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蓟县留刘居中指挥。尽管郭嘉“哭着喊着”要求随军,却在集体表决中因年龄问题“被迫”留守奉天。统战全局的高顺申请派出整训数月的陷阵营到战场上历练,加快这支攻击型部队的成型速度。高勇当即应允,并将之划归高顺统领。
二十六日,一份令人振奋的报告送到高勇面前。经过研究院数百研究员夜以继日的奋战钻研,庞大的奉天号轮机数据被解读完毕,年轻的研究员不但将三个月来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一解决,更凭借日积月累的经验提出了大胆的创新改进,使得蒸汽机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性能得到提升。因高勇只知道蒸汽机工作和能量转换机械力(简单的往复运动)的初始原理,对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完全没有,至多见过蒸汽火车的外形构造。而在这份报告中,以马钧为首的年轻人第一次提出了高勇看不大懂的改进技术:传动装置加入曲柄连杆以及活塞运动中尝试关闭进气阀以能使活塞进行双作用!
看到这样出人预料的报告,高勇无言以对,原本以为自己带来的知识足够用上三五十年,可眼下不过十年,已经有部分落伍了!看着蒸汽机三个字,原本面带笑容的高勇突然一僵,想起了一件极其重要甚至性命攸关的事:没有准确的温度和气压计量,目前使用的蒸汽机就相当于一台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想到自己曾与这样一枚不定时炸弹一同在海上漂泊,高勇没来由的一阵后怕。如今,蒸汽机的改进已经开始,看报告中添加的零件近百个,却唯独没有计量器件!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可是,关于这两点,高勇只知道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的图形构造,至于如何制造却并不清楚;还有气压计也是一样,好在二者都用水银测量。这一点倒是好办,玻璃也有。想罢,高勇立刻整理思路,将记忆中的两种测量工具详细的画在图纸上,除使用方法外,还尽可能地写出可能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件事足足忙了一整天,温度计还在其次,关键是气压计。这可是关系到锅炉安全的重要器件,马虎不得。
写完之后,立刻派人送给马钧等人,并一同下令要求他们放缓研究进度。奉天号也不准轻易出海进行全力航行,一切都要以安全为要务。
过渡紧张后,高勇又开始嘲笑其自己的多虑来,或许马钧他们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如今的蒸汽机能够维持长时间运转。若能在润滑剂和气密性上做得更好,估计用不了多久便能开始其他蒸汽机器的研究制造了。想起以前那个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是为了抽取煤矿中地积水,而后才逐步应用到船舶、火车上去。可到了自己这里居然倒行过来,先船舶,后其他。
看到报告末尾关于蒸汽机性能测量的时候。两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字进入眼帘——马力!这个词自己好像只提过一次。再细看。描述地测量原理简单的很:通过蒸汽机活塞运动转换为轮轴转动后。以适当齿轮配比为媒介,测量其在规定时间可以拉动多重重物上升1米(米制仅应用于科学研究。并未普及推广。),或许是受到高勇提出的吨(主要是测量船舶排水量时使用)的影响,先期规定在同一时间内,拉动1吨(1立方米)水上升1米为1马力。测量地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原机的测量结果居然只有1.8马力,奉天号内的蒸汽机因体积稍大少改进,结果好一些,约有3力(比后世的马力大,约相当于13.3力)。
看到这,高勇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3力?四台12力,居然能推动奉天号航行!报告地最后,附着马钧亲笔书写的申请书,除目前正在建造的两艘蒸汽动力战舰外,希望官府能够批准额外增造一艘试验舰,用以对海航进行专门检测。
思考一会,高勇提起笔批示道:建造中地两艘玄级战舰一艘暂停,另一艘改为试验舰。
送走这第二份批示,高勇眼前似乎有浮现出马钧全心钻研地场景,感叹道:“不愧是后世闻名地发明家啊,再有几年,怕是该指导我了!”
