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苏牧很潇洒地闯世界去了.留下來收拾烂摊子的.永远是默默无闻的苏瑜.
如果你以为苏牧一走.会将所有的事情一并带走.那就大错特错了.江宁的局面也不可能美好到哪里去.说是烂摊子绝对不过分.
人常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苏牧是跑掉的和尚.苏府就是那座庙.苏瑜就是庙里的庙祝了.
苏牧轻易不见人.接待诸多求见者和拜访者的任务都落到了苏瑜的头上.即便他八面玲珑也分身乏术.被这段日子忙得焦头烂额.两脚不沾地.
再加上高慕侠也回京了.那些世家大族又活跃了起來.俨然将苏牧甚至于苏府.当成了高慕侠的代言人.即便苏瑜三番五次表明了立场.仍旧还是无法阻拦这些人的脚步.
而苏牧出海的这段时间里.朝堂上的变化也是峰回路转.别具戏剧性.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世家豪族的眼光和能量.
因为朝堂上对江南局势终于做出了决议.堵不如疏.对于倭寇.若动用武力來剿灭.必定要劳民伤财雪上加霜.而且极有可能深陷泥潭.
所以朝廷决定.在江南小范围内试行.解除海禁.从根本上缓解沿海的危机.让供需过剩的江南商品有个好的出口.以减少沿海走私.从而达到消除倭寇的效果.
这也是剿灭变招抚的套路.只要开通海禁.江南世家豪族的货物能够卖出去.谁还会铤而走险去走私.谁还乐意勾结倭寇來祸害同胞.
非但如此.一旦开了海禁.这些世家豪族非但不会再勾结倭寇.反而会千方百计打击这些海上掠夺者.以保证商路的安全.这才是釜底抽薪的最佳政策.
然而大焱军事积弱.对战外敌更是罕有胜绩.朝廷闭关锁国的政策已经实施了许多年.突然要开海禁.官家也是迟疑犹豫了许久.
其实早在高慕侠南下治倭之初.赵劼就有了重开市舶司的想法.只是不断传回來的密奏都表明.世家豪族对江南的渗透和掌控已经到了骨子里.即便重开市舶司.也只能沦为世家豪族敛财的路子.
可这一次打击倭寇也让官家尝到了甜头.重要的并非缴获的那些战利品和金银财宝.而是从打击倭寇的胜利中.官家重新得到了百姓的呼声认可.
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还有什么比民心更值钱.
既然对待倭寇都能够由剿灭变招抚.为何对世家豪族就不可以宽容一些.起码这些世家豪族还能维护社会稳定.治理地方还要依仗这些大地主.
特别是大焱的特殊官制.地方官员都是临时工.经常出现刚刚熟悉民情就要被调任的尴尬状况.以致于官府对民间的掌控力越发衰弱.
这样的情势之下.其实地方的稳定.大部分都依靠世家大族和一些大地主來维持.这也是朝廷为何无法将世家豪族连根拔起的根本原因之一.
既然官家已经拍板.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虽然只是在江宁试点.但朝廷的大佬们都很清楚.只要这事儿办漂亮.试点自然会推广开來.
到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朝廷就不用寅吃卯粮.财政支出也不会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朝廷有钱了.官家自然就开心了.
莫看市舶司只是试点.但这个衙门可是千金难买的重头.江南世家纷纷发动朝堂上的能量.极力争取市舶司的人选配置问題.
这个人选自是至关重要.官家也是考虑良多.这就是为何前面说世家豪族目光长远的原因了.
因为苏三句的兄长苏瑜.这个已经沦为苏府大总管的年轻人.出现在了市舶司的组建人员名单之中.
苏瑜与赵文裴刘质等人都是进士出身.对于每次科举只取两三百人的大焱朝廷而言.这样的人物毫无疑问是可堪大用的人才.只是大焱许多进士都沒能够官运长久.这就是大焱官制的问題了.
即便如此.苏瑜和赵文裴等人在杭州的所作所为.都进入了朝廷考察的视野之中.
当然了.市舶司是官家拍板的.人选上自然也要以官家的意见为主.而促使官家做出这种决定的.显然不是朝廷上的文武百官.
这些官员背后都站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巴不得整个市舶司都揽入手中.又怎么可能插入苏瑜这几个新丁.
官家甚至连苏瑜是谁都不知道.自然不可能自己查阅浩繁如烟的官员档案.从中慧眼识珠将苏瑜给挑出來.
之所以选择苏瑜.是太尉高俅的举荐.当然了高俅的意思.自然就是高慕侠的意思.
而让人有些意外的是.朝堂百官站出來提出异议之时.却有人站出來为苏瑜说话.
