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教授扼腕叹息之余,随即就觉得自己有够傻他们连离子加速器质谱仪都没发明出来,提前想明白这一点也没屁用啊。
这些东西,都是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没有前置条件,想明白了后面的也没用。
他之所以没想到,只是因为想明白了也无用武之地,所以压根没往这个方向费过脑力。
“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中国人了不起啊,没想到,以咱东大的高能物理基础,在做同位素分离领域,居然还是你们技高一筹。”俗人教授心服口服地感慨。
山下武久教授在旁边察言观色地听了一会儿,小心地确认:“那就是说,这个实验数据,应该是有效的了?可以作为‘汉倭国王印’的年代鉴定正式结论了?”
“没有问题。”俗人很有把握地说。
俗人都认可了顾玩的仪器和实验方法、结论推导,其他人自然再无质疑。
当天剩下的时候,在多国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双方用同样的技术手段,也测定了一下中方带来借展的“滇王之印”和“广陵王玺”的年代。
顾玩的a非常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最终测定的结果,显示“滇王之印”上残留的印泥含碳污渍,也确实产生于汉武帝刘彻年代谁让刘彻做了54年皇帝呢,那么长的时间,已经覆盖了a的误差年限了。
倒是鉴定“广陵王玺”的时候,显示的数据比较奇怪。按照《后汉书.明帝纪》,“广陵王玺”应该是在明帝永平元年铸印的,那就是58年。
“怎么显示这上面的印泥残迹年代至少是100年以后的了?按照误差,可能都快东汉后期、冲质桓灵年间了。”
这个小意外,让中方的不少专家都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跟顾玩一起来的中央科大考古系的宁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并不奇怪,因为印泥的年份,不一定要等同于印章铸造的年份。如果是常年使用中的印玺,表面残迹污渍比印玺本身年代晚一些,在考古时是很常见的。
滇王之印和汉倭国王印,都是授予朝贡体系内的外藩国王的,他们拿到汉帝赏赐的印信后,回国不一定会使用,所以印泥年份跟印章铸造年份相近很正常。
但广陵王是东汉宗室藩王体系内的,初代广陵王刘荆,为光武帝刘秀第九子、汉明帝刘庄同母弟。据《后汉书》,虽刘荆本人因多次谋反,被明帝惩戒,但仅仅是削其嗣爵为‘广陵侯’,然其后人刘元寿、刘商、刘条三代依然‘服王玺绶’。
可见广陵王一脉,直到东汉后期,都还是一直处在活跃状态,他们完全有可能持续使用这枚印玺。所以,c14同位素丰度鉴定结论显示的年代是东汉后期,才是正常的。”
顾玩也松了口气,他还怕自己的机器,刚用了第三次,就出现掉链子的情况呢。
幸好宁主任博古通今,《后汉书》倒背如流,引经据典,直接帮顾玩把他解释不了的点给圆了。
看来,能做到中央科大的考古系主任,水平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三件东西的年代鉴定,都已经做得滴水不漏,扶桑主办方的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五天后,趁着亚太博览会开幕的次日,在博多博物馆举办一场公开的学术发布会,向各国的考古/历史学界学者展示一下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接受国际同行的质证。
“顾桑,这次多亏了你,请容许我代表扶桑考古学界向您表示感谢。”京大的山下武久教授在散场的时候,诚恳地向顾玩道谢,还深深地鞠了一躬。
顾玩也就握手回礼,内心却不由觉得对方有些做作:老子证明了你们扶桑人真是汉朝的时候就来朝贡讨封赏了,怎么在扶桑人看来还觉得是很有面子、脸上贴金的事情?
果然是东夷小国,只崇拜强者,呵呵。
“除此之外,我们扶桑考古学界,也希望联合数校凑资,采购一台a质谱仪,不知道顾桑能不能帮我们代为联络呢?”
