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次日时,使节团已经绕过了罗布泊的东岸,开始向其西北部行进伊循城便在那个位置。

    “我记得去年腊祭去悬泉置时,听徐啬夫说起过一事,就是关于康居使者的。”

    在中途停下来饮马喝水时,任弘说起自己知道的一件事。

    “去年仲冬时,有一伙康居使者入玉门关,带来了罕见的白骆驼,声称要朝贡大汉。”

    “玉门关检查的确是白骆驼,可到了敦煌郡府交给官吏时,因为下了场雨,珍贵的白骆驼,竟变成了普通的黄骆驼……”

    “康居人一口咬定是被沿途置所给换了,敦煌郡府下令彻查,一站一站查阅记录,又让令史仔细盘问康居人。这才弄明白,原来是那些康居人将骆驼毛用白土和水染白,想要蒙混过关,多骗些回赠,被发现后,敦煌郡将他们驱逐出玉门关,再也不予接纳。”

    “如今听渔村的楼兰人所言,再算算时间,在居庐仓掘了汉军将士坟冢盗取五铢钱的,应就是这批康居使者!”

    亲自去康居国附近转悠过的傅介子却冷笑:

    “若真是康居王所遣使者,何必用这种下作手段,多半是粟特商贾假扮的!”

    康居也是中亚大国,在大宛西北,乌孙之西,幅员广阔,占据了后世哈萨克斯坦河中地区,人口数十万,控弦十余万,与大月氏同俗,常臣属羁事于匈奴。

    那些所谓的“康居使者”,“康居商贾”,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康居人,而来自被康居统治的属邦“粟特”。

    这个城邦位于后世的撒马尔罕,粟特人很能跑,从汉朝到唐朝,一直是串联丝绸之路的胡商主力,丝路各城邦都有他们的商站。为了利益,能不远万里,直奔中国而来。

    不过粟特人中鱼龙混杂,有老老实实跟汉朝官府做生意的,也有像那群被驱逐出境的粟特人一样,冒充使者在驿站置所骗吃骗喝,想赚一波大的……

    没办法,谁让汉武帝时好大喜功,为了显示汉朝富强,在巡视关东时向天下炫耀自己“通九译而至万国”。对来到汉朝的西域胡人,不管使者还是商贾,都散财帛以赏赐,甚至修筑酒池肉林,让外国客使参观汉朝的仓库府藏之丰饶。

    就差跟隋炀帝一样,给沿路的树穿上丝绸衣裳了。

    有的胡商使者,譬如乌孙人,当真为之震惊,觉得汉朝如此富强,得敬重着些。

    但见多识广的康居粟特人,却只留下了“汉人虚荣好骗”的印象,于是便开始有小商贾冒充使者入塞,赚得盆满钵满。回去以后一传十十传百,谁还肯好好做生意,都装成使者来诓骗,不但入关免税,还能白拿许多天朝赏赐回去。

    于是,玉门关最多的一年,竟一口气接到了十一波“西域各国使者”,事后一查,只有一波是真,其他全t粟特人假扮的!

    后来汉朝也学聪明了,跟来叩关的使节说好,近者三年一贡,远者五年一朝,时间不到你们别来,这才堵上了这窟窿。

    但仍有粟特人心存侥幸,乘着康居与汉朝断了往来冒充使者入关,这才有了去年的“白骆驼”事件。

    “想必是那帮康居粟特人不甘心空手而归,又心存报复,便大着胆子掘了我大汉将士的坟冢。”

    奚充国咬牙切齿,骑行在队伍最前方,恨不得早点到伊循城,管他是使者还是商贾,定要让其付出代价!