二十七日,高勇辞别众位夫人,在赵青的陪同下,与奉天整编完毕地第2骑师一同赶往辽西。与此同时,靠近乌桓的边界附近,集结到位的骑兵部队正在进行出征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临时指挥部内早已忙的不可开交,十三万部队、二十六个师的所有作战命令都由指挥部下达,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地图前,贾诩少了往日的从容,多了几分刚毅,掌握如此强大的军力,对人的考验也是巨大的。高顺一如既往,刀削般的脸上肃穆不改,唯有眼神中不时流露出不易察觉的激动。指挥部的防卫工作由李政的第1龙骑师和正在赶来的第2龙骑师负责。刚刚晋升的左军师贾诩深感肩上担子之重,反复思索核定每一个作战步骤及可能发生的情况。高顺也协助分析,他的压力不比贾诩轻,此时的身份除了第2骑师的代师长外,还要兼管陷阵营,更要负责全局作战。
一昼夜行军,黎明时分高勇抵达辽西北疆的卢龙岭。此时的卢龙岭虽然还有早年修建的要塞隘口,但因苏仆延的败退已经失去了原有作用。鞍马劳顿,高勇毫不在意,草草吃点东西作为早餐后,立刻来到指挥部听取最新进展。
贾诩、高顺知道高勇作风,也不寒暄。典韦、许褚分列左右,另有一人扛着超大号的特制斩马刀立于屋外。贾诩笑道:“看来主公这次是打定决心要把乌延灭了,居然把花子摩都带来了。”
高勇道:“花子摩的话学的差不多了,一般的交流没有问题,不像以前随时都得跟个翻译。”说着将注意力放到地图上,看着上面的几个红色箭头问道:“部队布置得如何?乌桓有没有什么反应?”
贾诩收敛起笑本作品16k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16k.cn!
肃道:“黄忠部第2骑军、第2黑骑师驻扎居庸城,划,战事开启后将直插难楼、丘力居结合部。而后分兵阻击难楼可能的援军,并北上与轲最部联合组成一道屏障,彻底割断乌桓与匈奴、慕容等部联系;徐荣、太史慈二部六万骑兵驻扎渔阳、广平一线,将作为进攻核心力量,突击丘力居、乌延的结合部,而后左右开弓,配合两翼部队展开夹击;华雄的第1龙骑军驻扎右北平俊靡,全力攻击乌延东部防线;而指挥部直辖的两个独立师除做机动力量外。还可加入到歼灭苏仆延之战斗。目前,据安插在乌桓地密探回报,乌桓此时正处在青黄不接之际,尚未也无力发现我军动静。”
“好!”高勇狠狠一拳砸在地图上。“三月一日凌晨准时出战,两个独立师并陷阵营率先突击苏仆延部,我要活捉苏仆延和赫连恒,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几人同时立正敬礼。齐吼:“遵令!”李政更是泪光闪动,似乎有无尽的话要说。高勇见状点点头,轻声道:“复仇的时刻来临了!”
夜来的很快,仿佛一张突然铺开的黑幕。天空眨眼间繁星点点。虽然屋外依旧寒冷,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可睡意全无的高勇仍披着外衣走出屋门。寻一块青石坐下仰望夜空。出征之前。高勇需要再整理一遍思路。军事需要安排,政事也不能松懈。特别是蒸汽机的事情。高勇明白,一旦在温度计和气压计上取得突破,蒸汽机便可以量产,虽然效率仍然低下,却也是划时代地开始。此时此地,高勇居然有些恼恨自己当年为何没能好好学习那些基础知识,任何精密机械到头来都离不开动力源,而蒸汽机则是这个时代所能制造的最先进的动力源。幸好海航的顺利给了人们极大地信心,否则……
“主公又睡不着了?”高顺略显激动的声音响起。
高勇轻叹道:“十年如一日,沧海桑田!”
高顺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心境,沉默中走到高勇身旁,“顺至今无法忘怀进入幽州的那一夜主公描绘的画卷,几年而已,如今全部变为现实。顺时常感念上天,让顺可以结识主公并为主公效力。”
高勇抬起头,正好看到高顺眼角地泪光,“老天爷也明白强强联合的厉害,所以才让高将军与勇相识、相交。明日之战即是旧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始。如能取得大捷,必将给草原上地野心家以当头棒喝,至少要他们安稳五年到十年。有了这五到十年,相信在高将军的带领下,必能率领六十万征北军横扫天下。待乱世结束,我们便再一次北征草原,到那时……”
高顺呼吸因为激动明显急促起来,双手攥起拳头道:“高顺永远追随主公,击破一切敌人,杀尽天下奸佞,开创盛世未来!”
“好魄力!”贾诩笑着走了过来,“主公好兴致,深夜了还在外面观星。”说着也抬起头打量起美丽的夜空。
高勇没好气道:“你不也是一样?大半夜地也不睡觉,要知道此次出征地十三万将士地性命全都依靠你的才智,倘若因为缺觉而使出昏招……哼!”
贾诩不以为意,笑道:“既然泰安(高顺)都已表明心声,诩也不能甘于落后。无论何时,只要主公发话,就算他是老天爷,贾诩也能用计把他搞地死翘翘!”(唉,都被高勇带坏了!)