麻依依照例把这话给翻译了,顾玩一听就乐了。
这山下武久,估计还不知道a的生产承包商、海外专利权,都在顾玩手上呢。
也难怪,在那些外国学者眼里,搞学问研究的就是搞学问研究的,尤其是这种冷门的学术用仪器,一般科学家不会亲自兼生产经营。
再加上顾玩太年轻,这点实在太有迷惑性了,谁能想到他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
顾玩便斟酌了一下语气:“翻给他听,我国科技部一共订了两套,每套的造价可都高达500万美元……”
麻依依一字不差地翻译了。
山下武久犹豫了一下,表示让他们先做,然后出去打了几个电话,回来之后居然告诉顾玩,说原则上没问题。
扶桑国还算是比较有钱的了,也算是最肯在考古上花钱的那一小撮。让他们自己花好几千万研发,那是舍不得的,但别人都研发出来了,花500万美元买个一台,还是可以的。
之前顾玩评估的“只要他不亲自下场,让其他人研发,至少5000万美元才能搞定”的估价,是要加一个限定条件的,那就是“在东方国国内研发”。
各国的科研人员待遇、耗费都不一样,扶桑和大洋国这些国家科学家人力更贵,所以东方国五千万能拿下来的科研,扶桑人花个八千万才能搞定也是很正常的。这样一算,买一台进口货就更划算了。
……
“来了才几天,就赚了300万美元,纯利,老公你真是太厉害了。”从研究所/博物馆离开的时候,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麻依依,兴奋得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顾玩霸道地紧了紧搂腰的手,意气风发而又平淡地说:“过几天,等那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开了之后,估计还能多卖出去几套呢,眼前这300万,到时候就不算多逆天了。
不过,你要注意做好价格保密工作。千万不能让各个国家的潜在买家,知道彼此拿到的价格是多少。也许,我会给某些个别抠一点、犹豫一点的国家,稍微打打折扣,400万一台,说不定也就卖了,反正咱还是有的赚。
这种生意也就是一锤子买卖,哪怕强如大洋国,最多卖出去两三套,再多就用不上了。其他第二世界强国的考古界,肯买一套就是给面子了,抠门些的一套都不会买。
所以,最晚到今年年底,该出的单子都出完之后,这项技术也就没多少经济价值了,全球市场都会很快饱和的。”
因为白天比较忙,大家都还没吃午饭呢。
不过今天帮忙解决了大问题,所以扶桑人宴请了很不错的料理,顾玩也就不用再去吃拉面了。
晚宴以刺身为主,还有九州本地特色的马肉刺身。不过陪客的人级别并不高,没有文部科技省的官员,估计是大家都还在忙着准备几天后的发布会。
顾玩一行草草吃过,也就回酒店歇息了。
今天的实验结果,当然也可以形成几篇非常优质的论文。
文科方面的考古分析,自然由宁主任和山下教授去写。
而a质谱仪的首次实战应用,当仁不让就该由顾玩来执笔了。估计这会是一次能够上《自然》的神作。
顾玩写作很快,实验数据又充足,还有那么多同行见证,所以短短几天,顾玩就把论文投稿了出去。
……
几天的匆忙准备之后,学术研讨会的日子终于临近了。
因为亚太博览会也已经正式开幕,博多市的所有酒店几乎都住满了,来访的外国学者也不少,还有一些各国的外事联络官员。
似乎是遵循地位越高的大人物出场越晚,大洋国的学者们,选择了在研讨会前的最后一天才到。
扶桑人还很吃这一套,对大洋国学者伺候得很恭敬。
“加尔福特教授,研讨会定在明天中午,本酒店的大会议厅,主讲人是京都大学的山下武久教授,另外还有其他三名讲话嘉宾,这是流程预稿,您先看了一下。”
加尔福特教授,是斯坦索姆大学的考古系教授,虽然不是系主任,至少也是比较资深的专家了,研究东亚历史的。
他来扶桑参加学术活动也有好几次了,所以习惯了扶桑人的殷勤招待。
“关于同位素丰度鉴定的最新技术应用成果?技术来源,居然是东方国?这种国家能有什么牛逼技术?不可能,c14半衰鉴定技术,不是历来以我大洋国为尊么?”