站出來说话的人不是朝廷官员.说话分量却极其重要.因为那是越王赵汉青的儿子赵文瑄.以及吴王之子赵汇端.
这两个都是毛头小子.刚刚抵达东京面圣不久.为何能够参与朝廷议论.他们又沒有实权在身.妄议朝政可是犯大忌的.
那是因为他们即将要总揽市舶司的大权.自然有权挑选一些自己中意的官员來协助自己办差.
沒错.除了越王和吴王的儿子.还有一直留在东京不之藩地的秦王之子也在名单之中.
这件事说起來也是让人郁闷气结.早先文武百官整日聒噪.奏折雪片一般飞.纷纷奏请官家过继宗王之子为储君.以固国本.官家对此早已心生不满.
赵劼虽然四十多了.但保养得很好.平日里修身养性.极少发怒.也沒什么大病大痛.春秋正盛.宠幸后宫也沒什么大问題.早几个月还有个贵人怀上了龙种.可惜御医看过.应该是公主.而非龙子.
赵劼已经连续生了七八个女儿.却一直沒有儿子.国家的继承问題就摆到了台面上來.
朝廷百官催促得紧.官家却仍旧不死心.自觉身体倍儿棒.经常与妃子们决战到天亮.用过都说棒棒棒.生儿子只是迟早的问題.所以对百官们的催促非常的不耐烦.到最后甚至开始讨厌提起这件事的官员.
奈何对待这件事.即便是自己的死忠拥趸蔡京和高俅.都认为应该缓和处理.不该跟官员们死撑.赵劼只好将几个宗王的儿子都召入东京.加以考察.
这些都是藩王的儿子.身份极其敏感.也不好给他们安排工作.而正当这个时候.市舶司的组建问題提上了议程.赵劼心里便有了底.
虽然市舶司承载着整个大江南的希望.但官家内心其实并不看好.因为即便开了市舶司.也会被江南世家垄断.他是不乐意看到这种局面出现的.
但市舶司必须打上他的烙印.如此才沒人敢下黑手.而自己不可能亲自处理这些事情.这时候.赵文瑄等一干试炼的王子们.无疑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事情做好了.自然是皇家的荣耀.事情做不好.说明这些王子的能力不够.一个市舶司都弄不來.还怎么管理偌大的皇朝.以后你们也就不用在老子面前叨叨过继王子的事情了.
虽然听起來有些胡闹.颇为儿戏.但却有在情在理.这些王子初出茅庐.又必须小心谨慎.应该算是中立的势力.大家并沒有吃亏.在朝堂上占不到便宜.也只能将战场转移到江南.
到时候远离了官家的注视.做事的又是几个毛头小子.世家豪族想怎么斗就怎么斗.官员们也不用承受世家豪族的压力跟官家顶牛.可谓一举多得.各方都欢喜.
如此一來.这个方案也就定了下來.
而赵文瑄先前就得过苏瑜的搭救照料.若非苏瑜.他能不能逃出杭州都成问題.遑论如今有机会成为一国的储君.
相对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苏牧.赵文瑄更喜欢苏瑜这位兄长.而苏瑜早已成为了赵文瑄的崇拜对象.赵文瑄也知晓苏瑜怀才不遇.眼下要重开市舶司.他又岂能不把苏瑜带上.
官家赵劼对于赵文瑄力挺苏瑜的事情.心里也是有些不太高兴.毕竟有着培植势力之嫌.不过赵文瑄不懂掩饰.在朝堂上就表现出來.说明两人之间也是光明正大.并无太多龌蹉.若他暗地里提拔某些人.才更让人心生不安.
再者.赵文瑄等一干王子虽然都是皇家血脉.高贵早熟.不像寻常的少年郎那般不着调.可到底还是稚嫩了些.官家又岂会将他们当成威胁.
若按照官家的意思.协助王子们办差的最佳人选.应该是刚刚升任提点皇城司公事的高慕侠.可童贯已经开始北伐的后期准备.高慕侠需要调遣绣衣指使军随行监军.根本就抽不开身.
皇城司是天子近卫.最大的长官名义上是皇城使.不过都是由宦官把持这个头衔.而朝廷官员都心知肚明.这宦官不过是个幌子.皇城司真正的首脑.应该是提点皇城司公事.也就是高慕侠现在这个位置.
也就是说.当今官家已经将皇城司彻底交给了高慕侠.这份信任再加上高太尉的恩宠程度.这对假父子在大焱朝廷上的分量.可想而知了.
赵文瑄将苏瑜拉近自己的班底.一方面想要报恩.一方面也想让苏瑜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且苏瑜是江南人氏.先前又在江南经商.对江南的商业王国最是熟悉.还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
然而赵文瑄沒有想到.自己的好意.会给苏瑜带來多少明里暗里的麻烦…
如果你以为苏牧一走.会将所有的事情一并带走.那就大错特错了.江宁的局面也不可能美好到哪里去.说是烂摊子绝对不过分.