闻听此言,高勇心中激动,起身拉过二人的手重叠在一起,“苍天明月为证:生死不负,重整河山!”(写得急了,转折有些生硬,以后再改进吧。)
二人一怔,泪光闪动,三只手紧紧扣在一起,“生死不负,重整河山!”
午夜,高勇顶盔贯甲英姿勃发,赵青跨骑枣红马巾帼不让须眉,高顺仍旧肃穆低调,李政神情激动。唯独贾诩,一幅老奸巨滑的模样,偷偷瞥一眼高勇,又扫视整装待发的一万余骑兵,激动之余,又夹带一丝兴奋。似乎这次北征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此番出征,军令只有一个字‘杀’!”
“杀!”万余人齐声高呼,尤以陷阵营的一干囚徒喊得最为嘹亮。
高勇当先拨马奔出,“出征!”
两个字在四个地方同时响起,初平四年三月一日凌晨,高勇集中十三万骑兵开始了自汉武帝以来最为强悍的攻击!
大漠深处的轲最部落,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冯玉颤抖着煎熬到零点时分。时刻一到,他立刻狂奔至轲最帐外。因轲最有令,冯玉贵为特使,来去自如,如有要事,更可连夜将自己唤醒。当然,这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表示。然而,今夜,数年来的第一次,轲最被冯玉在半夜弄醒。不知何事的轲最打着哈欠来到外帐,看到帐内往复踱步的冯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冯特使半夜前来有何急事?”
冯玉强抑渐趋急促的呼吸,跨前一步道:“轲大帅,吾主有一事要冯玉在此时转达,打扰之处多请包涵。”
轲最一听,发觉事有蹊跷,半夜转达必定是急事,遂急切道:“冯特使请说!”
冯玉再靠近一步,低声道:“此事请轲大帅务必保密,除轲其塔外不可传入下一人耳中。”看到轲最点头后,冯玉再也抑制不住,兴奋道:“吾主征北将军高勇于初平四年三月一日,即今日凌晨,将亲率征北军十三万骑兵出征乌桓!因与轲大帅结为盟友,特此通告,并邀请轲大帅秘密集结族兵,待征北军信使抵达后联合出击,一举将乌桓从草原上拔除!”
只听到一半,轲最便已目瞪口呆,难以置信道:“十……三……万……骑……兵……”
________________
关于蒸汽机部分一直在研究,以前难免有写错的地方,请读者指正。
二十六日,一份令人振奋的报告送到高勇面前。经过研究院数百研究员夜以继日的奋战钻研,庞大的奉天号轮机数据被解读完毕,年轻的研究员不但将三个月来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一解决,更凭借日积月累的经验提出了大胆的创新改进,使得蒸汽机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性能得到提升。因高勇只知道蒸汽机工作和能量转换机械力(简单的往复运动)的初始原理,对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完全没有,至多见过蒸汽火车的外形构造。而在这份报告中,以马钧为首的年轻人第一次提出了高勇看不大懂的改进技术:传动装置加入曲柄连杆以及活塞运动中尝试关闭进气阀以能使活塞进行双作用!
看到这样出人预料的报告,高勇无言以对,原本以为自己带来的知识足够用上三五十年,可眼下不过十年,已经有部分落伍了!看着蒸汽机三个字,原本面带笑容的高勇突然一僵,想起了一件极其重要甚至性命攸关的事:没有准确的温度和气压计量,目前使用的蒸汽机就相当于一台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想到自己曾与这样一枚不定时炸弹一同在海上漂泊,高勇没来由的一阵后怕。如今,蒸汽机的改进已经开始,看报告中添加的零件近百个,却唯独没有计量器件!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可是,关于这两点,高勇只知道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的图形构造,至于如何制造却并不清楚;还有气压计也是一样,好在二者都用水银测量。这一点倒是好办,玻璃也有。想罢,高勇立刻整理思路,将记忆中的两种测量工具详细的画在图纸上,除使用方法外,还尽可能地写出可能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件事足足忙了一整天,温度计还在其次,关键是气压计。这可是关系到锅炉安全的重要器件,马虎不得。
写完之后,立刻派人送给马钧等人,并一同下令要求他们放缓研究进度。奉天号也不准轻易出海进行全力航行,一切都要以安全为要务。