也不怪这个加尔福特教授井底之蛙,主要他是考古系的,不是物理系的。
所以对于c14鉴定,他历来都只是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具体原理其实不在乎。
这些年来,他遇到的那些请他吃饭送礼、往斯坦索姆大学卖实验设备的供应商,当然都把大洋国自己的科技吹上了天,似乎普天之下不可能再有新的技术路线、不可能有另辟蹊径更牛逼的东西,他也就大洋自大起来。
“我倒要看看这个研讨会能说出些什么花儿来!”加尔福特教授志满意得,准备明天怼一下扶桑人证据方面的疑点。
这些东西,都是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没有前置条件,想明白了后面的也没用。
他之所以没想到,只是因为想明白了也无用武之地,所以压根没往这个方向费过脑力。
“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中国人了不起啊,没想到,以咱东大的高能物理基础,在做同位素分离领域,居然还是你们技高一筹。”俗人教授心服口服地感慨。
山下武久教授在旁边察言观色地听了一会儿,小心地确认:“那就是说,这个实验数据,应该是有效的了?可以作为‘汉倭国王印’的年代鉴定正式结论了?”
“没有问题。”俗人很有把握地说。
俗人都认可了顾玩的仪器和实验方法、结论推导,其他人自然再无质疑。
当天剩下的时候,在多国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双方用同样的技术手段,也测定了一下中方带来借展的“滇王之印”和“广陵王玺”的年代。
顾玩的a非常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最终测定的结果,显示“滇王之印”上残留的印泥含碳污渍,也确实产生于汉武帝刘彻年代谁让刘彻做了54年皇帝呢,那么长的时间,已经覆盖了a的误差年限了。
倒是鉴定“广陵王玺”的时候,显示的数据比较奇怪。按照《后汉书.明帝纪》,“广陵王玺”应该是在明帝永平元年铸印的,那就是58年。
“怎么显示这上面的印泥残迹年代至少是100年以后的了?按照误差,可能都快东汉后期、冲质桓灵年间了。”
这个小意外,让中方的不少专家都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跟顾玩一起来的中央科大考古系的宁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并不奇怪,因为印泥的年份,不一定要等同于印章铸造的年份。如果是常年使用中的印玺,表面残迹污渍比印玺本身年代晚一些,在考古时是很常见的。
滇王之印和汉倭国王印,都是授予朝贡体系内的外藩国王的,他们拿到汉帝赏赐的印信后,回国不一定会使用,所以印泥年份跟印章铸造年份相近很正常。
但广陵王是东汉宗室藩王体系内的,初代广陵王刘荆,为光武帝刘秀第九子、汉明帝刘庄同母弟。据《后汉书》,虽刘荆本人因多次谋反,被明帝惩戒,但仅仅是削其嗣爵为‘广陵侯’,然其后人刘元寿、刘商、刘条三代依然‘服王玺绶’。
可见广陵王一脉,直到东汉后期,都还是一直处在活跃状态,他们完全有可能持续使用这枚印玺。所以,c14同位素丰度鉴定结论显示的年代是东汉后期,才是正常的。”
顾玩也松了口气,他还怕自己的机器,刚用了第三次,就出现掉链子的情况呢。
幸好宁主任博古通今,《后汉书》倒背如流,引经据典,直接帮顾玩把他解释不了的点给圆了。
看来,能做到中央科大的考古系主任,水平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三件东西的年代鉴定,都已经做得滴水不漏,扶桑主办方的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五天后,趁着亚太博览会开幕的次日,在博多博物馆举办一场公开的学术发布会,向各国的考古/历史学界学者展示一下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接受国际同行的质证。
“顾桑,这次多亏了你,请容许我代表扶桑考古学界向您表示感谢。”京大的山下武久教授在散场的时候,诚恳地向顾玩道谢,还深深地鞠了一躬。
顾玩也就握手回礼,内心却不由觉得对方有些做作:老子证明了你们扶桑人真是汉朝的时候就来朝贡讨封赏了,怎么在扶桑人看来还觉得是很有面子、脸上贴金的事情?
果然是东夷小国,只崇拜强者,呵呵。
“除此之外,我们扶桑考古学界,也希望联合数校凑资,采购一台a质谱仪,不知道顾桑能不能帮我们代为联络呢?”