    他们已经彻底离开了布满沼泽和芦苇荡的罗布泊畔,一个小渔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草滩上放牧的牛羊,亦有驴马骆驼。

    随畜牧逐水草,这才是楼兰国的经济支柱。

    而离开草滩后,随着碧绿色的孔雀河越来越近,也渐渐出现了开垦的旱地,和种植谷物的农民。

    任弘发现,和罗布泊旁披着野鸭羽御寒的楼兰人不同,这一带的楼兰人穿得要好些,尤其是女子,头戴尖顶毡帽、斜插禽鸟翎毛,腰上是如短裙般的羊毛腰衣,脚踩毡靴,手上还挎着草编小篓,在播撒春小麦的种子,只是十分粗放,想来收成不会高。

    这便是楼兰国的三类人群,渔猎者在湖泊森林捕鱼狩猎,农耕者集中在几个小城里居住,在城边的冲积平原上种植小麦,游牧者则在不适宜耕作的草地上畜养牛羊驴马,相互进行交换,易其有无。

    而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则是“城主”。

    各城城主再向楼兰王效忠,这楼兰国显然还处于封建制早期,国土虽然看上去很广袤,但人口只有一万多,相当于汉朝一个县。

    伊循城便位于楼兰国东北角,横亘在西域南北道的交叉点上。

    眼看远处孔雀河北岸台地上,那座土黄色的小城塞越来越近,任弘却不由担心起来。

    早在昨日过草滩时,有骑马的牧民远远看到使节团来,便一唿哨朝西方驰骋而去,兴许是要给伊循城主报信。

    他现在只担心,伊循城主会不会庇护那些粟特人,一旦发生冲突,会给这次楼兰之行带来什么影响?

    毕竟汉朝虽然强大,却远在千里之外,楼兰虽是小国,但也胜兵两千,真打起来,他们可占不到什么便宜。

    回头看了一眼傅介子,老傅脸上却毫无担忧之色,甚至看穿了任弘的想法,对他笑道:

    “楼兰王安归在匈奴长大,偏向单于,常与汉为难。但伊循城主,曾送楼兰王子去过大汉,在长安见过天汉的强盛,过去十余年间,他一直是大汉的朋友!还专门取了一个汉名……”

    正说着,前方有数十骑呼啸而至,傅介子勒住马,眯着眼看着他们越来越近,这才露出了笑,带众人迎了上去,朝打头的一位楼兰贵族一拱手:

    “伊城主。”

    那伊循城主远远滚鞍下马,对着傅介子就是一个标准的作揖礼,一张口便是一口流利的汉话:

    “傅公!伊向汉相迎来迟,请傅公责罚!”

    “向汉,心向大汉,这忠心真是表得足,不过我们这边也有个归汉……”任弘暗暗吐槽,瞥向身旁的赵归汉同志。

    再打量与傅介子正话衷肠的伊循城主,却见其三十出头,满头微卷的粟色头发,高鼻梁,短须髯,同样有些卷。

    看得出来,听说汉朝使节团抵达,伊向汉是精细打扮过的:头上蓄了发髻,像模像样地穿戴了衣冠,衣是红绿相间的半袖绮衣,无袖的右臂上,还披着一条色彩鲜艳的织锦护臂,都是地道的中原货。

    那织锦护臂上面还绣着八个汉隶。

    在傅介子向伊向汉介绍这次同行的主要吏士时,任弘才有机会靠得很近,与伊向汉见礼时,瞥见了护臂上究竟是何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好吧,啥也不说了,这位伊向汉,的确是大汉的好朋友,若非他不是王族,恐怕事成后都要被傅介子扶正做楼兰王了吧。

    既然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也不必拐弯抹角,寒暄完毕,傅介子板起脸来,直接道明了来意。

    “什么?那些康国商贾竟敢如此!我这就派人去将他们绑来,任傅公发落!”

    伊向汉的汉话虽然流利,但听上去仍怪怪的,颇似后世疆普的跑偏,但还不等他表完决心,伊循城那边,就有人来禀报说:

    “城内的康居粟特商贾听说汉使到来,竟骑着骆驼,出城跑了!”

    傅介子朝远方望去,果然能瞧见,那小小城塞北门外,确实有一道烟尘朝西北方奔去。

    没时间考虑是伊向汉暗地放水,还是粟特人做贼心虚了,傅介子一声令下:

    “奚充国,赵汉儿,孙十万……还有任弘!“

    “汝等带骑士二十人,追!”

章节目录

汉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七月新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4章 心向大汉-刘宋汉阙小说,汉阙,笔趣阁并收藏汉阙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