的特工。还真让慧缘法师给蒙对了。这个老法师简直是神机妙算了。他看人的眼光非常独到。
魏强原本把钱军的事提出来,最后还是忍住了。老法师是一个十分看重机缘的人。缘份未到,提早说出来,只能把事情搞得更僵。这么大的宝林寺,建筑物十几幢,要藏一把龙泉剑是很容易的。如果这里面还有机关、暗道,那要找到龙泉剑的可能性就更低。只要这把剑还在中国的土地上,那它就是中国人的东西。
想到这,魏强起身向慧缘法师告辞。如果再谈下去,说不定就暴露自己的身份了。
魏强和罗鑫两个人在寺庙里一觉睡到天亮。醒来之后,他们简单漱洗一番,便向老法师告辞。
“等等,我送两串佛珠给你们。愿你们一生吉祥。”
慧缘法师从香案上取出两串檀香木的佛珠,送给每人一串。两个人颈脖上戴着法师送的佛珠,高高兴兴地下了山,在钱家村村口看间一堆废墟。这堆废墟显然是遭遇了一场大火,残垣断壁,漆黑黑的,一个老农弯腰在废墟里清理着什么。
魏强看得心神一动,走上去问道:“大伯,这房子怎么烧了?”
那位老家正是钱老六,一脸愁苦的样子。看见眼前这两个男子,颈脖处还戴着佛珠,一看就是到寺庙拜佛的香客。烧香拜佛之人,都是心怀善意之人。钱老六对他们就没有什么敌意,而是坦诚相告道:“前天晚上那场大火烧得真是莫名其妙,把我家烧了个精光。要不是村里人相救,我们还会更惨。”
前天晚上?也就是钱军和廉布知池离开的头一天。为什么会在这么巧妙的时机发生一场大火?
魏强关切地说道:“普通人家,遭遇一场大火。真是倾家荡产了啊。”
“谁说不是!家里吃的、用的,全都化为灰烬了。剩下来的这些焦土又不能吃。好在钱军捐了十块大洋给我,让我自己去山上砍一些树木,请人再建筑一栋房子。”
魏强扔给钱老六一支老刀牌香烟,好奇地问道:“钱军是谁?怎么这么好?”
“他是我们村里的大名人啊。五岁随慧缘法师习武,二十岁考上黄浦军校,听说在中央当大官啊。年轻有为,对村里人又好。村里人看着他,哪个不竖大拇指?”
“哦,那是挺好的。”
魏强和钱老六聊了几句,基本弄清了火灾的前因后果,便离开了钱家村。
走出村口,他再回头看钱家村,觉得这个村庄更像一个布袋。进去容易出来难。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只需要把村口这个布袋口扎紧,那就是关起门来打狗。魏强几乎可以断定,钱老六家的大火,应该就是日本人放的。廉布知池故意放一把火,把钱家村搞乱,然后趁乱去钱军家里盗走了龙泉宝剑!
而从慧缘法师从容的态度上看,龙泉宝剑应该还在宝林寺。这其中只有一种可能性,廉布知池所盗走的,一定是一把假剑。这是钱军的高明之处。他担心这把剑,为引起日本人来钱家村烧杀抢掠,不如送给他们一个人情,让他们满载而归。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魏强并不清楚。但大致的线索理清楚,更加坚定了他的猜想。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呆在象山县。龙泉剑暂时还是安全的。
在回家的路上,罗鑫不满地问道:“师父,我们就这样回去了?”
魏强反问一句:“你还想干嘛?”
“两手空空,灰溜溜地走,我们怎么向邓书记交差?”
“这个嘛,不需要你去交差。我会解释清楚的。你给我记住了,你只是跟着我来象山县旅游了一趟。其他的事,一概不知。”
罗鑫郁闷地挠着耳朵,不知道师父究竟对自己隐藏了多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