过渡紧张后,高勇又开始嘲笑其自己的多虑来,或许马钧他们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如今的蒸汽机能够维持长时间运转。若能在润滑剂和气密性上做得更好,估计用不了多久便能开始其他蒸汽机器的研究制造了。想起以前那个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是为了抽取煤矿中地积水,而后才逐步应用到船舶、火车上去。可到了自己这里居然倒行过来,先船舶,后其他。
看到报告末尾关于蒸汽机性能测量的时候。两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字进入眼帘——马力!这个词自己好像只提过一次。再细看。描述地测量原理简单的很:通过蒸汽机活塞运动转换为轮轴转动后。以适当齿轮配比为媒介,测量其在规定时间可以拉动多重重物上升1米(米制仅应用于科学研究。并未普及推广。),或许是受到高勇提出的吨(主要是测量船舶排水量时使用)的影响,先期规定在同一时间内,拉动1吨(1立方米)水上升1米为1马力。测量地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原机的测量结果居然只有1.8马力,奉天号内的蒸汽机因体积稍大少改进,结果好一些,约有3力(比后世的马力大,约相当于13.3力)。
看到这,高勇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3力?四台12力,居然能推动奉天号航行!报告地最后,附着马钧亲笔书写的申请书,除目前正在建造的两艘蒸汽动力战舰外,希望官府能够批准额外增造一艘试验舰,用以对海航进行专门检测。
思考一会,高勇提起笔批示道:建造中地两艘玄级战舰一艘暂停,另一艘改为试验舰。
送走这第二份批示,高勇眼前似乎有浮现出马钧全心钻研地场景,感叹道:“不愧是后世闻名地发明家啊,再有几年,怕是该指导我了!”
二十七日,高勇辞别众位夫人,在赵青的陪同下,与奉天整编完毕地第2骑师一同赶往辽西。与此同时,靠近乌桓的边界附近,集结到位的骑兵部队正在进行出征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临时指挥部内早已忙的不可开交,十三万部队、二十六个师的所有作战命令都由指挥部下达,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地图前,贾诩少了往日的从容,多了几分刚毅,掌握如此强大的军力,对人的考验也是巨大的。高顺一如既往,刀削般的脸上肃穆不改,唯有眼神中不时流露出不易察觉的激动。指挥部的防卫工作由李政的第1龙骑师和正在赶来的第2龙骑师负责。刚刚晋升的左军师贾诩深感肩上担子之重,反复思索核定每一个作战步骤及可能发生的情况。高顺也协助分析,他的压力不比贾诩轻,此时的身份除了第2骑师的代师长外,还要兼管陷阵营,更要负责全局作战。
一昼夜行军,黎明时分高勇抵达辽西北疆的卢龙岭。此时的卢龙岭虽然还有早年修建的要塞隘口,但因苏仆延的败退已经失去了原有作用。鞍马劳顿,高勇毫不在意,草草吃点东西作为早餐后,立刻来到指挥部听取最新进展。
贾诩、高顺知道高勇作风,也不寒暄。典韦、许褚分列左右,另有一人扛着超大号的特制斩马刀立于屋外。贾诩笑道:“看来主公这次是打定决心要把乌延灭了,居然把花子摩都带来了。”
高勇道:“花子摩的话学的差不多了,一般的交流没有问题,不像以前随时都得跟个翻译。”说着将注意力放到地图上,看着上面的几个红色箭头问道:“部队布置得如何?乌桓有没有什么反应?”
贾诩收敛起笑本作品16k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16k.cn!
肃道:“黄忠部第2骑军、第2黑骑师驻扎居庸城,划,战事开启后将直插难楼、丘力居结合部。而后分兵阻击难楼可能的援军,并北上与轲最部联合组成一道屏障,彻底割断乌桓与匈奴、慕容等部联系;徐荣、太史慈二部六万骑兵驻扎渔阳、广平一线,将作为进攻核心力量,突击丘力居、乌延的结合部,而后左右开弓,配合两翼部队展开夹击;华雄的第1龙骑军驻扎右北平俊靡,全力攻击乌延东部防线;而指挥部直辖的两个独立师除做机动力量外。还可加入到歼灭苏仆延之战斗。目前,据安插在乌桓地密探回报,乌桓此时正处在青黄不接之际,尚未也无力发现我军动静。”
“好!”高勇狠狠一拳砸在地图上。“三月一日凌晨准时出战,两个独立师并陷阵营率先突击苏仆延部,我要活捉苏仆延和赫连恒,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几人同时立正敬礼。齐吼:“遵令!”李政更是泪光闪动,似乎有无尽的话要说。高勇见状点点头,轻声道:“复仇的时刻来临了!”