麻依依照例把这话给翻译了,顾玩一听就乐了。
这山下武久,估计还不知道a的生产承包商、海外专利权,都在顾玩手上呢。
也难怪,在那些外国学者眼里,搞学问研究的就是搞学问研究的,尤其是这种冷门的学术用仪器,一般科学家不会亲自兼生产经营。
再加上顾玩太年轻,这点实在太有迷惑性了,谁能想到他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
顾玩便斟酌了一下语气:“翻给他听,我国科技部一共订了两套,每套的造价可都高达500万美元……”
麻依依一字不差地翻译了。
山下武久犹豫了一下,表示让他们先做,然后出去打了几个电话,回来之后居然告诉顾玩,说原则上没问题。
扶桑国还算是比较有钱的了,也算是最肯在考古上花钱的那一小撮。让他们自己花好几千万研发,那是舍不得的,但别人都研发出来了,花500万美元买个一台,还是可以的。
之前顾玩评估的“只要他不亲自下场,让其他人研发,至少5000万美元才能搞定”的估价,是要加一个限定条件的,那就是“在东方国国内研发”。
各国的科研人员待遇、耗费都不一样,扶桑和大洋国这些国家科学家人力更贵,所以东方国五千万能拿下来的科研,扶桑人花个八千万才能搞定也是很正常的。这样一算,买一台进口货就更划算了。
……
“来了才几天,就赚了300万美元,纯利,老公你真是太厉害了。”从研究所/博物馆离开的时候,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麻依依,兴奋得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顾玩霸道地紧了紧搂腰的手,意气风发而又平淡地说:“过几天,等那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开了之后,估计还能多卖出去几套呢,眼前这300万,到时候就不算多逆天了。
不过,你要注意做好价格保密工作。千万不能让各个国家的潜在买家,知道彼此拿到的价格是多少。也许,我会给某些个别抠一点、犹豫一点的国家,稍微打打折扣,400万一台,说不定也就卖了,反正咱还是有的赚。
这种生意也就是一锤子买卖,哪怕强如大洋国,最多卖出去两三套,再多就用不上了。其他第二世界强国的考古界,肯买一套就是给面子了,抠门些的一套都不会买。
所以,最晚到今年年底,该出的单子都出完之后,这项技术也就没多少经济价值了,全球市场都会很快饱和的。”
因为白天比较忙,大家都还没吃午饭呢。
不过今天帮忙解决了大问题,所以扶桑人宴请了很不错的料理,顾玩也就不用再去吃拉面了。
晚宴以刺身为主,还有九州本地特色的马肉刺身。不过陪客的人级别并不高,没有文部科技省的官员,估计是大家都还在忙着准备几天后的发布会。
顾玩一行草草吃过,也就回酒店歇息了。
今天的实验结果,当然也可以形成几篇非常优质的论文。
文科方面的考古分析,自然由宁主任和山下教授去写。
而a质谱仪的首次实战应用,当仁不让就该由顾玩来执笔了。估计这会是一次能够上《自然》的神作。
顾玩写作很快,实验数据又充足,还有那么多同行见证,所以短短几天,顾玩就把论文投稿了出去。
……
几天的匆忙准备之后,学术研讨会的日子终于临近了。
因为亚太博览会也已经正式开幕,博多市的所有酒店几乎都住满了,来访的外国学者也不少,还有一些各国的外事联络官员。
似乎是遵循地位越高的大人物出场越晚,大洋国的学者们,选择了在研讨会前的最后一天才到。
扶桑人还很吃这一套,对大洋国学者伺候得很恭敬。
“加尔福特教授,研讨会定在明天中午,本酒店的大会议厅,主讲人是京都大学的山下武久教授,另外还有其他三名讲话嘉宾,这是流程预稿,您先看了一下。”
加尔福特教授,是斯坦索姆大学的考古系教授,虽然不是系主任,至少也是比较资深的专家了,研究东亚历史的。
他来扶桑参加学术活动也有好几次了,所以习惯了扶桑人的殷勤招待。
“关于同位素丰度鉴定的最新技术应用成果?技术来源,居然是东方国?这种国家能有什么牛逼技术?不可能,c14半衰鉴定技术,不是历来以我大洋国为尊么?”
也不怪这个加尔福特教授井底之蛙,主要他是考古系的,不是物理系的。
所以对于c14鉴定,他历来都只是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具体原理其实不在乎。
这些年来,他遇到的那些请他吃饭送礼、往斯坦索姆大学卖实验设备的供应商,当然都把大洋国自己的科技吹上了天,似乎普天之下不可能再有新的技术路线、不可能有另辟蹊径更牛逼的东西,他也就大洋自大起来。
“我倒要看看这个研讨会能说出些什么花儿来!”加尔福特教授志满意得,准备明天怼一下扶桑人证据方面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