人常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苏牧是跑掉的和尚.苏府就是那座庙.苏瑜就是庙里的庙祝了.
苏牧轻易不见人.接待诸多求见者和拜访者的任务都落到了苏瑜的头上.即便他八面玲珑也分身乏术.被这段日子忙得焦头烂额.两脚不沾地.
再加上高慕侠也回京了.那些世家大族又活跃了起來.俨然将苏牧甚至于苏府.当成了高慕侠的代言人.即便苏瑜三番五次表明了立场.仍旧还是无法阻拦这些人的脚步.
而苏牧出海的这段时间里.朝堂上的变化也是峰回路转.别具戏剧性.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世家豪族的眼光和能量.
因为朝堂上对江南局势终于做出了决议.堵不如疏.对于倭寇.若动用武力來剿灭.必定要劳民伤财雪上加霜.而且极有可能深陷泥潭.
所以朝廷决定.在江南小范围内试行.解除海禁.从根本上缓解沿海的危机.让供需过剩的江南商品有个好的出口.以减少沿海走私.从而达到消除倭寇的效果.
这也是剿灭变招抚的套路.只要开通海禁.江南世家豪族的货物能够卖出去.谁还会铤而走险去走私.谁还乐意勾结倭寇來祸害同胞.
非但如此.一旦开了海禁.这些世家豪族非但不会再勾结倭寇.反而会千方百计打击这些海上掠夺者.以保证商路的安全.这才是釜底抽薪的最佳政策.
然而大焱军事积弱.对战外敌更是罕有胜绩.朝廷闭关锁国的政策已经实施了许多年.突然要开海禁.官家也是迟疑犹豫了许久.
其实早在高慕侠南下治倭之初.赵劼就有了重开市舶司的想法.只是不断传回來的密奏都表明.世家豪族对江南的渗透和掌控已经到了骨子里.即便重开市舶司.也只能沦为世家豪族敛财的路子.
可这一次打击倭寇也让官家尝到了甜头.重要的并非缴获的那些战利品和金银财宝.而是从打击倭寇的胜利中.官家重新得到了百姓的呼声认可.
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还有什么比民心更值钱.
既然对待倭寇都能够由剿灭变招抚.为何对世家豪族就不可以宽容一些.起码这些世家豪族还能维护社会稳定.治理地方还要依仗这些大地主.
特别是大焱的特殊官制.地方官员都是临时工.经常出现刚刚熟悉民情就要被调任的尴尬状况.以致于官府对民间的掌控力越发衰弱.
这样的情势之下.其实地方的稳定.大部分都依靠世家大族和一些大地主來维持.这也是朝廷为何无法将世家豪族连根拔起的根本原因之一.
既然官家已经拍板.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虽然只是在江宁试点.但朝廷的大佬们都很清楚.只要这事儿办漂亮.试点自然会推广开來.
到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朝廷就不用寅吃卯粮.财政支出也不会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朝廷有钱了.官家自然就开心了.
莫看市舶司只是试点.但这个衙门可是千金难买的重头.江南世家纷纷发动朝堂上的能量.极力争取市舶司的人选配置问題.
这个人选自是至关重要.官家也是考虑良多.这就是为何前面说世家豪族目光长远的原因了.
因为苏三句的兄长苏瑜.这个已经沦为苏府大总管的年轻人.出现在了市舶司的组建人员名单之中.
苏瑜与赵文裴刘质等人都是进士出身.对于每次科举只取两三百人的大焱朝廷而言.这样的人物毫无疑问是可堪大用的人才.只是大焱许多进士都沒能够官运长久.这就是大焱官制的问題了.
即便如此.苏瑜和赵文裴等人在杭州的所作所为.都进入了朝廷考察的视野之中.
当然了.市舶司是官家拍板的.人选上自然也要以官家的意见为主.而促使官家做出这种决定的.显然不是朝廷上的文武百官.
这些官员背后都站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巴不得整个市舶司都揽入手中.又怎么可能插入苏瑜这几个新丁.
官家甚至连苏瑜是谁都不知道.自然不可能自己查阅浩繁如烟的官员档案.从中慧眼识珠将苏瑜给挑出來.
之所以选择苏瑜.是太尉高俅的举荐.当然了高俅的意思.自然就是高慕侠的意思.
而让人有些意外的是.朝堂百官站出來提出异议之时.却有人站出來为苏瑜说话.
站出來说话的人不是朝廷官员.说话分量却极其重要.因为那是越王赵汉青的儿子赵文瑄.以及吴王之子赵汇端.