夜来的很快,仿佛一张突然铺开的黑幕。天空眨眼间繁星点点。虽然屋外依旧寒冷,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可睡意全无的高勇仍披着外衣走出屋门。寻一块青石坐下仰望夜空。出征之前。高勇需要再整理一遍思路。军事需要安排,政事也不能松懈。特别是蒸汽机的事情。高勇明白,一旦在温度计和气压计上取得突破,蒸汽机便可以量产,虽然效率仍然低下,却也是划时代地开始。此时此地,高勇居然有些恼恨自己当年为何没能好好学习那些基础知识,任何精密机械到头来都离不开动力源,而蒸汽机则是这个时代所能制造的最先进的动力源。幸好海航的顺利给了人们极大地信心,否则……
“主公又睡不着了?”高顺略显激动的声音响起。
高勇轻叹道:“十年如一日,沧海桑田!”
高顺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心境,沉默中走到高勇身旁,“顺至今无法忘怀进入幽州的那一夜主公描绘的画卷,几年而已,如今全部变为现实。顺时常感念上天,让顺可以结识主公并为主公效力。”
高勇抬起头,正好看到高顺眼角地泪光,“老天爷也明白强强联合的厉害,所以才让高将军与勇相识、相交。明日之战即是旧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始。如能取得大捷,必将给草原上地野心家以当头棒喝,至少要他们安稳五年到十年。有了这五到十年,相信在高将军的带领下,必能率领六十万征北军横扫天下。待乱世结束,我们便再一次北征草原,到那时……”
高顺呼吸因为激动明显急促起来,双手攥起拳头道:“高顺永远追随主公,击破一切敌人,杀尽天下奸佞,开创盛世未来!”
“好魄力!”贾诩笑着走了过来,“主公好兴致,深夜了还在外面观星。”说着也抬起头打量起美丽的夜空。
高勇没好气道:“你不也是一样?大半夜地也不睡觉,要知道此次出征地十三万将士地性命全都依靠你的才智,倘若因为缺觉而使出昏招……哼!”
贾诩不以为意,笑道:“既然泰安(高顺)都已表明心声,诩也不能甘于落后。无论何时,只要主公发话,就算他是老天爷,贾诩也能用计把他搞地死翘翘!”(唉,都被高勇带坏了!)
闻听此言,高勇心中激动,起身拉过二人的手重叠在一起,“苍天明月为证:生死不负,重整河山!”(写得急了,转折有些生硬,以后再改进吧。)
二人一怔,泪光闪动,三只手紧紧扣在一起,“生死不负,重整河山!”
午夜,高勇顶盔贯甲英姿勃发,赵青跨骑枣红马巾帼不让须眉,高顺仍旧肃穆低调,李政神情激动。唯独贾诩,一幅老奸巨滑的模样,偷偷瞥一眼高勇,又扫视整装待发的一万余骑兵,激动之余,又夹带一丝兴奋。似乎这次北征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此番出征,军令只有一个字‘杀’!”
“杀!”万余人齐声高呼,尤以陷阵营的一干囚徒喊得最为嘹亮。
高勇当先拨马奔出,“出征!”
两个字在四个地方同时响起,初平四年三月一日凌晨,高勇集中十三万骑兵开始了自汉武帝以来最为强悍的攻击!
大漠深处的轲最部落,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冯玉颤抖着煎熬到零点时分。时刻一到,他立刻狂奔至轲最帐外。因轲最有令,冯玉贵为特使,来去自如,如有要事,更可连夜将自己唤醒。当然,这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表示。然而,今夜,数年来的第一次,轲最被冯玉在半夜弄醒。不知何事的轲最打着哈欠来到外帐,看到帐内往复踱步的冯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冯特使半夜前来有何急事?”
冯玉强抑渐趋急促的呼吸,跨前一步道:“轲大帅,吾主有一事要冯玉在此时转达,打扰之处多请包涵。”
轲最一听,发觉事有蹊跷,半夜转达必定是急事,遂急切道:“冯特使请说!”
冯玉再靠近一步,低声道:“此事请轲大帅务必保密,除轲其塔外不可传入下一人耳中。”看到轲最点头后,冯玉再也抑制不住,兴奋道:“吾主征北将军高勇于初平四年三月一日,即今日凌晨,将亲率征北军十三万骑兵出征乌桓!因与轲大帅结为盟友,特此通告,并邀请轲大帅秘密集结族兵,待征北军信使抵达后联合出击,一举将乌桓从草原上拔除!”
只听到一半,轲最便已目瞪口呆,难以置信道:“十……三……万……骑……兵……”
________________
关于蒸汽机部分一直在研究,以前难免有写错的地方,请读者指正。