这两个都是毛头小子.刚刚抵达东京面圣不久.为何能够参与朝廷议论.他们又沒有实权在身.妄议朝政可是犯大忌的.
那是因为他们即将要总揽市舶司的大权.自然有权挑选一些自己中意的官员來协助自己办差.
沒错.除了越王和吴王的儿子.还有一直留在东京不之藩地的秦王之子也在名单之中.
这件事说起來也是让人郁闷气结.早先文武百官整日聒噪.奏折雪片一般飞.纷纷奏请官家过继宗王之子为储君.以固国本.官家对此早已心生不满.
赵劼虽然四十多了.但保养得很好.平日里修身养性.极少发怒.也沒什么大病大痛.春秋正盛.宠幸后宫也沒什么大问題.早几个月还有个贵人怀上了龙种.可惜御医看过.应该是公主.而非龙子.
赵劼已经连续生了七八个女儿.却一直沒有儿子.国家的继承问題就摆到了台面上來.
朝廷百官催促得紧.官家却仍旧不死心.自觉身体倍儿棒.经常与妃子们决战到天亮.用过都说棒棒棒.生儿子只是迟早的问題.所以对百官们的催促非常的不耐烦.到最后甚至开始讨厌提起这件事的官员.
奈何对待这件事.即便是自己的死忠拥趸蔡京和高俅.都认为应该缓和处理.不该跟官员们死撑.赵劼只好将几个宗王的儿子都召入东京.加以考察.
这些都是藩王的儿子.身份极其敏感.也不好给他们安排工作.而正当这个时候.市舶司的组建问題提上了议程.赵劼心里便有了底.
虽然市舶司承载着整个大江南的希望.但官家内心其实并不看好.因为即便开了市舶司.也会被江南世家垄断.他是不乐意看到这种局面出现的.
但市舶司必须打上他的烙印.如此才沒人敢下黑手.而自己不可能亲自处理这些事情.这时候.赵文瑄等一干试炼的王子们.无疑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事情做好了.自然是皇家的荣耀.事情做不好.说明这些王子的能力不够.一个市舶司都弄不來.还怎么管理偌大的皇朝.以后你们也就不用在老子面前叨叨过继王子的事情了.
虽然听起來有些胡闹.颇为儿戏.但却有在情在理.这些王子初出茅庐.又必须小心谨慎.应该算是中立的势力.大家并沒有吃亏.在朝堂上占不到便宜.也只能将战场转移到江南.
到时候远离了官家的注视.做事的又是几个毛头小子.世家豪族想怎么斗就怎么斗.官员们也不用承受世家豪族的压力跟官家顶牛.可谓一举多得.各方都欢喜.
如此一來.这个方案也就定了下來.
而赵文瑄先前就得过苏瑜的搭救照料.若非苏瑜.他能不能逃出杭州都成问題.遑论如今有机会成为一国的储君.
相对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苏牧.赵文瑄更喜欢苏瑜这位兄长.而苏瑜早已成为了赵文瑄的崇拜对象.赵文瑄也知晓苏瑜怀才不遇.眼下要重开市舶司.他又岂能不把苏瑜带上.
官家赵劼对于赵文瑄力挺苏瑜的事情.心里也是有些不太高兴.毕竟有着培植势力之嫌.不过赵文瑄不懂掩饰.在朝堂上就表现出來.说明两人之间也是光明正大.并无太多龌蹉.若他暗地里提拔某些人.才更让人心生不安.
再者.赵文瑄等一干王子虽然都是皇家血脉.高贵早熟.不像寻常的少年郎那般不着调.可到底还是稚嫩了些.官家又岂会将他们当成威胁.
若按照官家的意思.协助王子们办差的最佳人选.应该是刚刚升任提点皇城司公事的高慕侠.可童贯已经开始北伐的后期准备.高慕侠需要调遣绣衣指使军随行监军.根本就抽不开身.
皇城司是天子近卫.最大的长官名义上是皇城使.不过都是由宦官把持这个头衔.而朝廷官员都心知肚明.这宦官不过是个幌子.皇城司真正的首脑.应该是提点皇城司公事.也就是高慕侠现在这个位置.
也就是说.当今官家已经将皇城司彻底交给了高慕侠.这份信任再加上高太尉的恩宠程度.这对假父子在大焱朝廷上的分量.可想而知了.
赵文瑄将苏瑜拉近自己的班底.一方面想要报恩.一方面也想让苏瑜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且苏瑜是江南人氏.先前又在江南经商.对江南的商业王国最是熟悉.还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
然而赵文瑄沒有想到.自己的好意.会给苏瑜带來多少明里暗里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